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无巧不成书

如果林辰暮打算这么来糊弄他们,那就打错了算盘了。

果不其然,这边晨辉公司的人刚退场,第三排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一个戴眼镜的男子,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手里还拿着一个记事本。只见他一脸严肃地问道:“林书记,我们想了解一下民政局局长苏拥军的一些情况。听说他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达数百万元之巨,是不是真的?为什么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您不是一直都标榜阳光政务吗?那为什么不让群众了解到真相?还是你所谓的阳光政务,只不过是一个口号和噱头?”

问题极为尖锐,而且直指林辰暮大力宣扬的阳光政务。会场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何思思默默地看着林辰暮,不知道他会如何应对,心头莫名地就有些替他担心。

张永立就抢着解释道:“苏拥军的情况没有向外面公布,那是因为案子正处于调查阶段,为了确保案件的顺利调查,防止财产转移和嫌疑人串供,所以,相关部门进行了保密。这和我们一直所倡导的阳光政务并不冲突。”

“那现在既然都尘埃落定了,能否透露一下案情呢?”第二排又站起一位漂亮的女记者,追问道。

张永立刚想说什么,林辰暮却是笑了笑,接过来说道:“案子是由纪检部门介入调查的,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他们。不过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苏拥军涉案是确有其事。他在职期间存在着重大经济问题。”

“既然苏拥军存在重大的经济问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人发现?而相应的处理意见又是什么?”女记者的声音很动听,柔媚清脆,可问题却咄咄逼人的,令人难以招架。

林辰暮点点头,说道:“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提得好,现阶段,我们的监管机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措施,往往是脚痛医脚,头疼医头,事情发生了才来处理。单纯依靠相关部门的监管是极为狭隘的,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这样才能最终杜绝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各级政府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尽快达成这个目标的。”

“至于苏拥军的处理意见,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一切都会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的,这点大家都可以共同来监督和见证。”

“林书记你这话的意思,能否理解为现阶段的体制对官员干部的贪腐力不从心?”有人就故意问道。

唐凝不由就有些紧张,这些记者最喜欢的就是断章取义,大玩文字游戏,稍有不慎就容易落入他们的圈套中,被他们拿来大书特书。以至于不少地方官员最是头疼和这些记者打交道了,甚至将防火防盗防记者,一并列入到了工作重点之中。

正待提醒一下林辰暮,却听林辰暮笑着说道:“当然不是力不从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于打击贪腐向来都是绝不手软的,这次苏拥军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旦我们掌握到蛛丝马迹,都会严查到底,绝不姑息。只是如何才能加强事先预防和监督,杜绝贪腐滋生的空间,是需要今后我们去更多考虑和思索的。”

“既然苏拥军已经被查实有重大经济问题,为什么林书记你们不及时处理?还执意安排他入住高级单人病房,搞特殊化?我去医院了解了一下,苏拥军在整个治疗期间,总共花费是四十多万,全部都由政府买单,我想请问一下,为一个贪腐了数百万的犯罪分子花这么多钱有没有必要?对许多不起病的人来说,又是否公平?”

说话的还是那个漂亮的女记者,言论一如既往的犀利,唐凝不由就皱了皱眉头,回过头去对一旁的工作人员吩咐了几句,似乎在让他们去阻止这名女记者。

“是啊,市一医院的床位原本就紧张,凭什么要给一个贪污犯搞特殊待遇?这样对人民群众是不是太不公平啦?”

“四十多万?都可以建两所希望小学了。我听说,这个苏拥军得的原本就是绝症,花多少钱都白搭。”

“贪污了几百万,还怕没钱治病?用得着政府拿老百姓的钱来卖人情吗?”

……

众人就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现场就有些混乱。

张永立就有些坐不住了,看了林辰暮一眼,林辰暮就抬手压压,等现场的嘈杂声渐渐小了之后,才又痛心疾首地说道:“听了大家的议论,说实话,让我很震惊。大家都是见多识广的新闻媒体朋友,我倒是想问一下大家,是不是监狱里的死刑犯生了病,我们就对他不管不顾,任凭他自生自灭吗?”

