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

很多时候,军校这种东西,对古代华夏的大统一王朝来说,真不是必需品。

其中除了因为大统一的时代,军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下降,有点“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味道。

就比如苻坚原本建立了讲武堂,想要传授专业的兵法技能。

但当时跟王猛齐名的心腹大臣朱肜劝谏苻坚说,表示只剩下长江以南的垃圾晋朝没搞定,接下来我们应该逐渐偃息战事,增加修行文德。

现在将士们身经百战,教学的老师又多是文臣,建立讲武堂没实际作用,还会损害名声,又何必呢。

要知道朱肜算是前秦主战派了,就算他这种人都认为在统一之后军校的存在没必要,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至少绝大多数大统一王朝,都认为一旦国家统一,四海升平,那军队就必须要受到制约,尽可能的压缩它的规模,哪里还有什么必要建立军校。

而除了这点以外,其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得是,随着整个大环境对军人需求的压缩,如果还建立军校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那就非常容易出现岗位不够的情况。

而现代岗位不够造成的影响有多严重谁都知道,更不要说是军事岗位有限,容纳不了足够的军事人才。

“启禀魏王,今天掖庭的许主司送了一份书画,说有犯人女眷私藏魏王真迹,请您过目。”

“好!”松赞干布听到说这话点头道,“那就让戒日王朝,成为我们吐蕃崛起的第一块踏脚石,终究有一天,我们要让大唐把公主心甘情愿的送过来!”

但对大唐周边的外部势力来说,如果出现个法家信徒协助他们仿照大唐去完成切合他们自身国家的封建化改革,那异族国力绝对有一个显著提升。

比如商鞅变法之后,白起掌军,大秦被从谁都能欺负一下的弱国,成为了虎狼之秦。

又比如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失败了,还不就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进攻戒日王朝!”禄东赞指着青藏高原下面的戒日王朝道,

否则若一个学了这方面知识,又因为考不上科举,跑到其他异族部落去帮助这些异族实现封建化,那对大统一王朝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危险。

要是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除了军事天赋以外,其他能力比较低,尤其不会对自己的领导说什么自罚三杯,然后被人忽悠一下逃到北方异族地区唯武是举怎么办。

李泰倒笑了笑,对张内侍道,“你去把这副书帖还给徐惠,另外再去库房领取两份玉珏,一份给你做跑腿费,一份给那许主司,说他的心意我收下了,不过,我送出来的东西,没有必要再收回来。”

“现在以赞普的威信还能够压制,但若在待得久了,说不定真会被部落所拉拢。

所以,只要是大统一的王朝基本上法家学说都是禁书,甚至都被冠以帝王之学,不得在民间私自流通。

“我们需要用军法强化对士卒的命令,我们需要土地分封给士卒拼命,我们更需要用利益稳住部落酋长对我们的抵抗。

但现在看起来,太子与侯君集谋反,牵连得人实在是不少,这样的情况下,再要出兵去讨伐高句丽是不现实的,想来应该到了明年或者后年才会出兵。

所以徐家男的入了牢狱,女的入了掖庭。

而到了晚上关门的时候,李泰回到武德殿,有张内侍抱着书帖过来对李泰道,

不过最好的,还是能够通过战争直接把戒日王朝给打败,用过戒日王朝的营养供给,完成吐蕃的全面改革,让吐蕃真正的屹立世界之巅。

一是国内的矛盾有些实在按不下来了,是真的需要转移国内的矛盾,通过劫掠其他地方的土地,来缓和矛盾,以其他国家的资源来充实改革派的强大,以及对顽固派的利益弥补。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消耗旧部落势力终归是有办法的。

哪怕工业化后,也是需要战争天才的,只不过现代战争天才,不再是古代那种兵形势的战争天才。

但对下层,尤其还处于奴隶部落下酋长们来说,这些人明明都是自己的奴隶,自己的财产,结果你禄东赞与桑布扎一张嘴就让他们成为了自由人,说他们是国家的百姓,你是不是想要掠夺我的财富啊!

自己明明过着安心做奴隶的生活,你嘴巴皮一碰,说自己不做奴隶了,以后那些部落的酋长老爷们不给自己吃的了,什么都要自己去挣,你们这是要自己死吧!

