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朝贺

一次次的开炉和锤炼,最重要的是取得数据。

郝风楼让铁匠们养成一种练了一炉铁之后进行记录的习惯。这一次的火候大致是多少,风力多大,熔炼了多少时间,铁水的色泽,添加的焦炭多少,都需要有经验的老匠记录下来,再根据炼出钢铁的好坏,继续进行修正,以此来提高。

其实就创新来说,此时的天朝绝对算是一起绝尘,无论是四大发明,单单就炼钢,便早已有了灌钢法和焦炭炼钢法,而这些方法在西方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即便是倭人自以为傲的倭刀,也是脱胎于唐刀,只是虽是创新,却没有发扬光大,反而踏步不前。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郝风楼总结出来,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科学的方法,如何用新技术炼出好钢,需要不断琢磨,不断的修正,多多少焦炭,炉子的火候多少合适,偏差一点,得出来的结果可能就不同了。

此时一本簿子里已经密密麻麻的记录了无数的资料,郝风楼鼓励大家探讨,相互传授经验,自然,其实也有人想要藏私,不过郝风楼直接将铁匠分为两组,告诉他们,两组之间,每月都根据炼出钢铁的好坏进行比对,哪一组炼得好,将来的工钱加倍,没婆娘的想办法给你找婆娘,有婆娘的会提早把你的婆娘接来。

于是大家都不敢藏私了,每日生炉锤炼之余便是聚在一起根据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而出来的钢铁也显然比此前要好了不少。

除此之外,郝风楼还鼓励在出铁时,让他们添加其他的矿物进行实验,有些矿物能增加铁的硬度,郝风楼没有多少化学知识。一切都只能靠这些人自行摸索。

许多人以为穿越回去,总是主角亲力亲为,仿佛自己掌握了物理化学,便可无往不利。可是郝风楼并不这样,因为他是半吊子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适当改进之后培养出匠人们较真和科学的精神,找到了方法才能不断进步,正如后世的科研人员一样,他们未必是灵光一现就创新出什么,而是用各种的材料进行比对和实验。正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一样,其实并非是他绝顶聪明,而在于他的毅力,为了延长灯泡的寿命,他用铁丝、钢丝、银丝、金丝重复不断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最后才找到了钨丝。完成了一个举世的创举。

从中得出来的教训就是。要发明创造,并非是靠苹果砸中脑袋,说穿了,其实就是这种科学的素养,有不断去尝试的精神,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得有银子,有了银子,你才可以将一锅锅的铁矿石和焦炭送进炉子里去,结果得出一炉炉的废铁废钢。

郝风楼发现自己居然很差钱了。这确实是个无底洞,若不是东华门那边撑着,多半自己真要打算一辈子住在这儿的茅棚子里了。

只是经过半月的不断尝试,工匠们渐渐掌握了规律,炼出来的钢铁不但在使用焦炭炼铁法大量降低成本以及产量大大提高,而且钢铁的质量也有了跨越式的进展。

完成了这一步,以后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强度和韧性的变化都将无比艰辛,不过郝风楼依旧在鼓励工匠们继续琢磨。

这时候,郑和来了。

“师兄。”

这一声师兄叫得很热络,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郝风楼现如今的形象不是很得体,黑了一些,衣衫也有些脏乱,郑和见了他,只是苦笑。

郝风楼将他引到住处,请他吃茶,道:“这里艰苦一些,不知师弟前来,可是有陛下口谕?”

郑和道:“陛下让我来看看师兄,想问问这里的进展。”

“进展还不错,你回去禀告陛下,请陛下宽心。”

郑和踟躇一下,道:“有一件事,倒是想和师兄说说。”说罢,先将京师里的一些新闻拿出来说,最后道:“再过半月,就是比试刀剑的时候,许多人摩拳擦掌,这事儿本是师兄和倭人较劲,谁晓得现在却成了太子和汉王之争,据说太子和汉王如今都暗中卯足了劲,陛下也一直在关注,似有不悦。”

儿子们借着任何机会都不惜要打得头破血流,换做是郝风楼,估摸着也不高兴,帝王心术这东西虽然没什么不好,搞个平衡政策也算是创新机制,可朱棣虽是天子,也是父亲。

郝风楼叹口气道:“汉王这家伙还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事和太子有什么可争的。”

郑和莞尔:“我去看师傅的时候,师傅说,照这么下去,没准会出事,叫我来提醒你,汉王一向自负,到时候殿前争执起来,师兄没有必要掺进去,有些事顺其自然才好。”

郝风楼道:“我知道了。”

和郑和说了些话,郑和说起近日宫里的一些秘闻,压低声音道:“最近皇后娘娘的身体有些不适,所以陛下的心情并不好。还有张贵人,你可知道,张贵人这个人可得防着,她每日去皇后娘娘那儿嘘寒问暖,只怕心思不小。”

说到宫里的事,郑和如数家珍,郝风楼倒也用心去听,说得差不多了,郑和深看郝风楼一眼,道:“陛下对师兄很是器重,我这做师弟的也是与有荣焉,我在这世上已经没有了亲人,师兄和师傅便是我的至亲,往后宫里有什么动静,我会给你传递消息,我有个信得过的人,叫王安,若是他来寻你,必定是有紧急的大事,你务必要在意。”

