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稻花香



到哪里去呢,花莎莎说,黑元帅,咱们要看,就看最大、最好的。

黑铁胆说,好,就是稻花香了。

花蕊蕊笑着说,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个名字不错。

黑铁胆说,我给他们联系,我这里有稻花香集团副总关三峡的电话。

花莎莎笑着说,老关啊,我这里也有。我给他联系。

关三峡一听说安徽双轮池的副总花莎莎,K省白沙集团的总裁黑铁胆要一块儿到他们稻花香集团参观,既非常高兴,又有些迷惑。是啊,这两家集团的老总怎么会联手行动呢?另外,去年,黑铁胆就说要来这里参观,可最终却没有来。没想到,这一次黑铁胆不仅要来,而且还和花莎莎一块儿,真不知黑铁胆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关三峡在宜昌汽车总站接到了黑铁胆他们,这家伙不仅上前和黑铁胆热烈地拥抱,还轻轻地抱了抱花莎莎和花蕊蕊。

黑铁胆看得出,关三峡,果然是一位豪爽的峡江汉子。

关三峡带着他们先到位于龙泉镇上的稻花香集团总部转了转,看了看。

黑铁胆看罢,长叹一声说,关总啊,这里可是一方风水宝地啊!

花莎莎也赞叹说,厉害啊,这里分明已经变成一座酒城了!

关三峡自豪地说,那当然了。这个地方是我们稻花香老总蔡宏柱先生亲自圈定的地方。

黑铁胆看得出,关三峡对蔡宏柱那是发自内心地敬佩。

花莎莎说,蔡总自己就是一部传奇,关总啊,给我们讲讲他吧。

关三峡说,好好,要讲稻花香,当然先得讲一讲我们蔡总了。

关三峡说,我们蔡总说过,“事物都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是企业生命态。这么多年来,从来就只听说‘茅五剑’,我希望有一天,大家会听到和说到‘茅五剑稻’,茅台是中国的酒镇,我们也要把龙泉建成另一个酒镇!”

黑铁胆说,蔡宏柱先生有资格讲这样豪迈的话,他是有底气的。

关三峡点着头说,是啊,我们稻花香是一个新品牌,作为酒厂,我们也是一家新厂。我们这家酒厂创立于1982年,不像你们白沙与高炉,都是建国前后成立的。还有,我们的起步也很低,1982年我们厂成立时是生产酱油的。那个时候,我们稻花香集团是以3个人、3口缸、3000元起家的,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村办企业。

花莎莎说感叹道,1982年才建厂,3个人

、3口缸、3000元,村办企业,短短的18年过去了,你们稻花香就成长为白酒行业的航空母舰,关总啊,你们太厉害了!

关三峡说,是我们的蔡总厉害!

接下来,关三峡就简要地讲了讲蔡宏柱先生的创业之路。

1951年,蔡宏柱出生在湖北宜昌镇一户普通农民家里。小时候吃不饱饭,他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嚼过野菜、花椒树叶。

黑铁胆说,蔡先生和我们白沙集团的杜总是一年出生的,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过过苦日子。

白莎莎说,我们高炉的老总刘俊卿也是这个年龄,他们的经历都差不多。

关三峡说,是啊,他们都是“老三届”,都是知青啊!

接下来,关三峡又自豪地讲了起来。

高中毕业后,蔡宏柱先后当过生产队会计、小学教员,之后打过铁,拉过板车,赶过驴车,干过林场炊事员、供货员、技术员,还贩过柑橘,养过蜂。十几年的草间求活,使他认准一个理: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但农民一旦离开了土地,就如同秧苗掐了根儿,绝非长久活路。于是,当同伴们纷纷背井离乡寻找新生活时,他毅然将脚跟稳稳扎定在世代躬耕的青龙山村。

18岁那年,生产队交给他50元钱,说:这是队里一半的家当,你拿去做本钱,想办法赚点钱回来分给大家过年。

他在一家骡马店住下,靠一辆板车一头牛,起五更,睡半夜,过年时,他给生产队挣回了1700元。

蔡宏柱说,他忘不了乡亲们分到钱时的笑脸,这让他自豪,也让他沉重。

蛰伏于心底的热情与智慧一旦觉醒,就会迸发无限可能。

3个人,3口缸。1982年冬天,31岁的蔡宏柱带上“全部家当”,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办起了当地第一家企业——青龙酱油厂。这个时候,蔡总可是年轻、帅气、充满活力。酱油从水缸中透出,没人知道这股香味会带来什么,蔡宏柱也不知道。祖祖辈辈未离开过田地的他,知识隐约觉得:泥腿子要改变命运,就不能总守着一亩三分地。从此,一个农村青年带着希望和梦想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跋涉,开始他人生的第一次转变。

