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晚秋时节,天气微凉,南京城里万物萧索,便是连行人也稀少几分。

各部堂里的老爷变得有些慵懒起来,大多时候,都是笼着袖子,等着吏员泡了热茶、斟了热酒来,清谈几句。

所谓‘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这君恩要不要报是两说,可是心性却还是要谈的,况且南京这儿又有说法,叫做春夏冬日报君恩,秋高正爽谈心性。大抵是因为春日一到,便少不得要开始劝农,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了年,便要开始活络了。一到夏日,夏讯就来了,该赈灾的赈灾,少不得又要忙碌,至于冬日,接近了年关,各个部堂就少不得要核算钱粮,要进行统计,这叫年末扫尾,各个部堂,都要把今年的工作大抵的收拢起来,以备存档。

唯独秋高正爽的时候,不但天气让人懒洋洋的,便是这部堂里的事,也都少了许多。

于是除非有事,大家都晓得规矩,即便是公文的往来,也会少了许多。

户部掌握天下钱粮、人口户册,自是至关紧要的衙门,即便这里也不能免俗,几个堂官闲坐在炉边,说的大抵都是洪武年的旧事,言论之中,不免谈及到魏晋的风流人物,端的是唏嘘感叹。

他们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一处公房,各自有些心神不属,大多时候,尚书大人公务之余,都会出来和大家闲坐的。新任户部尚书古朴乃是户部的‘老人’,夏元吉在的时候他是右侍郎,大家那时候就是同僚。这位古大人为人谦和,即便做了尚书也不自傲,偶尔总会和大家打成一片,只是这几日,却是有些不太寻常。

其实户部之中,也有人晓得一些内情,只是在这部堂中。不便说罢了,因而大家都装糊涂,其实他们谈心性。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部堂里做事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你是不能谈的,谈了不免让人看轻。这叫自甘堕落;可衙里的公务。却也不能谈,公务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真要谈起来,不免要品评好坏优劣,若是一时失言,计较起了某次仓储调拨的错漏,说不准。这主事之人就坐在你的对面,当面撕了你的皮自然不可能。怀恨在心是必定的。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谈国事了,莫谈国事是给寻常百姓的告诫,官员自然是可以谈的,可问题就在于,这国事各有看法,真要论起来,天知道会不会有人跟你较真,到时候撕破了面皮,少不得又是一地鸡毛。

恪守中庸,想来想去,不谈心性谈什么,这说话,决不能说到实处,就是要往虚里说。

自然,心性二字,却也是垄断的,在清流眼里,你们这些浊流官儿也配谈心性,在浊流眼里,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愚民百姓也配谈清虚?凡事都不能逾越,就如这户部的给事中,这是一等一的清流,他谈的,必定是极为高远的东西,堂官们只能附和,可若是堂官,就不能如此高深莫测了,否则不免让人讥诮,诸如此类,看上去是漫谈,实则却是规矩森严,每一句都不能错。

正说得热乎,却有小吏进来,拿着一份禀帖,道:“诸位大人,外头有人要见主事的大人。”

这主事的大人往大里说,当然是尚书大人,往小里说,当值的堂官也是主事的,其实方才给事中王弼正说得耳热,其他几个人都是赔笑聆听,正在兴头上,突然被人打搅,便怫然不悦,拉下脸道:“是什么人,见的又是什么主事官?”

吏员也是感觉自己糊涂,方才一时情急,竟是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连忙道:“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郝风楼。”

这一下子,炉边的人都是目瞪口呆,锦衣卫都指挥使,还是那郝风楼。

这位仁兄可不是好东西,大家成日都在背后里骂,偏偏这家伙时运好,越骂越是步步高升,莫说是户部,便是内阁几个都忌惮他,这样的人,远远的骂就成了,如今人家找上了门,反而让人有些发憷。

况且此人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莫不是有什么公务,一想到这个,大家后脊就有些发凉。

那给事中听了郝风楼的名字,立即站起来,他是清流嘛,自该回避,对郝风楼这种人,见了之后是对他冷言冷语么?这自然不成,人家好歹也是天子近臣,高官厚禄,自己品级低,算是后进,可若是行礼如仪,又不免被人诟病,等同于白纸上被人泼了墨,自此有了污点,清流也就不清了,自甘堕落,所以这个时候,回避是最好的结果,说好听些叫做不与此人为伍,说难听一些,便是躲,有多远躲多远。

王弼可以躲,其他人要躲却不容易了,几个堂官此起彼伏的咳嗽,倒是有一人道:“请进来吧,我这便去禀告部堂大人。”

…………………………………………………

户部尚书古朴在公堂里闭门闲坐,眼下确实没什么公务,这个时候,本该是去吃口热茶,和同僚说几句闲话的,可是近来,他却有些不安,就在七日之前,解学士请了他去,问了些户部的近况,随即突然插了那么一句,陛下对户部多有不满,昨个儿特意提了夏元吉。

