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试射

钱军长见飞龙还需要一段拉升的时间,好奇的问:“你们这个导弹有穿透能力吗?”

因为根据黄院长和葛森的介绍鹰击-1的用途为攻击固定的地面目标和移动目标。而典型的地面目标包括装甲车和地面工事等防御型,故钱军长有此一问。

葛森这个时候没有时间回答,陈东风替他解释:“首长,现在战斗部还没有装备,所以这次试射是没有这项测试。不过鹰击-1如果是攻击地面工事或者装甲车的话,通常采用穿甲或侵彻战斗部(也就是半穿甲弹),为达到最佳的穿透能力,一般要求导弹采用大落角攻击方式。所以这次我们的测试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鹰击-1的弹道控制方式。”

说到这,趁着有时间,陈东风索性就把鹰击-1的特点再对来观摩的同学和军方首长再详细叙述下:“鹰击-1是电视指令制导,关键在于鹰眼对地面目标和导弹运动轨迹的监控,需要对地面目标,导弹体和鹰眼视线建立三个坐标系,其中的难点就是在于鹰眼是不断运动的。目前由于飞龙上面还没有电子陀螺经纬仪,所以只能靠地面的参考物来计算视线目标。所以你们有看到,刚才木桶上的秸秆上有个红色的十字架就是我们坐标系的参考物。”

“那移动目标怎么办?”钱军长插了一句。

“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参考物了,一块岩石,一棵树都是可以的。不过考虑到移动物体的速度远小于鹰击-1的0.5-0.6马赫的速度,移动目标不做无规则运动的情况下是基本可以100%命中目标,无规则运动的情况下,再考虑到控制信号有0.2-0.5秒的延时等问题时,所以命中率会大幅下降。这个目前是电视指令的缺陷所在,如果可以使用电视寻地控制方式的话,对于移动目标的命中率要高很多。”

真在陈东风的话音刚落,杨韦的声音响起:“飞龙高度达到5000米。”

陈东风听到飞龙高度已经达到预期,也就暂停了继续解释,转而对杨韦说:“飞龙朝目标位置继续飞行,等目标出现在视界后,进行圆周飞行。森哥气动鹰击-1的外部启动系统,准备发射。”

“好的,正在调整。”杨韦调整飞龙飞行姿态,进行平飞。

没有一会,杨韦就汇报:“鹰击-1出现,准备进行圆周飞行。”

杨韦调整飞龙进行圆周飞行后,不需要陈东风说什么,葛森立即建立鹰眼视线的三维坐标系,并且按下了LT-3的点火按钮。等到LT-3的转速达到预设值后,葛森立即按下发射按钮让鹰击-1从机翼脱落。

一会后,杨韦的声音响起:“发现鹰击-1,其外部灯光显示正常。”

由于鹰眼是黑白摄像,黑白照片的特点决定了鹰击-1的颜色和起外部灯光必须要有强烈的色差,而色差最大的莫过于黑白了,所以鹰击-1是通体黑色,起外部灯带是白色,成列的镶嵌其外部。

“建立鹰击-1弹体坐标系,测量出弹体的矢量速度。”葛森在鹰击-1进入到鹰眼视界后,开始着手另外两个坐标系的建立。

“控制鹰击-1的的弹体保持水平,准备进行水平转向实验。”陈东风见葛森已经完成了三坐标系的建立,开始按照计划进行试飞任务。

由于此时的转向力是重力的法向力(垂直关系),所以转向的效率最大。这里需要测试的就是,十字尾翼在转向的时候保持弹体稳定的能力,需要根据实验的结果来改进水平稳定控制的闭环PID系统。

葛森测试了四组数据后,按照试射计划下一步是测试鹰击-1的转向力与重力非法向的情况下的转弯能力。由于鹰击-1内部没有陀螺仪系统,需要鹰眼的配合才能控制其飞行姿态。

此时的鹰击-1的地面投影早就已经超出地面的木桶,鹰眼的视界范围为半径1公里的区域,如果等目标进入鹰眼视界再发射,那么导弹就需要进行180度的大转弯,对于燃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故按照飞龙项目组的设计,在杨光的二次图像处理发现目标,建立目标的坐标后,再进行超视距发射。

转弯技术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往转弯方向施加相反的力,说复杂也复杂,复杂在对转弯的精确控制。需要精准的通过控制4个转向喷口的开闭时间,来稳定转弯方向。

