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起重器上

正准备起身去拿钱的包拯,听了卫朴的话,一脸错愕:“投资?”

“嗯!就是您给我们投入资金,我们赚钱之后在把钱还您,还可以给您一些利息咧!”卫朴点了点头。

“你们现在这些读书娃还真有意思,这不就是放贷嘛,还非得说成投资。包大叔给你钱,也不用你还了,就当是鼓励你肯动脑筋,好吧!”

“那不行!我们已经是大人了,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挣钱了,皇上都鼓励我们要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卫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包拯的好意,心里始终牢记皇帝的教诲,很明显又是一个新时代的脑残粉。

“对,我们是大人了!”包霓魅只是对卫朴的前半句深表赞同。

好吧!这都把皇上搬出来了,包拯也没啥话好说,既然皇帝都任由他们折腾,自己瞎抄哪门子心:“好吧!那包大叔就给你们投资,具体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把两个小大人难住了,包霓魅是从头到尾都没想过有她啥事,卫朴是压根没考虑过钱的事,两人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还是一起瞪向了包拯。

好吧!算我白问了!

“你总得告诉我你这个东西要耗费多少材料吧!”包拯只好退而求其次,帮他们两估算一下费用。

“哦,这我知道!”卫朴又回到桌边,指着图纸说道:“这个东西。主要就是把图上的线条换成材料就成,底座有十二根,柱子和套筒这些也得十来根。您看就这些材料……”

“就这点木头,那要不了几个钱!”包拯感觉这两小孩有点小题大做了,不就几根木头么,算个什么事情。

“不是木头,我说的是钢,就是研究院里面新弄出来的一种比现在铁硬得多的那种,我见王老师用过的。我们弄这个东西是用来拉重物的。用木头可撑不住……”卫朴劈头就给他一盆冷水,不过看着包拯那黑脸变得更黑的时候。他也不好再继续说下去了。

“你可知道你说这个‘钢’可是禁物,没有皇上的批准,你有钱都没地买。现在我朝也只好研究院在使用,你应该去找你王老师才对呀!”包拯没好气地说道。

卫朴把头摇成拨浪鼓:“以前每次想做点啥都是老师陪着我弄。这次我想自己单独试一试,求您不要告诉王老师,我还想给他一个惊喜呢!”

“那这可有点难办……”包拯略显为难。

“朴哥哥,要不咱就用木头将就一下吧!大不了少拉一点货物嘛!”包霓魅又想帮他办成事,又不想让老爹太为难。

卫朴固执地摇了摇头:“皇上说了,搞发明做研究都得精益求精,力争最好。而我也大概算了一下,就算是最硬的铁木也可能承受不了,所以只有用这个钢才保险。”

与这个三句话不离皇上的娃相比。包拯表示自己的忠心程度还有待提高。既然提到皇上,何不让皇上去头疼呢?包拯对自己的智商很满意。

“这样吧!你包大叔我正有事要去面见圣上,你也跟着去。自己跟圣上说这事如何?”

卫朴想了想,默默地点了点头。

“爹爹,我也要去!我都好久没见着皇上,听说皇上要娶皇后了,我还想看看未来的皇后长什么样呢?”包霓魅逮住老爹就不放手。

“瞎胡闹!你个姑娘家家的,皇宫是你说进就进的么。一点规矩都没有,快去吃饭。吃完好好呆着家里面,听到没有?”包拯轻轻在自己闺女脑袋上敲了两下,佯装严厉训斥道。

“喔~”包霓魅嘟着嘴应道,眼珠却转得贼快,鬼知道她有没有真的听进去,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叮嘱:“朴哥哥记得回来找我哟!”

包拯想起自己事情也还蛮多的,饭都没顾得吃便拉着卫朴去了皇宫,而赵祯此刻正在享受愉快的午餐。

“皇上,包拯包大人请求觐见!”小顺子来到赵祯饭桌便小声提醒道。

“快宣!”赵祯一边刨这碗里的饭,一边含糊不清地吩咐。

赵祯刚把吃相收拾好一点,包拯便带着卫朴走了进来。

“臣参见皇上!”

“学生卫朴拜见皇上!”

“爱卿快快平身!卫朴你也起来!朕正在晚饭呢,两位吃了么?”赵祯放下碗,朝两人挥了挥手。

“臣从家里面走得比较着急……”包拯含蓄地说道。

“朕懂了!小顺子,快去准备两副碗筷来,两位快坐过来!”

包拯也不矫情,拉着卫朴便在下首位做下,显然他没少干蹭饭这样的事情。当然这也和宋朝皇帝喜欢给大臣送吃的这种遗传有关系,只不过赵祯和他的近臣把这个习惯发扬光大了大一点。

“皇上,臣上次来都还有八个菜,今天怎么只有四菜一汤啦?”

