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

“入蜀?”

陈止对这个答案,也是有些意外的,他对这个陈迭并不了解,过去连名字都没听过几次,但短短时间的接触,却让陈止大致摸到了其人的特点,至少是刻意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样的一个人,若是出为兵家,为军中将领,那必然会更倾向于鹰派,自是想奔往战场第一线。

不过,随着匈奴之主死去,朝廷大军退败,双方都需要时间修养,所以战局有了平息的迹象,但在军方的眼中,战争并没有结束,只不过是暂时的休兵,因此还有诸多鹰派将领,渴望着前往这北疆之地建功立业。

这一点,从陈迭的话中也听得出来。

只不过,他也说到了,自己最后要去的,却是川蜀之地,明显和本来的意志不符。

“陈永为太仆,有着诸多司职,其中马政的部分,对军方的影响不小,他提出来的意见,军方肯定是要考虑一下的,如果这位陈迭真想要去往北疆,只要陈永的一句建议,结合他本身的身份地位,军方不难让他如愿,现在却事与愿违,那原因若不是有政敌从中作梗,就是陈永并不同意……”

他这边想着,那边陈迭松开了肩膀,就摇摇头道:“我那父亲,也就是你的叔祖父,他啊就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那边都找好了同僚友人,准备前往北疆,结果他一句话传过去,生生给改成了入蜀,你说气人不其人?”

陈迭脸上满是遗憾之色,止,感慨道:“还是你干得好啊,也不用亲自前往北疆,一个消息传过去,他刘渊就给气死了,十万大军不比你杀一人,当真是干得好,让我陈家扬名北疆军中,若我能去北疆,当巩固我陈氏之名,再立战功,现在却只能去往那蜀地,你说那里有什么值得过去的?之前两年,倒是有那李氏作乱,但如今李氏已然归顺,刀兵入库,你说我过去了,能有个什么用?”

说着说着,他唉声叹气起来,让陈止和后面的陶涯等人面面相觑,对这个一见面,就说出这么多肺腑之言的陈家壮年,生出怪异感觉,但也知道,这八成是愿望未能达成,所以心有淤积,见了陈止这个令刘渊殒命的人,忍不住抱怨两句。

就这样,一行人且说且走,穿过庭院,来到了大堂。

大堂之中,陈永坐在主位,除了他之外,还有七八人在场,三人年龄与陈迭相仿,余下五人则颇为年轻,陈欢正是这五人之一,一见到陈止过来,就面露喜色,朝着陈止挤眉弄眼,引得边上一名中年人,连连咳嗽提醒。

只是陈欢实在是觉悟有限,不得要领,但在身边一名青年的提醒下,还是收敛许多,那青年在制止了之后,上下止,露出了打量之色。

陈止将这堂中的景象尽收眼中,随后就走上前去,给坐在主位的陈永行礼,口称“叔祖父”。

在他身后,陈迭笑着走到一边,说道:“这人我可是带来了,此乃我陈家未来之栋梁,我与他交谈了几句,确实是名不虚传。”

他话一说,莫说陈止,连随后赶来,正在与陈永见礼,口称晚辈后生的陶涯刘纲等人,都是面色古怪无比。

盖因从入了大门,一直到走到此处,陈止几乎就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这话全都让陈迭包圆了,陈止最多是在关键的时候询问一二,也好让陈迭说的更加欢畅,结果这位因为说的舒服,就认准陈止名不虚传了。

陈永显然也是知道这个儿子的性子的,并不接话,而是含笑点头,吩咐陈止和陶涯等人坐下。

陈欢等人,这个时候也依照辈分自行介绍了一番,那三名中年人,乃是和陈迭同一辈分的下邳陈家之人,也就是和陈止的父亲是一个辈分的,但都是陈止的侄子,并不是亲子。

至于那余下的五人,包括陈欢在内的三人,为陈永的孙子,余下两人则是族孙。

这些陈氏族人,都是下邳陈氏,和陈止的彭城陈氏算是同族,但毕竟分开也有几十年了,此时固然是客气的见礼,但多少还是能感觉到一丝隔阂和生疏,哪怕是那个颇为热切的陈欢,在言语的细节上,也可听出蛛丝马迹。

但若说言语中隔阂比较少的,也有一人,就是先前提醒过陈欢收敛的那名青年。

此人刚才也已经自我介绍,名为陈梓,是陈欢的堂兄,其父早亡,为陈迭养大,自小好学,后来跟随在陈永的身边,颇受重视。

这人刚才说话的时候,在细节之处颇有讲究,让人听着比较舒服,而且其人一开口,声音圆润,整个人更是给人一种温润之感,让人不自觉的就生出好感。

待得众人纷纷见礼,陈永就顺势开口了:“守一,你的名号,我是早有耳闻了,今日见了,果然不愧是我陈氏子孙啊。”他边说边笑,止,微微点头,一副满意模样。

陈止当然是连连谦虚。

接下来就是一问一答的环节,主要体现的就是同族情谊,气氛温馨而热烈,不时还有陈欢乱入,令谈话渐渐轻松欢快,陈止陶涯等人依次言,并听取了长者陈永的教诲和意见,都表示受益匪浅。

