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市长助威

张志东也到临市来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了解临市如何处理好食品公司的后遗症。群众已经上访到地级市到省了,有可能还要到中央国务院,怎么办?临市市委市政府应该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老余、李向东和常务副市长向张志东汇报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情况。

常务副市长说,他已经把工作重点放在劝解集资的群众上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群众太激动,怎么劝也不听,甚至于还要殴打劝说的干部。他说,其实,到这时候,说什么作用都不大,群众最讲实际,如果有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他心里是很有气的,很不想负责这事的。

张志东说:“有钱还要你干什么?有钱随便找一个也能干成这事。”

他说,你这是推卸责任吧?把责任往上推吧?当初,你在干什么?一个企业,在自己眼皮底下亏空了五个亿,这数目少吗?这是一年两年的事吗,能说一点征兆也没有?能说一点问题也没发现吗?

他说,我不是来追究责任的,这事已经定案了,也就不应该提了,但是,要说的话我还是要说。你不要觉得委屈,不要觉得这事根本就与自己无关,就算无关,为了临市的稳定,你也要千万百计做好工作。

常务副市长耷拉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李向东说,他已经在着手寻找投资商,希望能找到愿意收购兼并的企业,前两天还跟两位企业家谈过,当然,这总不是谈一次两次就谈得妥的,还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毕竟是五个亿的借贷,一时半会还不能有什么效果。

张志东口气缓了一些,说:“你要抓紧这个事,不要只给我口头上的东西。我要实实在在的东西,要白纸黑字签定的合同。”

老余说,这是个很麻烦的事,大家都很努力了,但是想要马上解决,似乎也不现实。他说,目前,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加大劝说群众的力度,有必要的话,会从市财政挤出一些经费,按一定的比例退还给群众,解解燃眉之急。

这么说的时候,他看了看李向东。李向东便知道他那话里的话了,知道他是知道张志东批拨下来那笔款了。

张志东笑了笑,说:“我也知道你们难,也知道你们有苦难言,这个事我会尽力帮助你们,尽力给一点倾斜政策,但是,问题还是需要你们自己解决。”

他说,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能让群众到省里到中央国务院上访,如果,再发生类似事件,直接责任人先写好请辞书,你老余这个书记,你李向东这个市长自己去地级市找书记做深刻检讨。

他说,长远之计,还是要想办法招商引资,想办法找到愿意收购和兼并食品公司的企业,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老余心里想,这话谁不会说,但是,五个亿呀!五个亿的亏空,那个傻瓜蛋会来收购来兼并!

常务副市长苦着脸想,自己是最倒霉的,摊上这个事,想要不写请辞书也不行了。

三人中,显得最轻松的应该是李向东,这几乎就不关他的事。他想,张志东提到他,只是不想让其他两个人觉得他特殊。

他有些感到不安的是,地级市那笔款拨到了,自己还没向张志东表示点什么。他想,张志东这次来,凶巴巴的说了一大通话,不会是向他李向东暗示那个事吧?

因此,李向东只得说,地级市支持临市的那笔应急款还没动呢。还在市财政的帐上呢,现在正在考虑如何把它用在刀刃上。

张志东说:“这个我不管,你们要怎么用就怎么用,我只要结果,只要你们把这件事处理得风平浪静。”

老余说:“我们一定尽力,一定尽力。”

张志东说:“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好。”

张志东不仅听汇报,还到食品公司走了一趟。

他问:“这食品公司是个什么企业?”

老余看看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市长“伊伊呀呀”好一阵,却答不到点子上。

李向东说,顾名思义,食品公司,就是负责食品经营的企业,在文革前,重点负责市镇的食品供给,所以,在全市各地都有它的供给网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按市场经济办事后,什么都放开了,这食品公司就不仅做食品生意,也做别的生意,不仅限于在本市各地经营,也到外地去寻找商机。

张志东问:“为什么就能亏空五个亿呢?简直无法想像。”

李向东说:“有几个原因吧!一是在外面做的生意亏了,却还捂着,还继续做,越做就越亏。二是本来企业就不赚钱,还硬说赚钱,虚报数字。数字可以虚报,但是税收却是不能虚报的,所以,向银行贷款向群众集资的部分款项便用于交纳税收了。三是为了向群众集资更容易,不断地兑现和支付集资的高额利息。四就是那老总的肆意挥霍。”

张志东问:“现在状况如何?”

李向东说:“清理盘子后,外地的公司都撤了,现在只剩本市的网点,战线缩小了,经营的范围缩窄了,生意其实还是能做的。”

他说,食品公司有一个传统项目,这是一直都有政策的,就是全市的生猪销售还由他们负责管理,利用这个特殊优惠,收购农民的生猪,屠宰上市,每年的利润也勉强可以维持。

他说,只是借贷负担太重,根本无力偿还,同时,这负担也把员工的精神击溃了,斗志涣散,得过且过。

张志东看看老余,看看常务副市长,说:“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

老余“嘿嘿”地笑,问:“张大市长觉得什么地方不妥?”

