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狗拿耗子

越千秋也就是随口打个比方,没想到皇帝竟会如此敏锐地抓住语病穷追猛打,不禁有点窘。可话都说了,他只能绞尽脑汁地往下圆。好在他这些年来泡在鹤鸣轩不是白呆的,在最短时间里,他终于想好了应该怎么应对。

“爷爷从前给千秋读过一首诗。”

答非所问地开了个头后,越千秋就摇头晃脑地诵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只诵了这一段,在皇帝那饶有兴致的目光下,他就理直气壮地说:“剩下的意思都差不多,我就不在皇上面前班门弄斧了。反正就是有老鼠啃掉了农人辛苦种植的庄稼,农人期望去乐土。爷爷说,按照这首诗的说法,三法司的官员就是猫儿,要把那些作恶的坏人如同老鼠一样逮了吃掉,这样天下就都是乐土了。”

说到这里,他就笑吟吟地说:“所以,今天北燕的使节既然跑去大理寺闹事,那么也一样是有害的耗子,当然应该是猫儿去管,我这个临时上场的就不去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啦!”

一首诗经国风硕鼠居然得到了这样的另类解读,皇帝眉间那如同山川的竖纹都不禁笑得舒展了开来。历来硕鼠都常常被人用来解读为讽刺国君的横征暴敛,可若是按照越千秋的说法,越老太爷却将其说成是讥刺官场民间的恶徒。

作为君王来说,自然更赞同后一种解读。

而且,越千秋巧妙地将狗拿耗子这比喻圆了过去。

他忍不住停下步子,仔仔细细地端详着面前这个小孩儿,见其对自己的审视有些迷惑,却没有不安地低头,而是就这么非常自然地站在那里和他对视,最终竟是他有些不习惯地移开了目光。他在心里暗叹这小孩儿胆肥的同时,却不知道越千秋正在那如释重负。

幸好幸好,皇帝老儿一般没多少人敢平视的,所以反倒先扛不住了!

却不知道只要再一会儿,扛不住的就是他了,天知道他刚刚心跳多块!

可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越千秋再次把一颗心提了起来。

“千秋,朕命人去查过你的身世。”

“……”

我不想知道我的身世啊!皇帝老伯,您这才是典型的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越千秋心里这么想,却也能够理解,皇帝为什么会这么闲。

自从他出风头出到人神共愤,结果无端成了那一出金枝记的主角,他就知道,自己的身世肯定会招人惦记。想到这些年没有在越府再出现过的严二以及那四个轿夫,以及爷爷最终把他的身世含糊过去没说,他不禁有些紧张。

皇帝接下来会说啥?会不会给他来一段非常狗血的身世?

不会来一段八点档狗血电视剧的认亲吧?

见越千秋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不像是期待,反而像是有些嫌弃,皇帝不禁想起了刚刚越千秋说过的狗拿耗子,顿时有些说不出的微妙情绪。可是,想想面对的不过是个七岁小孩子,既然知道是养子,说不定很可能也挺恨扔了自己的人,他就释然了。

“七年前,你家爷爷因为幼子,就是越小四离家出走,气得告假几天没上朝,可户部却偏偏事务繁忙,休假在家的他又不得不复出,只能每日散衙之后就让人轿子抬着他满城乱逛散心。他从前就常常去城东太平桥一带,还对人自称是塾师,大家都信了。”

“那一天,他在散心的路上遇到了一场突发的大火。一个带着孩子刚搬来没多久的丁姓妇人,从火场中抱着孩子竭力逃生,孩子安然无恙,她却最终死了。你爷爷因为刚刚走了幼子,心生恻隐,就出钱安葬了那个妇人,把你抱了回去。”

直到这里为止,越千秋都是记得的,尤其是火场逃生前后的那一段经历,一直都是他今生今世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之一。因此,他不知不觉摒住了呼吸,只等着后续。

“武德司很轻松就追查到了太平桥,查到了那个妇人和你。顺着这条线,他们查到了那个丁姓妇人曾经的房主,曾经的邻居,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她是从何而来。不但如此,应天府衙没有这妇人的户籍,也查不到那段时间有拿着相应路引的妇人进过城,甚至没有稳婆记得给这样一个妇人接过生。因为房东记得她脖子上有红斑,这是稳婆绝对不会遗漏的。”

越千秋终于意识到皇帝的言下之意,嘴巴不禁成了o字形。

“皇上是说,没查出来?”

皇帝看出了越千秋的难以置信,不禁轻哼道:“金枝记不是说你是从宫里被抱出去的?朕让陈五两把宫里那段日子所有亡故宫女嫔妃的簿册都查了个遍,仅有六个人,年纪体态都对不上,也就是说,姓丁的妇人并不是宫女。而在这一年,宫里没有待产嫔妃。”

见越千秋这一回按着胸口如释重负,尽管堂堂天子至尊却查不出个小孩儿的身世,皇帝有些小小的郁闷,此时仍然有余裕打趣道:“怎么,你这么庆幸不是朕的儿子?”

