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北伐伊始

晏殊等人接到赵祯的诏令之后,快步朝着紫宸殿走去。

“晏相,您看圣上这段时间没少召开内阁会议,今个又是啥事啊?您能不能给下官们透个风呀!”吏部尚书陈执中跟在晏殊身边低声问道。

张尧佐和吕夷简等人也赶忙凑到了跟前,眼巴巴地望着晏殊。

“你们都这么看着老夫作甚?”晏殊瞥了几人一眼:“老夫天天跟你们搁一块,有啥事老夫知道,你们不知道啊?话说希元呐,圣上不是吩咐你搞了个军情局么,你就没有收到点啥风声?”

“嘿嘿!”张尧佐笑道:“晏相您说笑了,这军情局才建立不久,哪能有啥消息呀!再说了,圣上让下官办军情局只能打探军事情报,可不能像您总览天下大事啊!”

他这句看似恭维的话,可听在晏殊耳朵里面却似乎听出了一丝酸味,不过他抿了抿嘴,并没有还嘴,这使得现场的气氛有一点凝重。

这时小顺子开口道:“几位大人,紫宸殿到了,皇上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诸位快进去吧!”

几人纷纷朝朝小顺子点头示意,对于皇帝的头号跟班,尽管他们都是大宋朝廷柱臣,但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君臣寒暄之后,赵祯也就进入了正题,他把赵忠整理来的情报递给晏殊:“这是朕最新收到的情报,诸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晏殊看完之后。皱着眉头把情报递给了身边的大臣,一个个看完之后跟晏殊的表情都如出一辙。

唯有杨宗保这老爷子看完之后一巴掌把情报拍桌子上,怒道:“皇上。请您恩准老臣这就带人去把他们灭了!”

赵祯压了压手:“杨老,您不要太激动,对付这些小瘪三用不着您老出手,朕这回决定亲征,以完成祖辈北伐未尽之征程!”

晏殊急忙说道:“皇上,您要打辽国,臣不反对。我大宋现在也有这个实力教训教训他们。可是您要亲征,老臣坚决不同意!您身系我大宋江山安危。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打仗的事情交给那些军人,您只要运筹帷幄就好了,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请皇上三思!”其余大臣也一同连续劝道。

不管哪个朝代。都没几个大臣同意皇帝亲征的,也不知道他们咋个养成这个习惯的。其他朝代或许只是出于对皇帝的安全考虑,可宋朝大臣潜意识里面都把压制皇帝作为一种自以为是的职责,所以,他们反对赵祯亲征估计还有防止他把威望刷得超标了。

当然了,寇准是个异数,他不仅不反对皇上亲征,还亲征把宋真宗“骗”到了前线。虽然,他这么做为澶渊之盟奠定了基础。可宋真宗却不领情,被人家辽国吓了一通,自然不会个寇准什么好脸。赵祯也是那个时候乘虚而入“俘获”了寇准。

赵祯这会甚至有些怀念寇准了,要是有他在,今个就有人帮自己出头了。想到这,他不仅看了看自己那几个心腹,没想到范仲淹几人也在反对之列。

白眼狼!

赵祯瞪了范仲淹几人一眼,后者连忙低头避开锋芒:“朕说你们这一个个事干啥?朕有几十万精锐大军。你们还担心朕的安全?再说了朕又不会去冲锋陷阵,就呆着城里面。能有啥事?”

晏殊:“皇上,您也说了我大宋有几十万精锐大军,您让他们去就好了嘛!何苦要颠簸劳累呢!”

赵祯:“你们都不懂!朕知道你们一直拿澶渊之盟歌功颂德,炫耀先帝开创了几十年难得的和平局面。朕承认先帝这样做确实结束了我朝四十来年的战乱,给大宋百姓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也让国家得以休养生息,方有今日之繁荣景象。然而,你们知道吗?朕还小的时候,父皇就跟朕嘀咕过,他以为朕那时候小,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朕都记得。父皇一直都对澶渊之盟耿耿于怀,朕必须为他老人家把这个愿给了结了,你们说啥都不好使!”

