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

革命圣地西柏坡

历史的时空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任岁月匆匆流逝,西柏坡依然静静地卧在滹沱河的臂弯里。

曾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在这里通宵达旦,描绘新中国的蓝图。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创下的丰功伟绩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西柏坡的故事还在继续。

难以忘怀逶迤的柏坡岭,碧绿的滹沱河,稻花飘香的十里滩;难以忘怀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欢歌笑语的精神舞会;难以忘怀老乡的声声暖心问候,炊烟袅袅的农家景象;难以忘怀如火的青春、激情的岁月……

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旧址

在西柏坡村东头,原有一片宽敞空旷的地方。当时,这里只住了13户人家。1947年初夏,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后,将这片区域选为中央临时驻地,这里的乡亲们就主动腾出了房子。后来,中央工委将这13户民居进行了修缮,又动手修建了一些房子,并围起了围墙,形成了一个大院。这所大院,就是后来的中共中央大院。

如今,中共中央大院已成为红都西柏坡具有纪念价值的建筑群。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来中央大院进行参观,感受伟人当年的风采。

整个中央大院被中间东西走向的一道山梁分隔成两个部分——前院和后沟。这座山梁被人们称作“柏坡岭”。每年春天,柏坡岭上山花烂漫,和大院里栽种的花草树木交相辉映,一片生机盎然。柏坡岭下面有一个防空洞,全长232米,设有4个洞口,分别通往毛泽东、朱德的住所以及军委作战室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走进中央大院的前院,便能看见位于大院东部的3间平房。这3间平房紧紧相连,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的旧居。毛泽东旧居的西边是中央军委作战室。在这间低矮而紧凑的平房里,五大书记完成了三大战役的指挥,演绎了精彩绝伦的战争乐章。毛泽东旧居的对面是中央机要室。当时,机要室的主任是叶子龙,所以叶子龙的住所也安排在了小小的机要室里。紧挨着机要室西边的几处平房是中央机关小学。当时,各位首长和中央机关同志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机要室的东边有一处空地,原是乡亲们打谷用的场地。当时,中央机关在大院居住时,常常在这里举办舞会、联欢会或者放电影。

视线移到中央大院的西边,这里的两处民居是刘少奇和朱德合住的一个院子以及董必武的住所。当时,西柏坡的住房紧张,刘少奇和朱德就暂时合住在一个院子里。后来,后沟的窑洞修好后,朱总司令就搬到了后沟,空出来的房间成了新华社总编室。

后沟有3间窑洞式的房子,这是后来朱德的住所。朱德住所的西边有两排平房,分别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招待所。当时,米高扬来西柏坡时,就住在中央招待所最靠西的一间平房里。后来,国民党和平谈判的代表来西柏坡时,中共中央负责人也是在那间房子里进行的接待。

中央大院的西墙根边,有两座比较大的房子。这两座房子就是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后,自己动手建造的。北边的那座是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之前是中央机关的大伙房;南边的那座是“九月会议”的会址,曾是中央机关的中灶食堂。

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旧址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690平方米,共有近200间房屋。目前开放的景点共有17处,里面整齐地陈设着当年人们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用品,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奠定新中国而付出的艰辛。1982年,经国务院审批,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西柏坡旧居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住所是一处典型的北方民居院落。整个院子占地面积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23平方米,分为前院和后院。

前院是警卫室和水房。院内有棵树,树下有块北方特有的大磨盘。三大战役时期,五大书记常围坐在大磨盘上,商量战略战策,后来就有了“磨盘上摆下雄兵百万”的佳话。夏天的时候,屋里特别闷热,毛泽东常常在树下的大磨盘上办公。

后院是毛泽东和家属的住所。当时,毛泽东办公和休息的屋子设在后院的北面,3间西厢房分别是资料室、江青的住处和女儿李讷的房间。

自从毛泽东从花山移到西柏坡村后,他便在这个小院住了下来,直到1949年3月进京,一共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当时,小院的前院有一个鸡窝,后院有一间猪圈。警卫人员在修缮房屋时,为了保证院子的卫生环境,打算把鸡窝和猪圈都拆掉。毛泽东知道后,赶紧制止,说:“不能拆,将来我们走了以后,老百姓还要用的。”就这样,整个院子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来。

