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3章 忽冷忽热

这些天,李向东去了一趟京城。去京城是一定要去见中组部那位领导的。那位领导并没像省政府主要领导那样,对李向东有任何偏见,相反,他却很赏识李向东,说他原来早胸有成竹,处理那几个人,没惊动大太,又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虚惊了一场。他说,有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无奈,有些事很想去做,做不了,就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小小威风一下。否则,我们真还就患抑郁症了。

洪常委和副镇长都在场。

那位领导说,我这么些年,我是看着你们李书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这个人,经过波折,但又能冲破阻力。有时候,以为他过不了那个坎,他却冲过去了,让你目瞪口呆。谁能想到他能当青山市的市长?谁也想不到,我干组织工作那么多年,还没看到几个市长是真正由人大代表选出来的,他就被选出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喜欢,老百姓拥护。

那位领导说,老百姓喜欢拥护不容易啊!我们的干部,有时候想让老百姓喜欢拥护却又不得不考虑领导是不是高兴?大家都希望地方发展,老百姓希望,领导也希望,但在形式和方法上却未必能想到一块去,所以,常常就要选择放弃一方。放弃哪一方?不说你们也清楚。而他的不同之处就是,让老百姓意识到他的放弃是为他们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那位领导说,在青山市,搞再创辉煌,开始损害了多少人的利益?得罪了多少人?如果,成绩不马上跟上,没让大家看到立竿见影的实效,这个想法再好,也不会得到大家的拥护。所以,这里有一个胆识的问题,有一个能力的问题,两者都要兼备才能达到目的。现在,又跑到你们东江市去搞幸福建设了,可能好多人不理解,认为是不是太超前了?我倒觉得应该超前,这是今后,我们发展的路向。

他说,我们早就说过,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参照物,要靠大家在摸索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路子。那么,有时候就应该让一些地区先行一步,经营出一个模式,总结出一些经验。

他说,你们李书记这个人,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理论基础不一定比得上中央、省机构出来的干部,但是,他总能想出一些理论水平再高的人也想不出的东西。

他说,最近,我也在研究地方的发展。我一直呆在中央,虽然也经常与地方接触,但这种接触还是相对片面,而且,我一直在组织部门工作,有时候,也觉得对经济、社会发展还欠了解,在这方面,还真要向你们李书记好好学习。

李向东笑着说:“领导这话说得,我都有点飘飘然了。”

那领导说:“你李向东最让人放心的就是始终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一旦不做出点事,就担心别人把你忘了,不做些别人想不到的事,就不罢休,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洪常委说:“不甘寂寞的人不在少数,但未必就能选对方法。”

那领导说:“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想做事,未必能做事,弄巧成拙,大有人在!”

开始,李向东还不明白那领导怎么会有那么多感慨,他当然高兴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但一个领导如果不是想得那么多,那么深,是不会说得那么透彻的。这只是在评价他李向东吗?他清楚地意识到,他更是通过表扬自己,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后来,他才知道,那领导就要调离中组部,要去某省当省委书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后,李向东想要得到他某种帮助似乎会少了,于是,心里为那领导高兴,却又为自己感到不悦。

回到酒店,李向东跟杨晓丽通电话时,谈到这事,杨晓丽就在电话里责怪他,说,你这人真是一点不满足,你从市县出来,走到今天,还想怎么样?还想爬到哪里去?一直爬上中央吗?她说,踏踏实实干你的事吧?把东江市建设好,把你的品牌打造出来,把那个大奖拿回来才是最实在的。

李向东说:“你就会给我泼冷水。”

杨晓丽说:“我是让你清醒清醒。”

李向东说:“我要不清醒,就不会有这么一种忐忑,上面没有人说好话,很多事未必能干得了。今天,听他那么一番话,先还感觉很欣慰,领导那么赏识自己,后来,知道他要调走,心又冷了。”

杨晓丽说:“他那么欣赏你,你就不会想想,他当了省委书记会把你调去帮他?他调你去,就不是当市委书记了,应该该当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了。”

李向东说:“刚才还叫我清醒?现在你倒不清醒了。”

杨晓丽笑着说:“这不是又给你点鼓劲吗?好让你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丧失了斗志!”

李向东说:“你这种忽冷忽热的方法有点接受不了。”

杨晓丽说:“你才当市委书记多久,别那么多想法,不是还有省委主要领导吗?还有省政府主要领导吗?”

