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2)

但是,事实上在“大杯”和“小杯”两个参照值的作用下,大部分人认为选择“中杯”是最稳妥的。所以,人们经常选择“中庸之道”而忘记了真实的需求。

我们买饮料或其他消费品的时候,经常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很多人会在价格比对的刺激下,选择中号商品。我们把这种选择“中庸之道”而忘记了真实需求的现象称为“中杯效应”。

特韦斯基通过实验证明:

如果A优于B,大家通常会选择A。

但是,如果B碰巧优于C,而且其优点A是没有的,那么许多人就会选择B。

其主要的理由就是与C相比,B的吸引力显著加强了。

陪衬品只是“药引子”

很多房地产中介,会毫无怨言地带领客户去到处看房,有时会故意带客户看两间条件一样、价格明显不同的房子。其实,中介心里很清楚,有些路并不是白跑的,那间同样条件、价格贵一些的房子只是个陪衬品,是促使客户签单的“药引子”。

这里再介绍一种“中杯效应”的升级版。比如,某超市卖有四种不同规格的松露牌消毒液。

第一种180毫升,18元。

第二种330毫升,32元。

第三种330毫升,32元。附赠一瓶120毫升的非卖品。

第四种450毫升,52元。

很明显,第三种和第四种相比,净含量是一样的,却便宜了20元钱。第三种和第二种相比价格一致,却多出了120毫升的非卖品。

消费者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种优惠。相信会有很多需要这种消毒液的消费者选择第三种,第二种和第四种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销量,只是陪衬品。

厌恶极端

让我们看看另一项相关实验得出的一个有趣结论:

心理学家要一组参与实验的人,在两种美能达相机之间作选择,一种是售价1700元的A机型,另一种是售价2300元的B机型。

结果,选择两种机型的人各占一半。

另一组人则必须在3种机型之间作选择,除了上面这两种机型外,加上另一种售价4600元的C机型。

也许您会觉得,除了选C机型的人以外,剩下的人选择A型和B型的仍然各占一半。

结果出人意料,第二组有很多人改选了价格适中的B机型,比选择最便宜A机型的人多出了一倍。

如果在一批选项中,出现了一个中庸的家伙,一般人比较可能青睐它,而不会选择极端。

行为经济学称这种现象为“厌恶极端”的心理,也就是“中杯效应”。

某厂家推出两款豆浆机,容量、功率相同。

A型:368元塑料外壳,具有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B型:668元不锈钢外壳,具有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显然,只是外壳材质不同,价格相差将近一倍,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塑料外壳的A型。为了推动B型豆浆机的销售,厂家请来了营销策划公司。营销公司建议厂家向市场投放少量的C型豆浆机。

A型:368元塑料外壳,具有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B型:668元不锈钢外壳,具有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C型:968元不锈钢外壳,具有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液晶面板。

这个建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这三个选项里,顾客选B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然,实际的营销效果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同行的竞争、消费者的营养观念(不锈钢和豆浆是否会产生化学反应)等,这不在本书探讨的范围。

在星巴克要买小杯咖啡

在北京,星巴克的咖啡原本有三种规格:大杯、中杯、小杯。

可是,后来菜单上的小杯消失了,只剩下中杯、大杯和特大杯。

笔者去互联网查了一下,原来是“与国际接轨”了。

在美国,星巴克出售的咖啡都分为三种规格:高杯(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美国星巴克的菜单上并未列出“小杯”,也很少有顾客知道星巴克还有这种“小杯”的存在。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找服务生要“小杯”,就能得到老式的8盎司杯装咖啡。

星巴克的“菜单革命”或许有其难言之隐。

“小杯”曾是星巴克很畅销的一款产品,但小杯赚钱“太少”。小杯卡布其诺的售价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浓咖啡的量是一样的,又因为它包含的奶泡较少,味道更为浓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欢,这也就导致了“中杯效应”的失效。

秒杀顾客的价格诱饵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某个小城有两间经营衬衫的服装店。第一家服装店经营欧洲风格衬衫,第二家服装店则经营北美风格衬衫,两家店的价格不相上下,营业额也不分上下。

后来,又有第三家服装店开张了,它同样也经营欧洲风格衬衫,但是价格却比第一家店贵很多。

自然,第三家店门可罗雀,但是第一家店的营业额却大幅增长。人家比较了两家店之后,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第一家店的商品。同时,第二家北美风格衬衫店也受到影响,生意比先前少多了。

