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饥饿销售

对于英国人的托词,面子上的事情自然还是要做的,郑观应无表情的点点头,“从签订协议,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贵国银行只为我们提供50万两白银的汇票,而德意志帝国银行已经向我们支付了另外一笔500万两的无息贷款,而作为补偿,他们也将获得注资广州铁路公司的优先条件……”

他的话立刻像一颗炸弹落进了商团里,这些商人一个个可都是逐利而来,眼见着英国银行贷款了1200万获得的英资铁路公司权益,竟然让德国人500万两白银就夺了去,虽然对方提供的是无息贷款,但是计算下来,应该还是利润丰厚的。

顿时,几家银行的经理人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500万两白银就能获得铁路经营权,只要经营收益不算差,0年左右足够获取返利,到时候再出手铁路资产,那可是大的惊人的收益,而听这位郑大人的意思,中国人要贷款胃口可不小……大有钱途啊!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远东,铁路这种重要资源只会越来越值钱,而这经营权,却是正如这位郑观应大人所言—ˉ—商场如战场,这玩意不可能无限制修造,重复修造的傻瓜做法,无疑是自杀行为。

而且,目前远东唯一能拿得到手、唯一有能耐大规模建设铁路的,看来看去,还就只有南面这一家而已,很明显,这产业都是先入为主的,一旦培养起远东的英资铁路公司,这日后还有封疆大吏要开这先河,那可就机会大增了,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可不是盖的!

当下汇丰银行的大班经理人吉尔斯表示立刻表示,“郑大人,请您转告总督大人,我们银行的资金将会在一周内到位只要条件合适,我们还能提供更大份额资金贷款!此外,北方的战事,不知道我们还能帮得上什么忙嘛?”

吉尔斯此刻甘当出头鸟他可不是什么新手,恰恰相反,这位吉尔斯非但是个中国通,在汇丰银行里,他也是少的几个能在中国官场里游刃有余的大人物,即便是上海滩十里洋场上的无冕之王席正甫看到他也是尊敬的很。

这位郑观应他可是知晓的,那也是精通买办事务早在上海谈判之时,汇丰就花了大价钱来打探谈判对手的情报,刚才看到郑观应的态度,他的第一感觉,竟然很奇怪,难道中国人不缺银子?

这两广之地的改变,他是看在眼里的,而听卡里姆领事介绍广州的工业也很发达,作为一个银行的经理人,怎么会不清楚资金在工业中的重要性呢?而现在显然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引导商团的谈判方向而汇丰无疑是具备这样的潜力的。

尤其是前面郑观应那句“商场如战场”的精妙-之语,让他不禁对这两广的官场也充满兴趣,深谙中国商业模式的他,自然明白官府的势力对于推进银行收益的作用,所以他当机立断改变了最初的计划,主动承揽起与两广总督府的合约来。

众英国商人原本就在琢磨是不是要出手抢夺这块利益,这可完全打破了他们来之前的打算,之前,他们都猜测,这位秦大总督肯定是十分迫切的需要这笔资金所以,这些手握大笔资金的英资公司可都指望通过谈判获取一些额外利益,利益的最大化自然必须时刻牢记!

现在情况急转而下,汇丰银行竟然先下手了,这其中利益杠杆自然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经历过欧洲铁路、美洲铁路大发展的这些财团、银行那个不盯着远东这块大肥肉呢!看到汇丰银行竟然不顾率里姆领事事先定下的步调,就可知这些个财团赚钱**的强烈。

其他英国商人正在考虑之际,薛勒思=哈同却突然附和吉尔斯,表示哈逊财团愿意参与对两广的投资和融资事务,并且给予五年免息的贷款,这下子,其他商人都有些坐不住了,哈逊财团那是犹太人在远东最大的财团组织,从四十年前就进入清国,可谓是老土地了。

而更重要的是,哈逊财团在大英帝国的官场上也有不小的势力,据说现任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就接受过大笔犹太竞选资金,不过低调的犹太人在这方面显然并不会主动宣传什么,只是空穴来风,这里都是些老狐狸,那个不明白其中的道道呢!

