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光绪的决断

九门提督英廉是镶黄旗庄亲王一系的黄带子,庄亲王那是与康熙年间与皇帝血统最亲近的哪一支系,早年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位置,不过英廉却不是嫡长子,所以当初并无封爵。

不过这位却是个懂得钻营的人物,就这庄亲王这一系的人脉到了宫中,慈禧见他是皇家血统,人又挺机灵的,倒是有了个不错的印象,前番上任九门提督荣禄因为被清流弹劾受贿、滥用职权被革职,他倒是被太后看重,坐上了这个掌握京师禁军的重要位置。

这几年他更是对慈禧忠心耿耿,鞍前马后丝毫不敢懈怠,这次太后圣寿节,英廉可是huā了大代价往宫里送了份厚礼,正在琢磨着自己这个从一品的位置是不是可以往上在走一走的时候,却传来太后遇刺的消息。

这可把他急坏了,当时就把清漪园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这偌大的昆明湖显然他也未曾想到过这是一条退路!安排之后,里面终于传出来让他稍感放心的消息,据说太后的伤势不重,只是受了惊吓,还未醒转。

他英廉平日里那可是京师黄带子里也能耀武扬威的身份,不过,太后这一受惊,他也跟着发昏了,护送太后、皇上、王爷们回宫后,他忙召集八旗内府三营的参将、骁骑营统领、五部步军营、火器营统领议事。

不过,平日里对他这位九门提督一项毕恭毕敬的这些将军,今个儿尽然都有些魂不守舍,他下令~更新首发~~各军闭营,非他将令不得离营,下达军令后,竟然有几个军将叽叽咕咕。颇为不满,他自然知晓。这些人私下也都各有背后的大人物。

所以。他立刻找来亲信,亲自指派当日值守各城门的军将,事实上,英廉现在也乱了手脚。只得先把兵派出去,却不知道后面到底该如何。

这北京城。经过明清两朝的修缮,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他这个9门提督可谓是职责重要,此番有人刺杀太后,那保护皇宫显然是成为了当务之急的重任,他非常谨慎的执行着自己的职责。但是,谁都知道。他在等候!

原本看起来形势紧张的29日,竟然太太平平的就过去了,原本各方势力都预料可能有的大动作,却毫无征兆,而在太后遇刺后,北京城显然完完全全陷入了一种慌乱的氛围中,各种风言风语几乎就在一天间流传在城内的各个角落。

乾清宫,从清漪园回来后的光绪皇帝一整天都关在御书房内,对于这离奇事件的发生,别说是小皇帝光绪了,就是翁同龢也是完完全全的出乎预料……

光绪皇帝甚至直言不讳的询问翁同龢,这事情是否与他有关,翁同龢自然满口否认与这事情有一根毛的联系,不过……他却一脸举棋不定的表情,这让小皇帝光绪也是十分不解!

翁同龢的危机感可比生活在大内皇宫的小皇帝要准确的多,昨天发生这匪夷所思的刺杀,说实话,当时候看到太后身上吓人的一大滩血,他还着实〖兴〗奋了一下,现在自己面前最大的一个障碍,显然就是这位大权独揽的太后了。

若这老女人真是被人刺杀而死,那自己还免不了要替小皇帝缅怀一下这位颇具能力的皇太后……但是,若这女人不死,那自己的绝对是重重危机,上次吏部的事情,多亏了潘大公子事先的示警,自己猜找了一票人,连夜伪造了流水账。

这时代的账目,可不像后世那般,甚至有专人吃财务饭的,这官家的账本更是混乱,成年流水账,到后面那可就是一笔糊涂账了,造假最容易了,而且破绽甚少。

只是,这件针对自己的事情,慈禧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原本,接着小皇帝亲政这件事情,自己或许还能有所转机,但是,现在突如其来的惊变显然让原来修好的计划完完全全的泡了汤,这件事情现在尚无头绪,不过有件事情必须立刻实施下去。

小皇帝显然也受到老师凝重表情的影响,不过他有些意外的是是,既然跟这件事情没有一根毛的关系,那老师还担心什么,这会儿工夫,派人去传文廷式、宋博鲁的小太监已经回来了,这两位光绪帝的重要参谋显然也是听到了许多消息,进来后都是表情复杂。

御史宋博鲁性子最急,进来后便向翁同龢问道:“翁大人,外面的消息传的很厉害,我看要坏事,我从熊大光那里听到消息,据说当日神机营在清漪园外抓到了重要的人物……我看,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

这消息显然颇具爆炸性,小皇帝和翁同龢对于这件事情的进展,一时间确实是毫无途径去了解,翁同稣听到之后立刻追问道:“这消息熊大光可知出处,可否准确?”