人们都以为第三家店迟早都会垮掉的,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家店存在了好久。直到有一天,第一家店和第三家店同时转让,人们才发现,这两家店的老板是同一个人。第三家店的存在,正是为了给第一家店做“陪衬”。

在这个故事里,第三家服装店就是“诱饵”,第一家服装店才是真正销售的“目标”,而第二家服装店是“竞争者”。

这就是行为营销学中所谓的“价格诱饵”—当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且犹豫不决时,由于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具吸引力。被“诱饵”烘托的选项就是通常所说的“目标”,而另一选项就是“竞争者”。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在超市经常会看到,货架上并排摆放的可乐2升装和2.5升装,都是售5元。

再比如:我们去餐厅吃饭,一般餐厅的菜单上至少会有一个贵得离谱的高价菜(即使从来没有人点,或者你点了店家也会说恰好卖完了)。也许这道高价菜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吸引顾客选择它,而是诱导你点第二贵的菜。这是因为当你看到有贵得如此离谱的菜之后,会觉得第二贵或者更便宜的其他菜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这样的市场营销技巧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商品销售中,比如家电促销、手机套餐、网费套餐、捆绑销售等。

有时候,“诱饵”并不是真的存在。在营销活动中,常常存在一种“幻影诱饵”,比如在很多汽车、手机、化妆品的产品目录中,商家们其实并非奢望卖出多少“豪华套装”和“顶级配置”,而是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期望价位。

生活中,常见的“降价促销”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幻影诱饵:商家常常会特别强调如今并不起作用的“原价”,那就是一个幻影式的诱饵。

“价格诱饵”在营销学心理学家未总结出来之前,就被商家广泛使用,而且还被称为“秒杀”顾客的超级营销术。因为它为消费者在作决策时,提供了“依据”。

人质危机

假如你是某国总统。

一群暴徒挟持了一所学校的600名师生,向你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如果不答应就杀害全部人质。

你当然不会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因为这可能会招来无尽的要挟。你只能出奇制胜了。

现在有两个备选计划来化解这场危机。

A计划:会有200人获救。

B计划:会有33%概率所有人都获救,67%概率所有人都被害。

试问,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在这个实验中,更多的被试者选择了A计划。这两个方案的“数学期望值”其实是一样的。

框架效应

接着,让我们再看另外两个人质解救方案。

C计划:600人中会有400人死去。

D计划:33%的概率没有人死亡,67%的概率所有人都会死亡。

这个实验中,更多的被试者选择了D。

这其实只是个文字游戏,把相同的方案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

A和B计划属于积极描述,C和D计划属于消极描述。

不同语境下,人们的风险偏好发生了逆转。

当用存活的人数来描述计划时,对于大家来说能救活师生是“收益”,生命如此重要,能存活多少是多少,会因风险厌恶而选择A计划。

当用死亡来描述同样的事件时,大家就感觉到这是“损失”,谁也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400人牺牲。这时人们倾向于风险喜好,从而会接受赌一把的计划。

对此,特韦斯基和卡尼曼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框架”是由提问题的形式(语意),以及社会风俗、决策者的性格所决定的。不同的提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辞令表达,固然属于“术”的范畴,但它带给听者的心理冲击是明显不同的。

粗略而言,框架效应可称为语意效应,特别是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语意效应十分明显。

理论背景:什么是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犹太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韦斯基在1979年提出的。所有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著作,都绕不开这个理论。

前景理论由四个原理组成:

1.损失厌恶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2.确定效应处于收益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3.反射效应处于损失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4.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

本书依次介绍了前景理论的这四个原理。

前景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关于风险决策理论,本书第10章将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14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1)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5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2)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2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2)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0章 均值回归—可媲美万有引力的一个发现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17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2)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7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2)第18章 窥测天机—风险探索简史(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4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2)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21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21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5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2)第2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9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9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2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2)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16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2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2)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13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2)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24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2)第27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2)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21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8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1)第12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1)第2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1)第20章 均值回归—可媲美万有引力的一个发现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11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2)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2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第10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1)第3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21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1)第20章 均值回归—可媲美万有引力的一个发现第28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6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1)第15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