第419章 杜荷

第419章 杜荷

“说话啊!”李世民环顾了一下几人,希望几人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你们觉得青雀回到朝廷,给他安排什么职务比较好?!”

在场几人不由相互对视一眼,杜如晦开口道:“魏王现在的职务是河南尹为从三品,且因为政绩突出而迁进,若调度到朝廷内,那就应该是六部九寺五监的正品官才行!”

魏征听到这话开口道,“六部高官无有空缺,九寺上卿人人勤勉,不如让魏王在洛阳再待几年?若将来官员出现了空缺,再把魏王调度到了长安来!?”

“朝廷没空缺?”李世民挥挥手道,“没事,少府监有空缺,正好让青雀来做这少府监!”

听到这话,房玄龄不由眼睛都瞪大了。

很显然,圣人为了把魏王给安排回朝廷那是脸都不要了。

少府监是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皇上与皇族,除了正常生意,以及田园经营以外,更有司织、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等等多种功能。

差不多少府监,可以看成是一个小朝廷,一个完全有皇帝掌握,专门为皇帝赚钱的小朝廷,他们的任务就是赚钱,赚钱,再赚钱,来供养皇帝。

对李世民来说,他自然知道李泰回来直接安排去做朝廷做事肯定会受到阻力。

算是为了皇帝,或者说是为了皇族而建立起来的机构,主要对皇帝负责。

看魏征就知道了,虽然他也看李承干不爽,但也不太赞成李泰去做六部九寺的正官。

此刻的杜如晦回到了家中,看着杜荷,说道:“近些日子少往太子府跑!”

“但孩儿可是有尚乘奉御的职责,当要日日入东宫点卯的啊!”杜荷不由尴尬道。

杜荷劝李承干谋反是清楚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坦然接受了结局,这真的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

“没事,你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脚崴了,至于尚乘奉御的职就辞了吧!”

但杜荷设计出来的谋划,李承干不听啊。

杜如晦看着杜荷神色严肃道,“魏王要回长安了,伱若不卷进这事,我们京兆杜氏依旧能昌盛安稳。你若参与进去,那我京兆杜氏怕要被除灭一脉了!”

但无可否认,房玄龄是认可李泰的来钱能力的,所以李泰进入了朝廷,什么位置都能坐,但就是不能做少府监!

不过也正如此,房玄龄绝不允许李泰去做内府监。

“阿耶,亲爹,您真下得去手啊!”杜荷看着自己被孙思邈包扎起来,已打上石膏固定包裹着厚厚一层的腿,感觉这腿仿佛不是自己的。

只不过,房玄龄跟杜如晦不一样,杜如晦能退下来,但房玄龄是退不下来的。

当然,这个石膏跟现代的石膏肯定是没有办法比较,但在李泰指明方向的情况下,类似的泥水固定的方式肯定是能够弄出来的。

就算到唐代,虽然内府监的很大一部分职能被六部九寺被拆分了。

“你打算怎么说,说因为魏王来了,所以我打算离开太子府吗!”杜如晦看着杜荷道,

“还是这样一了百了的好,至少就算是太子,也不可能因此而责罚你。”

毕竟在汉代的少府,那可是有属于自己军队的!

杜如晦看看房玄龄,没想到房玄龄为不让魏王进入内府,连这种事情都想得出来。

而房玄龄想要重新复起,那难度就困难重重了。

听到杜如晦如此的话语,杜荷倒有几分愕然,因为杜荷没想到,杜如晦会做出如此判断。

但这时代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能为杜荷遮风挡雨的杜如晦依旧还在。

……

看着孙思邈那种意味深长的眼神,很显然孙思邈已知道这伤势肯定不是摔的。

很显然,杜如晦可真下得去手,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儿子了。

你可别给我卷进去,你若卷进去了,那就不是打断一条腿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几人听到这话相互对视了一眼,倒也没反对李世民的这个命令。

“青雀刚从洛阳调度过来,他就被调度到洛阳去这不太好,近来于宁志与承干间有矛盾,不适合再在太子府待下去了,就让张亮去做太子府詹事吧!”

“太子顽劣,朕希望青雀过来会给承干惊喜,但又怕会让承干铤而走险对青雀不利,不知道玄成你,愿不愿意教诲太子!”李世民对魏征沉声询问道。

虽然魏征始终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但现在这个太子真的越来越令人感觉捉摸不透了。

京兆杜氏的门楣也不需要杜构杜荷两兄弟去苦苦支撑。

“圣人,还有何事需要吩咐!”魏征见李世民叫住自己,不由开口问道。

说实话,对比起杜构被安排到了地方任职,杜荷跟在杜如晦的身边接受教诲,很多事在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觉便便是懂得了,他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

“我在外面治理了数年的运河,让你外放一处不错州县的能力终归是有的!”

