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

绕了一圈,话题还是回到了最初。

两位宗室虽然指责群臣,说他们畏惧那玄甲军威势,但落到自己身上,也是不敢说出重话,只敢在边边角角上做做文章,不敢真的追究责任。

对这些,在场众人心知肚明,但没人会愚蠢的把事挑明,他们只是很配合的、在旁边低着头,做出惶恐和愧疚的样子,等两位宗室一宣布散会,个个便如蒙大赦,急匆匆的离去了。

比起关中小朝廷的安危,这些臣子更在意和重视的,还是自己家族的情况,要知道,这些跟随两王进入关中的大臣,他们的家族根基往往不在关中,甚至还有在并州、幽州和冀州的,直接受到玄甲军的影响,而那些家族根基在司州的,以后也要有所顾虑,现在得到了确切消息,哪不先筹谋一番?

另一边,送走群臣之后,两王却也忧愁起来。

“这些大臣都不可靠了,给他们权柄的时候,一个个急着表忠心,但遇到了这般危机,便都想着各自的退路。”楚王叹息起来,“这一个个的,不过就是嘴上忠臣,根本不足为信。”

“话虽如此,但若没有他们,如何维持朝廷运转?”淮南王劝慰起来,“当下,还是得依仗他们,才好顶住这一阵风波,否则玄甲军与我军动手的消息一旦传开,比之前的诸多事端,带来的影响还要巨大,有可能是要动摇根本的!”

楚王愣了愣,最后摇摇头,苦笑道:“孤如何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凡事皆有利弊,对那些臣子而言,他们其实是有退路的,况且比起朝廷,这些人更看重的,无疑还是自己的家族,一旦风向不对,必然会果断的出卖你我啊!”

淮南王亦苦笑起来:“这便是满朝皆可投降,而唯独你我不能。”

“我大概知道陈征北的心思,”楚王说着,忽然压低声音,“那位征北将军,定是觉得你我乃是害死先皇之人,欲除之后快,是以皇上反而不见得会有危险,只是事到如今,你我又有什么办法避免?”

“还是先想办法平息战端吧。”淮南王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楚王张了张嘴,最后没有说出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不过,随着后面几日,战场的详细情报逐步被传递过来,并且汇总之后,最初的缘由终于真相大白。

“没想到居然是因为张家!张家啊!好一个张家!”

看着军情战报上所写的,那张家子在军营中是如何嚣张跋扈,又是怎么对上官、对将领出言不逊,背后诋毁不说,每当将领为了大局退让,此人都会纠结一批人,在私底下大肆诋毁将领名誉,更会喊出一些有煽动性的口号。

“就是此子口无遮拦,不知大局,为了一时气愤,将大好局面葬送啊!罪该万死!”楚王将战报往桌子上一摔,脸都气红了,有一种无处发泄的感受。

淮南王也满腹怒气,毕竟他们忍辱负重,不惜颜面,只是为了能保住土地,不给玄甲军一点发作的机会,没想到却被一个小辈坏了事,这心气哪能舒展?

“他不是一时气愤!”想到恨处,淮南王冷笑起来,“张家与陈征北的恩怨,与那陈氏的矛盾,持续有些年头了,不说张应的那个儿子张央在徐州主动挑事,就说张应为争夺马政,时常为难那陈永,就闹出了一些风波,最后逼走了陈杨,否则我等焉能这般被动!或许张氏早就对陈氏怀恨在心,时常在张家内部宣扬,是以张家子弟,先天就对陈氏有成见,最终才促使了今日局面!”

“原来如此!”楚王听到这里,眼中一亮,“既然知道了罪魁祸首,其实这事也好办了,但那张家子已死,能死于沙场,着实是便宜了他,但子不教父之过,其父还为将领,岂可如此?现在就传令军中,将人抓了,还有那张应……”

淮南王却提醒道:“张应之前还为我等出谋划策,看上去颇有为国之心,他背后还有江左张家,那张家在江南影响不小,在朝中势力也很大,更主要的是,琅琊王在江左渐有势力,若是将张应抓了,那江左张家别无选择,就只能投靠琅琊王了,怕是要弄巧成拙。”

“此言有理,张应毕竟不是寻常人,不可等闲待之,”楚王点点头,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张家却是不能动,只是还需警告一两句的,也好让他知道厉害,但是那个张姓将领,是一定要处置的,却不是要杀了,而是捆起来,送去幽州,让陈氏发落!”

淮南王听着,忍不住皱起眉来,说道:“若是如此,就怕张家觉得颜面受损!”

“颜面?”楚王冷哼一声,“闹出这般祸事,他们几时想过颜面?若说颜面,朝廷更是颜面无存,奈何形势比人强,陈氏强横无敌,哪里能够招惹,还是要谋划几年的,之前幽州防范严密,加上埋头不言,是以才让人忽略过去,现在知道了玄甲军之利,哪里还能放过,一定要窥视通透,不留任何隐秘!这些耻辱,早晚能雪之!”

淮南王还待再说,可最后也想明白了,既然不想打仗,还真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至于张家的反应,那只能先委屈他们了,毕竟世事哪能都面面俱到,两全其美?

“等这件事之后,找些机会给张家补偿,也好让他们不会与朝廷离心离德,”楚王同样看出隐患,只能叹息着说,“希望张应能识大体,否则的话,还要有一番折腾。”

………………

“祸事了!”

与此同时,那长安张府之中,张应同样得到了前线的消息,脸色一下就一片煞白,很快,跟着他通入关中的两个儿子,张未、张弓就赶了过来。

“我张家出了这等人,怕是要连绵家族了,你们准备一下,先把在长安的家眷都点清,若是出了点风吹草动,立刻带人离开,为父则为你们拖延一下时间!”

他却是直接就做了最坏的打算。

但这突然起来的话语,却把两个儿子吓得够呛。

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六百五十章 治国如修行,外伐治乱循环,内思长生久视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谢谢啊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陈氏第五十八章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第九十二章 诸位,醒醒第五十八章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属与有荣第四百八十二章 赞陈追问续何在第三百七十一章 为国背锅,使人惊惧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问第四百一十六章 将军算盘难如意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汉之贼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关中忧,氐人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计连环第七百九十二章 汉制于其不过工具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慑属方为胜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动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二百九十二章 征北将军陈第一百八十五章 请问,你这边有没有……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无置亦要走,陈学初露已两分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观,后手落子一千零五十四章 汉家疑,鲜卑惶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国尚且不可挡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扑朔迷离!第一千章 节操何在?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军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论陈,两左急登门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断颅裂心胆崩!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慑属方为胜第九百二十五章 鲜卑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广陵纸贵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四百二十八章 农家签与墨家签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六十八章 此楼如何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万大军围城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五十四章 谋定第三百六十一章 谁人不知陈君,闯关且看石勒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统可分善恶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谋外族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为你好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九十三章 真突围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贞,皆有其归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阳有敕来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七百一十七章 学问与钱财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时皆可赞,与帝言金曲第十七章 人往人来皆有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四百三十八章 结盟与人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应该是这样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二百零四章 忆陈施主之言,明白墙上之语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为鲜卑,亦长叹惋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则运衰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访陈君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见于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冲阵!第六百八十九章 阵里杀人拂衣去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九十六章 追回来!第八百零七章 诡异第四百一十六章 将军算盘难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