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万不要嫌少

“请进。”

陈止走出内室,请了门外的王川进来。

“早就听闻先生大名,日前也曾拜访,但直到今日方才得见,”王川一进来,就不停的给陈止戴高帽,“今日一见,才知道闻名不如见面,先生风采照人啊。”

这样奉承的话,如果从其他人嘴中说出来,难免给人一种献媚的感觉,可王川却说得不卑不亢,一副真诚模样,连带着屋子里的几人都暗暗点头,觉得说的不错,可转念一想,联想到陈止过去的名声,他们顿时醒悟过来。

“这个人高啊,这等拍马屁的水平,我是拍马也赶不上啊。”连吴掌柜都不得不暗自佩服起来,他很清楚这一手奉承本事,想要炼成可不容易。

唯有陈止笑了笑,摇摇头道:“阁下不要奉承我了,我的名声如何,这两日你也该知道的差不多了,你的来意我也清楚了,也不用啰嗦了,说一说你的条件吧。”

陈止单刀直入的挑明了目的,让王川有些不太习惯,整个谈话的节奏一下就被打乱了,他还没来得及营造出一个名士交谈的氛围,就隐隐被陈止牵到了主动权。

这也是陈止前世的习惯在起作用,作为军师,无论是深入敌阵,还是接见使者,都要通过言语和对方交锋,要试着掌握主动,直接挑明目的就是一个诀窍。

很显然,在太平之世成长的王川,这方面的经验不多,好在他到底也有眼界,很快平静下来,拱手作礼,郑重其事的道:“好叫先生得知,我家老爷自得了先生墨宝,很是喜欢,就遣我过来,想请先生誊写一篇,这是我家老爷的名帖。”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了过去。

陈止接过来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王谦这两个字。

“原来是清湖先生。”

王谦归乡之后,自号“清湖老人”。

清湖在武原县城外,为王家庄园里的小湖,由于王谦在彭城郡名声极大,士族之人就都以清湖先生称之。

“清湖先生?”

陈辅等人也是一惊,然后露出了惊讶和惊喜的表情,那吴掌柜更是长大了嘴巴,上一次王川可没有表明身份。

“居然是清湖先生派来的人,连清湖先生都知道我哥的名声了?”陈息更是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满了憧憬之色,显然那位清湖先生是他心中的偶像。

但最意外的,还是那位新任小书童,就见陈物一脸震惊,心中将信将疑。

“清湖先生?这……这该不是找人作伪吧,可这是演给谁人看的?难道是真的?清湖先生派人来找这荒唐少爷求墨宝?我怕不是听错了吧?”

他这个年纪的人,对这种有名士最为佩服,可谓如雷贯耳,也曾幻想自己能与之发生交集,但怎么都没有料到,会在这种情况下和那位清湖老人发生接触。

对众人的反应,王川颇为满意,这无疑能增加他此行的胜算,只是当目光回到陈止脸上,看到的却是一张沉稳、冷静的面容,他顿时也清醒过来。

“这陈止确实不简单!”

想着想着,他主动说道:“我家老爷知道墨宝不能轻易流传,出于对陈先生的尊重,略备薄礼,还请稍后。”说着,他转身冲门外使了个颜色,门外站着个看上去很机灵的少年点了点头,然后拔腿就跑。

这是回去报信,让人将准备好的银子、物件带过来。

做完这些,王川心里却些忐忑起来,他很清楚,正常情况下,若有人过来求字,至少得亲自上门,但自家老爷却派出自己,本意是要赶在陈家反应过来之前用金钱购买,这种行为,严格说起来是有些不地道的。

不过,考虑到清湖先生的年龄、地位,他亲自过来的话,影响就太大了,连陈太公去世,王谦都没有亲自过来,毕竟论地位,那陈太公比王谦要差不少,两人关系也一般,点头之交而已。

若是祖父过世没有过来,却亲自来找孙子求字,传扬出去,不仅王谦名声受损,陈止也要受人非议,里面的条条道道十分复杂,王川怕陈止想不通,万一责怪起来,误了自己的事就糟了,正估摸着不着痕迹的提醒。

