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疫情初现

上当了,这是第四十集团军高层的集体想法,经初步统计,七万五千余人的“俘虏”里真正是战俘的不足两万五千人,其余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里面80%是从东北调运过来的,其余的20%是以前被日军控制起来的本地农民。

由于前一段时间第四十集团军对平津地区的战斗,给包括北平在内的多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天津,所有的公共设施以及城防设施完全瘫痪,陈锋所部几千吨炸药所产生的破坏是巨大的。

战后,日军接手这些地方之后顿时倍感头疼,城市的公共设施还好,破坏也就破坏了,反正城里居住的居民还是以中国人为主,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最先遭罪的还是中国人。但是城防设施以及港口海岸设施可就是关乎大日本皇军安全的大事了,如果不把这些地方城防设施维修好,保不准支那人的骑兵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兵临城下,前车之鉴啊。

另外天津作为北支那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港口,这里可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港口瘫痪了,日军的战舰以及货轮就无法靠岸,从占领区掠夺回来的物资就运不走,中国的物资运不到日本,日本刚刚缓和了一点的经济危机就又有抬头的趋势,无奈之下寺内寿一只好命令华北方面军大肆抓捕中国老百姓为他们修建设施,做免费劳工。

经过三个多月的疯狂修建。几个城市的城防设施算是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市内的公共设施也有所恢复,所以这次第四十集团军狮子大开口的时候,寺内寿一尽管千不愿万不愿,但是最终还是捏着鼻子认了,这和他手里原本就握着几万中国农夫不无关系。

陈锋虽然想到日本人可能以老百姓冒充战俘,但是他却没想到寺内寿一竟然会如此大费周章,竟然从东北筹集了几万农民,真的是煞费苦心,也正是由于这种出其不意。最终陈锋还是上当了。

尽管上当了。但是陈锋却没有丝毫愤怒,两万五千名日本侨民换回来七万五千多壮劳力,这种买卖还是很有赚头的,如果以做生意来比喻的话。只能说原本计划的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润。现在由于一些变故变成了百分之一百五。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依然要比一般的投资利润高得多,所以陈锋打心眼里还是觉得这次俘虏交换第四十集团军没有赔。

凭空多了七万多人,这给第四十集团军的后勤等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怎样安置这七万多人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全都是战俘的话只要陈锋一个命令,七万多人全部送到新兵营进行集训,新兵集训完成后直接编入部队就可以了。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这七万多人里面只有两万五千名战俘,其他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被抓,一多半人家里还有父母老婆孩子等他们回去呢,心不在这里,自然也就不愿意留下为第四十集团军效力,那这些人又该怎么安置。

战俘按照战前的规划,全部集中起来,准备送到大黑山新兵营接受训练,反正那四万新兵蛋子已经结束了三个月的新兵期,再过几天就会被授枪,然后被组建成新的部队了,这些战俘正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继续接受新兵训练。

那五万多老百姓里面有两万多是无牵无挂的,这部分人也被集中了起来,准备接受新兵训练。剩下的三万多人则是牵家带口的,一多半不愿意留在第四十集团军,都想回家,所以第四十集团军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些人的好。

放这些人离去显然不合适,首先这批人身上一个大子儿也没有,来之前身上的所有值钱玩意儿已经被日本人搜刮干净了,他们凭什么回老家,家在华北地区的还好,大不了要饭,勉强也能挨回家。但是这里更多的却是家在东北的老百姓,张家口距离东北何止千里,况且这个时节虽然不是天寒地冻的,但是五月份的北方依然不暖和,半夜里同样能把人冻醒,就这么任凭这些人离去,无疑是同意他们送死。

最重要的是从张家口到关外,沿路全都是日本人的地盘,以日本人的凶恶,他们会允许这批青壮年返回东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日本人现在最缺的就是伪军和免费劳工。即使是日军不出手阻拦,沿路的那些日资株式会社的老板们也不会将这批上好的劳动力平平安安离开自己的地盘,不管是用坑用蒙用拐还是用骗,甚至于直接武装绑票打闷棍也要把这批人留下,放他们离开就等于将他们送上绝路。

但是任凭第四十集团军的人怎么做工作,但是这三万多人依然吵吵着要离开,要回家,甚至于还和张家口的士兵们发生了直接冲突。

然而就在这些人闹腾的时候,张家口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却人满为患,这些战俘来的第一天,独立第七师就遵照陈锋的指示,组织医院的医生给这些战俘们逐一做了体检,同时还空出大批的床位准备接收病人,另外还让后勤部门在给换回来的这些人的饭菜里多弄一些姜、辣椒之类的调味品,预防感冒。