张志东说:“我问的这些情况,怎么是向东告诉我呢?应该是你们告诉我才对嘛!向东到这来才多长时间?好像他比你们还了解情况。”

老余忙说:“这是市政府负责的工作,。”

常务副市长满脸涨得通红,又一次成了档箭牌。这一天,他就是来挨批的,来出丑的。

张志东说:“看来你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看来你们自己也没有重视这项工作。”

他说,老余呀!你要重视这项工作,你可要记住,你还背着行政记大过呢!明年能不能过关,还要看你对这事处理的好坏。你把临市的经济指标搞上去了,有什么用?群众吵着到省里上访,吵着到中央国务院上访,你还是要背黑锅。

他说,当前,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如何化解群众的矛盾,如何让群众心平气和,让社会稳定。

张志东对常务副市长,说:“你具体抓群众劝解工作,竟连问题出在那里也没搞清楚,这能行吗?这食品公司怎么亏空的,你向老百姓都解释不清楚,谁会相信你。”

他说,你这次没有当上市长,心里不服气,这个我很理解,但是,你也要处身置地地想一想,临市发生了这么大个事,对你会不会有影响呢?老余都记行政大过了。

他说,你不要觉得冤枉,觉得自己没能升上去,觉得别人贪了亏空了,却要自己来收拾烂摊子。你要认为,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是对你的一次考验。

张志东把两人都数落一番后,看了看李向东,觉得不说他几句也不行,就说:“你刚来,我也就不说你了。你要把你的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上,要为临市人民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大好事。下次我来,你如果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三个人都点头哈腰地,但三个人都清楚张志东在骂谁,在给谁助威。老余想,这也怪不得别人,自己的的确确没做好工作,想自己要把这群众工作做好,尽管,这工作很难,再难也得做。他想,目前,做群众的工作是有点难度,但是,拖上一段时间,群众情绪下来,问题就好解决了。

他说,请张大市长放心,从今天开始,我一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一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化解群众矛盾上,认认真真对待这件事。

他说,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支持李市长做好招商引资,把商引进来,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公司的问题。

他很巧绝地把责任都推出去了。群众的工作还是由常务副市长具体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就让李向东去忙吧?看你能不能把个大傻瓜引来?

第1080章 以地抵债第75章 副书记第722章 可不可以投降第804章 选准攻击点第866章 澄副书记第727章 各人的心思第1077章 促内引外第325章 选择谁都痛苦第429章 就是要狐假虎威第1284章 表妹失踪第219章 拥抱一下第1329章 携款潜逃第743章 晚宴的亮点第148章 还我土地第250章 吓跑财神爷第1632章 新思路第585章 倒像被那局长敲打了第987章 封红包第849章 共同点第1408章 你先回家第847章 两个方案第1465章 入乡随俗第1283章 别让她们跑了第1422章 要闹也不看看时候第610章 比试比试第821章 犹豫是选择前的思考第1743章 他无法躲第1154章 肩上的担子更重第523章 贿赂谈判人员第1636章 同步进行第125章 官想做得更大第1313章 社会盲点第1400章 消防队员第1420章 窝里斗第1356章 趁虚而入之嫌第1481章 演戏第481章 二亿三第530章 让上级领导放心的班子第435章 无底洞第1115章 失去理智第928章 固定资产第1864章 省委主要领导的总结第1740章 你太狠毒第824章 周末不回家第1707章 只要漂亮的冲刺第621章 美国看报不化钱第790章 提高待遇第349章 别来这闹事第207章 调整新房第1742章 自乱阵脚第182章 自己多心第508章 打翻了醋罐子第1118章 强势尽显第441章 老市长出面调解第692章 最有效的润肤品第1070章 这事闹大对谁都不好第1501章 给我一个承诺1330章 无从下手第967章 解决的办法第110章 财政局局长第1081章 硬要加入第1218章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第835章 强硬搬出危房第496章 又爱又怕第1361章 暂时决定第264章 我要写篇论文第1431章 说不定你当市长第1067章 澄设计的圈套第28章 讲和第1761章 不相信你第268章 决战没有硝烟第1843章 摆在那好看的花瓶第1914章 合作与不合作第1462章 关系拉近了第976章 累赘第168章 灿烂的笑第1663章 转折点第931章 不服气不行第1523章 火力侦察第1074章 小舅子第986章 底线第1779章 雪藏的副市长第863章 为什么听你指挥第38章 家第927章 玫瑰红第660章 太合心意了第861章 玩小心眼第1448章 市长候选人第355章 分明在勒索第1083章 变通第1484章 最起码的公正第1396章 奇迹发生第1324章 争风吃醋第1567章 先要让我信服第1828章 电梯上行第24章 回来第1287章 谁克谁第1873章 怎么定性第1879章 角度不一样第1231章 帅与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