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吓煞人!

“听说了么,今日退朝之后,皇上见了幽州使者,结果却被气晕过去了!”

“你这消息不准啊,我可是听说,这皇上不光是晕过去了,在晕倒之前,还吐血了!”

“那这可不是小事,先皇就是那陈征北给气崩的,结果今上又因为陈征北派来的使者昏厥,你说这会不会是祖传的……”

“你说话小心点啊,城中巡防已经开始抓人了!别因为你这话,咱们都给人抓了去!”

“这么严重?别不是今上的身子因此有了隐患,这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对了,出了这么大的事,两个使者定是倒霉了,就算是幽州的使者,但以今上的脾气,定是不管其他,就要斩杀!”

“古怪的就古怪在这里,那两个使者并未出事,只是被软禁起来了。”

“什么?”

类似的谈话,很快出现在晋阳城中各处。

各种得到了消息的人,都惊讶于这次意外,同时对那位幽州的将军,更多了一丝敬畏。

之前为了甩锅,匈奴国内大肆宣扬、有关陈止气死了刘渊的消息,所以这次刘聪昏厥之后,消息一传出来,马上勾起了人们的回忆,让他们回想起刘渊身死的时候,造成了多大的轰动。

不过,消息流传到最后,都变成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那两个使者,居然能安然无恙。

“国中上下,谁敢动他们啊!”靳府之中,面对过来拜访的王沈,靳准这位国丈忍不住叹息,“幽州府太厉害了,真要是两边闹出了动静,说一句要开战的消息,不知道咱这匈奴国,会乱成什么样!”

听到这话,王沈不由露出了惊容。

他和靳准不同,现在还只是是文官,对军情知晓的不多,这才会来请教。

见王沈的样子,靳准压低了声音,小心道:“你可知道,皇上是因为什么昏厥的?”

王沈沉吟了一下,答道:“坊间传闻,是被两个幽州使者所气,想来是那二人说了什么嚣张之言。”

“嚣张是嚣张了点,但如果真是他们把皇上气晕了,你以为这二人还能活下来?”靳准说着,忽然往东边指了指,“还是因为那边啊!”

往东边指,这在匈奴国内的官场中,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

匈奴汉国在并州,东边是冀州和幽州,但冀州混乱,有那石勒占据,双方对峙了一阵,互不服气,没必要这么小心翼翼的对待。

因此这个动作,实是指代幽州,说的是征北将军府!

“幽州那边又有动作了?”王沈眼珠子一转,他听说之前有紧急军情传来,思量着莫非是幽州兵马,已开赴边界?

“哪是幽州有动作啊,”未料靳准却苦笑起来,“现在最要命的,就是那幽州未动,只是传来几个传闻,就让咱们的人坐不住了,就乱了啊!”

说着,他将声音又压低几分,吐出了几句话——

“北方两支兵马发生哗变,原因却是不知谁人在军中散播了消息,说是幽州玄甲将至!”

“听闻玄甲将攻来,那军中将领有不少逃窜出去,有的北去,有的西去。”

“三位柱国将军已带着兵马赶去,应该快控制住情况了。”

这几个消息,让王沈惊骇莫名。

“幽州居然这般强横,只是有消息传来,边疆兵卒就人心惶惶?未免也太不可思议!”王沈对军中的事,了解的十分有限,尤其是边疆兵马,更是两眼一抹黑,但他这些年时常听到边疆捷报,“不是说边疆兵马不弱,时常打胜仗么?怎么一碰上幽州,人家兵还没来,只是传来个消息,就成这样子了?”

“那要看和谁打!”靳准轻轻摇头,“幽州的兵,只要出现,还有其他家的事?”他见王沈似并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就补充道:“给你提个醒吧,几年之前有那么一次,咱们兵马和拓跋部的人为了争夺一批货物而交手,这两边打着打着,控制不住,入了那幽州疆界,最后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王沈隐隐已经猜到,却不敢肯定。

靳准便道:“还能如何?两家一起都被幽州军击破,驱逐出来,死伤不少,那时候还不是玄甲军,还叫代郡武卒!”