郑观应看到有人呼应了,微微一笑,对于选择英国的合作对象,秦大总督早有定论,只谈技术和人才,愿意合作的,两广愿意作出一些牺牲,钱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恰恰相反,暂时让英国人赚点小利,那是为日后让南洋体系赚取大利益的捷径。

他立刻对于吉尔斯大班和哈同的的表现回报以善意,“诸位,我这边刚刚获得关于帝国北疆的战事消息,总督大人和他所向披靡的军队于7天前攻克俄军重镇谢雷舍夫,正在攻击向俄国在布列亚山脉以西最后的堡垒布列亚城和拉维钦斯克!”

这些商人对于北疆战事进展的态势并不了解,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消息,那就是这位秦大总督再一次获得了胜利,而且是击败了大英帝国一直来的竞争对手俄罗斯,更重要的是,胜利将更加稳固这位秦总督的位置,这就意味着,贷款也将获得更加有保证的收益。

一时间,立刻有其他几家银行和财团表示愿意继续洽谈向两广总督府的商业贷款行为,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这位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年轻中国官员却冲他们摇了摇头,“两广总督府这次新拿出来的合作项目有限,很显然,吉尔斯先生和哈同先生获得了优先权,各位先生,还请尽快履行之前的协议……”

“郑大人······两广总督府还会有下一步的合作项目嘛!”听到自家财团和银行竟然与新的投资意向失之交臂,这些刚才犹豫未决的经理人和财阀代表都是万分郁闷,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前后也就是半分钟的时间,决定了自己财团竟然无法分享两广经济的红利!

郑观应此时倒也不再是一脸严肃的表情,而是表情平静的说道:“诸位先生,很抱歉·这一次广东提供的合作项目只有两条合资铁路线,惠州到嘉应州、嘉应州到福建龙岩州,也就是贵国英资铁路公司的延长段,当然·这次是合资铁路,贵国投资方并不控股,但是我们会在合约里确保贵方至少7成的盈利分享!”

哈同一听,立刻盘算起这其中的利益回报,虽然不清楚这段铁路的长度,但每个项目估计与英资控股公司的铁路线应该差不多,这投资额以400万两计算·哈逊财团控股肯定能超过408,照这位郑观应大人的合作模式,每年利润的7成将用于分红,光是分红的盈利在前0年内就是一笔巨款。

何况,这铁路公司的股票本身具有极大的投资价值,他们在英国资本市场上可是见过了铁路公司股票红火的日子,那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对于自己这一次全力以赴争取到的巨大胜利·让这个年轻的犹太财团代表兴奋不已,这可是在中国五年获得的第一单大生意。

相比之下,老狐狸吉尔斯可就沉着得多了·他原本也并不清楚自己率先出头能获得的利益,他肯做出头鸟,一则是仗着汇丰银行的大靠山,一旦感觉广东方面给出的合同不值得自己出手,毕竟没有签订任何合约,他会立刻抛出几十种不同的托词。

但是,这一次,他却根本无法抗拒对方给予的大饼,那简直就是金大饼……不,简直就是做金山·看到其他财团代表嫉妒的眼神,他并没有任何得意忘形的表现,而是立刻追问到:“郑大人,这合资铁路的建设,除了资金方面,是否还有其他的附属条件?”

“这个嘛······肯定会有一些共赢的约束条件·如果吉尔斯先生觉得无法接受附带条件的话······”郑观应的眼睛已经瞟向下面那些跃跃欲试的财团和银行代表。

老狐狸没想到被小狐狸算计了,嘿嘿一笑,“郑大人,我是商人,只要是共赢的方向,什么条件都是可以进行协商的嘛!完全没有问题!”

在场最无聊的人,当属英国领事卡里姆了,看到现场的局面已经完全脱离了他所能掌控的范围,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年轻的中国官员真不简单,竟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轻轻松松的摧毁了英国人之间协作。

他却根本不知道,这一个做法,确实秦大总督借鉴了英国殖民者干的一件罪恶勾当——向远东倾销鸦片中采取的策略,英国掠夺中国的财富,并非是进行源源不断的鸦片倾销,而是通过限定印度出口的鸦片数量,达到控制鸦片在中国的高昂价格和高昂利润达成的。

这个例子,被后世总结为饥饿销售模式,也就是远小于市场需求的产品,反而能获得额外的暴利,而在秦铠指定的对英国人的策略中,中国稀缺的铁路建设工程,显然是个绝对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利用这玩意,郑观应大有信心狠狠的掏空英国佬佬的口袋,当然,给予英国佬一点甜头,那也是必须的。