这怎么说的,郝风楼居然有点感动了,亲人都出口了,郝风楼还能说什么,没法子,掏钱吧,郝风楼从袖子里立即抽出一沓子宝钞,宝钞虽然贬值快,可胜在便利,郝风楼随时会携带一些,直接往郑和手里塞,道:“师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点银子拿去吃茶,咱们是至亲……”

郑和的脸一红,连忙摆手不收,郝风楼情真意切地道:“至亲啊,怎能教你吃苦?师兄别的没有,就是钱多,这不是贿赂你,是免得你在宫里吃苦,心里惦记。”

郝风楼心都在滴血,讲感情什么的最讨厌了,涉及到感情就要掏钱,这日子还过不过。

最后郑和还是收了,只收了一半,随即回宫交付使命。

郝风楼回味琢磨了一下,心痛之余却能感受到朱棣对炼铁的急躁心理,看来陛下急了,还真急欲一逞国威,看来这些倭人是真正把朱棣惹毛了。

干系重大,没说的,继续炼铁去。

………………………………

转眼到了四月,初夏时分,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南京城里近来还算平静,也没出什么大事,只是一到夏季,汛情紧张,各地都都河床水位见涨的奏报,朝廷这边,学士和翰林们代为拟票,诏告各府,令他们随时关注水位,不得有误。

这种事,几乎是朝廷的必要功课,年年都讲,不过眼下的水情都看天,某地一旦下了暴雨,什么圣旨和邸报都是假的,大水一冲,便是数千屋宇和成百上千的伤亡。

老大难的问题自然不必计较在心上,而今日却是各国使节和藩王、勋贵们入宫觐见的日子。

一大清早,许多穿着蟒衣的宗室已在午门外候着了,待宫门一开,大家鱼贯而入,足足数百人,浩浩荡荡向奉天殿出发。

朱棣也是起了个大早,他的精神还算不错,虽然心里隐隐有着那么几分担心,可是期待的成份更高一些。

按规矩,这比试刀剑是在朝见之后,他早早抵达,高高坐在御椅上,藩王和使节、勋贵们纷纷行礼,口呼万岁。

朱棣抚案,露出笑容道:“众卿不必多礼,今日朕请诸位来,无非就是热闹热闹,有许多人年前就进了京,朕一直都抽不出空来召见,有句话叫什么说来着,对,多有怠慢,还望大家海涵。”

众人一起呵呵笑起来,当然,这笑只是浅尝即止,无非就是附和着笑而已,皇帝老子的笑话,你不能不跟着露个笑脸,可也不能笑得过份。

当然,也有人一直紧绷着脸的,比如倭国使节足利义便是如此,他至始至终都拉着个脸,仿佛别人都欠了他的银子,这时候心里不知想着什么。

倒是太子朱高炽,目光时不时的朝足利义撇过去,嘴角含笑,仿佛也在期待什么。

朱棣抖擞精神,又道:“今日来的有功勋、有宗室,也有使节,大家一起来朝贺,这是什么,这便是忠心,朕很高兴,既然来了,朕索性陪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第三章送到。我就说了吧,今天更得比较早了吧,答应了大家,我可是不敢耽误,好了,我吃饭去了!(未完待续。。)

第631章 朕的好儿子啊第281章 势不可挡第53章 血债血偿第211章 屠戮第88章 反击第375章 空前繁荣第157章 神兵第581章 杀光殆尽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5章 敢抢我妹子第149章 君临第568章 决战之日第471章 皇帝震怒第847章 碾压第422章 麒麟儿第423章 此番重赏第467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第48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61章 奇货可居第279章 卷土重来第491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437章 决战紫禁城(三)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487章 喧宾夺主第361章 广纳豪杰第390章 杀戮第671章 秋后算账第20章 你知道的太多第212章 完胜第408章 帝心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379章 天子垂怜第137章 筑城第141章 打擂台第805章 调虎离山第355章 触怒龙颜第171章 事儿摊上你了第401章 万国来朝第120章 辞岁第741章 争梨第923章 江山靠谁守第393章 岂有此理第704章 帝王之术第656章 呼之欲出第616章 杀机毕露第927章 妇人之仁第81章 公主殿下第104章 翻盘的机会第117章 该死的靖难第790章 万众一心第785章 风暴来临第484章 谁和你讲道理第763章 铤而走险第488章 君辱臣死第589章 铮铮傲骨第426章 周礼第881章 觐见母后第116章 真相第292章 王侯第635章 分庭抗礼第824章 仗义死节第903章 被坑了第504章 你去死吧第559章 变天了第169章 你摊上大事了第797章 我只知道成王败寇第29章 我们的目标是……第186章 唯我独智第162章 吾皇万岁第136章 做大事第854章 请降第149章 君临第474章 同心同德第920章 成何体统第8章 少爷我读春秋第204章 成败在此一举第282章 片甲不留第85章 家大业大第892章 有仇报仇第八百七十一 谁和你讲道理第233章 不顾一切第462章 算账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66章 黄雀在后第619章 杀机第408章 帝心第679章 仇人见面第507章 郝家军双倍月票求支持第157章 神兵第825章 国难思良将第12章 传说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38章 同气连枝第385章 有多远滚多远第769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789章 总动员第525章 骨肉第902章 乱局第523章 你才是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