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统可分善恶

“这个时候,还有人出声?”

众人循声满脸疑惑。.』.

眼前的局面已经清晰,背后的算计也都浮出水面。

众名士刚才批判的时候火力全开,却被郭展拿住了要害,这时都有了退避之意,突然有人顶风而上,不得不让他们疑惑。

“枚显?没想到是他。”

“他不就是《师之道赋》扬名之序么?听说几日闭门不出,刚才见他进来,我还意外呢。”

“如果是枚显,那就不奇怪,陈华这篇文章就是踩着他起来的,他出面反驳,也说得通,只是此时要拿出文章,这是要和《师之道赋》打擂?此文虽然立意有偏,但不失佳文之称,不知枚显要拿出的是谁家文章。”

“要说以我等才学,费心思写一篇,未必就比不过,可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再说了,此文说是出自陈华之手,可背后有何猫腻,我等心知肚明,没郭展之助,他陈华写得出来?”

“不知枚显要拿出什么文章,难道是他闭门几天,冥思苦想而作?”

郭展帮他们问出了疑惑:“枚兄,难道是你的大作?也好,拿出来我等共赏,与我这学生的文章对比一番,说不定更能加深师道认知。”

“你不用拿言语挤兑了,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面对挑衅,枚显露出了笑容,“说起来,我这篇文章和陈华那篇还有渊源。”

“嗯?”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倒是陈华神色微变,而郭展则眯起眼睛。

“诸位,恐怕你们还不知道,为何陈华要写一篇名教文章,”枚显扬声对着在场众人说着,“诸位可知,这陈华日前往彭城,亲善彭城陈氏,碰到了一人,也是他的同族,名为陈止,陈华写《师之道赋》,就是因为这个陈止。”

“陈止?这人是谁?”

“没听过这个名字啊。”

“彭城陈氏?那和下邳陈氏乃是一脉,和名教文章有何关系?”

众人疑惑,也有人直接问道:“枚兄,也别绕圈子了,直接说明缘由吧。”

枚显一笑,就把里面的关系说了通透,只是在他口中,陈华成了个无事生非的角色,虽说事实也是如此,可枚显描述的更为可恨,而陈止则成了个温良恭谦的好学之人,因担心族学衰败,主动开蒙,却被陈华嘲讽,二人争执,这才有了两篇文章的诞生。

“二陈相争,各作名教文章?这事还挺有趣的。”

“未料这《师之道赋》背后,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有意思,有意思。”

“这么一说,我倒是对那篇《师说》生出一点兴趣了,有心一观。”

在场的都是名士,喜好风趣之事,对这么一个故事当然很有兴趣,而且有些人更是借机打击陈华。

陈华已是听得脸色阴沉,但碍于场合不便作,只能死死的盯着枚显,那目光仿佛能将人吞下去!

与之相对的,是郭展露出思索之色,他有些不解显,猜测那篇文章,到底有什么内容,足以让对方在这时候出头。

“原来是这么回事,有意思,陈止陈华,这一姓两人因为族学起了争执,一个回来求助老师,写了《师之道赋》,另一个也写了文章,”张初听了一会,感到有点意思,不由询问起来:“不知道那个叫陈止的写的文章,有叫什么?”

枚显拱拱手,正色道:“此文,名为《师说》,以我之能观之,此文足以明道传世!”

千古文章,汇聚各家,这般文章,本来就是为了传世,是为了继绝学!

但此话一说,众皆哗然。

明道,传世?

这是文留青史的高评价啊,但作者之名,他们却没有听说过,名不高而文绝世,哪有这样的道理?

“难道又是一个左思?”

左思做三都赋,引得洛阳纸贵,但事前却被人轻视,一朝名扬,算是一步登天,可这样的事情并不常见。

“枚显不是冲动的人,他能站出来,就说明对那篇《师说》有信心,我倒是好奇起来了。”也有人起着这样的心思。

张初更是跃跃欲试,彭城也是在他的治下,如果有出色的名教文章,加上《师之道赋》,这人文教化之名,岂非完成了大半?念及此处,他不由欣喜,就道:“枚兄,可否将那文章给我一观?”

“正要让刺史您品评!”在众人瞩目中,枚显从袖中抽出一篇文章,走上前来,呈给张初。

郭展听着却不对味了,刚才还说是让我品评,转脸就给刺史了,这是个什么意思?

刺史张初接过就本就心存期待,这一过多久就连连点头,露出了笑容。

陈华见状,心里咯噔一声,而郭展也是面色不快,他早就听了这《师说》之名,可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的表现,不似作伪。

难道此文真的非同寻常?

不行,不能放任!

郭展当机立断,决定将威胁掐灭!

无论此文如何,他这时候都不能退了,必须强调《师之道赋》的优势,他也相信,《师之道赋》立意全面,哪怕《师说》真是佳文,但只要在全面整体性上有欠缺,那就可以利用舆论打压下去!

有的时候,不是你的文章好,就一定能强过一头的!

“除非真是足以名传千古的文章,否则终究要受到世人之言的影响!”

