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第三面红旗

吴天然并不满足于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处理事务,按照惯例,三司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程序性的、阶段性的。***负责的是关于对中部六省提出列入中央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指导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负责局级干部的备案审查和宏观管理工作;承办部分干部的调配、交流及安置事宣。说白了其主要的工作是两条:一是负责对省部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向中央提出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负责从厅局级干部中选拔省部级干部的后备人才。用老百姓的话讲,一是直接管理省部级干部,二是间接管理厅局级干部。

对于各省提出的班子及干部建设与使用,三司在很多时候,都只是象征性地把把关,然就就提交给了部长办公会进行研究。因此,吴天然觉得,三司的工作还没有走出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有很多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

但一时半会要改变多年以来形成的工作模式还无法做到,吴天然就把心思用在了调研上。目前,他比较感兴趣的有两个专题,一是组工干部的自身建设问题,二是树立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旗帜问题。在第二个问题上,吴天然早在山阳任组织部长的时候,已经树立起了村支部书记郑九天及乡镇党委书记宋长江两面红旗。实践证明,这两面红旗都是经得起考验,至今仍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学习的榜样。现在作为中组部的一位中层领导,吴在然的眼光自然要放到全国,他决定要发现、树立一位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从而能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的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奉献的*来。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天然得知山东省寿光县有一位已经离开十几年的老县委书记,至今仍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扔有极高的声誉。吴天然找来一些资料,发现这位名叫王伯祥的原县委书记,其长相和普通的老农民没有任何区别。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县委书记,却将一穷二白的寿光打造成了山东的前8强。

王伯祥,男,汉族,寿光市化龙镇北柴西村人,1943年2月出生,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至1991年8月任寿光市委书记;1991年8月后,先后任潍坊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2002年12月因病辞去市长职务。

可惜这时候的王伯祥已经赋闲在家,这样一位曾经辉煌的县委书记还能不能树立为全国性的模范,吴天然的心中也展开了一些斗争。但他最后还是觉得,只要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只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不管他现在是不是在任上,人们就不应该忘记。

这样一位老人,寿光县50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走在寿光的村落街道,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伯祥书记”。

一位已离开县委书记岗位整16年的老同志,只因在任五年半的工作,被当地百姓永远牢记。他当年任县委书记时候一穷二白的山东寿光如今在全国百强县榜上排名第24位……

就凭着被当地百姓念叨了十几年,吴天然就认为有必要亲自去见一见这位有些传奇的王伯祥。这一次吴天然到济南去,只随身带了一名工作人员。坐的还是火车的硬卧,并且是以记者的身分去见王伯祥的。当地的领导们都不知道中组部来了一位司长。

一见王伯祥,吴天然就笑了。和照片上看到的一样,王伯祥完全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吴天然说:“离开县委书记岗位16年了,大家还都惦记着你,真不易!”

王伯祥哈哈大笑,接着却聊起最近自己打算学学电脑,不光要上网看新闻,还要学打字发帖子。和王伯祥聊天你会发现他常不由自主地就引导话题。

在随后的交谈中,有几件事给吴天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伯祥干的“荒唐事”:命令全县干部去卖菜。

王伯祥做事一向雷厉风行。当年刚刚走马上任三个多月的他就做了一件今天看起来有点“荒唐”的事儿。

1986年11月11日,王伯祥一声令下,要求全县一百八十九个副科级以上的单位主要领导,按人头分配把六千万斤蔬菜给卖完。一时间,寿光大大小小的党员干部,差不多全跑出去卖菜去了。

整整一个月,卖菜成了最大的政治。干部们托关系,找门路,好赖把菜卖完了。

今天的王伯祥再回忆起来,摆摆手说:“现在可不能干这个。当时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总不能眼瞅着好好的菜烂到地里,我挨几句骂也没有关系。”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年代,干什么事儿都是步履维艰。

寿光县一穷二白。南面,农民守着几亩薄田受穷,北面更糟,“来了潮、水汪汪,退了潮,白茫茫,望着海水渴死人,守着土地去逃荒。”

王伯祥的思路是,南边抓菜、粮、果,北边抓盐、棉、虾,工业也不放松。可是菜种上了,却销不出去,“干部兼职当销售员”总不是长久之计。

“摸着石头过河”的王伯祥脑海里为寿光蔬菜的销售设计了五条“通道”。正在这个时候更大的麻烦来了。

有上级领导找到王伯祥,要“兴师问罪”,“地里都种菜了,以粮为纲还要不要抓了?”

当时,社会上“姓社姓资”的讨论还很激烈,好心的同事就劝王伯祥,“还是收收手吧,弄不好要犯错误的”。

王伯祥一面笑呵呵地面对领导的质问和同事的劝阻,一面甩开手脚干事。“心里装着全县老百姓的吃饭穿衣,上不怕丢乌纱,下不怕挨骂”,改革年代,王伯祥是个敢闯敢试的人。

破天荒重奖,留住了冬暖大棚的技术人才;为了寿光蔬菜行销全国,架桥修路建厂子;为了企业主更好了解省外市场行情,去找副省长要电话指标;鼓励老百姓去搞私营,一批菜贩把寿光菜销向全国……

从最初三元朱村的十七个党员带头搞冬暖大棚,几年间,山东寿光就成了全国知名的蔬菜集散点。又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如今的寿光已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蔬菜之乡”。

王伯祥流传下的佳话:中央部长工地寻官记。

在如今的寿光市候镇东北部通港路两侧有几间不起眼的破旧瓦房,在布满白色盐堆的广阔地里显得格外扎眼。这曾作为当年寿北开发指挥部,是王伯祥工作和休息的地方。

在寿北开发的第三天,王伯祥就把铺盖搬到了工地。四间破房子,一张老式桌子,扯上一根电话线,安一部摇把子电话,就是王伯祥的全部办公设施。

王伯祥天天卷着裤腿,穿一双黄色解放鞋,在坑坑洼洼、沟沟坎坎的工地上察看、劳动。

有一次,农业部部长林乎加和山东省副省长朱奇民到寿光视察,在县城却没有找到县委书记,找人找到了北大洼工地。

王伯祥满腿泥巴,从窝棚里钻出来,林乎加部长错把王伯祥当成了民工,问他:“你们的‘伯祥书记’在这里吗?”

