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太爷

“太爷爷,太爷爷……”

耳边不断传来一阵阵叫声,迷迷糊糊之间甚至觉察到有人在揪自己的胡子,越老太爷终于不情不愿地睁开了眼睛。致仕之后,从极度繁忙变成清闲自在,他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嗜睡,每日里一大半时间都在半梦半醒中度过,而这样的叫起方式,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看见软榻旁边正站着一个眼睛黑亮的孩子,他苦笑着伸出手来摸了摸那圆滚滚的小脑袋,随即呵呵笑道:“小不点,你就不能让你太爷爷多睡一会吗?”

“不能!”被越老太爷叫做小不点的男孩子,约摸不过四岁,此时那小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脸上没有淘气,只有认真,“爹娘都吩咐过,爷爷午睡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辰。”

他一边说,一边还伸出一根手指使劲晃了晃,这才一板一眼地说:“太爷爷,现在正好一个时辰,不多也不少,该起啦!早上我赖床的时候,娘还打我屁股呢。您是长辈,更不能赖床,要做家里所有人的榜样!”

越老太爷顿时为之气结。最后这句话绝不可能是周霁月说的,只可能是他那个比鬼还精的小孙子说的!于是,当年在朝中叱咤风云,一瞪眼就连皇帝也不敢轻易驳回的老人家,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在小小年纪的重孙子面前陪笑脸。

“小不点啊,你看,太爷爷年纪的零头都比你大,当然不能按照你爹娘那种算法来算。这样,以后每天下午再让太爷爷多睡半个时辰,到时候太爷爷让厨房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点心,好不好?”

“不好。”小不点再次使劲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长安哥哥说,不能弄虚作假。”

越老太爷这下是真的没辙了。这个小不点不但遗传了越千秋的聪明,而且还学到了越秀一的“耿直”,这小家伙以后长大,岂不是要比越千秋当年更加难缠?恼火归恼火,可越老太爷那点子从来都是一堆堆往外冒,只不过从前对付的是群臣,现在对付的却是重孙子。

“小不点啊,你太爷爷是从前太苦了,所以如今到老了,当然应该多享享福。你现在每天卯正(六点)起床就觉得很厉害很了不起?告诉你,你太爷爷当年,那可是卯初(五点)不到,寅正(四点)过后,就已经起来了。”

“咦?”小不点顿时瞪大了眼睛,随即就恍然大悟,“我知道我知道,那是为了上朝!我听娘悄悄骂过爹,说他每次要上朝都拖拖拉拉的不肯早起!”

越千秋是什么脾气的人,天底下就没有比越老太爷更加清楚的了,因此他一听就知道小不点是真的偷听到了那小夫妻俩私底下的谈话。就那臭小子,分明不是每天上朝的常朝官,却偏偏偶尔遇到上朝就要讨价还价,也不知道和谁学的……

他嘿然一笑,随即就摇摇头道:“不是上朝。上朝虽说日日早起,可有马车坐,你太爷爷的品级又高,到了宫门有人打灯笼迎接,还有人送到朝房歇息。朝会上纵然要站一会,可每天这么站一站,对久坐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小不点哪里听过这样的道理,此时小眼睛瞪得老大,满脸的不解:“那如果不是上朝,那太爷爷为什么要那么早起?”

“为了生存,说得更浅显一些,为了吃饱肚子,为了能活下去。”

尽管本来只是哄小辈日后不要那么顶真,可说到这话时,越老太爷的眸色却不知不觉深沉了起来,那目光仿佛越过悠久的岁月,回到了当年最苦最累的时候。

那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徒,尽管在年幼家境还算马马虎虎的时候上过两年私塾,因为资质好学得快,所以不但认了字,那几本蒙书竟也背熟了,可到底因为家中老父故去,再也没有了顶梁柱,不得不出来做事谋生。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那位一生都不会忘了的岳父。

“阿昌,书又看完了?你小子就是投错了胎,要是落在那些书香门第,你肯定能考一个状元回来。我十几本破书都快被你翻烂了,而且我家底薄,没多少存货。反正我这儿活计也不多,你又手脚勤快,我和拐弯那家书坊的陈大胖子说好了,你到他那儿去看!”

