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李泰的提议

李世绩正面冲锋,李道宗背后爆杀,在两面夹击下,高大石哪怕拥有指挥四万正卒水准的指挥能力,但整个军队却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慌乱。

毕竟哪怕高大石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他麾下四万士卒,顶天了也就是到达正卒的实力。

顶多他自己的本部是拥有战部天赋,但在现在这样前后夹击的战场上,如果没有一支至少到达帝国禁卫军水准的部对拦住李道宗或者李世绩,那高大石唯一反抗的可能就是拥有十万人以上大军团指挥的能力。

在给与士卒无与伦比的信心下,才能面对着两人的前后夹击迎战。

但高大石做不到啊,甚至他能指挥四万以上的士卒,都是依靠他自身天赋有着对指挥能力的强化,这才让他动不动就带上四万士卒。

只不过眼前前后夹击的局面,不仅需要高大石自己能一心二用,而且需要他麾下士卒能够面对唐军两面夹击不会慌张。

但凭什么,是他自身拥有让士卒完全信服的能力,又或者他拥有稳定人心的天赋。

要知道面对被骑兵两面夹击的局面,就算禄东赞的冷静怕也不能让士卒冷静下来。

毕竟要让士卒冷静下来的基础是军队的组织度还在,士卒至少还拥有一点点的信心。

但他们想要走,只要干完了活那是随时可以走的,我可没有限制他们!”

李泰也知道让骑兵打歼灭战有点过分了,但谁让他是李世绩啊。

听着李泰的吹毛求疵,在一边给李世民做护卫的尉迟敬德忍不住道。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就算高句丽真出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能抵挡下这次大唐攻伐,但这些被迁徙走的人口可不会生长回来,就算这人实力再强,也要受限国力的。

“嗯?”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愣了楞,没想到李泰居然会这般的说话。

李泰的声音略带几分低沉,若身边再燃烧几朵蜡烛,那妥妥反面角色在谋划阴谋的样子。

“你的意思是,全部交给你的府兵来处理吗?”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却带着几分不放心道,“若他们暴起反抗,你的徭役可是支撑得住?!”

“不知道魏王您打算做什么!”杜如晦神色严肃道,“高句丽到底是大汉分出来的土地,跟我们大唐乃是同文同种,可不能当做异族百姓随意贩卖,这于法理不合!”

李泰果断推举了魏旭,毕竟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干着徭役也不是一个正经职业,若能混个正经编制,甚至趁着战争混一个军功爵位,这才是正事。

对自己不涉及的事,李泰很多时候都是抱着任由发展的无所谓态度。

强迁什么的他很熟悉,当初逃入到山林中的百姓,便是他想办法把从山林中弄出来的!”

李世民很是满意的摸摸胡须道,“如此,我们进攻高句丽也变得更加从容了。”

“莫要轻佻。”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泰沉声道,“你说起溃兵,是想打懋功的主意,还是要打这些溃兵的主意。”

最重要得是,前隋溃败降兵滞留,如今二十三十年过去,这些人虽然老了,但未必死了。

毕竟不论怎么说,辅兵那也是兵啊,多少受过军事训练的,总比百姓强。

“我打算强迁当地高句丽的百姓,挑选其中比较年轻人与隋人,将他们集村并寨,顺着现在修建的浮桥,给他们修建一个个小寨子,从而强化工程的修建速度。

虽然还有将官死硬死硬的继续抵抗,但在整体人心涣散的情况下个体作用几乎没任何意义,盖牟城被李世绩与李道宗两人联手拿了下来。

那我们现在就施政,跟以后再施政又有什么区别,至少现在施政,能加强我们唐军对讨伐高句丽的后勤能力!”

但想来以他们的素质生死之间回忆起被洗掉的掌握工具天赋应该能做到的吧。

“魏王您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杜如晦倒没多说什么,看了一眼李泰后开口道,“魏王您还是没有回答,您到底打算做什么!”

所以,高大石所带来的大军,几乎是理所当然的崩碎,连救都救不回来的那种。

比较起其他异族,高句丽与我大汉之间的关系算最接近的了,所以管理起来也更方便。

李世民说着便把战报交给身边几人查看,落到李泰的手里,李泰叹息道:

“魏王是想要把当地百姓化为己用?!”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沉声。

“魏王,打战跑出了溃兵那是很正常的!你有见过谁打战动不动就全歼对手的吗?”

