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投桃报李缓和关系

不管别人怎么想,但是陈锋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受宠若惊的,表面上看起来国民政府这次是下了血本。但是实际上陈锋并没觉得国民政府付出了多少,就这两封嘉奖令看,国民政府似乎又给钱又给官。然而仔细一分析就可以看得出,国民政府不过是投桃报李罢了,实际上还是拿六十一军的东西打自己的名头,依然是一贯的吝啬小气,并没有多少改观。

就拿这军衔来说,虽然不至于是大路货,但是含金量并不高,就拿那个秦武阳来说,说出去是堂堂少将旅长,但是一旦部队打没了,马上就变成了少将营长了,这个军衔实在没有多少意思,有兵有部队,哪怕你现在只是一个少尉别人也会把你当将军看待。没兵没实力,就算是你现在是国民政府一级上将,别人也不会拿正眼看你一眼。

况且凭六十一军这些将官们一路打出的战绩,这个将军当之无愧,国民政府承不承认其实没多少区别。

再说这部队番号,说是一个集团军,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部队。原本六十一军就有三个步兵师,再算上后来国民政府拟建的教导师,就足足四个步兵师。现在呢,扩编之后的第四十集团军不过五个师,只是给增加了一个暂编第十师,仅此而已。

再说那些武器装备和军费,150万说起来不少,但是看清楚后面的单位,法币,而不是银元大洋。如果是战前的话这150万法币还真值不少钱。虽然组建一个集团军依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组建一个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现在吗,能组建一个团就算不错了。随着国民政府将江浙一带的富庶之地全部丢失,失去了重要税收基地保证的法币,其购买力每况愈下。战前100法币可以购买两头牛,现在能卖半头猪就算不错了,这还得在国统区,要是在沦陷区的话,法币早已经被列为了禁币,是伪币,谁要是还敢拿着法币上街买东西的话,那可得做好被抓的准备。

150万法币换成大洋的话也就不到15万,甚至更少。15万大洋能干什么,嗯,能干不少事。但是要是用来组建军队的话也就一个团而已,这个还不算士兵的军饷。至于那些武器装备陈锋压根就看不上,送来也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陈锋还嫌它占地方呢。

再说陈锋这次给国民政府多少好处,直接就给了三十多艘大小舰艇游轮,这些东西要是拉到国际上买卖的话,没有几千万大洋根本就买不到。更不要说即使国民政府现在有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卖给国民政府军舰。

另外陈锋还给国民政府送去7万多吨物资,折算下来的话也有近2百万大洋,相对于国民政府从陈锋身上取得的好处,这些东西简直不值得一提。

至于那个察哈尔省主席更是一个笑话,国民政府在察哈尔地区还有部队吗,还有地方政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国民政府在察哈尔地区不但没有一兵一卒,连一个地方机关都没有。对,现在察哈尔省绝大多数得盘确实已经被光复了,但是要知道光复察哈尔的正是陈锋的六十一军,和国民政府一点关系也没有,即使是没有国民政府的承认,他陈锋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察哈尔王。况且只是一张薄薄的委任状而已,根本代表不了什么。

分析完之后,陈锋只能说国民政府只是投桃报李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嘉奖。但是陈锋也知道,国民政府这次确实放低了自己的姿态,不管是军衔还是那个第40集团军再或者是那个察哈儿省省主席都向陈锋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国民政府想要和六十一军交好。

看着两份嘉奖令陈锋笑了,既然老蒋这样说了,那么说明老蒋这次算是彻底认清了六十一军的实力了。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老蒋是不会再为难陈锋了。集团军总司令兼省主席,这样的职位已经完全可以列为国民政府的高层了,要是这个时候老蒋还处心积虑的想要对付六十一军,恐怕全国人民也不会答应的。