面对这么一个好消息,学徒阿昌简直喜出望外。他正要千恩万谢,却不防对面的老店主突然板起了脸:“要不是阿夜说你勤快肯干,懂得又多,浪费了这资质可惜,我才不会帮你。但那陈大胖子可不是善人,他常常下去收一些破烂的书,然后挑好的刊印出来。”

“你呢,得挤出时间帮他抄写,知道吗?哎,其实是因为没有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肯给他这样压榨,否则,我去求他也没用!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去和他说一声,不用勉强。”

“我愿意,我当然愿意!”阿昌喜不自胜地连声说道,“又能看书,又能练字,天下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差事。”

“怎么,比我这差事还好?”

“不是……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段仿佛已经很久远的对话,却仿佛清晰发生在昨日一般,在越老太爷的耳畔响起。他轻轻闭上了眼睛,低低说道:“太爷爷当年要天天早起,那是因为早起要打扫店堂,要整理货物,要把水缸里的水都打满,要把该做的杂务都做完。只有这样,才有时间去拐角的陈家书坊去看书,去抄书,去练字……”

“太爷爷当年的字很难看,幸亏遇到一个专门给人代写信的老书生,点拨了几句,后来又在陈家书坊里淘到几本好字帖,足足练了好些年,走了很多弯路,最后还是被很多读书人笑话说是字无风骨……”

小不点似懂非懂,却竭尽全力想把越老太爷的话都记到心里。见太爷爷目光迷离,似乎又有些发呆,他连忙追问道:“太爷爷,那后来呢?”

“后来……呵呵,后来就和你爹看上你娘一样,你高外祖父把你太奶奶许配给了我,然后就有了你大伯祖父他们兄弟四个……”

这样的称呼,一般孩子也许会觉得绕,但小不点却是一点都没弄错。可到底他还小,此时竟是一张口就问道:“太爷爷,那我太奶奶呢?”

“你太奶奶……”越老太爷的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怅惘,“她吃了太多的苦,早就不在了。”

“不在是什么意思?”

童言无忌,可越老太爷却被勾起了久远的记忆,非但没有责备小不点,反而有些恍惚地说:“你太奶奶是个很爱笑的人,明明叫阿夜,可看到她,别人就好像看到了冬天里的太阳,恨不得靠近一些。我也是一样,可她到底是小家碧玉,我可高攀不起,所以只能躲远一点。”

“可我那别人全都嗤之以鼻的看书爱好,却偏偏被她却看上了,如果不是她天天在岳父面前说好话,岳父也不会这样看重我一个穷小子。后来也是岳父的门路,我才考上了一个小吏,后来又立功脱去了那一身吏衫……家里的事我从前一分一毫都没管过,全都是她忙里忙外……唉,要不是她顾着我这个穷小子不会当官,跟着我东奔西走,也不会身体这么差……”

还记得阿夜临走之前,拉着他的手殷殷嘱咐,让他照顾好自己,让四个儿子彼此扶助,却唯独对身后事没有半句嘱咐,更没有如同一般女人那样,死活逼着他答应不能续弦,善待四个儿子,不能有别的女人……而那时候,他紧紧握着她的手,是怎么承诺的?

“我能有今天,全都是因为有你,所以你放心,四个儿子我一定会好好把他们养大成人,让他们娶上一房好媳妇。至于我,天下就算好女人再多,那也都是别人,不是你。我不会再娶了,将来到了地底下,我们还能凑成一对……”

那时候她又是怎么回答的?没有故意说什么漂亮话,没有泪流满面地感激他的承诺,更没有一个劲地逼他发誓,不能毁约……她只是静静看着他的眼睛,仿佛要把他的音容笑貌全都刻进心里。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他们交握在一起的手都没有松开过……

“太爷爷,那今后您还能遇到太奶奶吗?你们还能在一起吗?就像爹和娘一样?”

