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局长并不知道副县长去开短会还是长会时间有多长?因此,很有紧迫感,你怎么也得在他回来前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有人说,县长那么重视,一定是上面有什么重要精神。

有人说,县长的指示就是重要精神。

……

有人说,扶贫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

有人便说,这是民心工程,是群众老百姓受益的工程。

……

有人说,或许,县长已经有底,只是看我们的方案能不能与他的想法相吻合?

有人说,县长的想法已经很清晰,要报纸电视联动宣传。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问,怎么才能报纸电视联动呢?

局长说:“这就是关键。”

大家都静了下来,思考应该怎么联动。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说:“我们是不是组织报社记者和电视台记者一起进行采访,报社记者写文章,电视台记者录制电视专题片。今年的两会宣传就是这么搞的,好像叫报纸有文章,空中有声音,荧屏有画面。”

有人马上接过话说:“再把电台记者也组织起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

局长叫起来:“对,对。进行全方位文体式的宣传。”

那时候,许多单位对单一的宣传驾轻就熟,但利用三家媒体同时进行宣传还较陌生,有人便提出,是不是需要县委宣传部门给予支持?只要他们支持,一声令下,属下这三家媒体单位都不敢怠慢,但是,要他们民政局去指挥三家媒体,人家会听你的吗?

局长说:“这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只要我们把方案做出来,需要宣传部支持的工作,可以争取副县长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沟通。”

怎么也不会去想副县长不会与宣传部长沟通,这可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工作。于是,大家围绕怎么组织三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具体都采访哪些内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忙一一记录,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粗略的方案。

“可以了吗?”局长问。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看了看笔记本,又在脑子里捋了一下思路,点头说:“差不多了。”

“先说给我们听一听。”

尽管都是善于向领导汇报的人,局长还是希望的听一听,心里还有个底。几个人听完后,又补充了一些意见,觉得口头汇报也可以了。毕竟时间太短了。

局长松了一口气,很有些调侃地说:“看来我们这个班子,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有人也真真假假地说:“有你这样强的班长好带头人,我们就是想孬种想偷懒,也不敢啊!”

几个人便也说:“就是,就是。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副县长听了分管扶贫的副局长汇报,静默了一会,像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说:“还很粗,回去还要再细化,才能形成正式的书面方案。不过,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搭起这个框架已经很不简单了。”

局长问:“你有什么指示?”

副县长说:“谈不上指示,只能说是一点个人看法吧!”

大家的腰挺马上又挺直了,又开始装模作样地做笔记。

“争取宣传部支持这项工作,思路是对的,宣传嘛!调动三家媒体嘛!的确需要发挥宣传部的力量,但是……”

许多事情就是这个“但是”转了调。

“我个人认为,还是争取县委办的支持。你们几个局长总不会跟着采访组下去跑吧?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这事,还是让县委办出面协调力度更强,不仅是三家媒体单位,就是下面镇,也可以调动镇委镇府的力量。”

副县长“哈哈”一笑,说:“就是接待标准也会不一样。”

几位副局长连连点头,想副县长考虑得真细,把这些非工作性质的事也考虑进去了。特别是分管扶贫的副局长,本就想让扶贫办主任负责这事,还担心局长不同意,有副县长这句话,有县委办的同志带队,自己就可以不用身水身汗地去下面跑了。

局长也点头,心里却想,你这是在给自己减轻压力,如果,争取宣传部支持,肯定要你出面才能跟常委部长谈,而且,这常委与副县长相比较,人家排名在你前面,你还要用一种请示的姿势。但与县委办李主任沟通,或许你就不用出面了,即使我谈不来,就也可以用一种命令的口吻了。

果然,副县长对局长说:“你可以先与李主任沟通一下。”

局长哪敢说不。

副县长又补充道:“你还要考虑一下,人选的问题。我们要点名提出要县委办的哪一位同志配合。如果,李主任安排个资格老的同志,比如老好人,到时候,他未必会听扶贫办主任的。”

局长说:“我们对县委办的同志并不太熟悉,是不是副县长点个名?”

