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东海王

“这兰陵县在东海郡颇为有名,除去郡府所在的剡县,能与兰陵相比的县城,整个东海郡也就一两座。δ』』』.ㄟm”

兰陵县城的南门外,一名器宇轩昂的青年正立于车前,指着那县城做着介绍。

此人名为左清,是临淄左家之人,论辈分乃是左渊的弟弟,不过是庶出,他就是这次被派过来,迎接陈止的人。

先前陈止一行从贫瘠小镇离开,沿着官道北上,随后在途中村镇见到了等在那的左清。

按左清的说法,他们是因为接到消息太慢,耽误了时日,但尘仆仆的样子,确实是一路急赶,为防止和陈止走岔了,就在必经之路的镇上等候,还要时时刻刻派出人去,防止错过,好在最终等到了陈止。

跟着,左清这一行七人,就加入了车队,除了左清之外,还有六人,包括了四名护卫,和两名左家子弟,论辈分比之左清要低上一辈。

左清作为青州之人,对沿途之地颇为了解,他这一加入进来,沿途的风土人情说的是头头是道,一直说到了兰陵县城。

听着他对县城的描述,刘纲却问道:“宣武之时,不是将东海郡一分为二了么?东边为王族封地,而这西边包括兰陵县在内,不是独立出来了么?”

左清一听,就笑道:“刘公子问得好,宣武皇帝英明神武,一统天下,他将东海一分为二,自是有着用意的,不过东海王贤名远播,如今在朝中主政,世人敬仰,就是这西东海的百姓也早就心向往之,所以这里的人,也是以东海之人自居的。”

此言说的颇为隐晦了,但背后的潜台词,却表露无遗——

由于东海王如今权势滔天,当年宣武皇帝的布置,已经是形同虚设了。

说到这里,就能汉朝皇族诸侯王的特点来了,他们被册封为王后,不光在地方上享有一定程度的权柄,同时还能参与朝政兼任朝臣。

若以后世的眼光来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凡是总要考虑当时的局面。

这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根源要追溯到新汉班子草创之时,陈止也曾参与其中,所以他很清楚,当初刘备集团南下的时候,为站稳脚跟,过多的向世家让步,导致世家权重,后来为了平衡,不得不重用宗族之人,给他们实权,加以制衡。

这样的情况,在宣武一统之后同样存在,加上北方新定,需要信的过的人镇守,册封了多个同姓王,这些王爷同时在朝中担任职位,正是为了给皇族撑腰。

这个举动,在后世肯定是弊端众多,但在当时却是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且宣武帝本身镇得住场子,他总不能为了避免今后的隐患,就无视近在眼前的危机,那样的话,可能就没有今后了。

“我等已在城中备好了客栈,就等着陈先生你们过来。”左清这边说完,和城门守兵交涉的仆人也回来了,同行的还有城守头领,后者一脸讨好的笑容,跟在边上。

简单的交谈过后,车队驶入城中,等他们进了客栈,兰陵县令的请帖也了过来,邀请他们参加晚宴,但在这封请帖上,主要标注的人是赵兴,而是不是陈止。

越往北走,消息流通的越慢,陈止的影响力逐步衰减,最能明显的表现出一个人家族背景和根基程度。

陈止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一到客栈,就休息了起来。

左清挑选的这家客栈,乃是兰陵县中顶尖,布置尚可,众人经过几天的车马劳顿,此时安歇下来,格外让人有舒畅感,陈止也不例外。

所以他就连春秋枕都不用,直接小睡了一会。

到傍晚时分,陈止才重新起身,整理了一番后,到了下面的大堂,和几名好友聚。

赵兴笑道:“我刚才在城中转了一圈,这兰陵县还真繁华,比之武原要胜上几分。”

左清就附和起来:“赵君好眼力,兰陵之地,自从宣武之后,就是沟通东西东海的要地之一,所以多商贾,自是繁华。”

6映则道:“我个布告栏中,有不少都是东海王府布的消息,东海王在此地的影响力,还真是不小。”

“东海王是有名贤王,他的话当然有很多人听从,”左清倒不觉得奇怪,显然是见得多了,早有耳闻,“不光是东西东海,再往北的琅琊郡,也对东海王很是推崇,那位琅琊王年纪还小,很多政务都是请示过东海王,才会施行。”

“东海王竟有如此威势?”

连6映听闻此话都有些意外了,他长居江东,对朝廷的事情也有了解,也听过东海王的大名,甚至知道武乡侯北上,就有东海王在背后主导,但主导是一回事,那毕竟是朝政,东海王的位置摆在那,但眼前是地方上的郡,还算不上东海王的封地,却是这般光景,不得不让人感慨。

要知道,当年宣武册封,曾明文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如今一听,对东海王竟是完全不起作用了。

按新汉的规矩,亲王也好君王也罢,乃至王族郡公,封地最多只有一个郡,而且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诸侯王只能署理郡府之地的人事任命和政务,郡中其他县城的人员留任,还是由朝廷统领,最多给予王府部分税收,至于军权,更有着严格的限制。

赵兴则道:“东海王乃是当今圣上的皇叔,先皇驾崩之时,特地嘱托了他来理政,辅佐今上,有这样的权柄也不足为奇。”

