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初涉海洋

【感谢“洞洞”的粽子啊!你自个也多吃点呐\(^o^)/~,顺便再打劫个票票!】

沈家庄,一个广州城外普通的小渔村,这里住着近八十户人家,世代都以打渔为生。

直到十年前,一个小伙子放弃了打鱼,走出了这个渔村,来到了广州城打工,并成为了一个船老板的打工仔,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海上生活。

十年后,他带着十年来学习的技能和见识回到了家乡。那儿还是一如既往的贫困,甚至连打鱼也不如以为那么容易了。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见识和本领,给家乡父老创造一条新的生财之道。

这个人就是沈浒,而他选着道路就是海洋贸易。他用自己十年的积蓄,再加上每家每户凑起来的钱,置办了一膄二手船,并带着族人青壮开始了他们的海洋探险。

虽说他们的第一次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但他们还是比较幸运,躲过了每次的灾难,顺利地拉着一船香料回到了广州。等他们交完税,卖完货,在把船修葺了一番,这才带着巨额的财富回到了家乡,并成就了他在族人中的英雄地位。

沈浒带着他的族人刚回家乡不久,周耀祖便带着仆人一路找了过来,并在村民的指引下,顺利地找到了他。

“沈兄好!在下周耀祖,慕名而来,唐突之处,还请见谅!”周耀祖朝沈浒拱手说道。

沈浒也跟着拱了拱手:“哪里哪里!周老弟太客气了。来来,里面请!寒舍简陋,请多包涵!”

周耀祖:“沈兄请!”

沈浒倒是没说假话。他这家还确实比较简陋,刚挣了点钱,也还没来得及修缮一番。

他给周耀祖泡了杯茶之后才问道:“不知周老弟此行所谓何事?”

周耀祖:“周兄莫急!且容小弟先自我介绍一下,小弟原本京城人士,曾随家父从事江河运输,小有资产。近来听闻我朝海洋贸易愈发兴盛,而且利润颇高。小弟跟家父也有些动心,便举家搬到了广州。希望能够分一杯羹。奈何我们父子对海洋贸易一道一窍不通,不知从何开始,今日听妹夫提起沈兄精通此道,故而冒昧前来请周兄相助呀!”

沈浒:“哦?不知令妹夫是何人呢?”

周耀祖:“妹夫姓杨名斯恩。曾与周兄在海上有一面之缘,不知沈兄可否还记得呢?”

记得!怎么能不记得!作为一个节操的宋人,咋可能做忘恩负义之辈呢!

对于周耀祖放出的这个终极大招,沈浒只能表示一定带着族人鼎力相助。

沈浒召集召集的族人给他们解释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并对那些青壮做了简单的安排,便带着几个左膀右臂跟随周耀祖率先回到了广州。s173言情小说吧

……

“父亲,我们回来啦!”周耀祖进门就扯着嗓子朝屋里面喊道。

周德昌赶忙从屋里走了出来,紧紧地握住沈浒的手:“欢迎欢迎!欢迎沈先生莅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呀!快快快。里面请!”

沈浒:“周老爷,您太客气了!您叫我小沈就好啦!您先请!”

几人在门口习惯性地墨迹了一阵,这才进屋奉茶谈心。

沈浒进屋之后。刻意打望了一圈,却没有发现杨斯恩的身影,于是他只好问道:“周老爷,敢问杨大人在何处呢?”

周德昌:“哦,我这女婿不胜酒量,这会正在酣睡呢!”

沈浒:“这样啊!那等杨大人醒了。我再去拜谢!周老爷,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谈谈正事啦?”

周德昌笑道:“好好!谈正事好!咱就谈正事!”

沈浒:“不知周老爷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嘿嘿!”周德昌有些尴尬地说道:“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其实到现在为止老夫还一筹莫展,都等你来给老夫出谋划策啊!”

沈浒:“您太客气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小子一定尽心尽力帮您。”

周德昌:“那就好!那就好!老夫也就明说了,我们父子虽然常年经营河运,但对这海上的事确实不熟悉。但是呢,因为一些没法明说的原因,咱们这个炎黄海贸股份公司必须尽快成为业内的领头羊,哦,这个炎黄海贸公司就是咱们即将开办的公司,我们北边习惯叫公司,其实也就跟你们喊的什么‘行’呀、‘局’呀,一个样。”

沈浒点了点头:“小子明白了,您接着说!”