副县长说:“找个年青人,既能代表县委办协调各单位的关系,又不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局长开始意识到副县长连这个人选也心里有底了,知道怎么问他也不会先提出来,他要你们提出来,然后再做肯定,就像制定方案一样。如此这番,让人觉得,这都是你们民政局自己提出来的,从搞这个立体式的宣传,到物色县委办的人选。

局长以为副县长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整个过程发生什么差错,副县长完全可以推脱得干干净净,这都是你们民政局提出来的,他只是给了你们一个思路。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说:“我也认识县委办的几个年青人。”

局长便说:“你说说他们的名字。”

副局长说一个人名,局长便问副县长,这个怎么样?应该可以吧?见副县长不表态,又对副局长说,还有呢?一直说了五个,副县长要么摇头,要么不表态。副局长尴尬地笑了笑,我就认识这五个了,其他的没打过交道。

局长想起来了,说:“我记得县委办新调来一位年青人,好像是在从工厂调来的,听说,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叫什么名了?”

几个副局长似乎也说不上名字。

有人说:“很年青,也就二十二三岁吧!”

有人说:“好像姓张。”

860 驾轻就熟460 总少不了他一份功劳375 希望沿海各镇引以为戒670 你又搞鬼615 穿帮了286 非常满意308 拆东墻补西墻942欺行霸市要有底气613 周镇的理念476 单挑664 黄雀在后457 一点就明481 我是伯乐529 直接打电话举报就是了339 我岂不是还要培训一个车队443 这不是我家450 县长讨李副书记的好第一七二章 通知炼油基地的人来闹事761 该轮到你了615 穿帮了690 在你三小姐面前掉过链子吧937没散的鸡蛋黄361 缉私队突然而至194 你左右不了自己876 又入狼窝562 集体决策圈601 你爸不会反对678 唯一特许权292 后怕487 测评结果怎么样1001以求得谅解为主233 回娘家第一二六章 几乎每晚都加班第一八一章 扛着一杆枪拼命往前冲第八十二章 必须严肃处理799 红颜祸水714 说得好听叫赞助256 把荒废的时光抢回来223 军嫂妇女主任289 他必须自讨苦吃591 第二把火407 给他点颜色瞧瞧373 黑白两道都干第四十八章 小张同志悟性非常高887 争取中层干部支持936 借力第一一五章 派出所像在夹缝里783 培养市长的人240 这运气是我带给你的第一八一章 扛着一杆枪拼命往前冲459 打草惊蛇397 支招848 打胜仗就是硬道理991不合拍818 动手术632 船小好掉头第七十三章 你别胡说八道874 为什么要我画蛇添足第九十三章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389 姜还是老的辣895 你的面子够大的803 有些事说出来彼此都尴尬546 私人财产也有公私之分364 政治宣传更要群众看得懂第一五零章 你不忍,以后会更痛251 平安吃进853 以建办公大厦为诱饵第一六零章 拿开你的手384 不见鱼儿不撒鹰583 回来偷偷做人流999是不是被大白兔收买了896 找按摩小姐消消酒气531 我们也是执行公务904 思想不端正628 分钱方案520 牛听话好使唤896 找按摩小姐消消酒气750 总抢先一步第三十二章 只能靠运气决定命运459 打草惊蛇956两颗心相交225 烫手山竽488 你还想打击报复651 喝醉也算339 我岂不是还要培训一个车队595 绑架啊563 学会做人第一章 豆腐渣工程325 县委书记召开分析会210 你这不是空想414 我跟小张有一腿307 别让我骂你人头猪脑410 应该承担一切211 掩盖某种失误498 官场也可以玩沟女的招1000想说实话也没机会817 有羽有翼可以飞了649 接待任务237 我也飘飘然了第三十二章 只能靠运气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