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吾皇万岁万岁

郝风楼来了……

还带来了他的船队……

招呼都没有打。

这一下子,所有人松了口气。

朱棣的脸色稍稍缓和了那么一点点,这只是因为那个失踪了很久的家伙突然出现,实在教人松了口气。

而且……这家伙无论如何也算是信守承诺,居然是真的带了船队来了。

这让朱棣很是欣慰,朱棣是个多疑之人,一个多疑之人难免就会将人性往最坏处想,有时他自己都会觉得郝风楼这个家伙承诺造船不过是为了抵消龙江船厂被烧的把戏。这种小心思,朱棣当然瞧得出。

可是想不到这个家伙居然当真造了船来,单凭这一点,无论那船的规模大还是小,朱棣都足以欣慰了。

人心最是复杂,而最复杂的就莫过于朱棣,朱棣的喜怒往往有些超脱常规,而这一点,解缙是没有预料的。

解缙认为,只要将大食人引来,将这大船放在了龙江,陛下即便不去看,可是也会有耳闻,以陛下的心思,即便郝风楼拿了船来敷衍,多半也要勃然大怒,少不了治郝风楼一个罪不可。

而他没有预料到的是,交趾叛乱了,而郝风楼荡平了叛乱,至于天子,所想到的却是郝风楼不但平寇,还要造船,本就分身乏术,能造出船来,无论大小和规模,都已实属难得,令人欣慰。

一听到船队,殿中的大臣们各怀心事。有人松口气,觉得似乎来了一个台阶,不管怎么说。这大食使节的事闹到如此地步,本是没有回旋余地,而如今,却总算是有了顺竿子往下爬的机会,把注意力一转移,事情就好办了。

而对太子朱高炽来说,却是狂喜。

他所担心的并非是天朝的面子。这个面子毕竟还没丢到他的头上,他欣喜的是郝风楼回来了,而且还带了船回来。眼下朱棣震怒,一旦郝风楼的船真如那胡禄所言是一些舢板,不值一提,那么朱棣即便震怒。这股子火气终究还是发在郝风楼的身上。毕竟这大食使节如此倨傲。所凭借的无非就是大船而已,这些大船确实使人对大食的国力不敢小觑,假若当时,郝风楼不是惹得龙江船厂毁了,中断了朝廷的造船大业,朝廷又怎会如此没有底气,而遭受这胡禄的轻侮?

今日出奇安静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杨士奇。杨士奇天生聪慧,年幼时却是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因此其母改嫁,杨士奇成为了别人的继子。

一般来说,这杨士奇本也是江西人,理应会融入进解缙这些人中去,毕竟是同僚加同乡,免不了更亲近一些。可是杨士奇不同,解缙这些人都是出自书香门第,他们的出生大致相同,无非就是自幼受到了培养,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年长一些,便随长辈四处拜谒前辈,也会和一些同样的子弟结交,就如解缙和已经获罪的胡广一样,他们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打过交道,甚至科举时都是结伴而来。

杨士奇家贫,他自然不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更不可能和这些公子哥们结交,他是苦出身,素来受别人排挤,所以对这同乡之谊早就看淡了,等他金榜题名,虽然许多同乡登门,慢慢与他亲近,只是杨士奇却显得并不热络。

他非常清楚,自己和这些人不一样,他的道路比他们更加艰辛,所以他显得很是特立独行。此时,杨士奇的目光先是落在了朱棣的身上,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陛下所流露出来的欣喜,只是这欣喜又愤怒的情绪交杂在一起,有一种难以琢磨的意味。

至于太子,似乎也轻松了。而解缙……

杨士奇的相貌平淡无奇,一双眸子也不如别人那样锐利,可是这双平淡无奇的目光却仿佛能看透人心。

而解缙此时的表现只有一个,那便是复杂。

他似乎是巴不得郝风楼带着他的破船而来,显然是期待已久,陛下毕竟在盛怒之中,本就为大食人而震怒,郝风楼若是再来丢大明的脸面,说不准郝风楼就彻底完了。可是……显然解缙又有点难以把握朱棣的心思,是以显得喜怒不定。

杨士奇沉吟片刻,似乎想到了破局的办法,旋即,他站出班来,正色道:“陛下,微臣有一言启奏。”

朱棣终于开了金口:“卿家但言无妨。”

杨士奇正色道:“臣听说交趾叛乱,锦衣卫佥事奉旨平叛,立下大功,陛下圣明,向来进善惩奸,如此大功,振奋人心,解我大明南疆之患,可谓劳苦功高。如今郝风楼既已抵龙江,功臣还朝,陛下何不亲迎,以示尊荣,如此,郝风楼必定感激涕零,而天下臣民也必定欢欣鼓舞……”

这些其实都是屁话,实质的内容就是,郝风楼来了,皇上赶紧顺坡下驴吧,若是答应了胡禄的条件,朝廷就要失了里子,若是不肯,就要没了面子,与其如此在此虚耗,何不如将此事搁置,以亲迎郝风楼的名义先把事情糊弄过去,等过了几天,朝廷有了准备,再来周旋不迟。

杨士奇的这个意见可谓是大快人心。对天子来说,是有了台阶可下,而对太子和解缙人等则是那郝风楼既然带来的是舢板,那么索性就让陛下去看看舢板,有了强烈的对比,太子和解缙正好也有乐子可瞧。

总而言之,这番话可谓谁都不得罪。

朱棣听罢,果然如杨士奇所料,道:“爱卿所言甚是,郝风楼是功臣哪,这大功臣入京,朕岂能无动于衷,传旨,摆驾龙江……”

满朝文武自然是得随行,即便是各藩国的使节,当然也得跟着。

那胡禄当然明白这些君臣的伎俩,开始觉得可惜,竟是不能乘胜追击,可是随即一想,久闻一个叫郝风楼的在交趾造船,不过一年半载,能造出什么船来?他们既然要自取其辱,那自是再好不过,索性就跟着去瞧瞧,且让大家看看大食的威风,到了那时,还怕这大明的君臣不乖乖就范?