“这次不一样,圣人想要让魏王在朝廷任职,将来圣人的两个儿子,必然会龙争虎斗。

至于魏征,他倒没对自己的儿子嘱咐什么,因为魏征一直以来的形象便是直臣谏臣。

“来人,把少郎君给我按住,少郎君摔倒腿伤了!”

“魏王要在朝廷任职!”杜荷听到杜如晦的话,神色不由变得几分的严肃。

对比起来,其他太子党的人就差太多了。

“就算是魏王回长安来,这又有什么事情,他前年不是回来了吗!”杜荷碎碎念道。

而且最重要得是杜荷这个人能认输,最后被斩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骨,输得体面。

杜如晦的目光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下人让他们都出去,然后沉声道:

房玄龄怕李世民从李泰手上拿到钱后,第二天就去打高句丽了。

至少比较起李承干勾连侯君集,勾连李佑,结果勾连得人越多,下手越是迟疑,到最后甚至连发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捉拿了。

那一棍子真差点把自己的骨头给打断了。

因为整个朝廷的政务体系都是房玄龄一手打造出来的,如果房玄龄退下来,那别人只是会认为新老接替。

荷儿,忍一忍,爹已经派人去叫孙神医了,你可千万不要让孙神医失望啊!”

房玄龄看看自己身边的两个家伙,心中却是门清。

同样,房玄龄府上,房玄龄也对自己的几个儿子进行嘱咐。

但即使如此,少府监依旧还是给皇帝,甚至整个皇族赚钱的。

但杜如晦说是摔的,那孙思邈也就没多说,按照杜如晦的意思给杜荷换药,保证三个月之后药到病除。在这之前,那就先用石膏这么打着吧。

说实话,魏征是真不想要入太子与魏王夺嫡的这个坑。

别得什么都不说,这能力配上李世民这个虽然很勤勉,但一心想要打高句丽的主。

很简单,因为李泰的赚钱能力太强了,现在甚至能做到直接凭空印钱。

杜如晦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根黑红色的手臂粗木棍,神色相当严肃道。

“阿耶!”杜荷听到杜如晦如此的说法,忍不住大叫了一声,打断了杜如晦的遥想!

“先等吧,魏王不是能够消停的人,这在京城的时间,必然要搅动风云,因为只有搅动风云他才有机会,太子也才会忌惮!”杜如晦感叹道,

“魏王可是对自己要做什么清楚得很!

到时候若京城中权贵攀附魏王,你混在里面随大流也就是了!”

看清楚了,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过一段时间,说不定,你阿耶我都会退下来。”

李泰做工部尚书,那是因为唐俭还没有走,要是唐俭走了,老子第一个扶李泰上位!

魏征见李世民嘱咐此事,陈恳道:“有张玄素,孔颖达,颜师古等贤达直臣在太子身边,还请圣人莫要担心,若太子有劣迹,他们定然会劝住太子改正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荷那尚乘奉御的任职,说辞了也就辞了,杜如晦还在那京兆杜氏依旧是整个长安最顶尖的门楣。

李世民见到了魏征这般的说话,倒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对魏征挥挥手,让他退去!

面对魏征的态度,对李世民来说,便已说明很多东西了。

“也不是不行!”杜如晦说着目光不由瞄准了杜荷的另外一条腿。

如果不是唐俭这民部尚书还不好踢走,自己怕不是一脚就把这家伙给踢了让李泰上。

而有着这样的心态,说实话,如果杜荷不是一开始就只能选择太子李承干,那绝对不会落得最后被杀的下场。

杜荷想到这里,不由看了看自己的大腿,忍不住的感叹道:

“但让我去太子府上交辞呈不行吗,何必要打断我的腿呢!”

杜如晦一声令下,仆人们马上便把杜荷给按住了,一棍子下去,杜府的哀嚎声绵延不绝!

“阿耶,阿耶,我是你亲儿子啊!”杜荷看着杜如晦来真的,不由大叫!

“你若不是我亲儿子,我管你去死!”杜如晦神色严肃道,

“你跟太子勾勾搭搭的当我看不出来!

洪涝、地震、旱灾,还有讨伐外族,哪年不是需要大量花钱,你们这才过几年好日子啊,居然都不在乎钱了!