李向东说:“当然是越多越好,越高层越好。”

杨晓丽说:“你就不让他当几年省委委书记,又回来?他再回到中组部,职务可就不一样了,帮你的力度也就不一样了。”

李向东笑着说:“那时候,时机也到了,我当这市委书记也有几年了,也有成绩了,说不定,一下子就提到中央去了。”

杨晓丽也笑着说:“就会睁大两眼说瞎话。”

李向东转了话题,问,小军在家吗?杨晓丽说,出去了。这些天,他好像比我还忙,白天晚上都不沾家。李向东问,他在忙什么?杨晓丽说,说是搞市场调查。李向东说,这小子,回来搞中国市场调查了。说这话时,他是很有些得意的,想儿子这几年留学没白费,懂得独立意识和自我约束都非常强,回来休假,还不忘了给自己出课题,搞调查研究了,只是不知道国外的调查方法与他李向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适合不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能不能运用?

他打电话给小军,说听说,你正在搞市场调查。你选的是什么课题,都调查些什么方面的内容?小军说,他在调查东江市的房产市场。李向东笑了,说,你目光够尖锐的,竟选中了这个点。他问,调查得怎么样了?小军说,刚开始。李向东说,有什么需要的?要找那些部门,需要什么数据,你叫文仔帮你。回去后,我要看你的调查结果,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小军没想到老爸那么重视这件事,说:“我的调查未必适合你的,我不是从政府的角度去考虑的,是从老板做生意赚钱的角度考虑的。”

李向东说:“这不矛盾吧?政府不也希望老板赚钱吗?老板不赚钱,还不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过,我也希望你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一下,房价这么高,消费者能接受吗?不能接受,楼市怎么又高据不下?”

虽然,建设部门建民居楼有所行动后,东江市的楼市价格有过下跌,但很快又上去了。他想,是不是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让它降下来?老百姓安居乐业可是体现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数。东江市的人虽然比其他市的人收入高,但楼价也高,如果,能压下来,与其他市持平,这可是老百姓拍手叫好的一件大好事!

第1778章 杀一儆百第1367章 你成酒鬼了第790章 提高待遇第1296章 被算计第1022章 主攻方向第565章 这事得放一放第420章 突出一个“快”第339章 你要争取当市长第1007章 保护费第553章 亚当夏娃第282章 小孩子别乱说话第1863章 心里的苦第1254章 你先我跟后第1213章 青梅竹马第551章 败走麦城第320章 像哭的样子第791章 需要这么一个帮手第1971章 少数人意见第1284章 表妹失踪第224章 小倩的电话第583章 冷静,别忘了自己是谁第542章 理解迁就第1178章 生命更重要第1731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16章 绮红主动约会第1525章 旗帜鲜明第183章 喝醉一起开房第1325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1628章 不能让她俩扭成一股绳第533章 别踢那部位第1484章 最起码的公正第608章 不能不帮枝子第1863章 心里的苦第1177章 面目全非第839章 只学了点皮毛第613章 不要要不要贪第1213章 青梅竹马第1338章 送羊入狼口第1020章 逃离第353章 我的伤有谁知第350章 狗一样的人第1056章 枝子老实交代第1344章 权力重叠的用意第136章 李向阳、双枪老太婆第228章 关机第974章 把她放倒第719章 两头不到岸第1794章 看法标准不一样第65章 梦见绮红第1788章 我眼睛瞎了第1317章 解决窝里斗第1624章 我让你们失望了第530章 让上级领导放心的班子第388章 分享他的喜悦第758章 不知坠落到什么程度第205章 不要只对我好第1938章 两个两码事第353章 我的伤有谁知第1072章 不眠夜第1770章 欢送礼炮第1074章 小舅子第700章 不存在道歉和原谅第1088章 没必要斗来斗去第1039章 三者缺一不可第1464章 你快帮帮我第389章 拒绝专访第577章 冤死还不知怎么死的第1287章 谁克谁第968章 你瞒不了我第1289章 三点一线第1416章 错也下面的错第1465章 入乡随俗第1477章 普通公民的维权行为第536章 秘书电话第157章 一人应付不了第155章 很想回张老板那第1846章 主流与非主流第697章 把钱屯起来第373章 轮不到你骂我第238章 服服帖贴第1896章 东江市的女强人第337章 那男人是谁第1048章 自己绊倒自己第1826章 赚创意钱第512章 杨晓丽醉得不轻第972章 春节前的饭局第921章 还要研究工作第157章 一人应付不了第525章 老毛病又犯了第73章 要坚强挺起第386章 跟我到地级市去第341章 流血事件第1241章 色到了钱再跟上第576章 来头大得谁都不怕第1546章 推卸责任的办法第1695章 不是佣人第1710章 你要答应我条件第1400章 消防队员第1857章 买官卖官第1145章 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