倒是这个第40集团军的番号令陈锋很是纠结,按理说这个第40集团军并不应该出现在现在,更不应该出现在山西。历史上的第40集团军是1943年9月28日由驻扎在青海的中国军队奉令编组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马步芳,副总司令为马步青,下辖马继援为军长的第八十二军和马呈祥为军长的骑兵第五军,属第八战区指挥管辖。

这马家兄弟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在青海、宁夏他们就是天。没想到陈锋没与那两位马匪头子碰过面,倒是先一步把他们的番号给抢了。

虽然说这第40集团军是马家兄弟的部队用过的番号,但是这个番号在抗战中却也算是威名赫赫。抗日战争爆发后,青海的马家军也在全国抗日高潮影响下,组建暂编骑兵第一师出省抗日,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驻防河南安徽一线。青海兵虽然纪律不怎样,在青海驻军的时候没少干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就战斗力而言还真没的说,36年中.共西征的时候,近三万精锐就是折损在马家军的骑兵部队手里,可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俗。

由于这支骑兵部队对日作战勇猛,尤其是马上骑乘劈刀技术娴熟,屡次给日军骑兵以重创。后被升格为骑兵第八师,由马步康担任师长,曾在1944年中原会战阜阳保卫战中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算得上是一支劲旅。

既然老蒋把这个番号给了他,那么他也就不客气了,必定会让第40集团军的威名响彻中华大地。

说实话,老蒋打心眼里也不想这样重赏陈锋。但是没办法,他必须这样做。这一次日军看似冲着陈锋的六十一军去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到了大同一线。但是实际上小鬼子是给国民政府玩了一手很漂亮的暗度陈仓的把戏,一出手就把大半个绥远给占了,晋绥军3个旅一个师无声无息就被人家给消灭了,连渣滓都没剩。

国民政府已经把沿海十多个省份给丢了,大半个华北也被小鬼子占领了,要是连绥远也丢了的话,必将进一步引起全国民的不满。

这倒是其次,反正老蒋现在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不满也就不满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绥远和其他省份不一样,绥远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他是华北五省市连通西北五省的重要通道。一旦绥远有失,那么日军机械化部队就可以出归绥、包头、东胜、乌海直达宁夏,进而可以向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出兵,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战略大后方。

此外由于两国海军实力相差悬殊,国民政府对外的海上通道基本上已经被截断。再加上在日本政府的施压之下,无意涉入战争的英美等国都开始有意无意疏远国民政府,现在唯一还不断地向国民政府提供援助的只有北方的红色苏联。

一旦国民政府占领西北五省,那么中国对外通道就彻底被堵死了,这可是关乎国民政府生死的问题,所以老蒋怕了,这可是亡国亡党的大事,决不允许出任何意外。

原本老蒋寄望于二战区,希望傅作义能把他的绥远省收回来,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第三十五军出清水河向归绥方向进攻,整整十多天却一点进展也没有,通过卫立煌等人汇报,二战区现在虽然有三十万大军,但是部队战斗力都极其有限,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将绥远收回来。

所以老蒋只好寄望于陈锋的六十一军了,也只有让六十一军狠狠地扎根于雁北、绥南,如此一来日军就不能全力向西北五省进军。再加上晋绥军部分部队的牵制,日军驻蒙军的主力部队最多也就在绥东、绥中晃悠晃悠,况且西北地区还有包括马家军在内的15个师左右的兵力,只要日军不是主力围攻,守住西北五省应该不成问题。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六十一军,所以老蒋才不得不这样重赏陈锋和六十一军。

当然了,其中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老蒋得到军统局的密报,陈锋向中.共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其数量最少也有五千吨,甚至更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以国民政府军统局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陈锋和中.共之间的那些原本就不是秘密的秘密很快就被摆上了武汉行营总统办公室的书桌上了。

开始时老蒋当然很生气,但是生气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害怕。根据军统部门收集到的情报以及返回武汉的宋梦瑶的口述,老蒋对于六十一军的实力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一旦六十一军投共,后果将会是毁灭性的,甚至不比日军侵华小多少。

