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捕鱼

第53章 捕鱼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眼睛,显然如果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怕李世民会忍不住直接抄家高陵,看看能不能炸出点油水来。

“这种方式只能在高陵使用,如果阿耶问我现在有多少的钱,我的手上大概只有……”

李泰摸摸口袋,拿出了一个荷包递给李世民,道,“现在手上就只有这么多钱!”

李世民拿着李泰的荷包掂了掂,然后打开来看看,里面也就只有一把金叶子而已。

李世民把这荷包还给李泰,好奇问道,“那高陵的钱为什么会花不完?!”

“没有花不完,在最初时,我是用粮食来支付游民工钱,因为粮食是朝廷给的,所以我基本上不需要花钱。”李泰理所当然的解释道。

而李世民听到这话,忍不住摸了摸胡子,总感觉好像被李泰占了好大一个便宜。

李泰继续解释到,“再到后面,我为了提高百姓的积极性,所以给他们发工钱。

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高陵县经过初步发展,内部已经有了铜钱在流动循环。

这让越王府与高陵县积累了不少的资本,所以我便有了足够底气来支付百姓们钱粮。

李泰点头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讨伐高句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

但如果加上水师,以及为将来征讨高句丽做准备,那药师在水军上显然更加有发言权。”

那是因为国家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解决了中国人的沟通成本,让很多理所当然的事,不需要重复讲解与沟通。

“嗯!正是捕鱼!”李泰很是肯定道,“既然陆路的运粮走不通,那就走海运好了。”

“哦!”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嘴角不由翘起来,显然李世民还是决定听自己的建议了。

当初大隋三征高句丽而亡,但阿耶将来征讨高句丽定,高句丽定然讨不到好处。

当然若再向后,也许杨炎这种顶尖财政人才,在看到李泰操作一次后,他就马上明白了。

“高句丽?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打高句丽!?”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眯起眼睛。

所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靠近大海,那就想办法去大海上捕鱼来弥补粮食之用!”

但如果是在大唐的其他地方,那就没有在高陵的施展条件。”

“百姓的船只自然不行,我们要用军用的大型楼船啊!”李泰理所当然道。

不过他也不认为,李泰真能想出什么好办法,笑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莫非捕鱼?”

李世民听不懂是正常的,整个贞观能够听懂得李泰所说的东西绝对不超过十个。

到时候李世民率领大军在前面吸引了高句丽全部的注意力,后面用运输船送上一支军队直插高句丽王城,简单粗暴的战术,高句丽能挡下来才怪。

真的很难理解啊!

李泰看着这一幕,却也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一些对百姓来说的奢侈品,偶尔吸引百姓目光让他们掏钱。

“至少我现在做不到!”李泰果断的摇摇头说道。

“北上幽州梳理河道?”李泰抓抓脑袋道,“这么远吗?那能不能在津口修建个捕鱼场?”

说到底他真就只是中人之姿的普通大学生,很多东西在现代看来那是理所当然的。

“津口鱼场?”李世民没想到李泰的思维居然会这么跳跃,道,“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至于那种把简单问题弄得复杂的人,也不需要太过气馁,说明你只是正常人。

所以李泰真能无限制的无中生有,那自己这皇帝给李泰当好了。

“那就交锋啊!”李泰理所当然道,“如果能一换一那我们就赚,如果能二换一那就换。

毕竟李泰的强强得是知识,但某些天才强得是天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船只这种东西对大国来说不就是饺子嘛,只要有需要那就直接砸下去就好。

如果想要全国都使用这种办法的话,我只能说,钱太少了,我真做不到啊!”

但李世民哪里知道,李泰对海战的眼界跟李世民所认识的海战完全不同。

李泰弱弱抱住脑袋,道,“这今年是高陵治县第一年,按理来说是不收税的!”

除了这楼船能够装下大量的鱼以外,更重要得原因是为了寻找海上适合的岛屿驻扎。

“因为阿耶是平定天下战乱,重新整合九州的盖世英雄。

李泰理所当然道: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想要让百姓干活,至少要解决掉了他们口粮,我才会让百姓干活。

“回来!”李世民对李泰道,“把今天关于楼船的想法给朕全部都写出来,写详细了!”