毛泽东在西柏坡中央大院生活了十个月。在这十个月期间,他和其他四位书记一起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他通宵达旦,在油灯下写了二十余篇光辉著作,丰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体系,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指明了方向。此外,他还为《人民日报》和《人民邮电》题写了报头,为《中国青年》题写了刊名,为“新华书店”题写了店标。

工作之余,他关心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鼓励战士们多学习文化知识、并送他们去上学,并为他们写了“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及“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的题词。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开启了另一个光辉的时代。

如今,如果你到西柏坡,走进毛泽东故居,就能看见房间里面陈设的旧沙发、茶几、办公桌、台历、书架、火盆等物件。这些斑驳的文物,再现了当年毛泽东住在这里时的简朴生活场景。

刘少奇西柏坡故居

刘少奇在西柏坡的住房位于中央军委作战室的西边,也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前院的两间正房是刘少奇的办公室,东厢房是秘书廖鲁言居住的地方;后院是刘少奇的寝室和家属室。后来,刘少奇和王光美结婚时,洞房就设在刘少奇的寝室。

1947年夏天,刘少奇随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后就一直住在这里。这一住就将近两年。

中央工委刚搬来的时候,西柏坡的住房十分紧张。刘少奇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工委的办公室。工委期间,很多会议都在此召开。

在办公室里西北角,陈列着一只普通的白木箱,由于岁月的流逝,箱子的颜色已经陈旧。木箱长84厘米,宽47厘米,高61厘米。箱盖上面有刘少奇同志用毛笔书写的“奇字第叁号”的字样,在这排字的左侧还标有“③”符号。小木箱来自延安那段艰苦的岁月。当时刘少奇同志因办公条件很差,许多重要文稿和书籍无处存放,为此他请木匠做了这个小木箱,从此成为身边必备的用品。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受中央委托,刘少奇与朱德率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地行军。途中,刘少奇同志用这个木箱装重要文件,行军途中休息时,还用来当办公桌。

到达西柏坡后,刘少奇立即投入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的紧张筹备之中。白天,他顶着炎炎烈日在外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晚上,在微弱的灯光下彻夜不眠起草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就是这样完成的。7月至9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大纲》经代表们讨论通过,经中央批准于10月10日向全国公布。刘少奇起草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手稿就存放在这个木箱中。

1949年3月23日,刘少奇随中共中央迁往北平。他并没有丢弃这个箱子,相反,随着头上白发的增多,他对这个箱子更加珍爱了。而箱子里的文稿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多了起来。

1980年6月,刘少奇旧居复原建设,王光美亲自把箱子捐给了西柏坡纪念馆。这只斑驳的木箱子陈列在刘少奇的办公室,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它不平凡的经历和珍贵的历史价值,诉说着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

周恩来西柏坡旧居

周恩来在西柏坡的住处位于中共中央大院旧址的最东头。这所院子占地面积30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9平方米。院子里除了他和邓颖超的办公室和寝室外,还是李涛和张清化的住所。当时,李涛是中央军委作战部的部长,而张清化是中央军委作战部一局一室副主任。

在周恩来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照片里的他那时正凝神奋笔疾书,这张照片是在周恩来聚精会神工作时所拍,真实地反映了周恩来繁忙而严谨的工作状态。此外,办公室里还陈列着一盏马灯。这盏马灯记录了周恩来雨夜救战士的感人故事。

在周恩来的寝室里,陈列着一组简陋的书架,它是这间屋子里的唯一陈设。这组书架是为了行军方便而特意制作的,展开时是书架,合起来便是3个箱子。

1948年4月,周恩来随中央机关部分人员来到西柏坡,许多书籍也随中央转移了过来。据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回忆:1948年党中央搬来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为建屏县)西柏坡后,周恩来、邓颖超的书籍逐渐多了起来。开始放在警卫员住的房子里,既不方便工作,又不利于保存。于是,成元功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木箱式书架。这四个书架很特别,打开摆在那里是一组书架,而折叠起来便成了箱子,便于搬运和携带。