禄东赞与桑布扎在吐蕃推行政治改革,但政治改革的难度,他们真的上手后,才发现里面每一步都是坑,因为政治改革的每一步都涉及权利与利益的再分配。

这一门学科真的是镇国级的,因为法家就是古代的政治思想课程,任何人想要改革先把法家学说从头到尾看个几百遍再说。

“倒是有意思!”李泰听到这话不由笑了笑,徐惠能一直拿着这一份书帖,便清楚现在能够救他们一家的,也就只有这一份书帖。

而且因为青藏高原的地理优势,这让吐蕃进攻失败了,却也不是不能退回来重新整理。

这种人基本上都是现代最需要的战争天才了。

“我们军队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每个部落都会提供人手!”桑布扎沉声说道,

再不进行处理,松赞干布感觉自己这赞普怕都要是换人了! Wшw◆ TTkan◆ ¢ Ο

“莫要担心,至少军队还在我们的手中!”松赞干布看着禄东赞与桑布扎沉声道,“有我在,吐蕃乱不起来!”

你不腾出位置给改革派,改革派凭什么改革啊,真以为靠着嘴巴说,就能完成改革吗!

而这种改革派,对大唐内部效果怎么样真不好说,因为没足够社会借鉴,谁也不敢保证改革后社会能不能变好。

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这类战争天才发挥余地受到极大限制,基本上只要舍得砸钱,兵形势根本就发挥不出什么余地。

松赞干布听到桑布扎的话沉声道,“他们会拉拢军队?!”

二就是你想要证明你改革成功不打一场怎么证明你的改革成功了。

同样的,现代社会第一生产力是科技,如果整个地球真的被一个势力统一了,也许初期会有一段时间的科技爆发期,但时间久了,肯定会出现禁止科学技术继续投入研发的情况。

然后这家伙直接开启龙傲天模式,用他的军事天赋完成对北方异族的武力统一。

至少李泰看着这群徭役不知道为什么精神劲变得非常高昂,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可能。

只要我们还能获取到足够的利益,那这改革就能持续下去!

现在我们没办法对抗那些部落酋长,因为他们很强大在我们吐蕃的势力比重过重。

但如果他们的比重轻了,我们培养的改革派实力壮大了,那我们就能把改革制度彻底推行下去,让我们吐蕃成为像大唐那样的大国!”

一直到了掖庭之后,主动交给了掖庭主司,许主司得到后,便连忙送过来了!”

李泰思索一下道,“这的确是我写的那一份《偶遇》,这小女孩怎么入了掖庭?”

又比如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成功,是因为这变法支撑起了万历三大征。

大统一王朝,或多或少也是会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对建立军校多少都是有顾忌的。

无论如何转移国内的矛盾算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而兵家已经是属于让国家忌惮,就更不要说法家了。

至于许主司,宫里面的人向来是看人下碟,见到了太子倒台了,总归不能得罪自己不是。

松赞干布听到桑布扎的话,不由握紧拳头沉声道,“应当如何解决?”

更准确得说,是既得利益集团不希望有新的可能会颠覆他们继续统治的生产力出现。

听到李泰的话,张内侍倒是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

“这小女孩是徐孝德的大女儿,徐孝德与太子有私秘,被许敬崇告知,圣人甚恶。

秉承着发展自己,不如打压别人的原则,用最小资源来最长久的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当然,这时候的吐蕃大概也遇到这问题,那就是禄东赞与桑布扎回到吐蕃后,开始仿照大唐的模式开始改革,均田制上,府兵制上,租庸调制上!

然后禄东赞与桑布扎等人便发现整个吐蕃的部落,隐隐约约仿佛坐落在了火山口上,随时会爆发似的。

而且古代改革到一定程度,想要证明成果怎么样,往往需要跟别人打一战。

“小的谢魏王!”张内侍迟疑了一下,一咬牙跪着对李泰道,“小的不要跑腿费,小的只想要跟着魏王!”