而幽州地区土地虽然算不上贫瘠,但也实在算不上富庶。

但劳师远征后勤难以为继,怕纵然击败高句丽主力,却也难以直接覆灭高句丽。

李泰道:“可是这些渔船的作用不只是现在给百姓增加口粮。

“若是高句丽也发现了我们,更是用水军与我们交锋呢?”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问道。

可是李世民下令了,自己能够怎么办呢?自己也很无奈啊!

李泰果然遗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大局观与非凡的战略视野。

“应该的,应该的!”李泰连连点头,不敢再多说什么了,便是准备退出去。

至于让李泰给李世民上一节思想政治课程,让李世民明白什么叫做货币,什么叫做价值,省省吧,要是李泰能够做到,他上辈子就不是普通大学生,而是一位优秀讲师了。

李泰思索了一下,却是考量着说道:“至少要先把郑白渠所在的关中沃土开垦出来。

“你向来点子多,如今窦静准备北上幽州梳理河流,你可有没有什么办法协助于他?”

至于另外一点,大概也就只是洛阳、幽州和余杭这几个地方因为地处于大运河的关键位置,也许能借用一二。

而李世民对于这件事情倒是很好理解,毕竟越是强大的能力自然越是会受到制约。

想要用我这种办法,首先需要有稳定的粮食供应,而大唐连年遭灾,短时间内想要用上怕是不太可能。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突厥吸引了李世民大量的注意力,那么高句丽的确会是自己的目标。

一时之间,李世民不知道李泰到底是天生的战略家,还是李泰的实在是冷血无情。

更重要的是,这种渔船能解决将来讨伐高句丽的粮草问题!”

李泰说到这里,满是希望的看着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够听懂。

而李世民看着李泰开始抄写了起来,看着李泰抄写的身影不由满意的笑了笑。

毕竟任何能够把复杂事务简单化的人,那都是人类优秀人才才拥有的特性。

只要能攻下北面土地,纵然陆上粮食运输不及时,海上这些咸鱼干,应该能解燃眉之急。”

“海运?海运!”李世民听到李泰这么一说,瞬息阔然开朗,道,“你且细说说!”

当然最重要的是,高陵内部基础物资都由孔雀大商铺提供,确保了铜钱的回收与流通,维护了整个高陵物资内循环的基础。

一想到了这里,李泰呵呵笑起来,这样子看起来有点像是《智障也有春天》的名照。

无论如何,只要高陵百姓别把赚到的钱到高陵之外花费,那对我来说,想维持这个体系平衡的确算不上困难。”

毕竟这年头只要有无限后勤,那就算是头猪,也能用猪突猛进的方式横推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应该要用军用楼船去捕鱼的原因。

大隋能做到的事您一定会做到,大隋不能做到的事情您也会超越。

“总而言之,我的办法只能够在高陵县用。

毕竟说到底,李靖成名的灭萧铣之战,主力用得就是水师。

“不要少于五百字,记住了,有涂改的话,那一页重新抄!”李世民道。

李世民茫然的看着李泰,明明每一个字李世民都听得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把李泰口中的原由组合起来,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变得大了。

“哈哈哈!”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语,忍不住的摇摇头道,“轻舟长不过九丈,宽不过五尺,他们又能捕多少鱼,怎么供养得起做徭役的百姓。”

“越说越是荒唐,军用楼船怎么能够用来捕鱼,这多丢人现眼。”李世民神色严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军事,别看着谁手里有兵,谁就最有力量,但实际上越有兵的同时,你必须要解决掉每一个将士的后勤问题。

所以,李泰发现李世民面对自己的解释听不懂后,李泰果断道:

“高句丽吗……如果只是突厥的问题,孝恭与药师两人的确是一时之间难分秋色。

“额……阿耶,您是知道我的,我做事情想来希望有充足的粮食……”李泰认真的说道。

而不懂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明白货币的一半等价物属性,以及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想要李泰解释清楚,说实话李泰做不到。

“啪!”李世民狠狠敲了一下李泰的脑袋,呵斥道,“别想七想八的,李淳风不用跟过去了,回去给我好好把高陵治理好,快入秋了,可别忘记了收税!”