“翁大人,这也是熊大光说的,现在城内要道和城门都是英廉的手下掌控着,所以此事秘而不宣,外面也无人知晓,他也只知道个大概,说是抓到了真凶!”

抓到这刺杀太后的人……这个消息显然是一个好消息,小皇帝光绪和翁同龢对于这股子自己无法掌控的力量充满着警惕,很显然,这次刺杀太后的行动,从一定程度上倒是有利于光绪和翁同龢,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认同。

不过,竟然如此,那今天议事的内容倒是可以把宫内安全之事暂时不议了,不过原本那就不是光绪皇帝要商议的重点!看到人都到了,小皇帝光绪坐在书桌后门,有些焦急的问道:“诸位爱卿,我与老师对昨日之事情,十分的担心,你们两位可有什么方略?”

一旁的文廷式站起身来“皇上,现在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外面传言,太后这次受伤不轻,至今昏迷不醒……现在可是当机立断的时候了!”

看到异常狂热盯着自己的文廷式,光绪皇帝显然没搞明白,这位文大学士让自己当机立断,那是准备干什么……眨巴眨巴嘴巴,皱着眉头问道:“文大人,何谓当机立断?”

文廷式大声的说道:“皇上,这京师的军马可不能再任由英廉此人都掌权柄了……”

御书房里几位大佬和光绪皇帝紧锣密鼓的商议之时,文廷式念叨的九门提督英廉此时却也已经进宫了,当然,招他进宫的自然不是光绪!

第941章 昂贵的代价第332章 杀人者……死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901章 决胜关键第852章 农税试点和产业倾斜第432章 围城打援第555章 新军中的辩论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89章 谍案的效应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145章 朝堂论功的烦恼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352章 一票大红利第911章 终极对决的序幕第1197章 国王级战列舰升级第368章 万恶的旧社会第675章 吉林风云第710章 俄国人在行动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608章 俄国人插手了第461章 钻石恒久远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1227章 远东军火巨头第136章 反乱海防城第384章 必须杀第437章 急袭破敌第52章 铁甲舰出发……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875章 世界第一第551章 欧阳庆的眼药第1158章 英国的胃口第578章 东西夹击第87章 历史的宿命第53章 新的据点第809章 大包围第272章 无人敢言,那就我来说吧第1161章 奇葩的开始第782章 英国人插手了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209章 日本的采购计划第292章 上海滩的风声第188章 朝廷下的绊子第1258章 哈萨克斯坦的烽烟第303章 广东工业三年计划第671章 挺进藏南第499章 危机结束前的疯狂第837章 造船厂的意外第130章 狭路激战(二)第1340章 战列之夜(二)第72章 出击第1339章 战列之夜(一)第1162章 看看你们中不中用第41章 风云再起第745章 东海大决战(一)第163章 新型巡洋舰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参威第1237章 奥斯曼海军的逆袭第283章 舰炮是这么造滴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720章 外交的烟雾弹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1196章 添乱的长安级战列舰第816章 外蒙风云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993章 澳洲出事了第1053章 法国人的小动作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击第1312章 加勒比海的棋子第797章 中英二次密约第1357章 关岛铁壁(一)第581章 杀进京城第1220章 集团式技术攻关第904章 危机就在眼前第867章 英国人的意第537章 秦铠的密信第704章 南中国海上的舰队第1090章 夏威夷政变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308章 3600万两银子的窟窿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击第1311章 东线那个圈圈第1305章 炮击西海岸第342章 百年教育的成本第821章 有价票据的尝试第315章 马尼拉,我们的目标第267章 巴黎的暗流第396章 定远来了第499章 危机结束前的疯狂第912章 全面领先第572章 八旗内战第852章 农税试点和产业倾斜第493章 慈善和产业辐射网第41章 风云再起第1032章 南亚之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