经过体检,张家口城内的五千八千余人中身体不舒服的有五百余人,但是绝大多数的病人都感觉到头疼以及浑身发烫,身上出虚汗。野战医院的医生都认为这些人不过是得了风寒,也就是一些普通的感冒,毕竟这个时节正是冬春交际之时,最容易出现感冒了,不单单是普通人,部队里每到这个时候也会出现大批的病人,这种现象很正常,更不要说这些人长途跋涉,吃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而且还担心受怕的,不病真的是老天保佑。

正因为如此,这些病人并没有引起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的重视,只是给那些病的比较严重的病人腾出了一些病床,病症较轻的每人发了一些药,依然让他们住在战俘营里。

然而,短短两天的时间,张家口的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知不觉中,重病患者的数量超过了两千人,而且病人的数量似乎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这些病人里面竟然有很多一部分是第四十集团军的士兵。而第一批住院的患者情况也越来越糟,病情非但没有得到控制,甚至于还出现了死亡现象。

5月24日有3人死亡,新送来的病人则多达八百人,加上前三天被送来的病人,截止24日下午四点,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的病人总数突破了三千七百余人,其中军人四百六十二人。

异常的情况引起了独立第七师高层的注意,得知详细情况后,徐虎立即向集团军总部汇报了情况,同时请求集团军司令部派遣大量的医务人员到张家口支援。

初始,陈锋也没怎么注意。虽然得病的病人不少,但是死亡人数去也不是很多,陈锋认为应该是一种比较强大的流感而已,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想想后世那一次爆发大流感不得感染个几百万人,区区几千人的小流感还真没引起陈锋的重视。

尽管不是特别重视,但是陈锋还是让野战医院的总院长胡济世以及德国犹太医生菲德尔带着二十多名医生以及两百多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紧急赶往张家口,同时还带去大量的药材。

第502章 老蒋的抗战策略第244章 宣战(3)第322章 糜烂的战局第341章 二战风起好生意第140章 陈锋的逆袭第680章 宜昌保卫战和大庸争夺战第325章 全歼(一)第637章 大东北战略——东北亚战区第142章 不靠谱的第四师团,第554章 一条不一样的路(一)第111章 日军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第151章 中.共来人第220章 爆火青霉素第207章 疯狂报复第561章 海军雄起(二)第308章 战雷(二)第126章 刺杀进行时(六)第615章 华盛顿会议第514章 棒子们的屈服第90章 糖衣来袭(二)第646章 大东北战略——大起义第120章 捧杀(三)第53章 抗命第566章 海军雄起(六)第283章 黄雀在后第538章 冈村的“战果”第589章 南下重庆第607章 大本营的杀手锏第413章 陈锋的担心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团军第181章 红蓝对抗训练第132章 部署反击第227章 重工业基地第557章 视察南洋领(一)第378章 序幕——被打脸了第130章 陈锋的怒火第112章 寻找塔娜第433章 布局苏联第147章 五条杀令第41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全歼本田联队第649章 大东北战略——神风雏形第578章 血战郑州(一)第629章 大东北战略——一触即发第168章 华北方面军的变化第290章 武汉会战意外结局第688章 登陆棉兰老岛和西西里第74章 抚恤制度第290章 六:塞北军政大学的毕业礼第684章 撤兵第419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下)第2章 第一个系统任务第323章 战事升级第398章 谈判与重任务第40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全歼本田联队第592章 莫斯科第45章 丰厚的奖励(二)第567章 海军雄起(七)第444章 冲突第641章 大东北战略——关东军的反击第199章 鼠疫危机第116章 改变世界的利器第181章 红蓝对抗训练第210章 收复热河的机会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290章 六:塞北军政大学的毕业礼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238章 一起烩第254章 刘莉的爱情第573章 孙殿英投敌第234章 以工代赈第251章 许大壮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88章 军校建设令第221章 奖励与催婚第483章 日荷会谈第629章 大东北战略——一触即发第12章 初战告捷第131章 抉择第483章 日荷会谈第140章 陈锋的逆袭第573章 孙殿英投敌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猪第89章 糖衣来袭(一)第151章 中.共来人第32章 兴和保卫战之节节阻击第195章 强大的装备方阵第199章 鼠疫危机第515章 大战落幕与希特勒的请求第111章 日军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第565章 海军雄起(五)第534章 审判—死刑第359章 南洋领发展大纲以及实施办法细则第505章 冀南战区第539章 敲定作战计划第75章 各有所动第482章 希特勒夭折的计划第87章 摘桃子与掺沙子第564章 海军雄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