陈止却通情达理,不在这方面纠缠,反而抽这个空挡,和王川交谈起来,不知不自觉的就谈起了法家学问。

几句话过后,王川再次对陈止改观。

“本以为这陈止有一手好字,但行事放浪形骸,不拘俗理,没想到他不卑不亢,颇有气度,对法家学问也有研究,还真是不能轻信传闻。”

带着这样的心思,两人交换了法家学问心得。

这和与三老交谈的时候不同,陈止没读心之能,但一天一夜泡在书阁里,收获也不小,要知道他还有前世遗留的过目不忘之能,虽然略有减弱,但反复两遍就可刻印心中,那陈家书阁中关于法家的书籍,已让他看了个遍,只等着理解过后,融会贯通。

此时不比后世,书籍的流传受到限制,就算大族的书馆、书阁也不见得齐全,比如陈止先前所看的《商君书》,在陈家的藏书之中也不过只有五篇,可就是这五篇,在整个彭城县已经排得上号了。

这也是这个时代士族求学的一个难题,贵静书院之类的私学兴起便与此有关,相比于世家藏书的残缺,专门针对某一家、某一个领域的私学书院,反而显得底蕴深厚。

陈止选在这个时候和王川交流法家心得,目标正是武原王家在法家一脉上的藏书底蕴,王川这等气度,必然读过王家所藏名篇。

“和王兄一番交谈,真是收获良多。”等交换完毕,陈止真心致谢。

王川却摇摇头道:“王兄之称愧不敢当,陈先生你为世家士族,我不过一仆从,岂能相提并论,能对先生有所助益,实是荣幸。”

“有才不在身份品阶,”陈止没试着纠正王川的说法,他无意与和世间价值观为敌,“实不相瞒,我如今还没有乡品,算起来,比王兄你也好不到哪去,也就多一个世家背景。”

这话一说,两人的关系无形中亲近许多。

话到此处,门外传来了细细碎碎的脚步声,就有两名青衣汉子后在外面,一人端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一块布,另外一人则拿着一根字轴,亦步亦趋的跟着。

王川一见,冲陈止露出了一个笑容,道:“银白之物比起墨宝是俗了点,但多少能帮上先生的忙,也是我家老爷的一点心意,希望先生不要推辞。”

“钱财可不俗。”陈止摇摇头,在他看来,货币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怎么能说是俗?多多益善啊!

大堂中,陈辅、陈停、陈息等人早被那盖着布帛的托盘吸引了目光,隐约都猜出了什么,个个神情兴奋,渴望知道具体的数额。

王川也没让他们多等,径直走过去,掀开了盖布,露出了五块大小不一的银饼子。

“因为来得急,只准备了二十两,先生千万不要嫌少。”==(手机小说免费阅读器上线咯!超百万小说免费随便看,快来关注微信公众帐号xiaoshuokehuduan(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吧。

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没来!第二百章 文魁出,则显于杏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为贼!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议,幽州之本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来势涨,世家揣摩以求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难为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九十八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一百一十六章 当时我就料到了第三百九十张八章 洛阳布局,名望三签第四百五十五章 开工!第二百零四章 忆陈施主之言,明白墙上之语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十二章 诫乃疑,仇当静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十九章 得闻七哥书法了得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让人趋之若鹜?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杀予夺!第九百四十九章 惊于幽州陈,进退乃失措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四十九章 观望间今是昨非第六百六十一章 谍影重重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岂能尽两全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杀予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势之始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势而为,化虚为实第六百二十五章 钓鱼执法,一网打尽!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败!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见陈止!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折纸,纸坊谍影重重第四百零七章 不劳费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变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动念,北地风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实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过,段部可过,你过不得!第八百三十六章 军中卒,林中将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争第十二章 诫乃疑,仇当静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传信,北地归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们先动的手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六百八十八章 冲阵!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郑实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难定品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错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陈皆避忙送礼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陈者富贵第六百零二章 运来英雄多金液第九百二十六章 争一方气运主角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贼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陈止的要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气,一人轻生第十九章 得闻七哥书法了得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陈侯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见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别怂,赶紧打!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陈代王,为幽州之首?第二百九十七章 陈家危局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临阵当斩徒增疑第三百三十章 请人者非陈止,乃太乐令尔第一章 新汉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华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一百三十五章 论辩风浪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负命而来,先来个推荐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动啊!第七百三十章 签后劫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给你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