越千秋险些被揶揄得吐血。尽管面前的是天子,他还是非常没好气地说道:“皇上,不带像您这样戏耍人的。爷爷都说了,千秋就是爹的儿子,他的孙子,和其他人没关系。”

“越小四年少的时候,说得好听是任侠好义,说得不好听就是荒唐任性,但他和阿诩一样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从不流连花丛。越老爱卿虽说回回给他擦屁股,可多半都是他打了谁骂了谁,又或者砸了什么地方的场子,却从来不曾为了他睡了谁大发雷霆。朕又不是别人,哪不知道那是你爷爷和越小四串通好的?”

这么直白的话让越千秋不知道是不是该装个大红脸。可皇帝的下一番话,却让他心中一紧,脖子一凉。

“武德司都知沈铮说,他从来都没见过武德司全力以赴,却查不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的情况。所以建议宁可杀错不可放过,斩草除根再说。而陈五两说,越老爱卿是朕的肱股大臣,为了流言自毁长城,那不是明君所为。”

说到这里,皇帝却是在越千秋面前蹲了下来,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这个先是面色发白,继而却赌气似的没做声的孩子。

他一下子笑了起来,竟是摸了摸越千秋的脑袋:“哪怕不看越老爱卿乃是朕的心腹肱股,朕也不会对你怎样。你和大郎同年,他这些年被朕宠坏了,难得竟能有个看得上却又奈何不了的朋友治一治他,朕是求之不得。说实话,若非你爷爷你爹不好惹,朕倒有意收你当养子。”

皇帝老伯,和你谈话实在是压力太大了,你就不能一句话一口气说完啊!

越千秋简直觉得自己是先被吓死再被憋死,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他那惊悚就别提了。

因而他的第一反应竟是讷讷说道:“皇上太高看千秋了,要那样您和爷爷就差了辈数……”

皇帝没想到越千秋想的竟是这个,顿时哈哈大笑:“真是孩子话,天子和人叙辈数是客气,什么时候在乎矮人一辈?”

说到这里,他就目光炯炯地看着越千秋说:“有件事朕没有告诉过大郎,也没有告诉过其他朝臣,除了你爷爷。你既是和大郎一块审了欧阳铁树的案子,接下来,你就随朕去宝褔殿,见一见大郎的母亲冯贵妃吧。”

皇帝着重强调了母亲两个字,越千秋听在耳中,只觉得一颗心猛地跳了两下。

这种事皇帝老伯你一个人去就行了,为什么要拖上毫不相干的我?

第一百六十章 喜讯和唠叨第五百六十章 单刀直入第六百零一章 谁围观谁?第一百零五章 相见动手忙第四百三十四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二十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第一百三十七章 闹内讧的越小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循循善诱第三百一十四章 胆太肥的千秋第四百六十五章 另一个传奇第三百五十六章 都疯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拿下长公主第七百二十章 连环套第四百七十三章 千秋献策,公主再来第一百三十章 诱拐?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走我来第五十九章 提孙训儿第二百五十七章 兴师问罪第一百三十一章 子不养,父之过第三百章 好大一耳光第一百六十章 喜讯和唠叨第三百一十六章 父子打架第三百零一章 全权负责第六百二十四章 属鬼的影叔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礼和拖走第七百四十九章 打断你的腿!第一百一十二章 惊喜还是惊吓第二十九章 有仇不报非君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慈母之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四十三章 元宵谈放火,舍我其谁第二百六十八章 在武英馆捐书仪式上的讲话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情与无情第八十四章 越小四在耍花招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宫回哪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第三百七十一章 继续钓鱼第七百五十一章 小胖子的援军第三百七十六章 交换和传话第九十四章 师徒接力赛第五百五十二章 还我娘来!第三百零一章 全权负责第三百零七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百二十一章 乱拳出击第七百八十七章 三个孩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兴师问罪第五十四章 蹭饭原是探消息第六百三十八章 灯楼全家福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如撒娇第二百九十三章 气饱了,气跑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刺青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不会找帮手吗?第九章 热脸贴上冷屁股第五百零三章 揶揄和冷笑话第七百五十一章 小胖子的援军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愿,意!第六十六章 千秋的打油诗第五百三十八章 玄武泽“惊变”第五百五十九章 深夜来客忙第六百八十九章 唱作俱佳第二十七章 约法三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诱敌深入第一百七十五章 鹤鸣轩认亲第一章 春光里第六百七十四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第二百二十八章 抬杠第二十二章 家家有逆子第八十六章 一讽二骂三诈第五百二十八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七百七十五章 句句诛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君心父心第五百零一章 兄妹的差距第一百八十九章 师娘翻脸,烂俗梗再现第四十七章 牵出萝卜带出泥第三百一十一章 恕不敢当第一百二十八章 拐儿子的爹第三十七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四百一十章 对付人渣的小手段第七百七十二章 生死共进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萧卿卿第五百五十六章 病西施第二百三十五章 年关话亲情,元日传新词第二百二十六章 别苗头第四百八十四章 后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胆太肥的千秋第二百七十三章 刺青第六百三十一章 告状还是过堂第九十三章 好男就要和女斗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夜来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级演技派第五百章 失算第七百五十一章 小胖子的援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双簧戏第三百九十四章 掳人和遇刺第二百八十八章 兰陵妖王第六百二十七章 君与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歧第二百五十一章 用智不用力第七百零七章 老实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