这完全是一面倒的选择性销售,半天工夫,郑观应主持下就完成了两个新的合资铁路公司的签约,而其他的财团和银行的代表更是急吼吼拍发电报到上海的总部,要求尽快履行与两广总督府的贷款协议,以争取之后的产业参与资格。

做为新合资公司的附属条件,汇丰银行将通过他们身后财团,为南洋体系购置一整套的火车机车和生产设备,并且从欧洲招募50名技术工人参机车厂的建设。

而另一家哈逊财团的代表、年轻的薛勒思=哈同却意外的受到了更高规则的接待,这位背景简单的犹太人,早就被情报司给查了个透彻,而且对方透露出更多的合作善意,当然,这都是基于对财团有利的企图,很显然,通过他能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8月29日,日本方面依然没有获得朝鲜方面的任何消息,由于驻朝领事**、使馆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陆军部接到的电报也仅限于事变发生前发出的两封·事变之后,袁世凯一场敏锐的派兵接管了朝鲜汉城电报局。

等到仁川港被南洋水师舰队控制后,他发出了第一封电报,之后就接口安全为由控制了朝鲜电报局·他拍发给李中堂的电报中,自然大表自己的蛭>劳,对于北洋水师丁汝昌舰队的作用,他倒是带上一些,要知道,丁汝昌可是李中堂的爱将。

而对于南洋水师舰队起到的重要作用,袁世凯只写了一句“恰逢南洋水师泊港·余亲请调共御敌于港”,而李中堂在奏报朝廷之时,也选择性的忽略了这句话。

日本人获得消息的途径显然都被掐断了,直到昨天,日本公使森有礼才从筛子一般的北京城衙门里打探到了汉城的一些模糊的消息,紧急拍送东京太政官。

左大臣岩仓具视正在病假期间,所以消息就交到了工部卿伊藤博文手上,看到消息后·伊藤博文立刻意识到日本面临的困局,之前消息说的很明白,在政变之前·极力主张发起政变的洪英植就曾今因为北洋巨舰“定远”的到达,准备暂时放弃武力行动。

不过,政变最后还是在陆军部的策划下、在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直接参与下爆发了,但是,政变到现在已经4天了,朝鲜还是没有任何消息,而北京竟然得到的准确消息,而且消息内容对日本十分不利,甚至于让伊藤十分的惊讶。

很快,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紧急召开军事秘密会议·工部卿伊藤博文、海军大臣西乡从道、陆军大臣山县有朋都被紧急招来,而外务卿、海军卿也参加了会议。

伊藤博文虽然脸色有些难看,不过还是异常镇定的摇了摇手上的电报,“朝鲜的计划遭到严重的失败,这是森有礼从北京城探听到的消息,25日就展开行动·至今毫无消息,很显然,陆军部这次计划是失败的!”

山县有朋虽然也受到极大的打击,但是他并不承认最后的失败,而是辩解道:“伊藤阁下,我们的陆军应该还在奋战······”

“应该······”伊藤博文立刻打断了他的话头,把电报扔给了他,“看看电报吧,由北洋水师旗舰定远组成的铁甲舰队在事变之前访问了仁川港,据我判断,你的运兵船队应该根本没找到上岸的机会,否则战斗不会结束得这么快!”

山县有朋虽然在军界有着无比的威望,不过对于这位工部卿伊藤博文却也心存敬意,作为一个为日本陆军崛起努力拼搏的老军官,他自然明白伊藤博文在日本新政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陆军部的军费虽然远比海军部要少,但是相比以前,无论是编制还是军费上还是在稳步增长中,至今已经组成了4个师团近7万人的庞大现代陆军。

更重要的是,预备役兵役法的实施,使得日本陆军可以在短时间内扩编三倍以上,而且仍将有很强的战斗能力,这一切,都有这位伊藤博文阁下的功劳在内。

所以被反驳后,他也没有继续争辩,毕竟伊藤这样的猜测显然是有这十足依据的,电报上写的很清楚,驻朝鲜的清军在政变次日清晨发起了反击,并且在中午前就控制了汉城全城,若是那一千陆军上了岸,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消灭呢!