小到让一支三人小队创造出战争奇迹,大到说不定一个人就能鼓舞整个国家的士气,一般属于轮外人员。

然后怀着死多少异族人都不心疼,若真打下了当初嫌弃自己的朝廷,自己更是大赚特赚的心理,死命跟你打战怎么办。

毕竟,大唐都按照这一条制度变得这么强大,发展得这么优秀,那这制度肯定没错的。

兵法在古代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重要性就好像科技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一样。

不要低估人类才华的潜能,但也不要高估人类品德的下限。

任何世道永远都是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加艰难,至少在维护他们改革派的新一代人还没成长起来前,顽固派所拥有的的力量与权利,本身就是他们的政治根基。

整个吐蕃的高层倒是还好说,因为被大唐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所以要变法改革的心思倒是相当的坚定。

毕竟李泰很清楚,如果不是李承干叛乱的话,那今年说不定就是要讨伐高句丽了。

“嗯?”李泰听到这张内侍的话愣了愣,倒接过了这一份的书帖,是当初自己在元宵节时候写的“偶遇”,不由想起当初偶遇的那个小女孩。

听到松赞干布的话语,禄东赞与桑布扎到底松了一口气,不过桑布扎神色严肃道,

“但时军队威慑却也只能威震一时,我们必须要着手解决掉这危险,否则拖延得越久,尤其是等到了他们拉拢军队后,我们怕就是没有办法挽回了。”

而且就算自己不去救他,凭借这书帖,也能让她在掖庭中过些稍微体面点的生活。

为此,就算松赞干布都放弃了继续给萨珊当雇佣兵赚小钱钱,而是率军先把吐蕃内部事情给处理了。

尤其是那些诡异的战争天才,就更是如此了。

至于兵阴阳这种战争天才,不是没有用,而是这种人太难评价。

而改革这种东西,只要出现那就代表着大面积的倒台。

到时候用大唐的话来说,那就是墙倒众人推了!”

实力之强,更是让他们有一种自己在跟整个吐蕃作对的感觉!

而这徐惠手中一直拿着此书帖,说是魏王所赠,不给其他任何人。

至少在古代,战争胜利才是检验变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若战争无法取得胜利,那么变法所带来的阵痛,那就毫无意义。

现代的战争天才更多是一种以最大可能整合战争资源的或者下降战争成本的形势的兵权谋或者兵技巧,能用最小成本发挥出最大战果。

所以原本跟不上进度的这驰道,说不定还真能在讨伐高句丽之前修建出来。

而实际上莫说这些部落首领酋长,就算这些因均田制被解放出来的奴隶们也有些茫然。

至少在工业生产力没到达一定程度,那对国家来说,军事人才的重要性,几乎是仅次于皇帝对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性的。

毕竟任何的国家,谁还没有一个大国梦呢!

就在吐蕃对着戒日王朝磨刀霍霍的时候,李泰倒跟李世民有了一定交流,便去继续督察长安到洛阳的驰道工程了。

禄东赞看着松赞干布下定了决心不由松了一口气。

李泰看了一眼张内侍,笑了笑,拍拍张内侍的肩膀,道:

“我又不在宫中,要什么内侍,你还是先把钱收下,好好替我办事,让我看看你的能力!”

张内侍愣了愣,有些不理解,却又有几分的恍惚,对李泰道,“小的谢过魏王。”

下一章,十二点以后,不用等,明天再看。

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149章 新的计划第260章 李泰的决定第50章 战争将起第502章 军队伙食第232章 时光的残忍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35章 行刺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408章 与李世民的见面(今天一更)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43章 开会中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11章 煤炭与饲料第435章 新的驰道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238章 吐谷浑来袭第296章 偶遇第409章 所谓壮阳特产第10章 两文钱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524章 交锋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156章 冬日第401章 吓死了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226章 锦衣卫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188章 兴修运河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392章 荒谬的刺杀第241章 理所当然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417章 陈大德归来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133章 意外的收获第29章 图书馆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309章 破碎的计划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36章 幽州的交换生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204章 八牛犁第109章 李世民的决断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38章 高陵的目标第298章 跪下第152章 平定岭南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20章 吕才第419章 杜荷第337章 廉租房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413章 薛延陀进击中(这个月接下来可能都第39章 窦静的请求第343章 大唐的棋圣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449章 考成法第12章 扑灭蝗灾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278章 真正好处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77章 被发现了第450章 李佑谋反第109章 李世民的决断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9章 窦静的请求第542章 回长安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80章 达成一致第42章 什么是钱,我没见过钱第417章 陈大德归来第2章 立志于农第315章 钢铁城第169章 顺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