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5章 西部雄鹰

任何一个干部,都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让领导质疑。因为这不仅仅是能他能力的怀疑,也是给他们人品的怀疑。看来西部地区,还有很多干部不知道自己的作风。

通过这件事,张一凡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们依然在用自己以前的老套路,老方法去面对,解决问题。

该是时候,让他们习惯自己的工作方式了,张一凡心里有了计较。

做为一个地方领导人,只有把自己的习惯和原则贯彻下去,才能树立自己的形象,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官场潜规则。

并不是每种潜规则都是不好的,象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有它积极的一面。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来源于这种规则。张一凡今天表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平静,他看着两人,心里非常清楚他们的用意,用老方法,能遮掩的,继续遮掩。能不公开的,尽量不公开。可以大事化小的,尽量不追究。

正因为这种工作方法,直接导致了很多弊端,心存侥幸的人越来越多了;麻痹大意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把工作当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秦瑞生听了两人的汇报,心里也不禁为之一笑,这也太敷衍了事了,看来这些人还不知道张一凡的习惯。他这人,有多大的脸,丢多大的丑,再大的伤疤也要揭出来。

他从来都是一个不懂得掩饰的人,市委的处理意见,明显与他的原则相违背。秦瑞生就知道,张一凡肯定不同意。

但他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继续当一个旁听者。张一凡叫自己过来,就是当旁听的。一个人要学会如何定位,千万不要越界。

不管你的立场怎么样,不管你观点如何,在不需要你表现的时候,你应该学会安静。

有一点,秦瑞生猜测错了。

张一凡并没有发作,而是轻轻一挥手,“你们先出去吧!”

两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领导心里的真正意图。

张一凡的温和,让秦瑞生颇为意外,他在心里暗道,张一凡又成熟了很多。这是一种政治修为,最高的境界,就是永远不让别人猜测出你的心思。

两人离开后,张一凡的目光落在秦瑞生脸上,“瑞生同志,伊吾事件,你怎么看?”

张一凡征求他的意见,这让秦瑞生心里不得不多想了一圈。

其实,张一凡将秦瑞生叫来,也是想看看他的态度。秦瑞生道:“宁枉匆纵!”

四个字,表明了他的态度。

不过,秦瑞生说得有些过了,他也在试探张一凡。

秦瑞生为什么来西部,他心里很清楚。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立场不同,但秦瑞生知道,立场归立场,工作归工作,西部这摊子,涉及到组织方面的事情,他无法推卸。做为一个省委组织部长,他更应该承担这个担子。

关键是张一凡的态度,他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以张一凡的性格,纵绝对不会,枉就不行。这不是解放前某个时期,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人。咱们是党员,必须遵守规则。

张一凡看了眼秦瑞生,“瑞生同志,伊吾县事件,我看还是组织部考核一下吧!”

秦瑞生心里叫苦,象这种情况,应该让纪委出面了,组织部考核什么?都已经出问题了,直接叫纪委捅下去就是。

既然张一凡这么说,秦瑞生不得不提了一句,“张书记,我看还是由纪委出面比较妥些。”

张一凡心里早就有这打算,只是听到秦瑞生说要匆枉匆纵,他就想试试秦瑞生的态度。秦瑞生没想到这件事会揽到自己头上。他承认,如果纪委查出了问题,有了处理意见,他们组织部必须插手,将干部人选确定好。

这几天他正头大,凭他对张一凡的了解,要搞好这次伊吾县的换届,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

刚才这句话有点大了,张一凡随手将麻烦扔了过来。秦瑞生只好妥协,请求纪委出面。

办公室外面的二人,等了很久,一直到下班的时候,才看到张一凡和秦瑞生出来。

两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让省纪委介入调查。凡是有问题的干部,这次可能麻烦了。

省委的态度,让两人极度震惊,或许是因为这个问题,两人突然变得惺惺相惜起来。刚才那种猜忌,在刹那间烟消云散。省委显然不满意他们的处理意见,要扩大化,一查到底,绝不辜息。

得到这个答案,两人心事重重。

下午,张一凡主持了会议,针对伊吾县发生的事情,做了重要讲话。

并且宣布了一条很重要的条款,从五月起,在本省范围内,取消所谓的停薪留职。在规定时间内,不回归原岗位的干部,公务员,一律做除名处理。

这一重要消息的公布,引起了西部省内很大的反响。而这项规则的执行,由各级组织部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将无条件除名当事人,并严肃处理相关领导。

