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9章 身居高位

关于此事,腾飞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回京后,他给张一凡汇报了这次调查的一些情况。腾飞说:这些乞讨人员大致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成年妇女带着小孩在乞讨。这种情况她们的小孩大都是真的,当然也有少数部分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

据他们查到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在四年之内生了个五个小孩。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平时他们夫妻各领一名小孩在大型购物中心门口,步行街,车站,地铁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行乞。

其他的三个孩子,就以每天二百左右的价格租给同行。据同行的人说,有个小孩子在身边,更容易博得他人的同情。因此,在他们这个行业里,小孩租赁生意居然还算不错。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象上次那样,小孩是拐骗过来的。这种情况也占一定的比例,他们利用这些小孩子来行骗,行乞。

腾飞道:据民警反应,现在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他们早已经不以为耻,反而觉得这个行业来钱快,而且不用交税。就拿在工地上干活来说,一天累死累活的,也就一二百块钱。还要冒着被包工头黑的风险。乞讨则不一样,每天到手的都是现金,没有赊帐。运气好的话,一天几百不成问题,有的一天上千也有。相比之下,他们就选择了这条路。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笑贫不笑娼,因为这个行业能赚钱,渐渐演变成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庄的大多数人都加入这个行例。当然,这也是与地方风气有关,在一般的地方,这种行乞是要被人鄙视的,被人骂叫花子。但是一旦整个村子都成了这种风气,天下乌鸦一般黑,谁也不要笑谁了,相反,他们还要经常在一起开会,比较,总结交流经验。

以前的人是因为穷才当叫花子,现在的叫花子居然个个配有手机,叫花子之间靠手机联络,交流信息。有的甚至还有组织,分地盘进行乞讨。警方的人说,这些乞讨为生的人,虽然还干着叫花子的行业,但他们实际上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叫花子了。他们已经成了一种产业,一种职业。

警方经常看到一些乞讨的人打电话叫快餐,吃得比一般人都要好。他们喝的是冰红茶,康师傅饮料。他们不穷,他们比一般的打工者更富有,有人开玩笑说,他还见过叫花子住宾馆的。他们换了身衣服就进宾馆,再换身衣服就是叫花子,让你根本就分不出来。

而这些人讨钱的理由,居然也五花八门,叫人哭笑不得。

据警方前不久抓到的一名乞讨人员,四十五六岁的中年男子,他出来讨钱的目的,居然是为了筹打牌的钱。他说自己有钱的时候,就在麻将馆里打牌,住交待所。没钱的时候,就出来讨一会,讨到了够打牌的钱,他就不讨了,继续上麻将馆。他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过的。

他说自己这个圈子里,象他这样的人不少。手气好的时候,他们就在麻将馆混日子,手气不好,或身上没钱了才会出来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是行乞。

这本来是多么可笑的事,可它偏偏就发生了,这么实实在在,令你不得不相信。换了以前,谁都不知道这个乞讨队伍里还有这么多骗局。以前只要看到有人行乞,当叫花子,那破破烂烂的,都会于心不忍,给他们一些零钱。可谁又能想到这个最让人反感,让人看不起的行业,居然被人利用,成为发家致富的捷径。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历朝历代,可谓是极为稀奇。

张一凡听了腾飞的汇报,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有人已经把这个最讨人反感的行业,堂而皇之变成了产业。为了防止这些人继续给社会和城市造成困扰,难道真要立一个禁止乞讨法?

如果这样,那些真正需要人施舍的,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是不是应该给他们留条活路?张一凡挥了挥手,腾飞立刻退下。

虽然我国没有明文禁止行乞,但是有法律规定,禁止强行乞讨。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中有规定,如果是强行乞讨,反复纠缠,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如果是胁迫,诱骗,或利用他人乞讨可以处十日到十五日拘留,并可罚款一千元的处罚。

张一凡觉得,这些法律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应该需要修改。

或者说,乞讨者必须有国家许可的证件,或者医院提供的丧失劳动能力的证明等等,只要这种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正常生存的人,才允许乞讨,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是正常人,在某种途径发生意外,比喻有人在回家路上丢失了钱财,或者遭歹人劫持,应该向警方求助,而不得擅自行乞,给社会和地方带来困挠。

张一凡只是如此构思,这个立法是不是应该如此如此。

这不得不让张一凡想起了哈萨克族人,他们那些哈萨克族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乞丐的民族。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好客,能容耐这些陌生的客人。或许正是这种宽容,让她们这个民族,变得无比伟大。

可这个办法,却不容推广。

真是要全国人民都象哈萨克族人一样,那么我们的社会将衍生很多寄生虫。就象那个无尘县的乞丐村一样,大部分村民都去行乞了,如此下去怎么得了?

