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

北宫纯听着,却是露出了为难之色,眼睛里更有挣扎的意思。

倒是老宦官叹了口气,说道:“北宫啊,你有忠义之心,终究是好的,老朽亦不会千方百计让你改换门庭,只是凉州张氏格局如何,你心知肚明,迟早是要找一家投靠的,老朽听闻,张氏最近便派了使者,往关中拜见两贼,怕是有了归附之心啊,你若归之,便要为幽州之敌,到时老朽要报答你的救命之恩,就只能靠着这张老脸,让陈将军饶你一命了。”

北宫纯听着,脸色有些发苦,有心要反驳一二,想说咱们这凉州军,莫非就注定灭亡?但想着匈奴下场,以及当前在那并州南边边境,关中兵和幽州玄甲的战况,就知道莫安节所言非需。

按着老宦官的说法,陈氏必然会为了给先皇报仇,杀向两王,凉州张氏从之,难道还能取胜?

真到了那个时候,还真只能靠着老宦官了,毕竟当今这天下,先皇一去,还能让征北将军有所敬重的,恐怕就是得了先皇遗泽的莫安节了。

想着想着,北宫纯便就小声说着:“您老自己忠义,可不能让某家叛主啊。”

“谁人是你的主?”未料,莫安节却冷笑一声,“你是奉朝廷之令调动,又不是他张家的私将,再者说来,张家若归附关中二贼,便是皇上之敌,天下叛逆,有这般局面,你若是归之,那就不是忠义,而是叛逆!”

北宫纯闻言又是苦笑,知道老宦官实对三王相关之人都痛恨万分,一二言语根本就说不通的,而且那话中也有道理,便不复多言。

“如何权衡,你自思量吧,”老宦官还是冷哼,“只是注定败亡的局面,你去了又能改变得什么?尚不如留在幽州,还有一份情面,未来张氏若是想要求得一条活路,也不至于求告无门。”

“还是容某家思量思量吧。”北宫纯点点头。

实际上,这样的对话,一路上便有不少,只是最初北宫纯还只是一笑置之,并无动摇之念,可是越往北来,这想法就越发动摇了。

毕竟,在南边走着,老宦官说着幽州强横,若不归之,必被破之,北宫纯还可以当做是夸张之语,但等匈奴国被攻伐不到一月,举国便崩,而北地之人更是人人传诵玄甲之名,北宫纯更是亲眼见了诸多景象,早就被震撼的身心震荡。

等入了幽州境内,看着沿途农田,听着百姓之言,再见玄甲纪律严明,就更是知道老宦官之言,绝非夸张之语,自是要认真思量起来了。

而莫安节见之,也不由点头。

说实话,他对北宫纯自是印象极佳,便是这位猛将护卫皇帝安危,足见忠义,更不要说这一路上陪护自己,一路北上。

之前在赵染的围杀中,北宫纯救助莫安节,其实就冒了风险,按理说,这北宫纯从重围之中救了老宦官,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也是仁至义尽了,结果偏偏还陪同老宦官一路被来,就是因为放心不下,这个恩情,莫安节自然记在心中。

另一方面,面对幽州强势,又有莫安节引荐,换成其他人,早就忙不迭的改换门庭了,可北宫纯却依旧心念旧主,这等气节节操,亦让老宦官欣赏。

只不过,在莫安节看来,凉州张氏格局有限,又有投靠三王这三个贼子的迹象,当然不希望北宫纯明珠暗投,这才几次劝他,现在看来,终于有些效果了。

毕竟还是幽州风气和玄甲战力为老宦官的底气。

二人这边说着,马车已经入了蓟县城中,就听沿途两边越发热闹。

“此处要先过市坊之区,才能抵达驿馆,”向导的声音又适时响起,“还望两位能海涵,因消息传得突然,这城中还没有安排好府邸住处,是以要请两位暂时在驿馆中安顿。”