郭展有这个自信,足以引领一时的舆论,于是也不再啰嗦,直接就对枚显道:“枚兄,你也师之道赋》,当知道此文脉络清晰,有佛家法统之传,此法……”

“我华夏之道,起自尧舜禹,有商汤文王传承,有周公孔孟扬,道统深邃,比不上胡神法统?”枚显根本不等郭展说完,就正色厉声直言,“就是郭象宗师也承庄子之道,先贤法统自古以来,你郭展敢说自己学的没有道统?”

这话一说,人群中就有不少人暗暗点头。

这华夏道统之言,其实并不算什么隐秘的事,先前也有人提出来,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那《师之道赋》涉及甚广,法统只是开端,后面越辩越深,而且逻辑自洽,能自圆其说,因此旁人不愿意在这个方面多做纠缠。

郭展被打断了话,于是眉头皱起,正要分说,没想到枚显轻点刺史手上的文章,笑道:“这些《师说》开篇就有谈及,诸位等会可以观之,我倒是要问你郭展一句,你满腹经文,可有道统?”

这话一说,众人侧目,都对那《师说》一文抱以好奇目光。

“枚兄,这道统之说……”郭展暗道不对,他的老师是天下宗师,纵然自己如今向佛,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诋毁师道,只想着一笔带过,将话题从传承,拉到更深入的地步。

枚显却不管其他,只是问道:“我只问你,你有没有师传道统?”

郭展一愣,最后一咬牙,点头道:“我自然有师道传承,但是这个道统……”

枚显还是不让他说完,又道:“这就行了,那我再问你,你既然有师承道统,为何又要诋毁华夏之学?” wωω▪ тTk án▪ CΟ

郭展心中不快,可听了这话,总算平静下来,觉得后面有把握了,就道:“我并非诋毁,而是华夏也有不足,就说这开蒙之道,有心性色空,这四个字体现着一种精神,一种法统之道,在《师之道赋》中……”

他嘴上说着,心里却打定主意,要把话题朝更深层的地步延伸,那师说一文就算言语精妙,可终究出自一人之手,必然存在漏洞,说的越多,约有破绽。

可让他出乎意料的是,枚显竟然丝毫不惧!

“笑话!”枚显又是不等郭展说完,直接针锋相对,“这《师说》一文说的很清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么就没有自己的道?你岂不知孟子性本善之说?不之荀子性本恶之言?不知扬子善恶混同?不知道董子性三品之分?这莫非不是精神之道?这莫非不是华夏之学?这不是你郭展开蒙时就知道的?你可分善恶?”

“我……”郭展被一连串的反问,闻得心头震颤,念头电闪,隐隐有不妙之感。

那《师说》一文中,真涉猎了这些?

那陈止不过彭城世家子,写的文章,可以驾驭这许多观点?

“你什么?你就明白的告诉我,华夏先贤的这些话,到底有没有道理,说的是不是在理,你所拜胡神的学说,可有出善恶之观,而开蒙启示的?”枚显根本不顾及二人交情了,毫不留情的质问着。

郭展之前用枚显的名声,给学生做垫脚石,早就激怒了这位枚家名士,可能最初郭展并无此意,可随着文章流传,为了防止事情蜕变成华夷之辨,他不得退而求其次,顾不得许多了。

面对枚显的质问,郭展却是冥思苦想,刚才众多名士所考虑的那样,顷刻之间,让他拿出话来反驳,不是不行,可总归会有漏洞,越是说,约有可能被抓住漏洞,而的样子,那篇文章似乎也有体系,他贸然反驳,说不定就会落入陷阱。

顿时,郭展有一种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的感觉.

“那个陈止背后说不定也有人指点,不过他虽然能提到所谓道统,又涉及性善性恶,那他的这篇文章,还真不能小视!”

越想,这心里越急,额头浮现冷汗。

就在这时,一个柔和的声音,自郭展身边响起——

“般若如海,枚施主,若如你所言,那这篇《师说》确实是佳文,但却也困于眼界,以至于自困樊笼了。”

说话的,赫然是那明法僧,这僧人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一副宝相庄严的模样。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边荒草,今日众星拱月第九百四十八章 惊中乃思先动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权在手,一言驱士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四百八十五章 陈施主的口气好大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畅通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将乱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七十四章 此乃陈止所……赠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势定策不提幽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权在手,一言驱士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齐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坏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三百四十章 文评,可有人去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请出山,护送往幽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气衰,废太子意动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观,后手落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第九十三章 真突围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一百三十八章 竖子,尔敢!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为贼!第四百八十八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无根无基,以佛替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强势面前,何来心机?第三十六章 岂不美哉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第七百九十四章 钱粮!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陈者富贵第六百四十章 先断其爪!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占地称雄为传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农固名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后还有一物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五十三章 家中岂能寒其心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窥将军谈,不知谋已知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挡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见微知著,方知气候已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一千二百章 至圣言、管子语,断龙之术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将求起势,有士意莫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声还不够硬!第二百五十七章 尽皆在掌握,无出我意者第七百八十四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五百章 打乱局面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当为郡守,敌入尚书台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来势涨,世家揣摩以求安第四百六十章 观人猜计,有人访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缚,以贾诱,温水煮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缚,以贾诱,温水煮之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华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变幻皆从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寻皇送圣,违则灭其国!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则运衰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门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来就立威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窑有白釉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九百七十章 为何要占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当如此!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军侯有令,不准你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