周恩来对成元功这个独具匠心的杰作非常满意和喜欢。1948年10月,傅作义密谋偷袭石家庄时,他把许多重要文件、书籍装在里面,随时准备转移。1949年3月23日,周恩来又带着这套书架,随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进京后在中南海还用了相当一段时间。至今在书架的格档上还保留着当时使用的字条:“新政治协商会议及政协全委会第二次第三次会议材料”、“1951年华北县长会议和国庆节材料”、“中央人民政府政协全委会材料”、“人民日报”、“天津日报”、“新华电讯”、“工人日报”、“进步日报”等。

1977年4月7日,邓颖超委托成元功同志将其中的三个书架赠给了西柏坡纪念馆。1977年4月26日,书架运回西柏坡后陈列在周恩来的寝室里。

朱德西柏坡旧居

朱德在西柏坡的住处,位于中央大院的后院位置。

它是一间由中央工委的工作人员仿照陕北窑洞的结构建造的三孔新窑洞。这三孔新窑洞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大院里最好的一处房子。当时,这间新窑洞是中央工委的工作人员专门为毛泽东准备的。但毛泽东考虑到朱德年岁大了,应该住得好一些,便把这间新房让给了朱德。朱德便从刘少奇的前院搬到了这里。

这三孔窑洞中,东边的那孔是办公室,中间的是会客室,西边的那孔是寝室。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各解放区的主要负责人都赶到西柏坡参加会议。这让原本住房就紧张的中央大院显得更加拥挤。朱德的办公室成了军事组的临时会议室,大家多次在这里开会讨论军事问题。会客室里也住满了从各解放区赶来的同志,就连朱德夫妇的寝室,也住进了王稼祥夫妇。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将床让给了王稼祥夫妇,自己则在屋子的另一边用门板搭了一个简易床。屋子中间用一道布帘分开,形成两个隔间。

朱德办公室里陈列着一套金属桌椅。这套桌椅是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从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那缴获而来。后来,朱德到华东野战军视察工作,陈毅将这套桌椅送给了朱德。朱德离开西柏坡时将这套桌椅带进了北京城,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来,经朱德本人同意,将这套桌椅捐给了西柏坡纪念馆,放进了他曾经住过的房子里。遗憾的是,当时只找到了两把椅子。另外两把送到西柏坡纪念馆的第二十天,朱德便离世了。

任弼时西柏坡旧居

任弼时在西柏坡的住所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小四合院,位于毛泽东旧居的西边。整个院子占地面积24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0平方米。两间正房是任弼时的办公室和寝室,东西厢房分别是其子女和警卫员的住所,南房是秘书师哲的住所。

西柏坡时期,任弼时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他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最年轻的书记。不过,因为他曾两次被捕入狱,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一直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尽管身体状况不太好,可他仍和其他几位书记一同协助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等工作。

1949年3月,任弼时同党中央一起进入北平城。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在北京病逝,叶剑英在挽辞中称赞他是“人民的骆驼”。

董必武西柏坡旧居

董必武在西柏坡的住所位于中央大院的最前边。1947年,他随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后,就一直住在这里。

这个小院经过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的精心装扮,显得特别温馨,很有家的感觉。他们在院子里栽种了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每年春天,繁花似锦,引来不少蜜蜂和蝴蝶采蜜,十分热闹;金秋时分,枝头又结满了累累果实,果香四溢;冬天,翠竹挺拔,在冬雪的映衬下,整个院子显得静谧安详。

这间院子的正房是董必武的办公室和全家的寝室,西边和南边的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所。住在这个院子期间,董必武和其他首长一样,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睡的是农家土炕,铺的是在延安织的旧毛毯,有时还亲自开荒种菜、植树、纺线织衣服。闲的时候,董必武就跟着夫人何连芝学纺线。一开始,他两手协调性不好,纺出来的线总是粗细不匀。望着何连芝娴熟优雅的纺线动作,不禁感慨道:“看事容易做事难呀!”不过,经过几次反复练习,他最终学会了纺线。

1978年,何连芝重返西柏坡时,看到董必武旧居里的纺车,不由自主地盘腿坐到炕上,熟练地摇起纺车,仿佛又回到了那难忘的岁月里。

西柏坡期间,董必武先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后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摸索、积累了经验。

1949年3月,董必武跟随党中央,进驻北平城。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是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时自己动手建造的房屋,建筑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它原本是中央机关大伙房,后来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便临时改成了会场。

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为期9天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作了重要报告,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书记作了重要发言。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胜利的会议,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它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如今的会场仍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和布局,连屋顶的天窗都完好无缺。每年都有许多新党员到这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也有许多老党员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区,也不仅仅是一个革命遗址,更是一个新老党员精神寄托的地方!