“朕听说我朝有些官员已经开始怠惰了,整天只顾贪图享乐,不管黎民百姓。朕深刻地检讨了一下,觉得应该整顿一下官场作风,提倡勤俭节约,勤政为民,反对铺张浪费,好逸恶劳。朕作为天子应该以身作则,带头缩减每天饭菜。再说了,以前每天弄那么多菜,朕也吃不完,确实是太浪费了!”

“可您毕竟是九五至尊,这样是不是太过了,您看现在家境好一点的寻常百姓家里面都会做几个小菜,要不您……”

赵祯当然不会告诉他自己这是被逼着减肥,随口胡诌了个理由:“爱卿不要劝了,这样挺好的,而且晚上就应该吃得清淡一点,这样对身体有好处,你看朕吃得多过瘾。就是得委屈两位今天跟朕一起吃了!”

“皇上言重了,这是臣的福气!”包拯和卫朴两人结果碗筷,也加入了饭桌。

三人很快便吃完了饭。待宫女们撤去饭桌,赵祯才问道:“爱卿今日所谓何事?”

“回皇上,臣就是看了您主持编写大宋律法已经完成的部分,里面还有些不甚明白的地方想向您请教一二,就拿这个《专利法》来说,臣从未见过历代律法有此例……”包拯一提起工作很快便进入了状态,要不是抬头看到卫朴他都快忘了:“哦。对了,这个小家伙有事找您。看他着急这样,您还是先处理他的事吧!”

“哦,卫朴你有什么事啊?”

“启奏皇上,学生想做一个东西。可是缺少材料,包大人说要您同意才能弄到这个材料。”

“什么东西!说来朕听听!”

卫朴又把图纸铺到了赵祯的书桌上,虽然他的画风有点抽象派的风格,但赵祯还是基本上看出他画的是个啥玩意。核心部分就三样,杠杆、滑轮和三角形。连接绞盘的绳索穿过滑轮向下拉动杠杆长的一头,那么杠杆短的那头上的那个钩子应该就是用来提东西用的,所有受力关节都通过三角形设计来加固。嗯,这东西的设计虽然简单,但他能够把课本上普通的理论知识利用起来。这凭着这点必须给他多点几个赞!

“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个东西的呢?”

“回皇上,学生就是看见河边码头上的老百姓搬运货物上下船太费劲了,就想弄个东西出来减轻一下他们的压力。想了几天才想出这个东西。按照您书上写的力学方面的知识,学生算了一下,要是材料过关的话,这个东西能够轻易提起上千斤的货物,而且一个人就能够完成。”卫朴一边说,一边期盼地看着皇上。

“你说得没错。按你这个设计,只要这绞盘上的绳子韧劲够好。上面的撬杆够硬,完全可以拉起更重的东西!对了,你王老师知道你做这玩意么?”找朝他点了点头,以示鼓励。

“学生还没有告诉老师,学生已经长大了,这次就想独立完成一次,等做好了再给老师一个惊喜,请皇上成全!”卫朴说完便跪在地上等待皇上决断。

赵祯把卫朴拉了起来:“朕同意了,这就给你一到圣旨,你去城外万庄的京西工业园找李铁柱,他会协助你完成你这个东西的,正好他在试验一种钢丝绳,可以代替你这个绳索试一试效果。对了,你给它取个名字了没有,老是东西东西的叫着挺别扭的。”

“回皇上,学生还没来得及给它取名字呢!就请皇上赐名吧!”

“这个东西是您想出来的,朕怎么能夺人所爱,你自己来去一个名字!”

“那学生就献丑了,若有不妥,还请皇上斧正!学生是想用这个器械来拉起重物的……那就叫它‘起重器’,皇上您看怎么样?”

起重器?虽然跟起重机差了一个字,但大体上差不多,赵祯朝他点了点头:“这名字不错!那就叫它‘起重器’吧!”

“学生遵旨!”

赵祯也趁他想名字的空档写好了圣旨,递到卫朴手上,顺便问了一句:“卫朴啊,你想过你的‘起重器’造好以后怎么用么?”

“回皇上,学生原本没钱做这个‘起重器’,霓魅提醒我找包大人投资,可学生也不能白用包大人的钱,于是便打算做出来卖……不过,现在皇上您帮忙了,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学生听您吩咐!”卫朴挺不想在皇上面前说卖这个字的,这样感觉自己的人格有些降低,但自己实在是没钱,要有钱一定送给他们用。

赵祯稍微想了想才对他说道:“既然如此,你还是做出来拿去卖,材料方面朕来负责,如果卖掉了朕跟你对半分,你看怎么样?”