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的发言打断了他们对朝鲜局面的猜测,“诸君,现在是考虑下一步如何应付清国战争的问题了,清国海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我担心三年前的海上战争会再次重演!”

伊藤博文点点头,“现在首要的是查明电报上说的情况是否属实,以及陆军部军队的去向,这么庞大的军队,总不会无声无息的消息吧……这个,就请陆军参谋本部调查吧,你们在清国有大量的耳目。”

“明白了山县有朋显然已经接受了失败的残酷现实,开始为后续的补救措施计划。

伊藤博文用手指轻轻叩了叩桌面,“我们或许还有机会挽救,立刻拍发电报,我即日出发,赴天津与李中堂会面,商谈妥善解决两国朝鲜纠纷的问题······海军部、陆军部必须尽快做好港口防御的准备,迎接可能发生的战争······不过,以我对李中堂的判定,中国人应该不会在北疆和朝鲜同时开战的!”

几位大臣立刻都点头认同伊藤博文的判断,那个腐朽的清国,无论如何承受不起同时与俄罗斯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双线作战的压力,这一次对朝鲜掌控的尝试,还真是找到了时机!他们立刻开始秘密商议,讨论联合俄国方面反制清国的可能性!

这时候,一名海军部的军官匆匆赶来,一份电报送到了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的手上,他看了之后,平日里十分稳重的西乡也露出一脸的紧张表情,“北洋铁甲舰队已经进入长崎港了!”

“什么······”伊藤也是吓了一跳,难道清国已经准备全面战争了嘛……“开炮了没有?”

“没有,他们递交了公文,说是训练泊港加煤,顺便想访问日本海军基地!”西乡从道有些奇怪的念着手中的电报。

伊藤博文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面露笑容,“让第二海军区的东乡平八郎去接待中**官,我以为,解决这次危机的方案,中国人替我作出了选择,我即刻启程赶往中国,与李中堂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

第143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一)第512章 中国的权利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脉第573章 北洋的算盘第320章 中国人来了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12章 宝芝林印象第227章 布局陆儿庄第667章 无声的交锋第244章 巴黎的风暴第229章 下黑手的名单第439章 愤怒的沙皇第1359章 琉球号的逆袭(一)第31章 斗争、在马尾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465章 矿业公司争夺战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93章 中西方的义利之辩第243章 从海底出击第1056章 海上伏击战第351章 海上遇敌第800章 军政之源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125章 条约事件第312章 不该拿的吐出来第1107章 北方舰队的重任第541章 南湖岛第783章 威胁第1043章 史上第一次空战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军款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1241章 巴尔干危机升级第776章 决战双城子(二)无畏冲锋第687章 绝密军令第43章 不一样的新年第1337章 出击,无所畏惧第1273章 胜负手第526章 复国条约第325章 大麻烦上门啦第1197章 国王级战列舰升级第128章 恶魔故事第98章 突击战和骚扰战第234章 战云密布第83章 全不放过第514章 秘鲁人的人海战术第105章 辛已事变第411章 朴素的愿望第1306章 巴拿马的价值第1313章 新的威胁第331章 华人的权力?第164章 不寻常的春节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第1145章 逼上绝路第599章 互相牵制第494章 醇亲王的盘算第827章 新军制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634章 让你出局第1047章 暗夜急航第8章 官升三级第199章 掠夺殖民地的神策第1295章 西海岸洗礼第604章 两广新法令第1274章 装甲师的出场秀第1343章 遭遇集火第846章 尼布楚第876章 押宝德国的未来第422章 反攻第565章 上海密约第416章 钦差的法宝第812章 第二次地中海协议第1187章 吉桑贾事件第32章 马尾船政的荣耀第1231章 打响情报战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545章 嫁祸第1158章 英国的胃口第1244章 高速战列舰编队第592章 三巨头第864章 撞击旗舰第400章 秦总督发飙了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658章 天变第491章 八山岛的暗袭第812章 第二次地中海协议第613章 炮营显威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278章 海军衙门之争第283章 舰炮是这么造滴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387章 秦铠的密奏第127章 狭路相逢第803章 未来50年的产业基础第938章 追击和反击第616章 大战略第389章 北方的土地第416章 钦差的法宝第1120章 英国的请求第482章 新能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