于是乎……朱棣金口一开,所有人都出奇一致的心中赞同,自然无人反对。

小半时辰之后,宫中一切筹措得当,朱棣率众臣和使节出殿,率先上了乘撵。近万护卫、将军、校尉、力士、太监、宫人尾随,又有文武伴驾,旋即大明门洞开,宛如长蛇一般的队伍便往龙江而去。

……………………………

此时此刻的龙江依旧热闹非凡,许多人不只是来看船,其实也是因为近来总有名士和文人墨客出没,在这附近的碑石上题诗作画,再加上三教九流,纷纷来此趁机牟利,所以耍把戏的、挑着货担的货郎、摇着扇子的读书人、来此瞧热闹的寻常百姓居然络绎不绝,就如赶庙会一般。

江上停泊的大船,依旧如故。每一次都带给人新的震撼,只是近来厂卫捉得紧,再没有人敢胡言乱语,虽然惊叹于大食人的技艺,却是一个个谨言慎行,心中震撼之后,便融入到这热闹的气氛里。

一队队的快马终于出现,马上的力士个个魁梧非凡,身穿锦衣,这些人拿着牌子,大喝:“天子即将行至,尔等速速规避……”

天子来了……

这热闹非凡的龙江顿时沸腾,按理来说,本来天子驾临是该赶人的,只是今日的安排很匆忙,所以根本没有驱赶的时间,到时候这么多人都要回城,免不了还要撞上圣驾,所以不如留在原地,也省的引起混乱。

紧接随后,又有几波快马到了,士绅百姓谁也不敢怠慢,纷纷清出道来,一个个再不敢做声,气氛静谧的有些可怕。

一炷香之后,圣驾终于到了。

那长蛇的队伍,蜿蜒而来,夹道的百姓纷纷拜倒:“吾皇万岁万万岁……”

排山倒海的声音,对于乘撵中的朱棣来说,恍若未觉。

他掀开辇前的青纱,并不曾看到多出来的船影,露出了失望之色。

倒是边上,有个太监道:“陛下……只怕郝佥事还没有到,不过根据奏报,只怕多则一个时辰,少则一炷香,就要来了。”

在码头处,乘撵落下,这里的人已经清空,朱棣下辇,龙江这里风大,立即有个太监拿来了一件猩红的披风,朱棣披在身上,站在这江口的位置,驻足而立,大风袭来,他的须发飘扬起来,身后的披风亦如惊蛇扭曲乱舞,朱棣的目光远远眺望,看着那江水的下游位置,隐隐之间,有那么一丁点的期盼。

……………………………

还有最后三天,今天三更,有月票的兄弟不要藏了,咱们后发制人,让老虎逆袭吧。第二更尽力中午三点之前送到。(未完待续

第702章 暖阁觐见第491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452章 权力越大 责任越大第186章 唯我独智第666章 突袭第648章 仅此而已第501章 真正的真相第736章 杀死他第23章 大事业第472章 父子反目第24章 看少爷手段如何第669章 片甲不留第314章 有人要完第690章 穷生奸计第832章 父子相见第663章 非我族类第222章 惊天动地第770章 天杀的第500章 奸臣伏法第661章 迫在眉睫第665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第429章 杀一儆百第522章 拭目以待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832章 父子相见第80章 重逢第444章 无法挽回第929章 拼命第197章 封赏第821章 大政奉还第470章 无情第304章 岂有此理第765章 退无可退第150章 陛下请看第674章 惊喜第362章 行善积德第547章 奉天讨贼双倍月票求支持第728章 吾皇万岁第856章 噩梦第28章 香饽饽第573章 一决雌雄第819章 一决生死第317章 杀机重重第859章 人如何胜天第447章 幸福来的太快第400章 该论功行赏第320章 圣心第226章 反击第424章 真命天子第117章 该死的靖难第681章 千年未有之变局第933章 就在今日第789章 总动员第533章 内行指导外行第487章 喧宾夺主第226章 反击第123章 诰命夫人第195章 打到你服第311章 给我一个公道第441章 朝野震动第219章 赐姓第178章 你无处可逃了第200章 天赐良机第852章 赫赫战功第154章 升官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890章 圣法第587章 宫中佳婿第875章 你真不是东西第179章 格杀勿论第71章 何罪之有第809章 杀第756章 铁骑第761章 疯狂第89章 黄雀在后第696章 一击致命第562章 委托重任第421章 轰隆隆第198章 受益匪浅第875章 你真不是东西第43章 是可忍 孰不可忍第740章 夫人外交第264章 少生孩子多砍树第78章 寒心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吗第487章 喧宾夺主第639章 离心背德第461章 疯狂第446章 罢相第768章 天子震怒第819章 一决生死双倍月票请支持老虎第664章 破城第667章 死战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555章 面圣第180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365章 父子相见第908章 全面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