“皇上,您缺钱了么?那卖的钱都给您吧!您对学生一家已经很好了,学生不能要这个钱。”

“傻孩子!皇上富有四海,又怎么会缺钱!”包拯轻轻地拍了卫朴一脑瓜。

“皇上恕罪,学生说错话了……”卫朴这人情商是低了一点,但智商绝对是杠杠的。

赵祯笑了笑:“快去做你的‘起重器’吧,朕还等着零花钱弄呢!”

卫朴红着脸跑了出去,剩下赵祯跟包拯相视而笑。

赵祯和包拯重新寻了两把椅子坐下,又让小顺子沏上好茶,这才开始谈正事。

“爱卿刚才提到《专利法》,这本法律现在或许不怎么用到,但将来必有大用。你说没有见过是正常的,因为这本全都是朕亲自起草的。”赵祯指着包拯带来的还很薄的一份《大宋专利法》说道。

“臣还是不大明白,按您这上面写的意思来看,以后要是有人做出了什么东西,别人就不能再做了。您是这个意思么?”包拯在来之前也做足了功课,把这本还很单薄的法律书完完整整看了一遍,在他看来这本法律就不应该存在,完全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从字面意思来讲,爱卿所言不差,朕这个法律就是保护那些勇于创新的人的劳动成果,不能让他们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东西被别人轻易盗用……”

包拯突然打断了赵祯:“皇上,臣对您的想法不敢苟同!臣觉知识和智慧是属于全天下的,先贤们留下了无数瑰宝给后人,他们的德行应该让所有人学习。可您立这个法律,臣觉得有损智者德行,请皇上三思!”

赵祯并没有因为包拯对自己喷口水而生气,自打让他来给自己干事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呵呵,如果全天下的人都有爱卿这样的操守,朕根本就用立什么法律呀!我大宋百姓千千万,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光靠道德去要求是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来规范绝大多数人行为准则。其他的咱先不说,就先说说这个《专利法》。好比卫朴做的这个‘起重器’,可以大大提高搬运效率,那些有需要的人肯定都想用,而这个‘起重器’本身结构并不复杂,别人见到实物后很快就可以模仿。爱卿你说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愿花钱去买一个,还是自己做一个呢?”

“臣要是有时间或者没钱,那肯定是自己做一个,干嘛花那冤枉钱去买嘛!”包拯设身处地的想了想才如实答道。

“诚如爱卿所言,朕相信老百姓也都这么想,都觉得这玩意有不难,自己又不是不能做,都不会去买人家辛辛苦苦做出了的东西。爱卿再想一想,要是有一天大家都这样想,都不再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就等着别人做出来了自己模仿,爱卿觉得这样好么?”(想知道《革兴大宋》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

第92章 神药现世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34章 西夏立国第5章 三关战役1第14章 大牛来袭第7章 皇后找着了第4章 纸 币不是交子第85章 破戒了第36章 真宗驾崩第25章 大练兵一第54章 铁路布局第28章 一切为了和平第72章 光明计划第3章 幼儿培养计划第14章 三关战役10第63章 辽夏结盟第34章 西夏立国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99章 月饼第17章 三关战役13第55章 张柔的阳谋第96章 初见端倪第2章 赵受益的想法第103章 寿宴交锋第15章 三关战役11第39章 殿试轶事第70章 街头异象第58章 海洋学院第9章 三关战役5第102章 出使辽国第28章 寿宴上第64章 重兵云集第109章 张氏藏宝第10章 找小三第33章 战后事宜第63章 螳螂捕蝉第15章 三个臭皮匠上第20章 三关战役16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92章 水师学堂第64章 重兵云集第29章 三关战役25第119章 京城来人第93章 又见报纸第72章 虎头蛇尾之战第85章 破戒了第51章 偶遇夏人第22章 新军整训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34章 辽皇的直觉第98章 兴华两案第38章 竹筒方便面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75章 空中运输队第72章 元昊反攻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2章 拯救吴仁第43章 未雨绸缪第7章 皇后找着了第64章 科举前奏第8章 论国策第72章 光明计划第58章 暗流涌动第93章 辽国政变第74章 弹簧引发的闹剧第74章 意外发现第51章 长途拉练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10章 找小三第71章 讨梁会议第75章 峰回路转第5章 幼儿园开学典礼第57章 提亲第9章 三关战役5第41章 收买军心第34章 辽皇的直觉第67章 术业有专攻第15章 卫朴拉投资第97章 不作就不会死第50章 交通事故第11章 虽远必诛第16章 起重器上第1章 天花来袭第81章 赢钱就是那么简单第89章 天圣一号第61章 手雷问世第91章 体温计第48章 三党构思第7章 三关战役3第51章 偶遇夏人第43章 拍卖会上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12章 三关战役8第30章 边疆噩耗第23章 伉俪相遇第67章 取长补短第37章 送行引发的后果第26章 岛国来人第67章 多体船第55章 招工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