“那天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我同样这么说。不错,苏拥军是犯下了极为严重的过失,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认他的全部功绩?更不能因此就在他身患重病时置之不理。至于你们所说的高级单人病房的事,你们觉得,像苏拥军如此严重的病情适合在普通病房里治疗和修养吗?”

“至于所谓的四十多万的医疗费,虽多,可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人来说却算不得什么,而且他被查出来有问题也只是这两天的事。接下来,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管委会也会积极拿出各项政策和措施,比如说政府出钱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争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

现场就一片沉寂,只有林辰暮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大家似乎都在消化着林辰暮刚才所说的话,饶是对林辰暮颇有成见的那名女记者,也不由觉得林辰暮这番话说得很有煽动性和感染力。何思思更是有些听呆了,甚至都忘了将林辰暮这番话记录在本子上。

严格来说,林辰暮并没有做错什么,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真正能这样做的是屈指可数。跟红顶白,落井下石似乎已经是惯例,像苏拥军这种情况,其他人是避之不及,生怕沾惹上甩不掉的麻烦事,也正因为如此,林辰暮的举动才更显反常,也令人生疑。

沉默了片刻后,又有人出言说道:“有传言称,苏拥军之所以吞服安眠药自杀,是为你所逼迫的,林书记,你能解释一下吗?”

林辰暮就笑了,“你都说是流言了,那我还需要解释吗?”

顿了一下,林辰暮又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这些流言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不过,就算是警察办案,也得分析罪犯的犯罪动机,我来武溪,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和苏拥军既无工作上的纠葛,又无私人恩怨,有什么理由要去逼迫他自杀?又有什么能力去逼迫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去自杀呢?难道就因为他死之前,我去看过他,就要蒙上这不白之冤吗?”

“苏拥军的遗书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他的死,根源于多年来党的教育和培养,让他幡然悔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羞愧难当。对此,我深表遗憾和悲痛。”

“那苏拥军的儿子苏茂辉,为什么会一口咬定是你逼死了他父亲?”

林辰暮就笑着说道:“那你就要去问他了。其实我也觉得很奇怪,我当初去探望苏拥军的时候,他并没有在现场,怎么就如此笃定,是我逼死了他父亲?这位记者朋友,你能不能替我去问个明白?”

这位记者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其他记者也笑了起来,似乎也觉得林辰暮这个年轻高官并不是那么难打交道的。至少不像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员,说话尽在打太极,绕来绕去都说不到点子上。

“今天上午,苏茂辉拨打了110,说是林书记你动手打伤了他,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回事?”

“不错,我是打他了……”唐凝刚准备否认,不曾想林辰暮却是直言不讳,不由就大为着急,这种事情怎么能够承认呢?岂不是给自己添乱吗?

众人也是一片哗然,林辰暮动手打人,看到的人不少,可他们却怎么也想不到林辰暮居然会大大方方地承认,这让许多人原本煞费心机准备好的一整套组合拳,全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首先在这里,我要向被打的苏茂辉致歉,打人是不对的,我也愿意接受相关的处理。当时的情况我就不多说了,许多人都看到了,你们也清楚,我是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卫,政府干部也是人,也有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林辰暮说得是义正言辞的,丝毫没有半点愧疚和不安。

这些记者几乎从来没有碰到过如此直白的政府领导,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煞费心机就是想让林辰暮承认打人的事实,可无须他们逼问,林辰暮就承认了一切,还把原因归结到侵权和自卫上,看似顺理成章,让他们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说辞。

过了半晌,才有人说道:“林书记,你当时的处境,是非要动手不可吗?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作为一名政府干部,父母官,治下的群众就如同你的子女,你就能忍心动手打人?”

见这些记者始终拿着林辰暮打人这件事大作文章,唐凝眉头不由就蹙了起来,正盘算着如何帮助林辰暮渡过这次难关,会议室的门突然“砰”的一声被人推开,然后陆明强就大步走了进来,或许是走得急促的缘故,额头有些汗珠。

这突然起来的变动,引得不少人回头看了一眼,不过却没有说话。

却见陆明强大步走上主席台,附在林辰暮耳边说了句什么,林辰暮眉头不由一跳,就问道:“真的?”

