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暂别自找麻烦

那学校的选址是由捐资的华侨乡亲定的。校长说,市教育部门和镇里不得不尊重他的意见。他说,为什么选在这里?主要是方便那位华侨乡亲村里的子弟就近上学。大家都说,校长说的是实话。有一位与华侨乡亲同村的党员老师说,当村民知道华侨乡亲要捐资学校时,都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希望学校就建在村里。他们认为,这学校应该是本村的学校,应该只招收他们村里的子弟。

老钱知道,村子里说话算数的人是那些辈份高的父老,不管你到了哪里,多有钱,多有权,回到村里,你的辈份不高,都要听他们的。许多事,政府不引导,往往就会按村中父老那些老顽固的意思去办。很显然,在学校选址方面,教育部门、镇政府的引导工作没做到家。

那些党员老师还说,建校的施工队也是华侨乡亲指定的,建校时也考虑到要建一个防山体滑坡堤,但建校期间,钢筋水泥都涨价了,所以,校舍建起来,防山体滑坡堤资金却不够了。他们说,校长曾经通过村里的父老向华侨乡亲提出再增加捐资金额。但华侨乡亲迟迟不答复。

大家纷纷议论。

有人说,教育部门和镇政府都询问过这事。

有人说,镇里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曾经提出,如果华侨乡亲不答应增资,是不是应该想别的办法?

校长说,那副镇长就提出了一个“三个一点”的解决办法。

老钱问:“哪三个点?”

校长说,三个一点就是,镇财政出一点,争取市教育局支持一点,由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一点。他说,学校自己想办法那一点却是最先到位的,镇财政那一点和市教育局那一点到今天还没到位。他说,鉴于这个原因,防山体滑坡堤只建了三分之一。

老钱摇头说:“‘三个一点’虽然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但有好的解决办法还不行,还要抓落实。不落实,再好的办法不能兑现,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他先了解镇财政资金没有落实的原因。

镇委:“我们山区镇都是吃饭财政,严格地说,还要靠市财政支持,才能解决工资放问题,几乎拿不出资金解决搞建设。更何况,这是一所华侨乡亲捐建的学校。”

老钱说:“华侨捐建的学校又怎么了?华侨乡亲出了那么一大笔钱,镇里紧紧裤腰带,就不行了?我就不相信,镇政府拿不出那十几二十万。”

他说,主要还是思想问题,侥幸心理,如果不出事,拖个三几年都没关系。拖到不是你当镇委书记了,这包袱就让别人背了。

他说,现在,你怎么交代?怎么向华侨乡亲交代,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他说,我看你这镇委书记是当到头了!

此话一出,老钱也不听那镇委书记解释,就往外走。他要回城区,了解市教

育局那边的情况。老邝在后面喊他,他以为老邝要替那镇委书记求情,然而,老邝却说:“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必须了解清楚,那位华侨乡亲为什么一直没有答复?在建校过程中,他建设家乡的热情有没有受到伤害?”

老钱愣了一下,问:“你认为,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老邝说:“有可能。不过,不一定是镇委书记这边的问题。他说,你没听说过吗?教育局的壮局长专门假借华侨乡亲的名义,指定某一建筑工程队,承包华侨乡亲捐资兴建学校的工程。我担心,建这学校时,他也玩这一招,结果,伤害了那位华侨乡亲支持家乡的热情。所以,后来资金不足,再要那华侨追加捐资款时,人家就不再搭理了。”

老钱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否则,很难解释那华侨乡亲为什么不追加捐资款。在建校中,遇到建筑材料上涨,捐资不足的情况不是第一次,以前,认捐的华侨乡亲都很乐意追加捐款,这位华侨乡亲为什么不追加呢?

老邝说:“你要

有思想准备,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牵扯出一个大案。这个案子会涉及到什么人,我们还很难预料。”

老钱看了老邝一眼。他在猜测老邝到底想要说什么?

老邝笑了笑,问:“你别琢磨我,我只是要你当心。”

老钱试探性地说:“你不会是担心,这事会涉及到杨晓丽吧?”

杨晓丽在市县当副市长期间,一直分管教育工作,教育局的壮局长是否得到杨晓丽的默许呢?这一家人,可别这边是抢险救灾的英雄,那边却冒出一个分子。

老邝笑着说:“你想多了。我怎么会怀疑杨晓丽呢?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壮局长有多狡猾,别说杨晓丽,就是我或你,他也未必会放在眼里。我只是担心,这事会倒下一批人,担心这抢险救灾的光彩都被他们给掩盖了。”

这是一个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老钱问:“是不是应该向李书记汇报一下。”

老邝说:“李向东那边也够呛,还是先不惊动他吧!这事还是先不宜搞得太张扬。”

