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林点头称是,觉得小赵说得有道理,就表扬他看问题能够看到实质了,进步多了。
接着,又陆续与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个别谈话,大家的态度大致分三类,一类是支持镇委王书记的,认为发展农业,才适合淮土镇的实际,一类是支持代镇长陈宏的,人不多,但都年青,血气方刚,认为走工业化道路,淮土镇才能快速发展。还有一类,持中立,哪边都不想得罪,只说安排干啥就干啥。这类人,小赵最看不惯,说他们没思想,属癞蛤蟆的,踢一脚动一动。
大家对镇委王书记和代镇长陈宏的看法也各持己见,有认为这下好了,洪麻子死了,淮土镇有希望了,镇委王书记稳重能干大事了。也有认为镇委王书记保守固步自封,有认为代镇长陈宏年青还不定性不踏实。有认为这个人和洪麻子都是一样,想法多冲劲足。
最后,李翰林觉得自己是来这里协调事儿的,帮扶工作的,怎么也要整出点名堂,毕竟自己是带着市委的嘱托而来,原来的两大阵营,现在随着镇长洪麻子的暴亡,而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只剩下镇委王书记这一大阵营了。
但是,虽说是变了,但问题的实质还没有彻底改变,那些原先支持洪麻子的一派,现在转变成,立刻支持代镇长陈宏了。
人就是这样,很势力,也很现实,这里的每个人,都为各自的前途做好了打算,支持洪麻子的人,不可能转变过来立刻去支持王书记,就只好支持新的镇长。这样以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作为代镇长陈宏呢,也需要自己有一部分人支持他,因为自己头上的代字,还“没”去掉,还需要这些人的投票,所以大家怎么想的,各自都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李翰林觉得很有必要跟政委王书记和代镇长陈宏谈谈,交流一下思想,目的就是希望两位能够集中精力,统一思想,把想法统一到一个认识上来,再也不能出现以前另大阵营的对垒局面了。
时间也定好了,为了能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一个定在上午,一个定在下午。
李翰林本来是想先和代镇长陈宏谈完再和镇委王书记谈,党政办也通知了,但是,镇委王晓昌书记提出先谈,说下午要回城里办事。于是,又便改了两人的排序。
在跟镇委王书记谈话前,李翰林竟与小赵谈了一个出乎这位年轻人意外的话题。
他问:“这些天的接触,你对镇委副书记李立群印象如何?”
小赵愣了一下,才说:“这人很平易近人,不过,我对他总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李翰林问:“什么感觉?”
小赵说:“我不清楚,反正是不喜欢。”
李翰林笑,说:“不会是先入为主吧?你对代镇长陈宏有好感,所以,凡是不支持他的人,你都不喜欢。”
小赵说:“没有,不可能。”
李翰林说:“你注意这样一个问题,这镇委副书记李立群在镇委书记和镇长中间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小赵没说话,细心地揣测李翰林的意思。
李翰林说:“以后,留心观观察察。”
这是李翰林到淮土镇后,第一次提出自己的看法。
镇委王书记离约定的时间晚到了十多分钟。他说,有一位老台湾老兵回来了,请他去喝茶,所以,迟到了。
李翰林说:“没关系,你这喝早茶也是工作”。
镇委王书记说:“那老台胞为家乡做了很多好事,这次回来,准备捐资建一所学校。”
李翰林说:“淮土镇经济上不去,拿不出钱建学校,只好发动海外乡亲捐资办校了。”
李翰林说:“很多地方都这么做。能够调动台胞爱国爱乡的积极性,捐资为家乡兴建公益事业也是一件大好事。”
镇委王书记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支,想抛给李翰林,李翰林示意现在不想抽烟,又要抛给小赵,小赵摆摆手,他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烟收了回去。
李翰林说:“你自己抽吧,我们这里不禁烟。”
镇委王书记说:“不抽烟的人闻不了烟味。这房间有人抽烟,烟味很久都散不去。”
李翰林笑着说:“我们都是抽惯二手烟的,所以平时自己也抽烟的,只是现在不想抽而已。在市里开会,哪一次不烟雾腾腾?”