实际上,陶涯等人也是乐得如此。

这陈永再怎么说,也是列卿之一,能来他的府上,对于这些没有出仕只在部分地区有名望的士子而言,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就算是没有多少营养的闲谈,也是甘之如饴,因为这本身就是资历,以后在外,碰上什么事,就可以拿出来说,那谁谁谁位列九卿,我和他谈笑风生之类的。

事实上,他们这些人,一路走来,时间不长,但陈止的名声几乎呈现三级跳的趋势,近乎一天一个样,他们跟在边上而言市场被人提起,热度很高,常达成了目标,这也是陈止不去参加杏坛论道,众人也果断跟随过来的原因,这里面自是有交情和友情的因素,但也夹杂着功利心,如周延鲁靖等人跟着陈止,比在杏坛论道上的名声收入要多得多。

比如这一入城中,就能见到陈永,便是优势了。

陈永态度和蔼,说着说着,忽然提道:“这次守一你过来,未来同殿为臣,乃是好事,是我陈家的喜事,这里也都是自己人,老夫也不瞒你们,如今正是我陈家大展宏图的时候,当多多提拔自家子弟,京城也缺乏人手,我就让几个家中的杰出子弟赶来,到时守一你得多多提点他们啊。”

这个消息,刚才在外面,陈迭就已经是提过了,所以陈止也没感到意外,又是一番谦虚,然后陈永就是一通夸赞。

在融洽的气氛中,这次会面圆满完结,接下来陈永就安排几个子侄招待陈止,布下了晚宴,自己则因为一点事入宫面圣去了。

“不得了,这随便说两句,都能进宫面圣,列卿之位天子脚下果然是非同一般。”

席间,刘纲忍不住就感慨起来。

“这有什么,以后陈兄定是宫中常客啊。”陶涯微微一笑,止,“只陈兄的定品,以及这征北将军的头衔,就知道是简在帝心。”

“是啊,真是羡煞旁人!”周延也在一旁笑着。

这时候,陈欢端着一杯酒走到陈止边上,客气的道:“族兄,我对你真的是闻名已久了,你乃是我陈氏年轻一代的翘楚,今日得见,不醉不归!”说完,当先仰头将那杯酒喝了下去。

顿时,边上就有几个人笑着叫好,又有唱行酒令的,气氛逐渐热闹起来,隔阂渐渐消除。

是夜,陈府载歌载舞,欢腾至深夜。

翌日,陈止一行人就被安排到了一座宅子里面,乃是陈永特地腾出来,让他们落脚的,乃是陈家的产业,就算是日后陈止在职位上有所变动,这个宅子依旧还是留给他用。

当然了,陈止身为太乐令,很快就会有专人过来,给他分配专门的官邸。

很快,等他们在宅院中安顿好了,太常那边又派了人来,和陈止约定了具体的见面时间,也就是陈止正式入职的时候了,还有几天的时间,让他安歇和准备。

这些琐碎之事暂且不表,却说那边左岳书院的齐直,在辞别了王布之后,第二天就来到书院,打算将自己面见陈止的事,上报过去。

不过,当他来到书院,抵达老师所住屋舍的时候,却现这屋外为了一圈人,一个个都是精壮模样,一道是精心培养出来的家丁护院。

“莫非是杨老太公来了?”

齐直对这场面也不陌生,见状露出喜意,然后就从同窗的口中得到了答案,正是那位老太公来了,正在里面和山长杨木谈话呢。

“那正好,我这正要有事禀报,不知道何时可以进去?”

齐直的神色有些兴奋,那位杨老太公的身份何等尊贵,若能面见,留下好印象,自是受用众多,相比之下,他过来的本意都得退居次席。

那同窗则道:“要等一会,老师和太公正在交谈,颇为郑重,我等不好进去,得等里面召唤方可。”

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改势,敌自变第六十章 先胜而后求战第六百二十章 厚颜无耻!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五百二十九章 见此见彼第八十八章 抽丝论兵势第六百九十四章 签筒异动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马踪迹显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贼好擒,但禀性难移第四十二章 陈家,我与陈止最亲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乱!第五章 不在对错在喜恶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七百八十四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择人,军情如火!第一百六十六章 陈守一骂死王弥 新春快乐!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权在手,一言驱士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三百七十章 诸卿,跑题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两进,祖逖居中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后,金液满三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搞错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许...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陈氏第四十八章 此人当为友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七十四章 此乃陈止所……赠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将军谋郡,太守惩仆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隐忧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品!第二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九百一十一章 两王争,势如火第九百七十章 为何要占城?第九百一十一章 两王争,势如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请陈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梦中为学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袭不成反被袭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诸官第一百一十章 礼与意,轻与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一十二章 来袭!第八百九十八章 扬眉吐气时,争先恐后见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后一段城墙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输,还敢言勇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当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气盈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耸后危,论法与教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杀之虎初长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动,南已呈乱第一千零五章 洛阳隐,家信疑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书为饵,得世家北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会上当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后,数算机关之杰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击于外,谋算自远而来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敌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一章 新汉第九百二十三章 审鸡而诫猴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间多有后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贬夏!第九百六十五章 单于衰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锦还乡,亦是名士所求第八百九十四章 坏了!这可如何是好!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变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