周德昌:“总之老夫就一句话,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就是要快点帮老夫把公司搭建起来。”

沈浒:“周老爷,您看这样行不?小子先给您讲一下我所知的情况,让您有个参考,然后咱们在商量后面的事情!”

周德昌:“甚好!”

沈浒:“以小子只见,我大宋前往南洋做生意,主要是交趾、真腊、三佛齐、阇婆、蓝里、故临、大食、麻离拔以及更远的地方。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文明程度远落后于我朝,但却盛产一些名贵的物产。因此,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农具、铁器、纸张等等,这些很平常的东西都能在他们那换来价值不菲的东西。

好比三佛齐和阇婆一带,那里盛产檀香、茴香、犀角、象牙、珍珠、水晶、胡椒等物。蓝里和故临这些地方,盛产象牙、苏木、白锡等物。大食盛产产香料、药材、犀角、珠玉等物。麻离拔盛产乳香、龙涎、犀角、象牙、没药等物。

您想想看,就这些东西,哪个在我朝不是价格不菲的东西!”

周德昌听他说着这么多宝贝。哈喇子都快流了下来,很兴奋地说道:“按你这么说,这海洋上的生意那是极为赚钱的啦!以前还真是孤陋寡闻呀!看来咱们只要把海洋贸易生意搞起来。富可敌国那是指日可待嘛!”

沈浒摇了摇头:“老爷,事情恐怕没您想的那么简单。没错,这些远洋生意利润确实很吓人,但是风险同样很高。干这行的人,有一夜暴富的,也有血本无归的。”

“为什么?”周德昌问道:“老夫听你说的意思,除了买船找人要些成本。其他并没有什么呀!”

沈浒:“老爷有所不知,这海上的情况跟漕运不一样。到处都隐藏着危险,天灾人祸那是家常便饭。而且受风向影响,一年也就只能跑那么一两趟。就拿这个三佛齐来说,我们一般都是要在入冬之时便发船。借着北风一路南下,顺风顺水也得一个多月时间方可到达。而且,咱们还得赶在年前把货卖完,装着买来的货物回来,这样才能借到风。即便如此顺利,来回一趟也得花费四个月的样子。”

周德昌还在消化沈浒的话,周耀祖为了不冷场,便说道:“沈兄高见,小弟受教了。真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沈浒笑道:“呵呵!周老弟现在可是我的少东家,您这么说我很惭愧呀!”

周耀祖摆摆手:“周兄莫说那些。说起来就见外了。对了,以周兄只见,咱们目前除了买船招人以外,还要准备些啥?”

沈浒:“船和水手不固然重要,不过海边就有不少船厂,水手也很容易招募。惟独最重要的领航之人是万万不能少的。那些经验老道的领航之人,他们才是一个船队的核心。他们的经验可以让船队避免很多危险。因此,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先确定要跑那条航线,再去找相应的船老大来负责领航。”

周德昌突然问道:“如果我们要把你说那几个主要航线全都占了,这得需要多少多少船多少人呢?”

“全部!?”沈浒对于周德昌的胃口感到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认真想了一下之后才回答:“主要的航线根据距离远近不一,大致可以分为七条。一条负责较近的交趾和占婆这些地方;一条负责三佛齐周边;一条负责阇婆;一条负责麻离婆;一条负责蓝里和故临;一条负责大食;另外一条更远的航线您可以酌情考虑。至于这个船和人的数量嘛,那得看您想弄多大规模的了。”

周德昌:“那不知广州这地界现在最大的有多大呢?”

沈浒:“一般来说都只有一两艘,有些有钱人会自己买一膄,也有向我们那样一群人筹钱买船的,大家每次都凑到一起出海。而本地最大一家就真是我的老东家谢员外家,他们最多的时候有近二十条两千料大型客舟,几百料的小船也有上百艘。曾几何时,他们家在这片海域都是风头无两。奈何老东家过世,他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也分道扬镳,各自霸占一半家产坐吃山空,真是可惜了老东家的一世英名呐!”

周德昌琢磨道:“既然他那两个儿子那么不争气,我们直接把他们的船队买过怎么样?”

沈浒:“老爷,那可得不少钱呐!”

周德昌:“钱都不是问题!反正你跟他们熟,这个事就拜托你去跟他们谈,顺便把他们原来那些船员也一个不拉地找回来。咱们就用这些船建一个船队,先跑一条航线,其他航线的船老夫会让各个船厂加紧生产,争取让每个船队都有二三十条大船。你看咱们炎黄海冒公司弄这个规模,能不能够在广州这片地方说的上话呢?”