听了这话,古朴便开始心神不属了,夏元吉是谁,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此人从洪武朝到这永乐朝,素有君子之称,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君子二字,君子代表的是品行高洁,代表的是德行,在士林眼里,你什么都可以不论,唯独这品德,是评判一个人的最高标准,而恰恰,这位夏部堂,就是这么个在大家眼里完美无缺之人,这倒也罢了,最紧要的是,这位仁兄品德高,部务办的也好,这几年朝廷南征北战,又四处都有灾情,哪一件事到了夏部堂手里,不是办的妥妥当当,此人不但有德,还是个能臣。

最最完美的,当然莫过于夏元吉临走之时的那完美一击,直接把那郝风楼狠狠的弹劾一把,于是惹来天子的愤怒,一道旨意,这位前辈老人家二话不说,背着行囊就走了。

这在其他人眼里,或许是凄惨的际遇,可是在官场和士林看来,这他娘的简直就是再完美不过的收官,须知对于读书人来说,一个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你的前半生光辉无限,至于收场之时,未必你年纪老迈,告老还乡,才值得称道,恰恰相反,若是你能被流放出去,那才堪称是完美。

而夏元吉就是这么个完美的人,完美的无人可以挑剔。

古朴这个户部尚书,便是在这夏元吉的光环之下走马上任,自然不免被人拿他去和夏元吉一比,这一比,立即变成了萤火之虫与日月争辉,古大尚书心里不舒服啊,不舒服倒也罢了,他心里清楚,自己能做户部尚书,不是因为自己比夏元吉的品性更好,也并非是因为自己的才能比得过夏元吉,只是因为,夏元吉为宫中所恶,可是解学士那善意的提醒,却让古朴的心都凉了,这陛下,似乎有所松动。

那么,一旦陛下召夏元吉回朝,即便不会将古朴取而代之,可是夏前尚书此前就身居高位,到了这个地步的人,朝里还有几个坑给他?吏部尚书?这自然绝无可能,因为如今吏部天官的地位固若金汤,陛下极为信重,不可能换人,至于其他各部,还差了那么点儿意思,所以即便是宫中只请夏元吉回来,随便充任一个官员,他古朴作为天下第二大部的尚书也坐不住,只能退位让贤,怎么能让夏部堂屈居自己之下,不让出这个坑来,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如此这般,古朴的心情,自是沉入了谷底,生怕这一不留神,宫中的旨意就出来,于是陷自己于危难的境地。

他每日在公房中长吁短叹,今日也不能免俗,倒是今日,却是有人进来,禀告道:“锦衣卫都指挥使郝风楼,要求见大人,大人,这……是见还是不见。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若是见了,不免使人遐想,可是不见,依着那郝风楼的性子,下官怕他……”

古朴的脸拉了下来。

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脚是夏元吉,后脚就是这郝风楼。

他坐在案牍之后,心里不禁嘀咕,这个郝风楼,跑来寻自己,所为何事?这个家伙和自己一文一武,一清一浊,水火不容,似乎不该有什么交集的吧。

………………………………

第812章 该死第484章 伏法第476章 亡国之君第545章 京师大乱第457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717章 天命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80章 重逢第505章 杀人诛心第761章 危机第156章 为了重赏第748章 暗度陈仓第392章 灭门第883章 宏图大志第674章 惊喜第328章 死不足惜第547章 奉天讨贼第345章 你怕不怕第646章 龙潭虎穴第八百七十一 谁和你讲道理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323章 民心可用第938章 仁义无双第91章 给你一个说法第931章 最后一战第142章 谁敢反对第367章 造船第73章 三头六臂第419章 我来了第299章 土皇帝第415章 龙颜大悦第877章 死定了第157章 神兵第774章 步步紧逼第848章 折戟沉沙第531章 壮士第817章 吊民伐罪第396章 生杀第525章 骨肉第573章 一决雌雄第236章 诛杀第314章 有人要完第224章 搬山之术第795章 绞肉机第286章 招谁惹谁了第775章 抉择第845章 全胜第86章 贪婪惹的祸第271章 豪气干云第818章 广东沦陷第154章 升官第687章 圣意第754章 天策府第897章 逆水行舟第673章 捷报入京第185章 闪亮登场第45章 圣心难测第730章 不眠之夜第330章 重赏第650章 收拾你第822章 请降第856章 噩梦第503章 大局已定第285章 武曲下凡尘第872章 亲上加亲第909章 万象更新第374章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第935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第167章 封地第594章 凯旋而归第339章 远大前程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323章 民心可用第594章 凯旋而归第587章 宫中佳婿第16章 伏诛第823章 忠义牌坊第484章 伏法第728章 吾皇万岁第683章 入宫第781章 不堪一击三更已毕求月票第823章 忠义牌坊第484章 伏法第633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268章 圣驾第477章 荣华富贵而已第783章 破城第495章 死活勿论第677章 吞噬暹罗第107章 不类齐民第475章 不似人君第37章 一箭双雕第486章 伴君如虎第233章 不顾一切第282章 片甲不留第148章 皇帝的最后决定第66章 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