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弑君之徒,罪大恶极,此等叛逆贼子入尔军中,当速交于吾,以正刑典!限君一月,送人来幽,若否,则为吾敌,且自思量。”

洋洋洒洒一封信,最后一句却点明了真意,就是要让石勒,将背叛了皇帝的逆贼赵染交出来,光交出来还不行,还得让他游街示众,然后亲自派人护送,送去幽州!

尽管支雄对赵染很是不满,恨不得此人能原地暴毙,但看到这封信之后,仍旧是眉头紧锁,心底有怒火升腾。

此信,说是出自陈止手笔,让人送来给石勒过目,但语气却太不客气了。

“这陈氏当真无礼!话里话外,毫无恭敬之意,简直是在呼喝大帅!岂有此理!”支雄看着给自己透露消息的聂道仁,很是不满,“他陈氏也不过就占一幽州,固然兵强马壮,但有何资格这般对大帅说话?这信中所言,就像是在下达命令!他未免是没有看清双方身份相当吧!”

聂道仁却是神色严肃,他低语道:“但将军就没想过,这般书信,为何大帅反而从之?”

支雄一愣,想到来时,听到的有关赵染的消息,不由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为何如此?”

聂道仁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帅初得此信,亦勃然大怒,当场便让我书就一文,要反驳回去,奈何此文成时,并州又有战报传来。”

“玄甲军莫非再次大胜?”

这些时日,有关幽州与匈奴国交战的消息,已经逐步传来,消息中都是玄甲军大胜的说法,不过具体情况,因为两边封锁,加上山高路远,暂时还不得知晓细节。

不过,各方势力都开始发动力量,要探查并州局面了,石勒也不例外,早下了死命令,让潜伏在匈奴中的内应,尽可能的把消息传递过来。

和其他势力比起来,石勒还占据优势,他虽然正式独立,宣告与匈奴断绝关系,可当初毕竟挂着匈奴旗号,在匈奴国内有着内应,也有主动朝他靠拢的,消息渠道相对通畅。

在其他势力还不甚明了的时候,石勒已经拿到了相对详实的情报。

“所以大帅才改了注意?”支雄意识到了什么,有些不甘愿的问道,“玄甲军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大帅这般顾忌?”

“一日下雁门,三千破三万,匈奴北方精兵尽数被歼!”

简单一句话,让支雄有如被踩到了尾巴的猫儿一样,差点跳了起来,他拼命压着声音,说道:“这怎么可能?匈奴的精兵,便是我等遇上也只能暂时退避,以地利而胜之,你说被三千兵马破去?”

“还不止如此。”聂道仁苦笑起来,表情有些复杂,“几天之前,拓跋部许是觉得有机可乘,想趁乱捞点好处,也出兵南下,但他们明显想和幽州军避免冲突,于是绕道西路,想要先打太原,结果……”

“结果……”支雄吞咽了一口,有所猜测,却还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结果他们刚刚踏入并州境内,就被玄甲军抓住了踪迹,然后一番攻伐,令拓跋部兵马大败,不得不逃入铁弗匈奴的境内。”

“连拓跋部都打了?”支雄眼睛一瞪,“幽州陈氏莫不是疯了,他这是要处处树敌啊!”

“若事情只到此处,我也会这般认为,可后来就不一样了,”聂道仁轻轻摇头,叙述起下面的事来,“拓跋无故被打,当然就要交涉,威胁要与匈奴国联手,连铁弗匈奴都陈兵边界,一副要威逼幽州的意思。”

“他们这是要顺势而为,”支雄对这样的局势很熟悉,过去石勒势力也曾碰到过,“幽州起刀兵,是要借皇帝的事,占一部分并州土地,从而削弱匈奴,周边的势力当然不会坐视不理,若任由幽州壮大,他们这些周边势力也要倒霉,只是幽州兵太过强横,匈奴一触即溃,根本阻拦不了,这些部族就只能想着从中沾点便宜,打劫匈奴,最好能让幽州兵让出部分好处……”

“这些乃是常情,奈何那幽州所为,却非常事。”聂道仁的声音又降低了几分,“几方都亮了条件,并且集结军队,要来威逼之时,却传出消息,说是玄甲军又破了新兴郡!前后不过三天!”

“这……”支雄的手都抖了起来,“前后不到半个月,就下了匈奴两郡?匈奴的精锐就算败亡了,可还有各地守军呢,还有诸多器械呢,何以至此?”

“我等不知,”聂道仁摇摇头,露出了唏嘘之色,“不仅我等想不通,那拓跋、铁弗也想不通,而且明显是被吓住了,暂缓了攻势,而就是这么短的时间,太原郡的东部已经失守了两座县城!”

支雄这次彻底是无话可说了,同时心里泛起了一股烦躁的情绪。

什么叫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这便是!

可惜却不是己军。

“玄甲军到底有多厉害?”

聂道仁无奈的笑了起来:“过去几年,各方混战,都在比较谁家兵马更为强横,有人说大帅兵马冠绝北地,因为连汉廷的都城都几次陷入险境,也有说那匈奴兵马强横的,连关中都差点失守,更有人说草原几大部族战力超凡的,现在看来,都是虚妄,唯埋首耕耘的幽州,才是强军之首!”

有了这个结果,聂道仁也明白石勒的意思了,不管是要卧薪尝胆也好,又或者是要麻痹幽州也罢,这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哪怕石勒过去再不注重面皮,只注重实利,经过这些年的熏陶,早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权力欲极大的枭雄,这般选择,都堪称耻辱。

“没办法啊!”聂道仁的一句话,把石勒的无奈表达的淋漓尽致,“玄甲军打到现在,随时可以停下来了,也打出了名声,匈奴要虚弱很久,反而玄甲军未受多大损伤,这般局面下,北方谁敢主动招惹幽州?大帅想做一番事,正是关键时刻,哪能因为赵染这般二臣贼子,和幽州轻起战端?唉。”

说到这里,二人再也没有了攻破中原王朝都城的威风,转而多了一丝无奈,在那心灵深处,更多了一丝惊恐。

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九百一十六章 汉殇(中二)京起阴云藏杀机第三百零一章 这不是个好差事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一章 季汉末年,天下不宁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第六百章 鲜卑讨“不臣”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实在是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养寇者王,难伐者石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竹筒复满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旧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异族初显迹,朝廷使已至!第五百零四章 洛阳来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八百七十一章 残兵败将求援人第七百三十章 签后劫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为此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鸿胪请陈止为桥第八百一十章 书就锦绣,揣摩上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农家签与墨家签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第五百一十六章 图穷匕见惊煞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第五百五十章 忧仆丁者,不忧士人第一千零四章 要么现在投降,要么……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书北上请玄兵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茧自缚为哪般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澜者谁人?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灯火照耀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气,耳聪目明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贞,皆有其归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将求起势,有士意莫测第八十四章 悔不当初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九十二章 诸位,醒醒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长生观气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八十一章 恶名养望,快马寻品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议玄甲事,群臣莫敢言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导,移风易俗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见陈止!第十九章 得闻七哥书法了得第四百一十一章 陈止,你又算计我!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难可来幽?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评日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处代卒有多少?第七百一十五章 长街灯火书明字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七百八十四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难定品第六百四十章 先断其爪!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风雨欲来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为你好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审了,斩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坞堡不藏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观商而知动向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三十六章 岂不美哉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为此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钱不在我,以利诱之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议,战已起第五百章 打乱局面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阳文章第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时机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