“臣觉得鄅国公张亮在工部勤恳辛劳,不能尽其才干,不如将其调度为洛阳都督如何!”

这种固定的石膏粉,算是除了药材之外,医疗营带得最多的辅助药材了,一场战争打完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类似伤势。

“阿耶,这太子可出了什么事!”杜荷听到杜如晦的话,明白杜如晦话语的严肃。

所以对自己的儿子的管束比较的严苛,尤其禁止与皇家走得太近。

说实话,如果不是杜如晦还活着,那杜荷肯定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但谁让他爹活着呢?

历史上的杜荷因为失去了杜如晦庇护,继承了杜如晦的风骨与脾气,甚至在谋划上也继承了部分杜如晦的能力,来辅助李承干。

“那若是魏王安安静静的没有做任何的事情呢!”杜荷看着杜如晦,却是不由说道。

“让张亮做洛阳都督……”李世民听到这话稍稍思索了一下,想一想又摇摇头道,

房玄龄一脸义正辞严道,“由魏王接任工部尚书,正好符合魏王一直以来才干。”

这世界上能制衡皇帝的东西太少了,而钱粮两字本身就是对皇帝的最大约束。

魏征也非常意外的看看了房玄龄,心中思索着,莫非这房玄龄才是魏王的依仗!

至于李泰成为少府监后,那原本应该上交一份给朝廷的税收,直接被少府给收走这种事情就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没必要放在这场面上讲说。

房玄龄的小心思,不论是杜如晦还是魏征都并不清楚。

若让圣人从此不必再为钱粮担忧,房玄龄害怕从汉代好不容易一路削减下来的少府,会成为真正的朝廷也说不定。

不论怎么说,随着三人把李泰入朝廷的事情搞定,李世民也松了一口气。

“那阿耶,我就算是腿受伤的顶多也就养伤三四个月,到时候,您还打算把我的另一条腿打断不成,魏王跟太子,我们终究要做出选择的!”杜荷感叹到。

杜如晦看了一眼杜荷平淡道,“让你辞去职务可不只是为了脱离这旋涡,更是要你借助这机会,能够安安心心的看着这即将风起云涌的长安。

但少府监,也被称作内府监,不同时期称呼不同,但职能都是差不多。

这便让这三人给散了,不过在这时候,李世民仿佛想到什么,突然叫住魏征!

这一个家伙只管人员升迁,一个只需要直谏,哪里有自己这当家的清楚每年朝廷需要花费多少的钱出来。

只能说太子越来越孤僻,而李泰越来越贤达。

这次魏王回来,对魏征来说,至少影响算最小的。

但他还是忧心忡忡的去找到张玄素,希望自己的这一位老朋友能够重新多多劝劝太子。

毕竟这次李世民是来真的,李世民原谅了李承干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但李世民的耐心到底也不是无限的,尤其有李泰这个就算是自己都很难挑剔的备胎上。

“玄素,也就只能再苦一苦你了。”魏征看着病床上的张玄素不由感叹道。

(本章完)

第486章 政治的延续(今天一更)第318章 渔业的发展第60章 意外的麻烦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24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229章 薛仁贵行动中第524章 交锋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481章 步步推进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523章 决战第455章 复仇VS团结第356章 明心见性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38章 高陵的目标第418章 警告第373章 年节礼物第349章 医舍的触动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丽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141章 冯盎第13章 奖赏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7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50章 战争将起第202章 五月无事第339章 传播第479章 亲自动手第68章 继续科考第65章 战报第428章 受伤的人第10章 两文钱第239章 李泰的谋划失败了第70章 马周的奏章第359章 薛仁贵的急袭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90章 方便之门第384章 吐蕃的命运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82章 李泰的请求第91章 量化百姓价值第87章 医疗营回归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154章 耻度第294章 面见李靖第197章 过完年就不消停了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293章 李泰回长安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463章 惩处余党(今天一更)第384章 吐蕃的命运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0章 两文钱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135章 历史性的突破第210章 粮食入河南第483章 房玄龄复职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73章 铜墙铁壁第450章 李佑谋反第524章 交锋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44章 众人商议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37章 规划高陵第157章 张玄素第203章 沧州的计划书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45章 难民出现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66章 重疾第16章 郑凤炽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3章 汇聚学府第173章 封燕王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461章 对质太子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第46章 收钱一贯第513章 学府兵的未来方向第99章 杜如晦来访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103章 褚遂良与刘仁轨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461章 对质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