但是现在六十一军又处于关键的位置,根本就不能动,况且就算国民政府想动也动不了人家。最后还是何应钦何大部长出了个主意,陈锋之所以会和中.共走的这样近,很大的原因就是对政府的一些做法很不满意。而他既然愿意将那么一大支军舰交给政府,还顺带了那么多的物资,这说明陈锋对于党国还没有绝望,最起码在党国没有主动出手对付他的情况下,他是不可能背叛党国的。

这样的情况下,党国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许以高官厚禄,令陈锋和六十一军的其他高层相信并拥护党国。另外现在六十一军的实力已经接近甚至于已经超过了中.共,只是陈锋的政治地位和职务与实际不对等,所以给他们一个合作的机会。

因此国民政府才会这样不遗余力地提升陈锋的职位,就军职而言,中.共方面职务最高的是朱,其官职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而现在陈锋是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而且还外加一个省主席,这样一来陈锋的职位实力已经超过了中.共,就算是陈锋想投共,那边也不敢接受啊,到时候谁吞谁还不一定呢。

当然了,这个原因只有老蒋和他的几个心腹爱将知道,别人根本就不清楚。但是不管怎么说,经过国民政府这番折腾,与六十一军之间的关系算是缓和了下来,双方的枪口重新保持了一致。

第54章 作战部署第554章 一条不一样的路(一)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46章 疯狂扩编(一)第578章 血战郑州(一)第33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偷袭军火库第67章 一日双捷第486章 剖腹产第436章 日泰勾结第115章 大搜山第223章 亨利第334章 改组省政府与大跨步发展第256章 谈判2第76章 日军的报复第659章 赎买方案第342章 悲催的波兰与中原烽火起第6章 小姨子要参军第602章 组建文工团第373章 序幕——老蒋的手段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59章 撤退第486章 剖腹产第84章 破局(二)第487章 取名第455章 开启支线任务——“消灭苏联”第282章 反扑的蝉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现机会第360章 美国传来的好消息第266章 谍战风云(二)第701章 终战审判第245章 奖励与御前会议第269章 谍战风云(五)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团军第465章 赛音山达之战第534章 审判—死刑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惨烈阻击第82章 死局(六)第471章 血战乌兰巴托(上)第440章 反应不一(上)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谈第214章 轰轰烈烈的大暴动第666章 日军方面的反应第229章 交易(二)第332章 赶赴西西伯利亚盆地第432章 围魏救赵第31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土狗炸弹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431章 兽入鲁西第261章 营救失败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惨烈阻击(二)第610章 不听话的阿南第170章 陈锋的军火计划(一)第571章 海军雄起(十一)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种第598章 偷袭珍珠港第648章 大东北战略——刺杀阴谋第527章 御前会议前的垂询第168章 华北方面军的变化第487章 取名第205章 解除警报第446章 要开战了第565章 海军雄起(五)第85章 破局(三)第270章 二:大战再起第396章 听听大家的想法第270章 四:剑指晋冀第305章 大整编第674章 战前部署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伪军起义第418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上)第588章 南下重庆第132章 部署反击第51章 魂祭作战计划(二)第71章 公祭(一)第443章 陈锋的小激动第622章 大东北战略——序章第589章 南下重庆第668章 目标—中途岛第613章 长沙大捷与新加坡沦陷第163章 良宵春晨第679章 “勇”字号作战计划第41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全歼本田联队第686章 1943—建设之年第155章 扬帆远航第527章 御前会议前的垂询第282章 反扑的蝉第701章 终战审判第567章 海军雄起(七)第93章 国军的精锐第316章 大华夏风暴第520章 日本海陆军之间的谈判第432章 围魏救赵第107章 奇袭锡林浩特第215章 分歧第504章 美国国务卿的口头声明第124章 刺杀进行时(四)第86章 破局(四)第181章 红蓝对抗训练第559章 视察南洋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