“会在一起的。”越老太爷再次摸了摸小不点的头,笑吟吟地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只要真正有情,生死都会在一起,永远不会分开。”

“那就好。”小不点虽说还不太明白所谓死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本能地扑到了越老太爷怀里,撒娇似的紧紧抱着他,“我以后也会和太爷爷在一起!”

“傻话!”越老太爷这才吓了一跳,但隐隐却也有些高兴。他在小不点的脑门上弹了一指头,随即轻哼道,“你以后也会遇到你喜欢的人,和她在一起就行了!”

“不,我喜欢爹娘,也喜欢太爷爷,我和爹娘都要和太爷爷在一起!”小不点脑袋在越老太爷怀里拱啊拱,随即突然想起什么,连忙挪开了头,继而眨巴着眼睛问道,“对了,太爷爷,我听爹娘说过,您以后好像要陪葬什么陵?什么叫陪葬……唔!”

还没等小不点把话说完,他的嘴就被越老太爷一把捂住了。紧跟着,就只听这位在人前很有威严的老爷子连着呸呸两声,随即才指着重孙子恼火地斥道:“小小年纪,不要没事偷听大人说话,更不许乱学一气,知道吗?陪……咳,总之日后不许说这两个字,我还没死呢!”

见小不点满脸懵懵懂懂,似乎还不知道说了什么错话,越老太爷只能暗骂越千秋说个话也能被儿子听去,实在是有负人称精明。然而,这陪葬两个字却着实勾起了他那几乎都快忘怀的另一段记忆。

和他与妻子刻骨铭心的那段过去相比,和皇帝的相识相知就实在好笑了。

看什么都新奇,问题层出不穷,日常生活的常识一点都不懂,可以说根本不知道寻常百姓怎么生活的大家公子,那就是当时皇帝的真实写照。

记得当时年轻的小皇帝呆头呆脑地在集市上东张西望,当一问鸡蛋的价格时,立刻非常不服气地和人争执了起来。当然,不是嫌太贵,而是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太便宜!

所以,那时候正好出来转悠的他在旁边冷眼旁观了一会儿,发现不大对劲,就立刻上前做了和事佬。他先是一口咬定皇帝是他远房表弟,然后自己掏腰包买了一篮鸡蛋,等到把愤愤然却又一头雾水的皇帝给拉出了集市,找了个僻静的角落,他就露出了真面目。

他没有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而是劈头盖脸把不知民间疾苦的小皇帝给怒斥了一顿!

“公子到底是打哪来的?莫非小时候读书,就没读过晋惠帝那个贻笑天下的故事?天下人都快饿死了,那个愚蠢的晋惠帝竟然还问为什么不吃肉糜!你呢,被家里娇生惯养得连个鸡蛋都以为要一百文钱一个?呵,要真是这样,我做主在本县把所有鸡蛋都收上来卖给你家,看你家会不会亏得血本无归!”

“一百文一个只不过是你家管事报上去的价钱而已,糊弄的就是你们这些从来不知道外头真实物价的公子少爷们!你还和别人争,知不知道周围那些小商小贩看你的眼神就和看傻子似的?那会儿要是我不出面把你拖走,人家能以比市价高十倍的价格向你兜售一堆烂货!”

那会儿皇帝在懵了之后的反应,现在越老太爷想想还是觉得好笑。因为那个之前还和人争执得脸红脖子粗的少年,竟是尴尬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后讪讪地迸出了寥寥几个字。

“我……我还是第一次从家里出来……”

尽管那时候越老太爷并没有得到小皇帝出走的消息,但他还是凭借那市井之中摸爬滚打,比一般官场中人更大胆更敏锐的思维做出了判断,于是大大方方把人请回了县衙,让人旁观了县令从审案到亲民,到接见商贾大户,商定水利事宜等等的忙碌一天。

于是,等到宫中的人终于姗姗来迟时,年少的皇帝已经对他刮目相看……如果不是那时候的偶遇,也就没有后来皇帝慧眼识珠,君臣相得的佳话了。当然,等小皇帝变成了真正成熟的天子之后,很容易就猜出当年他早就认出了自己。

想着想着,越老太爷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下一刻,外头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越老大人,皇上召您去宫中下棋。”

话音刚落,越老太爷便面色大变。他想都不想就拍了拍小不点,压低了声音说:“快,去外面说,你太爷爷我病了,没力气,起不来!”