整个会场布置简单,没有话筒,没有扩音器,也没有录音设备。走进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席台后一块绛紫色的幕布,非常醒目。幕布上面挂着两面红色的党旗,每面旗上都绣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党旗上方挂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幕布顶端有两面锦旗,上面书写着“我们永远做你的好学生”和“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等字样。

主席台是一张斑驳的旧长桌,上面铺着一条花毛毯。桌上摆放着一个笔架,两支蘸水笔。当时,毛泽东就在这张桌子前主持了会议,代表们发言时就站在桌子旁。主席台两边各有一张桌子,上面铺着干净的白布。它们是书记员记录会议内容时的桌子。当时的记录员分别是师哲、曹三、伍云甫、廖鲁言等人。主席台前边的两张双人沙发,是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准备的,后边放着茶几和几个高矮不一的木椅。

主席台下方是一张张掉了漆的长桌,没有座椅,也没有固定的位置。当时,代表们来开会都是从住的地方自带椅子,开完会后再拿回去。

会场的东西两侧墙壁上各悬挂着四面鲜艳的党旗。会场的南墙上挂着一张全国敌我形势分布图。

半个世纪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胡锦涛都曾先后到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参观。他们重温了当年会议报告的内容,也曾深有感触地挥毫泼墨书写题词。

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

中央军委作战室,也是中央工委到西柏坡后自己动手修建的,建筑面积64.9平方米。它位于刘少奇旧居的东侧,毛泽东旧居的西侧。

当时,中央军委作战室里面设有3张大长方形桌子,12把木椅,两幅军用地图,一部电话机。这些就是军委作战室的全部家当。军委作战部下设作战局、情报局、通讯局和管理局,主要工作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力量配备、作战结果和进程,并及时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报告,根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指示向前方下达作战和部署命令。作战室最初只有十几个人,后来增加到20个人,便将科室重新分配,划分为作战科、情报科和战史资料科。

当年,就在这个小小的作战室里,全体工作人员还研究、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图案,并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得到了一致通过。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统一的军旗。

那时,作战室每周开一次会议。会上分析、总结这一周的战情战报,并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提出设想和规划。身为总司令的朱德,经常到作战室与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前线战情,每逢遇到会议,一定准时到场参加。

作战室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工作人员的热情是高涨的。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准确掌握前线战情,确保了军委总部下达的各项指令,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旧址墙壁上挂着的那张军用地图上面画满了红蓝色的笔迹。当时,作战室的工作人员通常用前线缴获的红蓝铅笔及时地在地图上标明战场的变化情况。可是,由于前线战情紧急、变化多端,红蓝铅笔很快就用完了。工作人员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新的法子,那就是用红色和蓝色的毛线代替,再用大头钉固定住即可。同时,大家还用红色和蓝色的电光纸做成小旗,标明敌我指挥部的所在位置。

三大战役期间,这个小小指挥所发往前线的电报就达197份之多。周恩来曾打趣地笑谈:“我们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指挥了最大的人民战争,我们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只是天天往前线发电报,就把国民党军队打败了。”

“九月会议”会址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一次人数众多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召开的一次政治局会议。当时,各解放区的主要负责人都冒着敌人围追堵截的危险,穿越火线,来到西柏坡。

西柏坡的住房比较紧张,没有现成的会场举行会议。所以,中央机关的中灶食堂便被临时改成了会场,供代表们开会使用。

1949年元旦,毛泽东还在这里为前线返回的同志们组织了新年聚餐。就在这次聚餐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年献词。他号召大家艰苦奋斗,争取早日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同样是在这里,中共中央曾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讨论、设计有关国旗、国徽等图案,为后期制定国旗、国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始建于1975年,位于中共中央旧址东南约200米的位置。1978年,为纪念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30周年,西柏坡纪念馆正式开始对外开放。此后,先后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并于2004年再次举行了新的启动仪式。