于是,老钱打消了回城区的念头。暂不惊动壮局长,先向镇里人了解一些情况,包括分管教育的副镇长,那学校的校长,以及华侨乡亲村子里的父老们。如果壮局长的某些行为伤害了华侨乡亲捐资建设家乡的热情,他们应该知道些蛛丝马迹。

在调查了解中,情况渐渐明朗了,选择建校的建筑队伍时,市教育局、镇政府和那位华侨乡亲出现了意见分歧。壮局长希望由他指定的建筑队承建。他说,那建筑队几乎承建了全市所有的学校工程,对建学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镇委书记则出于本位思想,希望由镇下属的建筑队承建。他认为,既然是镇里的工程,理应由他们的建筑队承建。华侨乡亲却不偏不依,提出公平招标,谁中投谁得工程。

村中的父老说,最后,华侨乡亲改变了

主意,提出交给壮局长指定的建筑队。他说,那华侨乡亲做出这个决定后,就回国了,以后就再不过问学校的事了。

老邝说:“这说明什么呢?为什么就不关心不闻不问了呢?我想,问题就在这里。”

老钱说:“壮局长肯定通过某种办法说通了那位华侨乡亲。”

老邝说:“准确地说,是那华侨乡亲出于无奈,同意了壮局长的意见。”

老钱说:“这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老邝说:“要查也要等过了这段时间。目前,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抢险救灾工作上,别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两人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

有的事,你不得不考虑轻重急缓,不得不考虑影响。如果时机把握的不对,明明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会搞得自己很被动。

老邝和老钱认为,这事先向李向东和钟市长汇报,等抢险救灾工作缓过不来了,新闻媒体不再那么关注市县了,再对壮局长采取行动。

钟市长接到老钱的电话时,正在李向东家里。像在江边市一样,还得由他代表组织向杨晓明父母及妻子转告杨晓明牺牲的消息。此时,李向东是双重身份,不宜代表组织。杨晓丽为慎重起见,还找来了自己的姨妈和表妹,找来了好朋友虹虹。

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场面。

如果说,杨晓丽还能强忍失去亲弟弟的痛苦。那么,她的父母及弟媳知道杨晓明牺牲的消息,却是什么可怕的事都有可能生。

(近段时间,会放缓上传,请各位原谅!)

第1166章 未必是募捐最多的第1374章 三足鼎立第1457章 他不能跟你第1915章 曝黑幕第1975章 调研员老许第559章 金字塔尖第275章 扩大实权第1224章 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第87章 手机号不会换第533章 别踢那部位第531章 你竟喜欢那老姑婆第651章 骚乱第689章 别让她缠我第633章 这是索贿第1876章 你不懂政治第1786章 你还占理了第1027章 逼他把底亮出来第1738章 制止副省长第1912章 弃尸垃圾场第1215章 对付无赖的办法第509章 太不像话了第1067章 澄设计的圈套第686章 换一种思维第1746章 市县未必容得下你第1476章 竟不会玩权术第1895章 可以请你别的嘛第970章 老鼠舔猫鼻第1293章 为企业牺牲第127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1209章 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1798章 突击行动的形式第422章 像平时一样第1930章 还不是庆功宴第388章 分享他的喜悦第65章 梦见绮红第113章 看看谁怕谁第1397章 豁出去了第1821章 思路出问题第89章 别有用心第617章 规范建校管理第1494章 为青山市做点好事第805章 哄女人高手第1794章 看法标准不一样第1099章 里外不是人第1603章 领导特殊化严重第970章 老鼠舔猫鼻第98章 抉择第262章 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第1508章 拜年第760章 通讯记录第913章 利益损害最严重的地方第355章 分明在勒索第1754章 平调当市长第1844章 钻进了圈套第46章 强忍泪水第1616章 转移注意力第1927章 婚外情并非全是坏事第1486章 相约二河市第166章 有人来了第540章 爱美人不爱江山第85章 遇见绮红第一零六八章第816章 渗透地域文化第1564章 病急投错医第1012章 亲自抓第1391章 你竟然怕我第1036章 选准目标第177章 年青人主意第1482章 公开道歉第435章 无底洞第614章 赴美加前的部署第1359章 喝的不是那种酒第1530章 别耍小聪明第353章 我的伤有谁知第1656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1751章 网民把他挖了出来第79章 镇长明的观点第1367章 你成酒鬼了第1376章 其实你挺坏第1252章 再兜圈子第1187章 叫警察抓你第971章 汇报工作第1586章 办法不是没有第305章 我看见太阳了第1002章 审问第150章 村长黄大力第1944章 荒谬之极第7章 宣泄第187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897章 宽容曾经反对自己的人第621章 美国看报不化钱第1200章 别墅遇市长第1901章 副书记方明第308章 失宠第429章 就是要狐假虎威第84章 投资要讲环境第1508章 拜年第1425章 捉奸成双第96章 最佳搭档第1071章 破财又不得半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