而两人也就马上便写战报,送到李世民的手上。

不过,高大石到底是果决之人,面对着眼前前后夹击,全线崩盘的局面倒也没有慌张。

“我手下有一人名曰魏旭,他专门就是干这个的。

“应该可以吧!”李泰思索了一下,虽然自己对徭役的实力并没个准确评估。

就这一点上来,诸葛孔明就是典型的例子,纵然经天纬地,却也难以抵挡国力碾压。

“不过可惜,英国公与族叔没有全歼对手跑出了不少溃兵!”

“魏王想要怎么做?”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也是兴匆匆的搓搓手,很多问题杜如晦是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但往这个方向去想了,杜如晦马上便发现李泰所提出的建议的好处。

“谁不知道现在鸿胪寺倒是从年头忙到年尾,尤其拿钱办事的姿态还特嚣张,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同时安排他们回来也不需要特别安排人手,每次让运粮队和伤员们回来时,把他们给押送回来也就是了。

若阿耶有兴趣当初颉利可汗跳的舞蹈,自然可以让那高句丽的宝藏王跳一次。”

这种旧观念实在是让李泰不知道从哪里吐槽,实在是怕了怕了。

“高句丽绝大多数的强豪与士族,则把他们安排到剑南道,黔中道或者岭南道之类的地方,就算是填充当地人口了。

别得不说,单是减少了占领地点的意外,就值得去试一试。

“自然是编辑成册,成为我大唐百姓了!”李世民理所当然的对李泰回答道。

说到底这是高句丽在本土作战,若能把这些本土的百姓给迁徙走,然后融入到大唐体制中,自然是好事。

“胡闹,话怎么可以如此轻佻!”李世民咳嗽一声,心中想着,“在老子面前跳舞有什么意思,老子要让他去杨广坟前跳舞,杨广表叔我替你干掉高句丽了!”

“徭役们至少身穿皮甲,身上配置有长弓与短刃,尤其其中还有不少异族被俘虏的壮力。若真论起战力来,想来不会比一般正卒差多少!”

别人都跟了你十几年了,其他的人是各种的升职加薪,就只有他因为不良人这个机构算是半私人的制度,所以只是挂名在了魏王府的名下,现在有机会了自然要帮一把!

“魏王您对异族的调教之能我们自然清楚,更不要说这些高句丽人比异族更明白汉文化,但我有个问题,我们供应得起这些高句丽百姓粮食吗!”杜如晦认真道。

当然,要这种战部天赋出现后,回来就需要交给王真儒去重新打散了。

“因为战时进行强迁的成本最低,尤其是他们还不算是我们国家的百姓的时候!”

看着李世绩战部浑身血红的向自己重来,听到李道宗一声怪叫直插中军。

李世民很清楚,李泰多少有几分无利不起早的性格。

杜如晦说到了这里看看李泰道,“我记得没有错的话,今年高季辅上奏的第一份奏章,就是提议从薛延陀贩卖的些人口过来吧!”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想英国公是不会介意我们对他要求更高的!”李泰笑眯眯道。

“其实青雀觉得还是把他们强迁吧!”李泰看着李世民道,“最好在战时就强迁!”

但现在,他们先会被高句丽自身的溃兵洗劫一场,我们自然能以尽好面貌取信他们。

就算是死了,难道他们的儿子什么的,难道就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吗?!”

“不妥!”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思索了一下,对李泰摇头道,“若如此,高句丽百姓心中若有怨气,将来复辟高句丽又如何?”

毕竟不良人帅听起来是很帅,而且也是个很重要的职务,但又怎么比得上爵位呢!

“不可以吗?”李泰开口说道,“说到底高句丽从箕子朝鲜开始,便是我华夏领土,之后又经历了卫满朝鲜,然后被大汉统一回归华夏,等到五胡乱华才又分离出去。

“您看我像是那种做人口买卖的人吗?!”李泰微微撇过脑袋,避开杜如晦的目光。

这样至少短时间内,大唐军队在当地的安全性就大幅度的提升。

“青雀只感觉,也许这些溃兵,可以做做文章!”李泰从容道。

“这意思是让高句丽王跳舞这件事情是要私下里说的吗?”李泰微微恍惚,还继续道,

而高句丽的创造者虽是扶余人,但他们所接受的文化都是汉文华,他们所用的文字也都是汉字,他们的百姓多数也都从大汉分离开来的百姓。

“懋功胜谋,承范胜勇,这两人联手,果然旗开得胜,拿下了盖牟城,而且还俘获了俘获两万多人,粮食十余万石。”

若他们作乱,那可别不把辅兵不当兵啊!”