新的纪念馆占地面积为6100平方米,展线长达1100米,陈列面积约为4400平方米。它依山势而建,分为上、中、下三套四合院,主要由落客广场、纪念广场及陈列馆三部分组成。

从落客广场的台阶向上走,一股瞻仰缅怀的心情

就会从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种肃穆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纪念广场的中轴线上,矗立着名为“赶考”的五位书记的雕像、汉白玉国旗台,随后就是陈列馆了。其中,陈列室的中共七届委员会群雕、三大战役半景画和“两个务必”浮雕墙也都建在中轴线上。

整个陈列馆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为主题,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钱,采用编年和专题相结合的编写体例,展出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物,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整个陈列形式强调创新性和实效性,不仅突出了陈列内容的教育意义,还能让参观者感受到超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这些都让整个陈列馆显得大气恢弘、端庄典雅。

2004年,在第六届全国十大精品纪念馆的评选活动中,西柏坡纪念馆一举夺魁,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和世人的瞩目。

陈列馆由15部分组成,其中四大设计亮点为中共中央委员群雕、电报长廊、三大战役半景画和“两个务必”浮雕墙。

序厅

整个序厅面积达250平方米,其中一组占地70平方米的大型领导人物铜雕最引人注目。这座铜雕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制作而成,是目前全国最大、表现领袖人物最多的一座群雕。整座群雕以缥缈的太行山和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背景,展现出人物高大挺拔、神采奕奕的形象,表现了中共七届中央委员会坚定团结、敢于斗争的精神。群雕下面刻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烁金大字,寓意党中央从西柏坡走向新中国的深刻含义。

铜雕的两侧是4块石雕,由鲁迅美术学院制作。这4座石雕分别雕刻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场景建筑,分别是上海一大会址、井冈山、遵义、延安。

走进西柏坡厅

这座展厅的主题为“走进西柏坡”,占地面积约140平方米。该展厅主要介绍了当年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原因。展厅内设计了青石板路、木檩条和木窗格,真实再现了当年西柏坡的地貌特征和风土人情。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厅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了中央工委先期到达西柏坡后,为完成党中央交代的第一个任务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研究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及领导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情况等。

展厅内有一幅名为《翻身农民》的雕像,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创作。这幅雕像形象再现了农民分得土地、翻身做主人的激动心情和对党的感激之情。

此外,展厅设有触摸屏和等离子电视,能让参观者更加全面和直观地了解当年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的情形。

指导晋察冀军事斗争厅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了中央工委为完成党中央交代的第二个任务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主要以介绍清风店战役和解放石家庄战役为主。

展厅采用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术,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攻打大石桥、正太饭店以及活捉国民党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的战斗场面。

统一解放区财经工作厅

这一展厅主要针对中央工委建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统一解放区财经工作和组织军工厂生产武器弹药等内容而进行陈列。这一系列工作内容是党中央交给中央工委的第三个任务。

展厅内设有大幅照片和各类珍贵文物,将中央工委时期紧张繁忙的生活场景再次呈现。

决战前夕厅

这一展厅主要介绍了1948年春全国战场形势向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转变的情况,党中央东渡黄河移驻西柏坡以及“九月会议”为三大战役做好思想、军事、组织准备等内容。

大决战厅

大型组合喷绘片,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等,再现了当年三大战役指挥所原貌和三大战役的战场情况,使参观者感受到了三大战役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人民欢欣鼓舞喜迎胜利的欢乐气氛。

电报廊

整个电报廊全长56米,共展出电报三十七份,是目前全国最长、面积最大的电报廊。

三大战役期间,党中央“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这个特殊的小指挥部,不发枪、不发粮、不发人,仅靠天天发电报,最终打败了敌人。据统计,当年在三大战役期间发往前线的电报近两百封。

电报廊直观地展出了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电报稿手迹,更真实地向参观者传递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取得全国性的胜利而付出努力的讯息。