这是张一凡上任以来,第一次提及到这类事件。以前在其他地方,这种问题尚不是太严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到了西部省,他突然发现,这类事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候。

有太多的公职人员,利用各种借口和名目,搞什么停薪留职,挂虚名,报假帐。

张一凡在会议上强调,国家录用一名公务员,其根本目的是希望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在这个位置上发挥自己之所长。停薪留职不在其位,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以后坚决杜绝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国家单位不是福利院,也不是养老院,该有的福利不能少,但应该做的工作,同样不能推。有的甚至连薪都没留,一年到头只需要到单位报二次到,即可以拿到同样的工资,这样的人更加可恶。如果大家都搞停薪留职,占着这个岗位不工作,然后再去聘一大批临时工,累死累活的还是那些临时工,他们却在酒店里搓麻将,喝花酒,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当然,这种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他们的目标就是贪图享乐,醉生梦死。张一凡这个政策,可谓是大快人心。

不过,却也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弹。

连秦瑞生都没有想到,张一凡会突然来这么一手。

事实证明,这项政策是得民心的,但是却损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

纪委调查组的同志,终于从伊吾回来了,调查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整个伊吾班子都有问题,从上至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懒散,拖拉的工作习惯。很多人因为被分配到伊吾这种地方,心存不满。心态不好的人,你还能指望他搞好工作?

象曹清风之流,更是想尽办法,巧立名目,寻思着如何从上面获得更多的补助。做为一个国家干部,他们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因此,张一凡决定将伊吾做为一个重点来抓,如何治理这个小县,重组领导班子是关键。

看到伊吾的情况,张一凡无由地想起了甘凉省的付方长,因此,他在心里感叹。象付方长这样的人实在太少,要是多几个这样的人,哪怕是再苦,再困难重重的地方,总会有脱贫的一天。

正想到付方长,腾飞进来说,付方长打电话过来了。

第876章 官路迢迢第1226章 国之大器第926章 问鼎省府 当选副省长第2313章 喇叭之乱第2322章 喇叭之乱第1586章 江淮风云第484章 85第2555章 暗战第1319章 江淮风云第544章 044第518章 018第1700章 江淮风云第2292章 走进新时代第1364章 江淮风云第2576章 暗战第730章 官路迢迢(130)第518章 018第1976章 西部雄鹰第2271章 走进新时代第2110章 西部雄鹰第2004章 西部雄鹰第1337章 江淮风云第1954章 西部雄鹰第917章 问鼎省府第613章 官路迢迢(013)第2412章 国际风波第631章 官路迢迢(031)第1439章 江淮风云第2218章 身居高位第1375章 江淮风云第2273章 走进新时代第2447章 国际风云第1290章 江淮风云第1198章 国之大器第1968章 西部雄鹰第1891章 西部雄鹰慕容遗宝5第691章 官路迢迢(091)第1319章 江淮风云第2517章 暗战第849章 官路迢迢(849)第1064章 问鼎省府第809章 官路迢迢(209)第716章 官路迢迢(116)第1029章 问鼎省府第2576章 暗战第1216章 国之大器第2390章 国际风云之风波第1725章 江淮风云第433章 34第1180章 问鼎省府第1237章 国之大器第2179章 湘省之行第948章 问鼎省府第1271章 江淮风云第1371章 江淮风云第2502章 暗战第2368章 国际风云第1148章 问鼎省府第568章 第二更第1167章 问鼎省府第811章 官路迢迢(211)第164章 局长求情第671章 官路迢迢(071)第2292章 走进新时代第299章 以牙还牙第502章 02第1494章 江淮风云之戈壁危情第2054章 西部雄鹰第1019章 问鼎省府第2459章 国际风云之情调第1834章 江淮风云第1752章 江淮风云第175章 合作柳红回乡3第133章 都市高手第1859章 江淮风云第2476章 暗战第1182章 问鼎省府第1308章 江淮风云第2491章 暗战第2394章 国际风云之风波第685章 官路迢迢(085)第292章 摆在面前的尴尬第1131章 问鼎省府第2044章 西部雄鹰第2334章 沉睡的薇儿第415章 十六第424章 25第431章 32第118章 机械厂风波第1107章 问鼎省府第1263章 江淮风云第314章 坐山观虎斗第406章 七第2099章 西部雄鹰第29章 记者来访(上)第1244章 江淮风云第1172章 问鼎省府第148章 组织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