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邓尼茨的调令

相比已逝的帝国战列舰,埃里克似乎对戈本号战列舰有着特殊的感慨,不光是它的传奇,还有它最终的命运。

历史本来存在着许多机缘巧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直保持对德国大力支持的奥斯曼土耳其,现在仍然对德意志联邦有着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德意志联邦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矿物质原料,如铬矿等等,

作为欧亚大陆交界地带的重要地缘国家,默罕默德六世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从积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战后的“柏林和约”,默罕默德六世都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德意志联邦身后,直到经济转型的今天,这让埃里克·艾德里安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同于未解体前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在东部战场上,更多地利用本土抵抗和反击,分散了大量的沙俄兵力,为德国顺利解决东部战争、全力应对西部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埃里克触摸着战舰老朽的结构,同时也担忧着自然资源贫乏所带来的种种困境。让他不得不再次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奥斯曼土耳其,因为土耳其不但有丰富的石油,也有储量惊人的钨砂矿,这对德意志联帮的海军建设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钨砂矿是一种稀有金属,也是德国目前大量使用的一种合金原材料之一,因为地理原素的不均衡分布,德国本土的开采量极其稀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全靠进口国外的钨砂矿来维持国内的军工产业供应,现在的联邦国家更加大量需要这种元素的支撑。埃里克对随行的国防部长勃劳希契说:“部长阁下,请你记住,我们不能让德国的历史悲剧重演,要不惜一切代价深入世界各地获取我们需要的原料,以满足我们建设强大的海、陆、空军,当然还有广泛的民用设备,这一点要作为德意志联邦目前的基本国策。”

勃劳希契对此也深有感触,回答说:“总统先生的训导我们会记住的,随着外贸型德III型坦克的量产和对外出售,德IIIA型坦克的计划也随即加快了研发进程,并于德、波军事演习前逐步下线后进入量产,但是,德IIIA型坦克的发展也遇到了同样的窘境,那就是原材料供给不畅。其他任何军工企业产品也无法摆脱这一现实,设计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生产的时候,德国就会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原材料的缺少。所以,米勒先生的外交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歇过。”

在此之前,奥匈帝国在德意志联邦的帮助下虽然幸免于协约国的残酷支解,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其治下的民族大家庭内部一直暗流涌动,极不平静,并成为了捷克直接分裂出去的关键和必然。另外,反正府武装也因为看不到本国的政治前途,伺机起事,扯旗暴动、多次与政府军进行激烈对抗,基于此,奥匈帝国不可逆转地走向了消亡。埃里克原本要与奥匈帝国的许多合作也不得不再次重新调整。

奥斯曼土耳其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虽然国内的叛乱势力也非常猖獗,但由于默罕默德六世与德意志联邦的紧密联系,尤其是总统埃里克的大力支持,大量反判武装被彻底镇压,同时还保证了整个边境的安宁。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内包括巴尔干半岛的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广大地区,东到高加索、包括阿富汗在内,并与英属殖民地的印度接壤,南到地中海以南的埃及和整个阿拉伯半岛。

奥斯曼土耳其治内的许多石油产地大都与德国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为了适应德意志联邦的需要,埃里克计划在帮助土耳其大量开采石油的同时,利用管道输送的方式,将石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德国。而这条无比漫长的管道需要经过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并将成为石油开采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讲解员和希佩尔的解说中,埃里克与随行的政府高官回到了码头上,这时,所有在港舰船同时拉响汽笛,向总统和随行官员致敬。埃里克回过头来挥动双手频频向驻舰官兵致意,并从内心祝福所有海军官兵平安快乐。

午饭后,由勃劳希契主持,埃里克出席的坐谈会在海港码头招待所会议室进行,在听取海军司令弗兰茨·冯·希佩尔关于新式战舰建造进程后,勃劳希契再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重新规划了海军建设的宏伟蓝图。