“这样的安排很合适,无需再另外找地方了,我等就在那驿馆里面,等着将军凯旋归来!”莫安节却是毫不在意,反倒颇为好奇的瞧着窗外景象。

就见人来人往,叫卖之声不觉,但看那些人所叫卖的东西,却是包罗万象,还有许多西汉玩意儿,就连老宦官这样见多识广的,居然都叫不出名字。

“这蓟县当真繁荣。”北宫纯看着,再次感慨起来,自从入了幽州境内,他可是感慨不绝,“我在西北,镇守交通要道,自问南北之物皆曾见过,但这里的很多东西,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这边话音落下,那向导的声音再次响起:“这里汇聚了南北东西之物,不仅有中原商贾,还有四边胡商,还有许多乃是幽州本地所产,想来北宫将军未曾见过的,估计便都是我幽州所产了!”

“原来如此,嗯?”北宫纯说着,眉头一皱,“那几个人似乎是匈奴人?怎的也能来这里叫卖?还有这些胡商,莫非就不担心被拿?”

向导笑道:“能在蓟县叫卖的商人,如论市中原出身,还是胡人部族出来的,都要拿到准许引,这份文书想要得到,首先就得有推荐人推荐,然后交代自家人口、来历,写清楚部族地址,再在规定的时限内,每隔一段时间回报一次所在部族的情况,便可以得到文引,从此得玄甲保护,哪里还用担心会被捉拿?”

他这一番话说出来,直接让老宦官和北宫纯目瞪口呆,以二人的见识,如何看不出来,这一番规矩定下来,但凡能够施行的,就等于是成了幽州的探子,切切实实的卖了自家,确实不用抓,因为一旦暴露,其自家部族会先动手!

“难道中原出来的商贾,也要这般为之?”莫安节便就问了一句。

向导点头称是。

“就是为了贩卖点货物,却是连这些都出卖了,”北宫纯说着,忽然心中一动,“不知此处可有凉州的商贾?”

那向导却没有再说话,只是北宫纯的心里却暗暗发寒。

他忽然想到,这等举措,肯定不是临时所为,至少也得施行了一两年了,一两年前就有这等布局,可见那位征北将军的眼光和志向,这等人物,确实不是张家可比的。

这正在想着,忽然窗外换来喧闹声。

车里的两人闻之,忍不住便问起故。

向导过去打探了一下,回来便道:“却是石勒那边一个名叫张宾的过来投奔,此人名气很大,是以驿馆之人皆去拜访。”

第一百九十三章 问君可曾注典籍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贵第九百八十四章 钱财行之道,犹胜囤于藏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给气死的!第八章 意外之讯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八百七十二章 临阵当斩徒增疑第九百三十八章 来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挂画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五百四十六章 观盘演兵,武丁慑代郡之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与代郡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梦谁先觉,春秋四季枕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将军的错!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争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别怂,赶紧打!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变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骗我!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竹筒复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论何在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来,手足无措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传书为贩纸第九百七十章 为何要占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闻代思,陈氏闲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二百八十二章 鲜卑有文章,请诸君品鉴第四百九十一章 为老不尊只为书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八百九十四章 坏了!这可如何是好!第五百四十三章 当与陈亲善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七百四十六章 负命而来,先来个推荐第二百零六章 陈止,技止于此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五十七章 铜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败名,或出于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铁,筑新城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远虑,士人所欲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观天下势之洼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陈家老爷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绝彭城!第九十六章 追回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风将起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后一段城墙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饥则可驱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七百章 自相攻,谋火毬,非签难成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为引灌五格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五百七十八章 矿显而测,立世之基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九百零八章 原来你不知道啊……第八十七章 变脸第五章 江山如画在侧,日月拱卫其身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实第八十七章 莫名敌意,见真变脸第三百零一章 这不是个好差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则惠其民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变,刮目相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复叛,乱而惊天下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签筒异动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书画四品第二百五十三章 对弈军争!第七十一章 留诗杀名拂袖去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输,还敢言勇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动,南已呈乱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对将,王见王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阵非精兵,战阵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