“青雀有个问题,若打败高句丽后,对高句丽的百姓,阿耶准备如何进行安置?”李泰不由对李世民反道。

“溃兵……”在一边的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疑惑道,“不知魏王要做什么?”

李泰对杜如晦道,“我更重视效率,如果等到战争结束后,再对他们进行迁徙,那迁徙的成本会更大。

“如果您是说粮食的话,今年之内别超过三十万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盖牟城,在高坚的脑袋丢到城头上时,守城士卒士气直接全无。

“我自然是知道阿耶心中的担心!”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回答,“

这让高大石彻底的放弃了出城,还是选择在辽东城驻守。

当然好是好,但杜如晦皱起眉头,略带着几分思索开口道,“魏王可有把握?”

失去顶层贵族的引导,没有了中层作为榜样,那对底层的百姓来说,相信他们对回归大唐的统治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杜如晦看着李世民略带几分关心则乱,开口解释道。

等到高大石跑回了辽东城时,只剩下了三千的本部人马,后来又陆陆续续收拢了一部分士兵,让辽东城士卒到达一万人。

李泰义正辞严道“那叫劳务派遣,可不是贩卖人口,我是出钱买下了他们给我做徭役。

但在平地,遇到两支骑兵前后夹击,高大石觉得自己只是正常人,真应付不了这局面。

但当李泰关心某件事情时就要小心了,显然李泰看中了什么,或者什么挡了李泰的道。

没办法,因为农业学府学员的事情,李泰明白,对李世民等人来说,你战部有天赋居然不去做军团那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那可是历史上李靖和李世民死后大唐军方的第一扛把子,历史上的十哲之一,李泰对他可是很报希望的。

他知道自己挽回不了局势,果断扒了身边亲兵衣服给自己换上,下令让剩下士卒抵挡。

若我们讨伐高句丽顺利,那高句丽的贵族与王族自然强迁到长安,将其慢慢消化。

但凡局面有一点点希望,高大石都愿意带着自己的士卒拼一拼。

但既要覆灭高句丽,那自然要对高句丽进行全面拆解。

高大石倒也顾不得那么多,让自己的亲兵装作自己在战场上指挥,但自己却果断带着本部精锐爬山跑了。

但眼前的局面要什么样的思想钢印,才能让士卒在被骑兵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保持信心。

“既然你有信心处理好这件事,便交给你推荐的……那个谁?”李世民问道。

“魏旭,可以让他带着不良人,去那些已经被我军占领的城市郊外,迁徙被溃兵骚扰的百姓,让他们能享受到我们回归大唐后的庇护!”

第113章 与太仆寺的合作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298章 跪下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规划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484章 占城稻第85章 渭水工程开始了第504章 高句丽的应对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84章 与幽州世家的交易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91章 量化百姓价值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细第33章 狂热的追星第113章 与太仆寺的合作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172章 刘神威归来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196章 吃火锅第401章 吓死了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谋划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300章 阎婉第288章 医行走第427章 看不懂局势了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7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2章 立志于农第400章 整军出发(今天一更)第55章 李靖的拜访第17章 认识的差别第355章 工匠考核第306章 李春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65章 战报第3章 初见窦静第24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448章 李承乾的布置第109章 李世民的决断第232章 时光的残忍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401章 吓死了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177章 盐场发展中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521章 各自的应对第325章 毛纺织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279章 整顿亲卫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221章 观风使至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277章 被发现了第542章 回长安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366章 吐蕃的实力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15章 冬日将近第203章 沧州的计划书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214章 与刘仁轨的商议第208章 贞观的年常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58章 张玄素的见闻第264章 机会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359章 薛仁贵的急袭第502章 军队伙食第174章 画大饼第188章 兴修运河第347章 吐蕃的战略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96章 吃火锅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4章第152章 平定岭南第517章 苏烈的战术计划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110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80章 达成一致第392章 荒谬的刺杀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433章 三个天赋第544章 兵议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90章 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