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最后发言:“在座的各将军,你们是德国的中流砥柱,德国未来的国际环境怎么样,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要靠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包括我。德意志帝国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那一段历史不堪回首,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的先辈们什么都不是,他们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德意志的民族精神。现在是和平时期,但是,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擦亮我们的战刀,打造我们的堡垒!时刻准备战斗。今天,我很荣幸地详细了解了我们的海军以及海军的装备,但是,我无法开心,因为我们还很落后,这样的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现在,我命令,我们的海军至少要达到三个基本舰队,那就是北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公海舰队。完成这三个基本舰队后,我们还要打造远航舰队,让德国的海军无处不在,无往而不胜!”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挥动着双手,示意大家继续听他说话:“伟大的德意志联邦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缺少了哪一颗零件都不行,我们要实现大融合,大会战,形成一个整体,工业、农业、科技、商贸、教育、医疗卫生等等,齐心协力,齐头并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流的世界强国……水面舰艇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们要逐步完成新老交替工作,必须马不停蹄,必须积极超越!”

会后,埃里克专门针对发展潜艇的问题与希佩尔进行了交流,要求他马上把卡尔·邓尼茨从一线战斗序列中抽调出来,主攻潜艇设计制造难关。并力争尽快向国防部递交满意的答卷。

第275章 只要法国出兵就行第325章 萧蔷第457章 华沙争夺战(十三)第330章 陆海不合第375章 确定发射时间第14章 群策群力第20章 布列斯特第331章 加速第398章 西班牙内战(求推荐、月票、打赏)第107章 德国并非战败国第165章 微服第275章 只要法国出兵就行第429章 第10集团军第41章 毒蝎第15章 位极人臣第10章 集体下课第353章 德地中海三军演习第150章 邓尼茨的调令第59章 胎死腹中的兵变第285章 一个电话搞定第398章 西班牙内战(求推荐、月票、打赏)第87章 平息内阁风波第227章 埃里克的救生舱(第三更,求订阅、收藏、推荐、月票、打赏)第127章 隆美尔第156章 班贝格(二)第370章 德国绝不俯首第178章 悍将手底无孬兵第131章 捷克独立宣言第440章 夺占比亚维斯托克第424章 反苏包围网第303章 五国联军吊打希腊(求推荐、月票、打赏)第323章 看英国脸色(求推荐票、月票、订阅、打赏混口饭吃)第343章 廓清寰宇(五)第142章 德、法建交联合公告第200章 汉莎1号的发动机第20章 布列斯特第407章 圆桌密谋第43章 霍尔维格下台第143章 艾德里安中学第46章 美国参战第272章 法国总理换人第414章 烹狗第179章 希佩尔的咆哮第374章 坐镇工业园(我没有!TJ···意不意外!?)第416章 人望的作用第268章 美国斡旋(感谢书荒迷虫的打赏,求收藏,求订阅)第447章 华沙争夺战(三)第347 代理第421章 全面战争的580万第70章 入主柏林第205章 2165高地(二)第104章 柏林和会开幕第389章 向鹰派让步第149章 老旧战舰第337章 营救第146章 军事演习第293章 加大合作力度第94章 亚尔马?沙赫特第376章 凯塞林帮海军第341章 廓清环宇(三)第325章 萧蔷第359章 将矛头引向东亚第39章 压力第282章 工业新方向第369章 阴招叠出第382章 施佩尔的军旅生涯第346章 高层大清第375章 确定发射时间第54章 联邦党第245章 名存实亡的同盟国(第七更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打赏)第127章 隆美尔第124章 洛林危机(一)第429章 第10集团军第254章 Z-21型驱逐舰第188章 AFW990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谈第332章 先下六艘(要骂的就在这章里骂,别跑远了)第34章 陆军军购大会(一)第144章 威廉·勒布归队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397章 战略储备(求推荐、月票、打赏)第121章 投怀送抱第120章 白宫第116章 到处要钱第429章 第10集团军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131章 捷克独立宣言第420章 乡巴佬的想法第141章 军售第340章 廓清环宇(二)第334章 遭心事第27章 意见分歧(二)第188章 AFW990第276章 为雷达搁置海军造舰计划第383章 德国的底蕴(第二更,求推荐票、月票、打赏)第273章 德国被希腊打上门第159章 德国影响力第174章 丐版经典第146章 军事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