新汉的帝系,源自昭烈帝刘备,刘备庙号烈祖,昭烈是他的谥号,刘备之后就是仁宗刘禅,谥号孝怀皇帝,刘禅传位给第七子刘谌,庙号睿宗,谥号孝德皇帝。

刘谌有子三人,穿位于长子刘敏,这刘敏庙号成宗,谥号宣武,一统天下,在位十九年,留下诸多丰功伟绩,对整个新汉影响深远。

刘敏有子五人,皇位传给了第四子刘衷,也就是今上之父,但这位先皇并无庙号,谥号孝僖。

孝僖皇帝刘衷的兄长宣武第三子刘裘,被封为东海王,镇守此地,如今在朝堂之上担任要职,长年不在封地,但对封地连同周围郡县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确实惊人。

这个事,不由让陈止也有些在意起来。

“东海王的权柄,未免有些标了,不知朝中可有制衡之力?”

想到这,他又摇了摇头,清楚的意识到,如今的朝廷架构,其实较为粗犷,弹性有限,真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人物政争,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说了几句和东海王相关的话题,左清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就适时说了正事:“诸位,在下此来,除了是要迎接几位,方便跟我们左家在沿途的关系打好招呼,防止生意外,另外就是要通报各位,我左家的文会,要改在琅琊郡的临沂县举行。”

刘纲很是意外,忍不住问道:“改地方了,为何要搬到琅琊国?”

琅琊国就是琅琊郡,乃是琅琊王的封地,这位王爷是今上的幺弟,但并非皇后所出,其母为琅琊王氏之人,而琅琊郡自然就是琅琊王氏的大本营,在北方的影响力很大,左家文会要改地举行,还选在这样一个地方,背后自然有所考虑。

那左家所在临淄,在琅琊郡的北方,跟琅琊之地还隔着一个郡,这样的地理位置,左家在琅琊国不可能有多少根基,但既然改地举行,里面必然也有联系。

陈止还记得,左渊左荆找到自己的时候,可是说过,说是家中后辈得罪了朱守的侄子和王家之人,怎么转脸又跑到王家的地盘上开文会了?

左清并不瞒着,实话实说道:“一方面,是为避开几个大族的打压,另一方面,也是被王家所迫,琅琊王家有心举办一场盛会,挟势入那杏坛,因为前段时间的矛盾,我左家向王家低头,就被提出了这个条件,说是将文会迁到临沂县举办,听说还有其他几家,也都将各自的文会迁过去了。”

“哦?”陶涯有些意外,“没想到王家这么好说话。”

“本来是不好说话的,”左清苦笑一声,“实不相瞒,得罪人的那人,乃是在下族弟,他得罪的,有一位是扬州刺史王敦的侄子,其人不依不饶,逼得我等几乎没有办法,幸好后来王茂弘派人过来,居中调节,给出这个法子,才让事情平息,否则的话,唉……”说着说着,他叹了一口气。

“王茂弘?那是王导了。”赵兴听了此名,露出笑容,“此人乃是温润君子,与他谈话,如沐春风。”

王导?

陈止顿时就留上心来。

这位可是原本历史上“王与马共天下”的主角!

不过,当他想询问两句的时候,客栈外面却突然传进来一阵喧哗,打断了话语——

“怎么回事?左家的人还能把客栈包下来不成?居然不让本公子进去?你可知道我是何人?惹恼了我朱景,青州哪个人能保得住你?”

此话一入,左清顿时变色。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乡侯北上镇匈奴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二百五十六章 拦路驱车队,贼人为何人第五十五章 机关算尽,远望不知身边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三百零九章 胡临代县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书画四品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变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气盈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纸,买纸非独财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议玄甲事,群臣莫敢言第八百九十八章 扬眉吐气时,争先恐后见第九百零一章 误判形势,优势很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关中忧,氐人乱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七百五十九章 陈运不过几年,为他人嫁衣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五百四十一章 厌则整编不顾阀,心腹归来又两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传书为贩纸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长生观气第六十无章 再近一步,必杀你!第八百九十四章 坏了!这可如何是好!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三百一十一章 来得正好!第五十三章 家中岂能寒其心第五百零七章 当劝!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谋划第一百一十章 礼与意,轻与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晓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十九章 得闻七哥书法了得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处代卒有多少?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导,移风易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三章 一支道家签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难于军争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五十二章 杀鸡当用宰牛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谁家善,黑白散尽凶匕见!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来!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杨论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八百三十六章 军中卒,林中将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折纸,纸坊谍影重重第四百一十一章 陈止,你又算计我!第八百二十五章 陈氏六文书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七十四章 此乃陈止所……赠第五百八十二章 计入宇文,段乱其门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当与陈亲善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五百九十七章 势来急请士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四十八章 此人当为友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遗世独立,非我可言第十章 赌约与字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八百八十九章 这么巧,你也赶路啊第三章 一支道家签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观,后手落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残兵败将求援人第八百一十章 书就锦绣,揣摩上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后,金液满三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让人趋之若鹜?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驱万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里没点数?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观王强而陈弱,当援抑强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八百八十四章 占范阳而望幽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鲜卑有文章,请诸君品鉴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枢重,今日掌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