一干记者也是不由交头接耳起来,下意识就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他们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是最热衷的。

林辰暮琢磨了片刻,就朝陆明强点了点头,陆明强就先下去了。林辰暮又拉过桌上的麦克风,对众人说道:“各位记者朋友,刚刚接到消息,苏茂辉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已经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

“什么?”众人大惊,第一反应就是林辰暮打击报复,要不然,苏茂辉刚刚才和林辰暮发生了冲突,转眼间就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被带走,他们的职业生涯里,类似这种巧立名目、欲加之罪的事情并不少见。

短暂的嘈杂之后,就有人问道:“请问林书记,苏茂辉如何危害国家安全?又是被什么部门带走的?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这话就有些意有所指了。

林辰暮就说道:“非常抱歉,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去国安局了解。行了,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就到此了,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

说罢,林辰暮起身匆匆而走,唐凝和张永立也紧随其后。

他们走了,那些记者却仍然热情不减地相互谈论着这件事情。如果是被警方抓捕的,还有可能是林辰暮搞鬼,可涉及到了国家安全部门,就不由得他们不有更多的猜测了。他们不相信,林辰暮还指使得动国安局来栽赃陷害。

而与此相比,林辰暮打人的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林书记,这是怎么回事啊?”刚回到办公室,一脸惊疑的唐凝就忍不住问道。她也不相信这件事情是林辰暮搞出来的。

林辰暮不由就苦笑,其实他也压根儿不清楚这件事的内中缘由,只听陆明强来汇报,说是他们奉命去请苏茂辉协助调查苏拥军贪污受贿款一事时,居然正巧碰上了国安局在抓人,饶是他们是警察,也让国安局的人盘查了好一阵,这才把他们放了出来。陆明强就赶着回来报信来了。

说起来,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可林辰暮却不由有些担心,这个巧合又会让其他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第49章 父女第101章 强买强卖第32章 意外收获第260章 多管闲事第236章 祸不单行第85章 老爷子的召见第25章 发展新思路第170章 小题大做第133章 条件第89章 交换第31章 你幸福吗?第10章 惶惑第208章 开幕式第276章 打疯狗第191章 钓鱼第104章 一力承担第91章 狐朋狗友(1)第102章 认识?第62章 电灯泡第285章 新闻发布会第217章 隐患爆发第75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23章 心生警惕第4章 缘由第63章 父亲第71章 熟人第8章 勿忘我第81章 身世第144章 无巧不成书第52章 云涌第6章 出头第108章 土地流转第21章 人走茶不凉第5章 故所愿也,不敢请尔第278章 重病第106章 总理第181章 巧取豪夺第39章 机会第46章 意外第26章 进京(1)第38章 进退失据(2)第111章 杀人犯第30章 老子高兴第29章 争风吃醋第42章 认错人了第36章 找上门来了第14章 拭目以待第120章 逼供第11章 巧遇第248章 母亲的担心第238章 忌惮第30章 设局第73章 在商言商第48章 甩手走人第210章 闹剧第48章 误会第23章 三十万第106章 咫尺天涯第36章 找上门来了第34章 算计第30章 风云人物第125章 吃了你第56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77章 都是钱惹的祸第16章 立威第9章 另一扇门第39章 雷神再现第22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章 分工第168章 保留意见第102章 认识?第300章 可怜人第85章 不信任第102章 认识?第31章 你幸福吗?第52章 云涌第175章 趁热打铁第94章 何分彼此?第201章 疯狗第16章 大案第4章 小市民第137章 群众利益大于天第24章 谁干的?第170章 小题大做第80章 解脱第55章 我相信你第244章 相亲第99章 老妈驾到第10章 突发事件第209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第73章 千万投资第42章 老朋友第59章 抉择第121章 省长驾到第69章 天价罚单第139章 世态炎凉第80章 前倨后恭第22章 赵老板第293章 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