蔡宏柱甩开膀子,拼命地干,酱油厂很快就能赚钱了。

198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国家“关、停、并、转”政策下,一些规模小、效益不好的企业,纷纷改弦易辙,另谋生路。这时,已经有了5年办厂经验

的蔡宏柱,慧眼独具,再次做出大胆决定:整合小厂,扩大规模。为了做大做强,为了家乡人民致富的平台更大更宽广,蔡宏柱决定向白酒行业进军,1986年与沙溪村双龙青溪饮料厂合并,1988年兼并土门酒厂,完成了从村办企业向镇办企业的历史性跳跃。

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这三个企业,三个破烂厂最终负债40多万元。开弓没有回头箭,蔡宏柱舍得一身剐,又大胆兼并了国营龙泉食品所,打下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然而,到1991年蔡宏柱花费了十年的青春热血,结果企业还是负债累累,困难重重。

蔡宏柱开始了痛苦的思索,亡命地奔走在全国各大白酒市场,观察市场行情,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每天工作时间达16个小时以上。终于他敏锐地捕捉了市场的先机,1992年蔡宏柱提出“找名人、找名厂、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他关闭酱油厂,全力转战白酒业。当年9月,带着峡江山野额芬芳,带着乡间农民的梦想,第一股酒香飘过古老的龙泉镇。蔡宏柱嘴里尝着酒,眼角噙着泪。他第一次觉得,稻花的香味如此醉人。该给自己酿出的美酒起个响亮的名字,他把这事交给尊敬的老师姜秉彝。姜老师翻了一夜的书,给蔡宏柱写下了三个字——“稻花香”。

蔡宏柱轻轻吟罢,连声叫好。

就这样,稻花香酒问世了,它成为蔡宏柱一生和企业的转折点。

1993年他又提出了“强化自我,服务人群;逐鹿大市场,敢为天下先”的经营理念,开始了企业的跨越式大发展。到1994年企业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是1992年前的近20倍,从此稻花香在中国的白酒市场赢得一片天地。1996年产值突破2亿元、2000年逼近10亿元……

稻花香以每年赚一个厂的速度跳跃式发展,当年的小酒厂最终“破茧成蝶”,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优质白酒生产基地。

黑铁胆感叹道,三个人,三口缸,三千元贷款起家,18年苦心经营,十多年的南征北战。一个曾在龙泉养蜂种田的农民,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用浓郁而醇香的乡土情愫,酿造出一杯千万人为之陶醉的白酒——稻花香。这杯酒,以身价6.08亿元,与茅台、五粮液齐名问鼎“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棒,太棒了!

花莎莎笑笑说,黑总是诗兴大发啊!

黑铁胆说,稻花香,本来就是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

(本章完)

第212章 白沙控股第270章 公主驾到第505章 人心难测第572章 我的黄河第540章 采处第423章 圆圆为哥服务第219章 大小帝国第1章 火眼金睛第582章 胡长剑上前线第397章 琢磨第234章 面授机宜第30章 吃螃蟹第152章 从零开始第379章 八品吴承恩第256章 鸭子头第195章 不差钱第574章 我的初吻第39章 28个半第223章 夕阳坠落于最美时分第616章 狂乱之夜第60章 三个女人第685章 错把狗牙当人牙第233章 羞愧难当的梦遗第625章 千年不遇第662章 晴天霹雳第406章 直隶总督第632章 何必争辩第504章 知心人第182 冰鉴第72章 人中龙第392章 就腿搓绳第642章 为钱疯狂第620章 天机变第182 冰鉴第647章 父女恋第704章 官心计第127章 势在人为第35章 中国酒王第182 冰鉴第595章 大罩第397章 琢磨第183章 性动力第701章 杀一儆百第466章 B计划第264章 终于找到了北第139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685章 错把狗牙当人牙第5章 另一个自己第96章 杀手锏第12章 白如雪的命运第592章 暗战与暗恋第10章 总裁秘书第188章 100桌宴席第562章 男人比什么第37章 谋事与谋势第333章 一查到底第45章 惊涛骇浪第105章 天外有天第506章 座谈会第487章 结识李文武第225章 人生如戏第575章 雪莲花第329章 合计170章 凤凰建设第48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第564章 小钢炮的厉害第398章 质与量的碰撞第330章 血雨腥风第33章 英雄救美第627章 千钧一发第26章 失衡第386章 集体离婚第202章 金钱、女人与文凭开宰150万字第629章 我有罪第367章 南京,南京第354章 选拔小组第529章 警中之花第68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91章 见面会第624章 幕后推手第633章 弯道超越第78章 水火不容第545章 可怕的红黄蓝第667章 瓮中之鳖第464章 无知少女第741章 官杀第47章 敢教日月换新天第408章 水落石出第550章 换了人间第388章 老爷子第613章 找真典型太难第157章 1号与2号第545章 可怕的红黄蓝第253章 被首长了一次第259章 好享受第117章 玩失踪第519章 悲凉第132章 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