赵祯未达目的,也开始天南地北胡吹,反正他们也不能去找自己老爹对质,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这……”晏殊还是想反驳一把,可是人家都把老爹抬出了,不管咋说皇上这是孝道可嘉,这一时间好像还真找不到个好理由。

赵祯:“这什么这!朕看这事就这么定了。下面说正事,晏相还是把政事给朕打理好。”

“皇上放心,老臣一定不负您所托!”晏殊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老老实实地接受了这个活计。

赵祯:“礼部尚书孙复,朕命你部立刻着手宣传攻势,务必把辽国人作恶之行为公之于众,务必让我大宋军民同心,共襄大计!”

孙复:“是,皇上!”

赵祯:“户部尚书范仲淹,朕命你部协助兵部准备军事物资,并负责后勤供应。”

范仲淹:“臣遵旨!”

赵祯:“枢密使张尧佐,朕命你部即刻制定攻辽计划,限你们在五日之内拿出计划交给内阁会议审定。并授予第二批野战军“白虎军团”称号,与青龙军团一同调到边境待命。同时调回在边疆值守的禁军天武军守卫京城,捧日军编入本次作战序列,作为朕之亲卫。”

张尧佐:“臣遵旨!”

“好了!”赵祯一拍座椅站了起来:“今个这会就开到这里,大家都抓紧时间回去准备,找个良辰吉日,朕要登台拜将,北伐辽国!”

“等等,皇上!您咋又把老臣给忽视了呢!”杨宗保又猛地站了起来,也不知道他都那么大一把年纪了。也不怕把自己腰给闪着。

赵祯心中咯噔一想,貌似自己还真把这个老人家给忽视了呢!不能怪自己大意,自己这也是尊重老人。对。就是这个样子滴!

赵祯换上一副笑脸:“杨老您这说哪的话!朕就是看你威望甚高,这么大的场子,肯定得要您老来居中坐镇嘛!”

杨宗保扑过来拉着赵祯的手,声情并茂地说道:“皇上,您这么安排老臣那可得有意见了,您说老臣杨家世世代代都是跟辽国死磕,今个好不容易碰到这种大场子。您不能够这么干呀!”

“淡定!淡定!”赵祯一边安慰他,一边朝晏殊几人使眼色。

接到老大的召唤。晏殊几人只好轮番上前劝导,最后杨宗保被逼无奈,撂下了一句话,那就是这事不能少了杨家的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再考虑的杨家现如今人才凋零的实际情况,最后赵祯被迫答应带杨金花一起北伐。

赵祯跟大臣谈妥之后,朝廷这个庞大机器也开始开动起来,宋辽交恶的情况随着时报和朝廷告示很快便传到了大江南北。期初,百姓们还对这种突然的变化感到有些惊慌失措,再加上对自己国家的军队没什么信心,甚至有些百姓都以为病灾又将降临,吩咐求神拜佛,倒是让道佛两家兴盛一把。

不过随着宣传攻势的加强。老百姓对待战事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从原来的忐忑不安慢慢变成对辽国暴行严厉谴责。尤其是那些老一辈活得久点的人,他们有的还亲身经历过宋辽战乱时期的苦难。也不知道谁把他们找出来现身说法,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简直就差把辽国描绘的十恶不赦了,可见这些文人耍起笔杆子来确实很有一套,赵祯都不得不佩服一把。

这次宣传战初见端倪之际,发生了两件让赵祯意外的事情。要说这第一件事,种世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就屁颠屁颠地跑到了皇宫,硬是死缠烂打要参战。赵祯本来此次只想在陆地上面教训一下辽国。让辽国那瓜婆娘收敛一点,所以并没有把水军计划在内。毕竟人家辽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跟他们死掐有点不划算,可是架不住种世衡这人缠人功夫一流,赵祯最后被逼无赖答应了他的请战。

至于这第二件事嘛,赵祯确实没往那个方向想,他也没想过自己治下之民能够有这个觉悟。可是没想到,继思奇集团捐钱捐物高调支持朝廷北伐之事在皇家时报和金陵时报(金陵晚报改名而来)刊登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商贾和百姓纷纷效仿。

当然了,这其中并不是说全都一心为国,也有人是为了借用这两大时报给自己刷名气。但不管怎么着,这气氛倒是被他们给搅合起来了。

现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到了晏殊他们捣鼓出来的黄道吉日,赵祯带着一帮大臣祭天拜祖之后,正式登台拜将,为了这个仪式,相关的主要将领也都提前赶了回来。

“终于还是要来啦!”赵祯站在刚筑起的点将台上,凝望北方默默感叹了一句,这才大声喊道:“原本我宋辽为兄弟之邦,两国和平共处,我朝也多有馈赠。然而,如今辽国恶妇背信弃义,占我大宋土地,杀我大宋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决议北伐辽国,替我大宋冤死百姓——复仇!”