“你的鸭场还有朕七分份额,这笔红利钱该给朕吧!”李世民瞄了李泰一眼。

在李世民的理解中就是李泰有能力做到无中生有,但这种无中生有的方式是有特定的环境或者条件。

“好!”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由哭丧着脸。

“我知道……”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有所理解的点点头。

李泰认真的回答。

反正如果李泰当家,绝对是跟高句丽玩以本伤人,自己不追求什么奇谋迭出,就是用堆物资的方式把高句丽的水军给堆死,就好像二战美军堆死了日本海军一样。

“知道,你也向来喜欢用粮食驱使百姓干活,虽然靡费粮食,但的确百姓都很乐得参与!”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李泰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思索再三,想到用渔船来弥补后勤!”

而且我还真不相信,我们大唐的水师覆灭个几次,难道还拼不完高句丽水师!”

“那什么时候能够做到!”李世民听到李泰言语中的松动果断询问道。

一是把捕到的鱼晒成咸鱼干,二来这些海岛会成为我们以后进攻高句丽的前线的运粮点。

“其他地方不行?”李世民听到了李泰的话,不由皱起了眉毛。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是整个关中来供养高陵县,这样能够对冲掉徭役的成本。

这样一个崇拜自己,更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李世民看了又怎么不喜欢呢!

李世民没想到自己在李泰的心目中这般宏观伟岸,那是又自豪又得意。

而这几何般增加的后勤,又制约了兵力规模。

毕竟打败了高句丽,甚至覆灭了高句丽,对李世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加直接证明,大唐比隋朝更加优秀了,对任何大唐皇帝来说,没人能拒绝这诱惑。

我们是大国,他们是小国,如果以本伤人能够覆灭高句丽水师,为什么不做?!

不过,李泰的徭役队伍没自己想象中的好用,想要从自己儿子身上刮点油水,却也刮不出来,李世民自然有点不开心,开口道:

并真正操作出来,怕也只有房玄龄这个能本能觉察对方思维的名相,并且还不仅需要思维理解,而且有配套的知识才可以。

面对李泰这种仿佛制造出水师就是为了听个响的态度,哪怕李世民都有些被镇住了。

真正的问题是怎么样把船上有经验的水手给救起来,这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

等到高句丽没有水军,那哪里登陆作战,那还不就是自己说了算。

别说大唐水师覆灭个几次这种话,覆灭个一次李世民感觉自己就要心疼死了。

虽然五百字的水文对自己来说不难,但写五百个毛笔字这可是要命的。

我掌握了基础的物资,那百姓要生活就必然要出钱购买生活的基础物资。

李世民默默思索,“训练水师本就是药师最擅长之事,由药师进行操练,我也放心。”

李世民想到这里,目光落到李泰身上,看着李泰还在努力的抄写,不由笑了笑

“我大唐水师,怎么可能跟高句丽玩什么一换一二换一的勾当,当然要以堂堂正正之势将其彻底剿灭,使得高句骊水师不敢再出海!”

不用着急,快上架了。

(本章完)

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辞第512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116章 信息茧房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146章 挖墙脚第252章 围城打援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145章 僚人叛乱第71章 漕运税收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200章 杜如晦的观察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谋划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38章 初见辩机第94章 制约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第226章 锦衣卫第72章 集装箱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337章 廉租房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510章 李泰的提议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534章 风雪前的准备(继续一更中)第149章 新的计划第117章 邯郸学步第166章 巴掌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281章 阎家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174章 画大饼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168章 岭南旧事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57章 不能笑第90章 方便之门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运兵速度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10章 两文钱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15章 钢铁城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309章 破碎的计划第194章 证道法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83章 又被弹劾了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491章 序幕的拉开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313章 粮票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485章 分封第451章 魏王谋反了第510章 李泰的提议第103章 褚遂良与刘仁轨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339章 传播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365章 我们才是最强的第505章 新神农第429章 卑路斯再临第92章 熬出头了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第356章 明心见性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23章 汇聚学府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425章 李泰摆烂中第258章 覆灭第13章 奖赏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204章 八牛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