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政府怎么关心企业

第二天,冯玉如带李向东去参观了两家企业,一家是香港老板企业,改革开放初期,那香港老板就在东江市投资办这家企业了,开始的规模很一般,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他的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是一家拥有五十多万名员工在大型企业。一家是五年前引进的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科学含量,属朝阳企业。这五年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按民营老板的话说,他的企业目前只属第二期投入,以后还会有第三期,第四期……他要把企业发展成运进原料输出成型产品的“一条龙”生产企业。目前,他拥有十多万名员工,发展到第五期投入,也就是企业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后,企业将拥有不少于五十万名员工。

李向东听企业老板谈企业的经济效益,谈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参观了企业的行政大楼、生产车间,最后,还提出去看看员工的生活区,参观他们的食堂、宿舍、各类活动场所。那家已成型的香港老板企业由于员工多,生活区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共六个区,其中普通员工五个区,管理人员生活居住区一个。

冯玉如一路都在揣测李向东的意图,想知道他更关心企业哪方面的情况,到后来,他多少有些儿迷惑。他发现,李向东像是关心企业员工更多一些,或者说,关心打工仔更多一些。他在了解企业的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员工生活区,向老板们了解生活区的管理情况,向打工仔们了解对生活区的满意度,还在几个生活区随意地找了几个打工仔谈话,问他们想不想家?问他们安心不安心在企业上班?问他们下班后都干些什么?有没有心中的理想,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业余爱好,是不是经常与一些兴趣相投的人在一起?

当着老板们的面,冯玉如不好意思说什么,离开企业后,才说出自己的困惑。他说,我感觉李书记这次企业一行,关心更多的是打工仔。李向东笑了起来,说,这的确是我最关心的!

他说,企业老板比我更不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如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比我更懂更有办法,所以,我没必要去那个闲心。

他说,企业老板比我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前景,应该如何发挥自己企业的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他们比我更懂更有手段。在这方面,我是门外汉想帮忙也帮不上,所以,我想心也心不来。

他说,老板忽视的往往是他的员工这些打工仔。当然,也不是完全忽视,但对他们的关心未必到位,而我们又恰巧更懂这样,懂得怎么关心人?怎么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就多问了几句。

李向东说:“还记得两年前一家企业发生打工仔连续跳楼事件吗?就在你们东江市附近的一有企业。当时,我在青山市当常务副市长,利用这个事混水摸鱼,还把那家企业的一个分厂引到青山市去了。”

冯玉如说:“跳楼事件倒清楚,却不清楚李书记怎么就把人家的分厂引到青山市去了。”

李向东说:“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再谈引进那分厂的事。”

他说,那家企业跟今天我们参观的两家企业的规模都差不多,准确地说,跟香港老板的企业差不多。员工生活区的面积,居住人口都大得像许多县城一样,但是,与真正的县城比,却少了许多社会稳定的原素。比如,没有居委会,没有政府派出的各类机构。

他说,打工仔的业余生活,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完全由他们自己管自己。这些打工仔大多数是刚走出校门的小年青,他们对社会充满憧憬,对人生旅程的困难坎坷认识不足,一旦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如何正确处理便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他说,企业会管这些事吗?虽然,这些打工仔是企业的人,但老板更关心的是他们在企业的工作状况。老板对他们的关心只限于给他们一个吃住的环境,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有多少呢?最多也是停留在教育他们如何为企业多努力多做贡献这个层面上。这也是一种关心,但非常不到位。

李向东说,现在的年青人想法多,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不能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滋生出一些极端的念头,做出一些极端的选择,干出一些极端的事。

李向东说,有时候想,这也不能责怪企业老板,他们需要打工者为他们的企业做事为他赚钱,但是,也以支付工资的形式给予了他们合理的回报。而且,企业的大门是敞开的,打工仔认为,这里不合适自己发展,可以另寻高就,企业并没有强硬留人。你不走,你硬要干出极端的事,企业只能从道义上给予一些慰问,并没有一定要给予关心的义务。

李向东说,我认为,在东江市,政府关心企业的重心应该放在关心打工仔这上面,这不仅仅是关心企业,为企业发展积聚力量,也是关心我们年青的一代,关心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说:“目前,我需要你能做好这项工作。”

冯玉如呈现出一副严肃,说:“有时候,不是我们想要关心就关心得来的。”

他说,这样的企业,并不愿意政府部门的人介入他们的管理,甚至于不让“闲杂人员”进入他们的企业。

他说,我们来他们的企业,事先还要打招呼,如果不打招呼,老板和高层不知道,门卫保安也会把我们堵在门外。那些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员想要进企业就更难了,想要对企业提出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似乎更不可能。

他说,我不是强调客观,这的确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问题!

