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计连环

“详细的,小的也说不清楚,”那个仆人竭力回忆,“只是说什么,这次要几个郡县一同考较,还要分成几此,好像要考三次什么的。”

“考三次?这次不是临时增加的文举,为了缓解那并州的官吏短缺么,何以要考三次?既然是一次范围巨大的筛选,肯定是人数众多,为何要考个三次?难道是因为监考的官吏不够,所以要分摊一下?”

卢诜这般想着,甚是不解,只是他那仆人能打探来消息,已经算是不错了,又如何能给他一个答案?

于是心中疑惑之下,卢诜也不耽搁,就去找那相熟的人去询问,正好这走着走着,却碰上一个熟人,正是那罗央。

罗央的性子,乃是喜好结交世家子弟的,和卢诜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不认识,于是卢诜还没过去,他就先找了过来。

“卢君,你也来了此处,莫非也想见那位老宦?”罗央说话,可没有什么顾忌,一边叫说着不恭敬的话,一边走过来,丝毫也不在意旁人讶异的目光。”

卢诜可就不敢太过造次了,拱拱手道:“正是来拜访莫老的,基井莫非不是?”

“我也是啊,只是这里人太多,而且我过去在京城……在洛阳,曾经的顶撞过那老宦,所以有些挂不住面子,一直没进去,结果就听到了那个消息,这次是要搞个大阵仗啊。”罗央的父亲乃是罗侯,他自是经常出入国都,接触的人就和寻常人不同。

“怎么,听你这口气,似乎听出了什么?那我倒是要请教一番。”卢诜马上就顺势问了起来。

罗央不疑有他,便直言道:“倒也没什么,就说要先在各郡中举行一次筛选,然后选出人再州中考试,等三州之人都遴选出来了,再……”

“等等!”卢诜眉头一皱,“三州之人?”

“是啊,”罗央毫无察觉,不过他也表现出困惑,“说是算上并州和平州两地,只要是身家清白,没有作奸犯科之人,皆可报考。”

然后他见卢诜的表情,就解释道:“你大概还不知道军情,张方校尉已经平定了平州,如今正在回师,那位平州刺史邓飞,已经答应,要归于征北将军府,关中的朝廷和江左的王廷也都传来了政令,一个说是要为将军封侯,一个要给予将军征北都督的头衔,可以节制三州……”

“节制三州,这权力可不小,”虽然还有疑惑,但卢诜听到这里,却不由嘲讽起来,“只是这封侯和节制三州的名头,如果换成朝廷实力尚在的时候,那还算是一份殊荣,可现在送来,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凑个热闹了,毕竟这三州能被节制,靠的可不是朝廷政令,而是玄甲将士!”

罗央听了,也不由点头,唏嘘道:“卢兄果然也是这般看法啊,此时送来,着实不利,都不如来个节制四州,把那冀州也算进来,还算有些诚意。”

卢诜听了,却摇头笑道:“他们可是不敢这样做的。”

“此话怎讲?”

“若是只给三州之名,虽说有些可笑,但至少名副其实,若是给了四州,那冀州之中还有石勒,就有驱虎吞狼的意思了,当下那两边的朝廷,如何敢让将军有这等误会?还不是要尽数杜绝。”

卢诜说完,洛阳就觉得很有道理,不由点头称是。

卢诜却顺势问道:“张校尉归来,平州便算是定了,如此说来,将这里纳入文举,也算正常,只是那平州之地,怕是没有多少读过书的人吧,如何也能算进来?”

罗央摇了摇头,说道:“这可就不是我等能知道的了,怕是将军另有安排吧。”

这样说着,眼看天色已晚,又传来消息,说是老宦官不愿意见客,于是卢诜便与无奈的人群一同离去。

可他刚到家里,就注意到家中的气氛有些不对。

“父亲大人,怎么了?”来到后院的里屋,他们立刻就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卢志,还有许多族人——这次不光有族中长者,还有许多卢志的同辈,一个个都是表情严肃。

“你可听说大科举之事?”卢志便就问道。

“已经知晓,”卢诜点点头,“在那祭坛之外,亦有很多人在传此事,说是三州同考,先后经历郡中考较,然后再于州中比较,最后齐聚蓟县,进行三试。”

卢志叹了口气,又道:“那可知道,此次筛选,都有什么人能参加?”

“自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卢诜从罗央那里听到的消息,也也算是全面,“这不是和过去的文举一般无二么?”

但他的一位叔父,却是忍不住,直接抱怨起来:“哪里是一般无二,而是要断了我世家传承的根基啊!”

“怎么回事?”卢诜马上就意识到,这件事并不单纯,“怎么还就涉及到这般严重的问题了?”

卢志便道:“此次大科举,并非只局限在三州,而是在郡县设招考之处,给予三个月的报名时间,无论是三州子弟,还是那其他地方的士人,乃至番外胡人,只要愿意,皆可报之,待到三月之后,统一考试!”

“什么?”卢诜听完,先是一愣,跟着大惊失色,“这是说,但凡读数为学之人,皆有可能为官?这怎么能行?这不是要断绝我等根基么?而且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蒙混而入,况且寒门出身的人,多数贪财而无学,读书而不知六艺,我等当劝谏……”

说到最后,卢诜忽然愣住了。

而他的那些长辈,则纷纷苦笑起来。

卢志叹息一声,对儿子说道:“知道厉害了吧?到底是将军啊,这一步下来,哪个世家敢劝阻?”

卢诜愣了好一会,才喃喃说道:“先前代郡刺杀一事,说是幽州世家与外界勾结,随后爆出世家与慕容氏联络之事,已经坐实,这各家因为担心,到处求告无门,却不知将军何日动手,又会对哪家动手,现在看来……”

卢志深吸一口气,摇头道:“是啊,现在看来,要对付世家或许是真的,只是这也不是目的,将军真正要做的,是推行这所谓科举之事啊!过去文武举,乃是温水煮蛙之策,而今刺杀之事,就是明晃晃的刀子,挂在我等头上,哪个敢劝,敢有异动,玄甲兵将就要杀来,直接铺平道路,这科举……”

“挡不住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尽皆在掌握,无出我意者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设!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挟民而归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八百七十五章 杀进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挟民而归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稳,越要言兵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道授业解惑第九十一章 学识如洪入心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请贤与面圣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一百七十二张 诸葛之礼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四百一十三章 刘氏劝夫,鲜卑献礼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断颅裂心胆崩!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来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一百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部分结束,还有两、三张后文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败名,或出于君第五百六十一章 围三缺一,插翅难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第六百三十六章 胜讯佐刀落人头!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个散财童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民之术变人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四百四十章 牵军入局是何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尽被擒第二百零四章 忆陈施主之言,明白墙上之语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一百零四章 又来第五章 江山如画在侧,日月拱卫其身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谈与仇人哀第九百四十八章 惊中乃思先动手?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部分结束,还有两、三张后文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四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与毒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为炉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时皆可赞,与帝言金曲第七百六十一章 虚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鹰之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尽时,岂能自缚之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五百九十章 走与撤与溃,土崩瓦解第四百五十章 关津、市肆、山泽,皆有税哉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扬眉吐气时,争先恐后见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一百一十六章 当时我就料到了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两王有谋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夏绝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启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贼好擒,但禀性难移第五百零四章 洛阳来客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止来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无置亦要走,陈学初露已两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陈代王,何人可以代陈?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蓟县,升龙坛第五百五十二章 两胡交汇?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与王第七百三十六章 红有主,青攀阶,聚众成金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谋划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县陈已知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路何在?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民之术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