王沈眉头一皱,追问道:“事后就没人追究?”

“还追究?”靳准苦笑叹息,“人家不上门问罪,就算好的了,那时幽州还没有沉寂,那连败王浚、慕容、拓跋的威势谁人敢惹?而且咱匈奴当时的国策,是驱虎吞狼,想让幽州和塞外部族打起来,因此忍了下来,而拓跋部刚被修整一顿,更不敢招惹陈征北,再说了,那时的代郡武卒,一样强横,真要是动手,咱们匈奴国难免元气大伤,给别人可乘之机。”

“现在不也是么?”王沈试着提出了看法,“幽州比咱们敌人多,南边有石勒,北边有诸鲜卑,东边是平州乱局,西边是我大匈奴国,他若攻伐我国,其他势力说不定趁虚而入,因此他陈征北也未必敢动啊!”

“或许如此,但或许不是,毕竟陈征北可是明明白白写了信来,”靳准眼里露出了无奈和惶恐,“信上清清楚楚的说了,皇帝若有恙,则灭匈奴国!”

“大将军您的意思,是说这话并非恐吓?”王沈被靳准的口气吓了一跳。

“若只是恐吓那就好了,”靳准轻轻摇头,“有些事啊,王兄知道的太少了,朝中很多人,对幽州的真正模样都不甚了解,唯一可供安慰的,就是幽州暂时没有切实动兵的借口,汉家的人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总喜欢有个正当理由。”

王沈也放心下来,他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已经一身冷汗了。

为缓解心中的紧张,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只要能抓住中原的皇帝,就有了和幽州谈判的底牌,情况就会不同了。”

“希望如此吧。”靳准同意的点点头。

中原皇帝是一定要抓的,不管有多大阻力,何方恐吓,都必须坚决执行,因为这代表着旷世奇功,说不定能扭转匈奴国当前的颓势,只是不知为何,靳准这心里总有种不详的预感,就好像匈奴将要大祸临头一样。

蓦地,他想到了陈止的那封信,不由失笑。

估计是因为被那封信吓着了吧。

轰隆!

窗外忽然传来了一声霹雳,将屋子里的人吓了一跳,想起了有关幽州天雷的传闻,二人登时面无血色。

但等大雨哗啦啦的落下来,他们才意识到那是雷声,不由都松了一口气。

靳准擦擦冷汗,道:“王兄,我这就让人驱车送你回去。”

“那就多谢了。”王沈拱拱手。

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万事皆有其芥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第九十四章 咳,本将早有预料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止身边的人脉雏形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书童第六百三十四章 参宿为爪,白虎主杀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属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华夏之道,方称之为民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阳有敕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为贵,谋武图文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个投名状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将接龙体,一陈围胡城第九百七十章 为何要占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万大军围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汉殇(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别怂,赶紧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锦还乡,亦是名士所求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三百七十四章 见微知著,方知气候已成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后悔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第七百七十一章 《语录纪要》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罚与军争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万大军围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挂画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动世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八百零九章 贵人改制,应者转运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实为囚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钱粮,进则自强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变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气,耳聪目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势而为,化虚为实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个弟子吧第四百四十八章 税赋有缺,钱粮隐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无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迁怒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八百八十七章 夺幽定策,缓急先后第一百一十六章 当时我就料到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第二百三十七章 虚张声势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协力,三路攻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一十八章 窥机出头未如愿,僧言灯火道笑驳第四十四章 瞩目第二百一十一章 乌合之众,有令难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八百零七章 诡异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与传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四十二章 陈家,我与陈止最亲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六百七十章 无声潜入院,探墨寻秘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陈氏,后有玄甲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晓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六百二十八章 贼捆上堂,惊破宵小胆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八百八十九章 这么巧,你也赶路啊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则运衰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乱南散,皆不成运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为炉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百二十八章 农家签与墨家签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独重民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见文心痒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九百一十三章 汉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