“复仇!复仇!”参加北伐战役的捧日军自然是很给面子大声附和。

赵祯接着又吼了一句很提神的话:“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

待大家呼声过去,孙复站出来喊道:“奏乐,升国旗,唱国歌!”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中原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东有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

雷鸣般的鼓点声后,赵祯那山寨的所谓的国歌再次响彻京郊上空。还是原来码头表演那些些人,而且这个简单的军乐队也被训练得有声有色了。

一面红蓝两底色上绣着一条生龙活虎的五爪金龙的”国旗“,在歌声中随风飘扬,缓缓上升……

此刻的大宋百姓还不能领会赵祯的用意,但赵祯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因为这面旗帜的升起而充满激动的情怀,会因为这么旗帜而凝聚大宋之魂,而不只像现在一样看“笑话”。

不管别人怎样,赵祯自己冷静了一下情绪才说道:“朕命令,此次北伐之战,由麒麟卫统领折惟正担任总指挥,水军统领种世衡为副总指挥,枢密使张尧佐担任监军。”

折惟正:“臣遵旨!”

种世衡:“臣遵旨!”

张尧佐:“臣遵旨!”

赵祯待三人接过军令,他又说道:“朕将御驾亲征,并领参谋长一职,与尔等一同北伐!诸位臣工听令,点起各部军队,即日开拔!”

“臣等遵旨!”

赵祯打手一挥,所有军士即将开拔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飞速扑来。

传令兵飞身下马,气还未喘平,便举着一封奏折大声喊道:“启奏皇上,成都府路经略使高继宣大人转呈奏报,研究院吴仁大人在吐蕃发现‘天花’踪迹,请求关闭贸易通道,严防‘天花’传播至大宋境内。请圣上指示!”

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3章 开学在即第61章 手雷问世第96章 瘟神走了第79章 保安局第68章 候风地动仪第34章 班师回朝第38章 赵祯的小心思公告第71章 鸡飞狗跳第49章 欲罢不能的连弩第64章 战场风云第65章 徐庆拜翁第42章 特殊行业整改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25章 三关战役21第77章 贾宪进张府第26章 岛国来人第32章 裁军伊始第39章 殿试轶事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16章 起重器上第14章 落鹰坡第24章 三关战役20第60章 筹划工业体系第13章 三关战役9第54章 购房风波第95章 科举尝试第29章 寿宴下第41章 收买军心第42章 军权第37章 江陵疑案第56章 超级临时工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52章 前仆后继第32章 功毕一役第45章 西行记第63章 辽夏结盟第45章 西行记第19章 包拯也黑腹第14章 落鹰坡第81章 西夏巨变第17章 三关战役13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109章 张氏藏宝第19章 包拯也黑腹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53章 天圣改制第14章 落鹰坡第70章 三方和谈第60章 大炼钢第2章 拯救吴仁第76章 捡个牛人当徒弟第66章 收编失败第10章 三关战役6第82章 探宝归来第34章 西夏立国第37章 江陵疑案第53章 天圣改制第14章 大牛来袭第38章 竹筒方便面第63章 疯狂的石头第56章 五年计划第32章 功毕一役第10章 找小三第48章 道路与海盐第51章 长途拉练第18章 三关战役14第75章 空中运输队第11章 三关战役7第35章 辽国政变第2章 扬州之旅第28章 寿宴上第75章 峰回路转第55章 万家生佛第48章 猥琐的风筝战术第76章 捡个牛人当徒弟第111章 采访第53章 真相大白第58章 暗流涌动第67章 术业有专攻第38章 没有状元的科举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65章 徐庆拜翁第15章 三关战役11第5章 三关战役1第28章 寿宴上第33章 战后事宜第27章 传说中的“仙术”第54章 扩张之旅第12章 大宋皇家学院下第3章 做人要讲道理第80章 守湖待龙第108章 王先由的绝招第31章 弩炮发威第40章 天圣军演上第73章 伪劣灯泡第91章 龙龟战船第61章 姐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