额滴个乖乖!七个船队都弄这么大,那得多少船?多少钱呐?

沈浒脑子里面打着转转,两眼一愣一愣,视线也失去了焦点。

“沈兄?”周耀祖在一旁轻轻地碰了一下他。

“哦!”沈浒幡然醒悟,尴尬地笑了一下:“老爷,咱们要是真有这么多船,那肯定是这个地界的老大,没得话说!您别看海边停着上千膄船只,且不说那里面没多少大船,即便是小船大多也都是散户的,没有一家规模敢与您比肩呐!”

周德昌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老夫就正式聘请你为我们炎黄海贸公司的大掌柜,即刻上任!具体的事物就交给你去办啦,有什么需要就跟耀祖说,老夫让他给你当副手。”

“您让少东家当副手,这不大好吧?”沈浒有些犹豫地说道。

周耀祖他老爹还没开口,他自个抢先说道:“沈兄多虑了,听你说这么多,小弟佩服得紧呢!有事你尽管吩咐,小弟愿听差遣。”

沈浒:“这……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待我细细思量一二,即日便开始筹备!”

周德昌:“好!辛苦你们了!”

一个月之后,炎黄海贸公司如愿地接管了沈浒老东家的船队,也找回了自己原来的那些老伙计。

在此期间,杨斯恩也抽空给船队的几个主要人员传授了一些简单有用的新知识,好比传说中的星像地位术和用豆芽预防一些疾病之类的小知识,再一个就是给他弄了几个简易的指南针。完了,他便带着媳妇拉着两船补给又回到了琼州。

炎黄海贸除了那些还在船厂加紧赶工的船只外,现成的第一船队在不久之后也带着满满地货物,趁着冬天的北风朝着南边的三佛齐赶了过去。他们将在那里建设第一个中转站,长期派人驻守于此,专门负责货物搜集和售卖工作,以简短船队停留时间。

与此同时,在明州也有一个天佑海贸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了。

不久之后,沿海各地模仿炎黄和天佑海洋贸易公司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就连那些散户也学会抱团一起玩了。朝廷也顺应形势在沿海各大港口增开了市舶司,大宋海洋贸易也由此走向了更加兴盛的时代!173小说网)。

第58章 暗流涌动第94章 改元兴华第61章 手雷问世第27章 传说中的“仙术”第48章 三党构思第57章 提亲第49章 结党探索第91章 体温计第2章 赵受益的想法第24章 三关战役20第17章 三关战役13第102章 出使辽国第61章 姐夫的作用第2章 扬州之旅第1章 天花来袭第45章 王仇献策第109章 张氏藏宝第57章 提亲第88章 江防舰队第49章 欲罢不能的连弩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12章 送钱上门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97章 不作就不会死第33章 北野整编第25章 大练兵一第81章 赢钱就是那么简单第8章 论国策第61章 手雷问世第1章 再续前缘第73章 西北奠基第8章 论国策第64章 科举前奏第17章 三关战役13第92章 水师学堂第93章 辽国政变第105章 伪劣冲锋舟第45章 满载而归第92章 水师学堂第84章 歪打正着第111章 采访第79章 保安局第1章 震回千年第14章 三关战役10第46章 晏殊请辞第14章 大牛来袭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47章 养殖中心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41章 天圣军演下第66章 收编失败第72章 元昊反攻第34章 班师回朝第114章 古版春晚第55章 万家生佛第66章 挖坑埋人第28章 寿宴上第68章 候风地动仪第102章 出使辽国第108章 王先由的绝招第116章 雷霆之怒第51章 偶遇夏人第16章 三关战役12第50章 惊现神棍第108章 王先由的绝招第23章 三关战役19第67章 取长补短第92章 神药现世第65章 迟来的躁动第15章 卫朴拉投资第72章 元昊反攻第66章 收编失败第50章 交通事故第88章 回娘家第48章 道路与海盐第87章 海运筹备第5章 东南研究中心上第15章 卫朴拉投资第41章 收买军心第111章 采访第9章 三关战役5第69章 百年大计第38章 竹筒方便面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54章 扩张之旅第42章 神迹再现第60章 筹划工业体系第35章 辽国政变第90章 时来孕至第65章 徐庆拜翁第14章 落鹰坡第48章 三党构思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109章 张氏藏宝第106章 遭遇战第2章 拯救吴仁第42章 军权第77章 圣僧驾临第14章 大牛来袭第74章 弹簧引发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