葛森和陈东风对鹰击-1的制导方案是常用的比例引导制导方法中的追踪法。追踪法能使导弹在目标机动时也能很好地实施攻击。简单来说追踪法就是使导弹的飞行方向总是对准目标,在导弹实施尾追攻击时,此法简单有效。当然对于地面固定目标来说,追踪法同样适用。

不过追踪法在在纵向制导转向中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影响实际转向能力。为消除重力的影响,葛森和陈东风引入重力补偿,当加在制导指令上的重力补偿指令超过重力影响时,称之过重力补偿,这样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纵向转向。

“森哥,注意高度,现在鹰击-1的高度已经在3000米了,立即调整鹰击-1的方向,对准地面木桶目标。”陈东风在旁边提醒说。

此时葛森已经采集了多组数据,把鹰击-1转的翻来覆去,不亦乐乎,已然像是忘记了最终要把导弹打到地面木桶中。此时陈东风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收到,立即调整方向,准备减速降落。现在速度400km/h,高度3000m。”葛森立即开始调整。

“高度2200m,速度500km/h,位于木桶上方,准备开启最大减速模式。预计24S后达到地面,落地速度40km/h左右。”葛森根据经验判断到。

“立即开始减速。把LT-2的4个内喷口开度调到最大。”陈东风催促着葛森。

另一边,清凉山,杨辉举着望远镜看到上空出现了鹰击-1的身影,立即打开步话机说:“鹰击-1位于目标上面。”

“收到,我们将于20s后接触地面目标,请务必确保附近无人员在附近。”陈东风回复。

“已经确认目标附近无人,可以降落。”

杨辉汇报完后,对旁边的陈暇等人说:“注意,要减速降落了,不知道1m的秸秆可否接得住它。”

“望远镜,我看看。”陈暇和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抢着不多的几个望远镜观看。

20几秒转瞬即逝,杨韦在鹰击-1接触秸秆是报告最后的接触速度为34km/h。葛森和陈东风击掌相庆,减速方案完全符合葛森预想的10m/s的接触速度。

第四章鸡肋鸡肋 食之?弃之?第七十五章 黑白鹰眼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七十九章 骊山 黑虎岭第十二章预计不足 裹足不前第二十九章 试飞大纲 全部完成第十一章 大一结束 计划开始第二十二章 假期结束 成果斐然第五十三章 比例切割 算法初成第五十四章 除夕夜话 鹏城计划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试射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五章 初识学霸 犹如神助第十二章预计不足 裹足不前第四十九章 飞龙搁置 备战考试第六十二章 黄院长 威震光机所第一三零章 不轻松的会议2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四十七章 模型设计 基本完成第一一一章 谋划第十章 考试周中 计划暑假第一二四章 结束第六十一章 飞龙航发 点火实验第一六零章 继续找帮手第一一一章 谋划第一百章 军方来了第一一九章 提前开始第五章 初识学霸 犹如神助第一四四章 比赛第八十一章 兵围西工大第二十七章 院长三招 整机装配第一零二章 最后的准备第四十一章 全校合力 远方来电第三十五章 横空出世 横扫比赛第一二五章 战后第一零七章 传音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一百四十八章 感受工程艺术之美第八十五章 推销第一四四章 比赛第一五一章 航模协会第八十八章 开始试射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变化第一五八章 问题越来越多第九十七章 骊山军演3第五十三章 比例切割 算法初成第八章 实习结束 新的开始第六十二章 黄院长 威震光机所第一三二章 鹏城消息2第一三八章 人才问题第一零一章 采购计划第一三四章 抵达第一二三章 大胜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试射第五十七章 初步设想 四大件第一四七章 有偿服务第六十二章 黄院长 威震光机所第三章 一语惊醒 砥砺前行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九十四章 侦察演习2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八十二章 考察飞龙第一五七章 几何约束第九十一章 209的军演准备第九章 院长有请 侃侃而谈第八十章 防空警报第三十六章 内部商议 筹划外销第一一三章 清点&总结第七十章 LT-3测试第九十五章 骊山军演1第十二章预计不足 裹足不前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二十章 外形结构 协作完成第一二六章 支援第四十一章 全校合力 远方来电第四十三章 飞龙初议 设计不易第六十章 飞龙航发 开始测试第十五章 核心机 结构选择第五十章 考试结束 学校颁奖第一三九章 布尔戈斯第一五九章 专业跑项目第一二四章 结束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二十三章 院长再请 准备试制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变化第八十一章 兵围西工大第一一三章 清点&总结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婶婶?第一五八章 问题越来越多第一三二章 鹏城消息2第五十五章 商业天赋 合作深化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五十二章 灵光一现 明竹从商第九十三章 侦察演习1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讨 李组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