张一凡想,归根到底还是信仰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信仰,他们的生活就没有了目标,当一个人眼里只剩下钱的时候,他就已经没什么廉耻之心了。

他叫腾飞准备好材料,到时在会议上提出来,看看能不能把这些条款写进法律里。

如果这些内容需要立法,那绝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但张一凡在想,如果能把这些写进去,对我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至少可以解决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尽管这不是问题的全部,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下午,西部那边打电话过来,是关于公车制度改革的。有一个重要文件,需要张一凡签字。腾飞就让对方将文件传真过来,给张一凡过目之后再下结论。

关于这公车改革制度,下面很多市县都已经开始执行了,这次西部有个大动作,准备大面积换车。因此,这个文件虽然经过省委的同意。

哈迪尔和秦瑞生都签字了,就看张一凡的意见。张一凡看过方案,他的意思是,能用的车子继续用,实在不能用的,以后需要新添置的车辆,就按新的公车征选方案执行。

他看过后,写了自己的意见,让腾飞传真回去。

现在国务部已经发了通知,也下了文件,关于公车征选的问题,基本上是定调了。当然,对于公车征选制度,曾经一度招来非议,但最终还是批了下来。

对于公车征选制度,并不一定非得用中华汽车城的车辆,也可以选用其他国内品牌。当然,象市省一级,可以用他们的车型,但是县乡一级,在配置上要求更低,不主张用他们生产的车型。

象国内还是有很多自主生产的品牌,很多派出所,公安局,乡镇用车,都是用国产面包车。张一凡可不希望他们借这个机会,一窝蜂又把所有车子都定位在这个档次上。

传真发过去之后,西部那边就立刻召开了会议,决定这个公车征选方案。

PS:三更求花!!!

票票好惨,怎么回事??

第2301章 首长往事第1271章 江淮风云第2144章 西部雄鹰第1067章 问鼎省府第1974章 西部雄鹰第1916章 西部雄鹰第175章 合作第526章 026第2219章 身居高位第1833章 江淮风云第2308章 喇叭之乱第168章 女主任的念想第248章 群众心里的好领导第2050章 西部雄鹰第701章 官路迢迢(101)第539章 039第2066章 西部雄鹰第1835章 江淮风云第758章 官路迢迢(158)第1375章 江淮风云第1953章 西部雄鹰第192章 晓轩索吻第1570章 江淮风云第2566章 暗战第253章 千万财富第1987章 西部雄鹰第2307章 喇叭之乱第1080章 问鼎省府第1533章 江淮风云第37章 挖墙脚第2385章 国际风云之风波第1008章 问鼎省府第46章 小凡与萧萧第1386章 江淮风云第1234章 国之大器第1517章 江淮风云之戈壁危情第1949章 西部雄鹰第2025章 西部雄鹰第1380章 江淮风云第1433章 江淮风云第2142章 西部雄鹰第2456章 国际风云第397章 手机下落第298章 恶性竞争第788章 官路迢迢(188)第1402章 江淮风云第2011章 西部雄鹰第1414章 江淮风云第2412章 国际风波第2447章 国际风云第487章 88第259章 不快乐的林鸳第881章 官路迢迢第1584章 江淮风云第五百六十一章第774章 官路迢迢(174)第519章 019第2012章 西部雄鹰第1234章 国之大器第304章 打野战第849章 官路迢迢(849)第1992章 西部雄鹰第466章 67第247章 春宵时刻第1541章 江淮风云第663章 官路迢迢(063)第2507章 暗战第632章 官路迢迢(032)第1462章 江淮风云第1265章 江淮风云第1265章 江淮风云第474章 75第620章 官路迢迢(020)第110章 今天晚上你是我的了第102章 美人计(下)第501章 01第1484章 江淮风云第1845章 江淮风云第2421章 国际风波第610章 官路迢迢(010)第2323章 喇叭之乱第1244章 江淮风云第2527章 胡科再战青龙会第141章 董小凡的幸福时刻第2422章 国际风波第2227章 身居高位第1709章 江淮风云第2094章 西部雄鹰第567章 第一更第1221章 国之大器第165章 打一巴掌再给点甜头第2071章 西部雄鹰第823章 官路迢迢(823)第781章 官路迢迢(181)第222章 弃车保帅第1907章 西部雄鹰第130章 艳福不浅第1635章 江淮风云第2239章 走进新时代第2546章 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