镇委王书记也就不客气了,点燃了一支烟。
李翰林说:“这几天,我们已经和班子其他成员谈过了,就剩你们党政一把手了。为什么要把你们放在后面谈呢?主要是想先从外围了解一些情况,掌握了一个大概,和你们谈就有些思路了。这样不用浪费你们的时间,也可以谈到本质上的东西。”
镇委王书记说:“理解,理解。”
王晓昌说:“这几天,你们真够辛苦的,白天晚上都忙。我这边让代镇长陈宏搞得一堆烂摊子,整天往市里跑,应付这个,应付那个,争取这个支持,那个支持,所以,一直没时间过来看看,应该先检讨。”
李翰林说:“我们这次下来,一切都安排得很好,包括工作上的安排和生活上的安排都很好。
镇委王书记说:“这样好不好?今天周末,你们是一定要回淮河城的,我也在城里办事。我请你们在城里吃晚饭,吃餐丰富点的,别总吃那些鸡呀鱼的家常便饭。”
李翰林说:“不用了,这白吃白住的已经很好了。再说出来了这么几天,小赵回到城里,那还有心思陪我们这些人!年青们嘛,这种时候,吃龙肉也吃不出味。”
他知道,小赵每天都给新婚妻子通好几次电话,也曾歉疚地向小赵保证下星期开始不忙了,隔一天就回城一次。
镇委王书记问:“怎么谈呢?是不是能提示一下,更有针对性些。”
昨晚,李翰林和小赵已梳理了其他人的谈话内容,根据那么些内容整理了一个与镇委王书记和代镇长陈宏的谈话大纲,于是,便由小赵按大纲提问。
他问:“你谈谈对陈宏这个人的看法。”
镇委王书记说:“那我就直话直说了。”
“如果不客气地说,代镇长陈宏是我带出来的。我是从政府机关一步步走上来的,我和许多青年干部共过事,但我觉得,那些青年人要么太听话,要么不听话,总给人不够踏实的感觉。像代镇长陈宏这样的既听话,又不听话的年青干部不多。比如说,他可以按你的指示去办事,但是,在办事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个人的想法,所以,办起事来总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比你原来想像的结果更让你满意。”
他说:“在与我共事的许许多多人中,他是一个我最愿意提拔的年青干部,也是提拔得职务最高的青年干部。当然,这与他自身的起点高有关系,也和我当了镇委书记有一定的决定权有关系。
“当时,有很多人说他是“擦鞋仔”,说他从县委机关下来,别的不精通,擦鞋讨好领导很有一套,就是现在,很多人还提起这事,但是,我不这么认为。那个领导不喜欢讨自己欢心的下属?”
李翰林说:“其实一直以来,我想要发挥立群副书记的作用,他应该是你们镇里资格最老的一个人了吧?”
镇委王书记说:“镇委副书记李立群是个好干部,年龄比我大几岁,又是本地人,在淮土镇的干部群众中很有威信,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很多群众工作,如果我们去处理,要化费大力气,但是,他一出面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比如,工业园区的征地问题,如果,不是他出面的话,原来的洪镇长是不行的,洪麻子不注重工作方法,办事也很冲动,跟群主闹起来,那样矛盾就会激化了。”
小赵问:“你一直没反对搞工业园区?”
镇委王书记说:“我为什么反对搞工业园区?搞这个项目,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是党委会定的。”
小赵问:“你认为,洪镇长在搞工业园区这个项目中,有那些事做对了,有那些地方还存在不足?”
镇委王书记说:“从大的来说,我就说大的方面,小的,那些锁碎事就不提了。”
王晓昌说:“好的方面,就是他把那开发商引回来了。按那工业园区管工地的人说,是骗回来的,一点没错。我认为这“骗”并不是贬意词。当时,那里只是一片荒地,手头上也没有钱,不骗怎么行?骗得回来就是本事。市纪委下来调查的时候,有人说,洪镇长与那老板是朋友关系,说洪镇长没有搞招标。我的观点很明确,他们如果不是朋友,怎么骗得来?现在的生意人一个比一个精明,单靠骗是骗不来的,还有朋友交情,哥们义气。我们搞什么招标?手头一分钱也没有,怎么招标?谁来招标?人家“轰隆隆”开着机器设备来搞三通一平,我们就谢天谢地了,请人家吃饭还请不及呢。不要看到现在有点模样了,像块肥肉了,就眼红了。其实,我们还欠了人家好几十万呢,答应一有企业购买土地,就马上支付。”
他说:“坏的方面,我想就不细说了,大家应该都谈过,就是资金问题。我收回他的财政审批权,也是无奈之举,我知道,他那边很困难,农民吵着要土地补偿,那老板吵着要购买柴油钱,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洪镇长不能连个招呼也不打,就挪用了。他根本没把我放眼里,我起码还是镇委书记,这个镇是我说了算,我是一把好手?”
李翰林说:“可以肯定,这一点,他一百个不对。”
在与所有人的谈话中,包括支持和反对洪麻子的人,都一致认为这是洪麻子最失策的地方。
小赵问:“据说,你们在党委会上发生过很过激的争执。”
镇委王书记笑了,说:“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人事调动的问题,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调动。但是大家心里都憋着气,吵起来就有些控制不住了,就有些话外音了。”
他自嘲地说:“很多时候,我们这些人,是尽量避免争吵的,即使真因某件事争吵起来,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又希望通过这个争吵能让对方明白一些东西。”
李翰林说:“精辟。你这句话很精辟!”
他们还问到许多问题,镇委王书记也谈了许多情况,但是,与上面有所重复的,便不一一表述。
李翰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