半景画馆

三大战役半景画长约50米,高10米,纵深12米。正面表现的是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抢渡颍河、歼灭双堆集国民党汽车防线的场景;左边展现的是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攻克天津,会师金汤桥、北京城垣等场景;右边是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等场景。

半景画对面是毛泽东西柏坡旧居及五大书记商讨作战方针的情景蜡像。

整个展厅通过人物、电报声、灯光等科技技术,将指挥场景与战场场面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宛如置身于历史的真实场景之中。

民兵是胜利之本厅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确切地体现了解放战争是人民战争、民兵是胜利之本的军事思想。

这一展厅展示了亿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支援解放战争热火朝天的场面,直接阐述了人民群众团结就是力量的根本实质。

“两个务必”浮雕墙

这面墙长24.4米,宽3.8米。正面上方镌刻着毛泽东的手迹,主要内容即“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面下方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黄河壶口瀑布石雕,配合着“两个务必”的浮雕,寓意西柏坡精神如黄河之水源远流长。

整面墙上的浮雕和石雕自然衔接、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厅

这个展厅共有194平方米,主要介绍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情况。走进展厅,迎面就是“两个务必”的题词和七届二中全会场景画面。大厅里播放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珍贵资料,再结合各类场景的复原和文物的展出,更加完美地营造了当年召开会议的氛围。

描绘蓝图厅

这一展厅通过实物、照片、油画和场景等陈列,展示了当时党中央筹备成立新中国和开国大典的情景。其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大典场景,是众多游客留影纪念的地方。

难忘岁月厅

这一展厅的内容主要侧重于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下的生活足迹。

整个展厅利用灯光、实物等陈列手法,再现了当年伟人们的音容笑貌和平常的生活状态,不仅拉近了参观者与伟人之间的距离,还体现了伟人们亲民爱民、生活简朴的光辉形象。

继往开来厅

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时期,不仅为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不朽的功勋,更是为后辈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将永远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建设国家。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来到西柏坡或者对西柏坡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和支持。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昭示着西柏坡精神将继往开来的伟大决心!

西柏坡纪念馆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展示了选址西柏坡的背景和经过以及中央工委时期和中共中央时期创造的丰功伟绩,脉络清晰、史料完整,是一座非常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柏坡石刻园

西柏坡石刻园建于1996年,1997年竣工并对外开放。它坐落在三面环水、绿树掩映的柏坡岭上,与龟岛隔水相望。

整个石刻园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整个建筑风格为古典建筑和南方园林的结合,属于中空回廊式结构。园名“西柏坡石刻园”几个大字由“红军书法家”舒同和薄一波共同题写。“石刻长廊”四个大字由赵朴初题写。

走进石刻园,便可看见一个三棱柱体的汉白玉中心碑。这块石碑高8.7米,三面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手迹,依次是:“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和“西柏坡纪念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园内共有三百余幅各类书法作品,主要出自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老将军、社会知名人士、当年在西柏坡生活过的老同志以及国内著名的书法家等人之手。

漫步碑林,不仅能够欣赏到各类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也能凭栏远眺欣赏柏坡林和对面龟岛的风景,还能泛舟湖上欣赏岸边杨柳依依的独特魅力。西柏坡石刻园是一个寓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重要场所。

西柏坡纪念碑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生100周年,河北省国防科工委捐款修建了西柏坡纪念碑。这座石碑耸立在高高的西柏坡岭上,是西柏坡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纪念碑高20.5米,碑体为六面体,上面贴着浅红色花岗岩,取“六合”之意,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全国性胜利而创造的丰功伟绩。碑体顶部是三面党徽托起的三杆枪,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2年的浴血奋战,完成“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伟大任务。

碑体上面的“西柏坡”三个大字取自邓小平的手迹,碑文“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江泽民于1991年9月21日参观考察西柏坡时所题。

顺着台阶向下,一共有七个平台。台阶两侧立着两个花岗岩石柱,代表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石柱上三个不锈钢钢圈和柱顶的火炬,代表着西柏坡时期的三大著名战役。

站在最下面的台阶往上仰望纪念碑,“西柏坡”三个大字清晰醒目,好似一道光芒直插云霄!

(本章完)

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