他明明已经致仕的人了,干嘛没事还要跑宫里陪闲得没事干的皇帝下棋?

然而,外间的陈五两就仿佛千里耳似的,笑吟吟地说:“谁不知道您老当益壮,哪里会生病?皇上说了,举棋不悔真君子……”

这话还没说完,越老太爷终于忍不住打断道:“好了好了,别啰嗦,我去还不行吗?”

他的棋力比臭棋篓子好不到哪去,皇帝虽说棋力也有些糟糕,却偏偏比他稳胜一筹,如今大事小事渐渐交给太子,竟然就把虐他这个昔日首相当成了爱好,简直不可理喻!就连难得悔一步棋,也要被念叨好几天,哪来的这么小心眼!

站起身的同时,越老太爷却二话不说就直接牵了小不点的手,嘴角露出了一丝滑胥的笑容。今天他带着重孙子去,若有万一,直接放破坏力强大的小不点去搅乱棋局,要算账的话,让皇帝去找越千秋,就这么定了!

番外的更新会有些断断续续,最近快忙死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考儿孙,长公主验尸第七百一十七章 煽风点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狼来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放过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夜潜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二打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千古艰难惟一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立储的前夜第七百六十二章 我希望你一直帮我第六百四十二章 撑腰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宠生娇?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蒙拐骗第五十章 任娘娘的红包第五百二十二章 皇帝点将第七百零八章 东宫威德第二百六十三章 群英之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发威第七百三十七章 君心难测第六百三十章 玄刀堂中好风景第二百六十一章 疑神疑鬼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个臭皮匠和一个诸葛亮第二百二十一章 乱拳出击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殿之上的交锋第一百零九章 爷孙,巧婢,贵妃,小四第六十七章 气死人不赔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架空版天龙八部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死妖王番外三 英雄梦(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真半假第一百四十九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四百一十二章 千古艰难惟一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做不成朋友第二百四十一章 惊起千层浪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言和戏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夜潜行第六百四十章 不速之客舅甥俩第一百二十章 可疑的大叔第一百九十四章 妹妹和伙伴第三百五十五章 信赖,突见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锋和追债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零五章 茕茕第六十一章 行侠仗义第七百二十三章 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第二百四十五章 死对头和打掩护第五百九十三章 严诩的决意第七百六十四章 谁的下马威第二百零九章 针尖对麦芒第一百零八章 太嫩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恐吓,侧室第六百八十八章 千秋的话术第七百八十二章 辞行,父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欢乐三打一第七百七十二章 生死共进退第七百四十八章 逼宫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难来时你先跑第六百三十二章 诱敌深入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如撒娇第六百一十章 绑架行动第三百四十一章 兄弟情,桃花债第三百九十九章 指点迷津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秋逼供(中)第七百三十二章 便宜老爹不好当第七百七十五章 句句诛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弃卒保车第二百零八章 爆发第二百九十六章 猎宫探险记第一百六十二章 赌上名号的战斗第七百三十九章 流言蜚语,燕军再来第四百七十七章 二丫头小金第七百五十六章 狠辣第一百零六章 真面目第三百六十六章 舅舅,交锋第三百一十一章 无惧第七百三十八章 捷报之下的危机第一百六十六章 软磨硬泡的面圣(求双倍月票)第三十九章 奇葩的一日游第一百一十一章 余郎再见,永不见第五百七十二章 兴师问罪和回忆杀第四百一十二章 千古艰难惟一死第三百一十章 强项的千秋第四百一十九章 野望第五百零四章 婚事不过小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斩草不除根第三百七十三章 灵机一动出妙计第一百章 祸水东引第二百五十二章 攻敌攻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一百六十七章 冬会的开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拉生源的吉祥物(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恐吓,侧室第八十八章 爷爷看好你!第二百零五章 请越九公子赐教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怒之威第六百五十五章 藏身之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见第七百一十二章 暗渡陈仓第四百五十九章 封建老家长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教育改革方案第六百五十三章 劫法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