王伯祥答道:“我就是。”

老部长惊异地打量了一番王伯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好长时间没有说出话来。后来,他非常感慨地对朱奇民说:“一个县有这样的书记,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

这个故事成了佳话,广为流传。

如今,从原寿北开发指挥部往四周去,大大小小遍布着3.5万亩盐田,年产150万吨盐。侯镇居民1980年人均收入409元,到2006年是人均7000元。

总结工作经验,王伯祥说,凡事党员干部做开路先锋,搞蔬菜大棚,党员干部先上,挖虾池,党员干部先上,开盐田,还是党员干部先上。等摸索出路来,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益处,自然会紧跟上来。

王伯祥“带队伍”原则: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王伯祥任寿光县委书记期间,从来不在提拔、任用干部上“开口子”。他毫不回避自己的观点和激愤:“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把不住这个‘口子’,一切莫论!”

寿光县三十多个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三百多名合同制乡镇干部,全是实行公开招标和考选确定的。

1988年1月,大张旗鼓地公开考选八名副科级干部。干部们说:“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理当如此!”“县委在用人上有‘真事’,咱就有奔头!”

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家队伍。王伯祥就马上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全县一百零二个经济单位中,先推荐出一百个有事业心的能人,再从中选四十名,作为企业的后备厂长、经理,分期分批派往新班子中去。

王伯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公开选拔的每个环节,并且不动声色地搞起了实地考察。

晨鸣集团的陈永兴、供电公司田其祥、仙霞集团王金栋、化肥厂的张世钦,磷肥厂的杨志强,啤酒厂的宋祥州,白酒厂的刘子祥,百货大楼的舒安,富康制药的王树功、杨维国……一个人口、面积中等的县后来能崛起了许多国家级大中型企业、名优企业,这支企业家队伍功不可没。

回想当年,找王伯祥托人情的也不少,办公室电话比平时多了好几倍。王伯祥的回答一律是:“只要符合条件,就一定行”。那就是说,“不符合条件就没办法啰”。

王伯祥总是强调: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绝不可以凭关系、论亲疏、索钱财选人用人,更要杜绝选人用人上的“跑”、“要”、“买”。

吴天然面对面接触了王伯祥,感到这个人不仅仅是艰苦奋斗的典范,而且还开拓创新的典范,很有时代意义。

吴天在当即指示随行的小陈继续沉下身来,多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采写出一篇有尝试的报道。他准备回北京后,就向部里的领导汇报,力争把王伯祥同志树立为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和榜样。

第534章 当选十七大代表第831章 狐狸尾巴第811章 书记哥第750章 步步紧逼第505章 聆听总书记讲话第98章 家有仙妻(1)第913章 有话好好说第107章 走马上任(2)第11章 写作班子(中)第707章 我一肉身,即是汝一肉身第154章 我的奋斗(5)第553章 最成功的男人第686章 躺着睡觉也是奉献第455章 五人合葬第593章 佩枪的司机第917章 我的修养要则第703章 7+2第234章 见多方能识广第707章 我一肉身,即是汝一肉身第361章 老爷子第873章 文强被抓第64章 我的叔叔阿姨(3)第847章 死亡宣言第892章 自愧不如第691章 四对裸体鸳鸯第474章 红三代第226章 衣锦还乡第306章 人老心红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第629章 凤凰与野鸡第641章 读万卷书第186章 带上校花去穿越(7)第170章 对外要打压(4)第4章 煮酒论英雄(2)第514章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第85章 山顶洞人㊣(4)第370章 不怕劫色怕劫财第668章 最佳创意奖第744章 中纪委支持你第672章 呕心沥血第253章 花钱是女人最大的享受第234章 见多方能识广第416章 这年头,送礼真难第237章 山外无山第196章 九年之痛第404章 哥只是个传说第686章 躺着睡觉也是奉献第672章 呕心沥血第647章 惨不忍睹第541章 台上台下第720章 无招胜有招第643章 交天下友第406章 哥可没想到你还是一个处女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833章 僧多粥少第800章 黄金之路第842章 畏罪自杀第422章 矿主潜逃第546章 生孩容易起名难第937章 偷袭前夜第21章 健美大师(下)第522章 实施监控(下)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563章 走马换将第203章 千里走单骑(1)第872章 王爱民走麦城第202章 处女今年四十八第276章 另类的学生会主席第349章 攻其不备第772章 独占獒头第175章 必杀令(3)第299章 血洒拳台第605章 杀破狼第565章 不堪回首月明中第446章 扣在弦上第604章 左耳帮第435章 阿雪心中的那片海第633章 天崩地裂第710章 人生抉择第565章 不堪回首月明中第267章 讲奉献,也要讲科学第737章 心藏风云世莫知第518章 送一件法宝(下)第310章 秒杀县委书记第606章 喋血街头第573章 辩证的、唯物的、主义的第289章 运筹帷幄(中)第167章 对外要打压(1)第85章 山顶洞人㊣(4)第325章 舌战第204章 人事之争第465章 踏上回家的路第899章 谍影惊现中南海第645章 幸运百分之一第49章 连环计(4)第214章 结绳记事第440章 阿雪是我的种第715章 也许只是领导艺术第50章 铁胆卫士(1)第241章 老牛啃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