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养寇者王,难伐者石

自从王敦在荆州站稳了之后,便靠着王家的支援和帮助,在荆州发展起来,其人之能更是在朝中被广泛赞誉。

只是虽然荆州发展的不错,但那作乱的贼匪却是一直未被剿灭,反而还有蔓延的趋势,每每到了关键时刻,才被王敦的人击破。

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从战报上来讲,这都是一个勉力维持的局面,似乎王敦只是靠着一些兵马,艰难的堵住了贼人,然后再艰难的发展壮大。

不过,到了第二年的中旬,王敦兵强马壮,却依旧没有彻底剿灭贼匪,朝廷上的一些人品味过来了。

这该不会是要养寇自重吧?

此话可不是什么梦呓之语,而是经过不少人的推算,觉得大有可能的。

要知道,这王敦跑到荆州经营,可不像当初陈止北上幽州,中间隔着一个混乱的冀州,所以朝廷难以支持,他王敦和江左之间,不仅有陆路连接,还有长江水道,物资钱财每个月可着劲儿的要,兵家兵刃更是一个不拉,就连兵丁补充,有的时候都要朝廷从其他地方给他调配。

这样的情况下,王敦在荆州所得的钱财税赋,却只有一小部分上缴朝廷,大部分都被他自己截流下来,留在当地,所以虽然时间不短,但荆州的势力却是急速膨胀。

偏偏这么膨胀后的势力,依旧奈何不了那些贼匪,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毕竟,随着江左局势的稳定,这贼匪的情报和信息也逐步被朝廷掌握了,这江左朝廷上下,也知道那些贼匪看着势大,但其实组织松散,内部还有权利争斗,真要是论起来,根本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偏偏就是我这么一伙人,你王敦占着这么大的优势,硬是拿不下来!

所以,这最近虽然朝廷上,依旧还有鼓吹王敦兵家才能的,却再也没有人拿他和陈止比较了,毕竟这上上下下的人,乃至民间的百姓,都十分清楚,就那么一点贼匪,真要是请了北地都督过来,顾忌花半个月的时间,都算长了。

不过,不管旁人怎么说,王敦还是自顾自的为之,而且随着兵力的增加,在荆州的势力越发稳固,这朝中对他是越来越没有办法了。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又有人想起陈止的那篇文章了,私下里就传言,说是这王家的灾祸,果然要应在王敦身上,朝廷怕是难以安稳了。

反观幽州方面,自从科举之后,便重新沉淀下去,再也没有动静,一如往昔,只是这一次,却没有哪家再敢轻视了,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幽州现在埋头发展,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将并州、平州,乃至大半个草原,诸多强横部族的力量,都尽数消化了,然后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甚至这周围的几家势力,比如那冀州的石勒,反而因此越发担心起来,不断找人估算,那陈氏何时才会南下。

渐渐地,这石勒就把注意打在了南边。

这一日,他听闻那荆州的王敦,又一次与贼军交战,虽然大胜,却还是让贼匪逃脱出去,便招来了聂道仁,询问他的意见。

“我观那王敦,实乃养寇自重,而江左朝廷时有纷争,王氏与其他家族多有矛盾,北地与南方世家更多龃龉,若是我南下江左,可有胜算?”

聂道仁却道:“王上,今日司州与兖州之土,尚未消化,哪里还能再顾得上江左,那长江天堑非轻易可破。”

石勒又问:“若是只是拿江左朝廷在江北的土地呢?徐州离着不近,前些时候攻伐青州受阻,若是可先得徐州,然后三面夹击,青州可以下矣!”

聂道仁沉思起来,他知道石勒当前的心思,和其他势力不同,因为冀州就在幽州边上,因而石勒对幽州顾忌颇深,这一年多以来,总是觉得,幽州兵马随时可能南下冀州,因此急切的想要扩张势力。

为此,他甚至不惜与关中朝廷打了几次,基本上确立了对司州和半个兖州的控制,只是这样却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要再多拿几个州,作为根基,来养兵马,方能与幽州玄甲军抗衡,不说战而胜之,至少能守住基业。

现在冀州的情况并不好,虽然通过几次冲突,将关中两王的势力驱逐到了潼关以西,但由于有并州玄甲军的威胁,安潼关周围的郡县,石勒并没有真的驻扎吞并,而是空出来,作为三家之间的缓冲,只有那冀州南边的一片土地,被他实际控制。

潼关作为天下险要,又有并州的玄甲军作为威慑,因此石勒军的扩张方向,在西边近乎到了尽头,那剩下的就是东边的青州和南边的江左了。

青州一直在攻伐,只是并不容易,现在石勒听闻王敦之事,窥见了江左的虚实,会因此起意,也是理所当然的。

考虑到这些,聂道仁也知道,若是强行拒绝,总归是不妥的,而且有些事,不去做,还真说不准最后的结果,尤其是江左的战力,到底如何,其实并不清晰,或许真的可以一试,更何况,当下石勒的势力内,还有另外一个隐患,如果操作的好,还能一举两得。

于是他思量了一下,便提议道:“可以让石虎将军,领军南下,他之前攻伐青州不力,一直住在在青徐兖交界之处,此时正好南下,只是在发兵之前,王上最好对江左去信一封。”

“还要去信?”石勒不由皱眉,“我若是要得江北徐州之地,当速战速决,不给江左反应的时间,怎么能先去信呢?”

聂道仁就解释道:“江左当下,兵令不一,内部多有纷争,那王敦便是代表,王上予信一封,也不要言其他,就说知晓徐州有乱,愿平之,若是江左有心,可以出兵攻伐即可,其他便无需多言,只观那江南反应,若是满朝皆从,那将军便先不出兵,若是其相互推脱,则可速击,若是争夺这出兵之权,则可以灭之!”

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止来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卖要赶早!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万二第六百二十章 厚颜无耻!第一章 新汉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十七章 人往人来皆有由第七百一十六章 灯笼上的百家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五百八十章 陈计有所需第五百四十一章 厌则整编不顾阀,心腹归来又两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两士望公卿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党争,石氏得利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难可来幽?今晚无更,大概还有三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势之始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杨论兵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张为将,领三百入城第七百章 自相攻,谋火毬,非签难成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阳,传平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陈家势涨诸家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纸之上记师言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五十八章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第五百四十六章 观盘演兵,武丁慑代郡之家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乱南散,皆不成运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个陈止第九百零一章 误判形势,优势很大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乡与仙翁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学难成第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岂能尽两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关中变,如陈言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第四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扬镳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劝人离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乐之位,可坐多久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华夏之道,方称之为民第四百六十章 观人猜计,有人访之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一百五十六章 对谈,凶至第七百八十四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第七百零七章 当日弃而走,今日无颜归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第十一章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观盘演兵,武丁慑代郡之家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马围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实在是高!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来!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为此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变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戏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杀予夺!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九百零六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为官,非为这般第五章 江山如画在侧,日月拱卫其身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六百五十一章 筑城立于北,举贤出两门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