李向东笑了笑,说:“如果没有难度,我也不会让你来负责这事。”

他说,为什么企业老板不愿意政府有关部门介入他们的企业?老板的担心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政府部门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为企业服务的信念,没有真正地为企业服务,甚至于,还有那么极少数人想通过某种形式给企业增加麻烦添乱甚至于想得到什么好处?

他说,加强打工仔的思想教育,提高打工仔的思想素质,这本身就是在为企业做好事。如果,我们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状况下开展这项工作,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状况下开展这项工作,我相信,企业会欢迎我们介入的。

他说,当然,想要企业相信我们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对那些介入企业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也不容易。这都要我们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我希望你确实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制定一个完善规范的监管机制。

李向东说:“我建议,你带些人去参观一下东江市附近那家企业。自从,发生跳楼事件后,他们便开始重视员工的思想教育,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采用了许多办法,也做出了许多很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先搞一两个试点,或者,就抓香港老板这个企业为试点,做出成绩,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

冯玉如说:“这担子一点不轻。”

李向东笑了笑,说:“不比打击赌球风轻松。”

冯玉如点点头。

李向东问:“有信心吗?”

冯玉如说:“有信心!”

李向东说:“有信心就好。”

冯玉如想借这机会说自己如果只是一个人大副主任,干这事名不正言不顺,但又觉得,提这个不是时候,谁都不喜欢没做事就提条件的人。

第403章 女人是祸水第1971章 少数人意见第1457章 他不能跟你第1599章 到底把门关了第336章 会不会扶正第459章 名画第1174章 梅竹相间第1768章 躲也无法躲第49章 求婚形式第1664章 离他远点第1091章 鲜明的梯队第1394章 轰轰烈烈干一场第1261章 老师的体会第361章 女人像钱不能乱拿乱用第1617章 第一第二夫人第1020章 逃离第1921章 只能绕过这个坎第1239章 很漂亮的女秘书第1264章 你老婆火了第1684章 难重振雄风第571章 心目中最佳人选第1891章 三对一第1297章 唯一的办法第177章 年青人主意第1554章 制度和公民的素质第226章 小倩约会第1974章 不行就换人第1392章 你敢不敢放马过来第1780章 组建好班子第1434章 有完没完第1329章 携款潜逃第216章 小倩要玩他第69章 爱了十多年第679章 让枝子帮你第1011章 通风报信第981章 还要继续第609章 广告公司火起来第239章 不犯同样的错第136章 李向阳、双枪老太婆第912章 鸡蛋碰石头1331章 一起努力第1750章 见面礼改贺礼第353章 我的伤有谁知第636章 紧急会议第69章 爱了十多年第227章 一点机会不给我吗第1438章 从天堂掉进地狱第654章 警察拦道第1505章 惊喜第1979章 性格使然第627章 派对第1072章 不眠夜第1739章 将功补过第1535章 你像在演讲第1699章 青山市的天第130章 联姻现场会第433章 就给你二百万第665章 不妥协第1573章 走后门第617章 规范建校管理第55章 新市长到位第882章 自己的问题第1635章 别惊动太大第854章 政治阴谋第1402章 改变主意第1103章 荒岛第490章 新年贺礼第823章 故伎重施第1261章 老师的体会第1085章 晋升的迷惑第1112章 越来越虚假第1375章 急功近利第490章 新年贺礼第1111章 非正常开销第641章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第157章 一人应付不了第1142章 新思维新工作方法第790章 提高待遇第1748章 你是来讨伐我第1315章 声援莫老板第1467章 推卸责任第1985章 把小军推给美玉第1627章 老滑头第1045章 政绩观第80章 绮红出现第1639章 制约第971章 汇报工作第12章 险招第1280章 守夜第1015章 桃花劫第598章 都是些废物第1892章 死任务第757章 通风报信第508章 打翻了醋罐子第753章 谁是幕后操手第1283章 别让她们跑了第1932章 当当官的儿子真累第912章 鸡蛋碰石头第1851章 厅长路经东江市第835章 强硬搬出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