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

一边叫着陈兄,一边叫着刘兄,可见两边的关系,确实是亲近了许多,但再亲近也只是表面,不过头一次见面,双方还各有所思,岂能真的亲近。.m

但既然两边拿出了这样的态度,那就得在这样的气氛中讨论下去,除非气氛转变了,那刘近先后两次开口,其实就是为了转变气氛,但陈止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听得陈止的询问,旁人不说如何,坐在一边正在举杯饮酒的陈迭却是呛了一声,然后放下酒杯,止,哭笑不得。

刚才进门的时候,两人还就这个问题谈论过,只是陈迭所知有限,不能给予准确回答,结果这没过多久,陈止就问起了旁人,而被他问到的这个人,还是怀着其他心思过来,想要找麻烦的一位。

所以,连刘近本人都被陈止问懵了,冷了片刻才回过神来,心里思量着,是无视这个问题,继续自己节奏,还是先回答了再说。

不过,陈止却不打算放过,继续说道:“自我来到洛阳,就先后听人提到过,说是此处人文荟萃,实乃天下精华之所在,尤其是诸多书院,更是层出不穷,各有千秋,我为太乐令,今后免不了要与诸多书院打交道,所以早就想问清楚情况了,可惜众人皆有所属,问来问去,终究还有欠缺,但刘兄你就不同了,刚才和你聊天,听你提到,你那知敏阁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诸多书院皆有涉猎……”

又是一番夸奖,但这话说出来,却让刘近的表情很不自然,而陈永则微微一愣,然后抚须而笑,并不出声。

到时那陈欢,形式,反而觉得气氛融洽,也想参与进去,就在旁边起哄道:“族兄言之有理啊,刘先生,你是不知道啊,我这族兄,最近都在询问这些个事,连我都问过,可我实在是不知道啊,还是你跟他说吧,你见多识广,肯定是比我强多了,刚才你还说,这洛阳排名前十的几个书院,和你都有交情,那道观的道士寺庙的和尚,也去你那边喝过茶聊过炫,这种事,你肯定是行家呀。”

他说着说着,注意到众人都停下话,来,周围一阵安静,气氛中浮现些许尴尬,也意识到一点不对,于是停下话,尴尬的笑了两声,不复多言。

但他的话毕竟是说了,刘近也就不能装聋作哑了,只得干笑两声,说道:“其实我也有夸大之言,洛阳之地,各家云集,各有千秋,哪里是我能品评的。”

“不是品评,不是品评,”陈止摆摆手,一脸好意的说道,“是我来问,刘兄来答,也算是助我一臂之力吧,毕竟我这个太乐令,还什么都搞不清楚呢,这主要一问,就是刚才你提到的,那十大书院,是哪十大?”

此问一出,刘近那英俊的面容上,顿时显露出牙疼一样的表情。

十大书院的说法,乃是俗定,哪里有真正的排名,自古都是文无第一,这种话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怎么能摆在台面上?刚才之所以提及,那是闲聊,就像后世相互之间吹捧,有的时候说的兴起,为了展现自己,难免拿旁人衬托,比如说那谁谁不用知道比你们高到那里去了,我和他谈笑风生之类的。

结果,陈止却非要挑出来问,还是用太乐令的名义,让刘近一下就有些被动了。

“是我唐突了,”突然,陈止自己退了一步,“这个事,说起来确实不容易,这书院之间有着矛盾,多数也有名望的因素在里面,若是提出什么十大之言,反而要徒增纷争,确实不合适,那咱们就随便聊聊,说一说与刘兄你最熟悉的几家书院吧。”

他这么自行一退,刘近也松了一口气,点点头道:“也好,那我就从这东南西北的四儒书院说起来吧。”

陈永在旁边听着,表面不动声色,但心里却忍不住赞叹起来。

“好手段啊,先提出一个强人所难的提议,让人难以回答,然后退后一步,给出了一个合适的空间,但实际上,那刘近本就么有回答的意思,结果这一进一退,平白的让刘近觉得有了个台阶下,愿意回答了,而且陈止说的委婉,但能让刘近这样的人熟悉的书院,那肯定就是名列前茅的,否则焉有介绍的价值?”

在他的感慨中,那刘近已然介绍起来:“这京城四边的儒家书院,其实陈兄已经接触过一家了。”

陈止笑问:“左岳书院?”

刘近点头道:“正是左岳书院,这书院位于洛阳以西,乃是西边诸多儒家书院之,山长出身弘农杨氏,又有几家关中世族涉及其中,除此之外,那洛阳以东的诸儒经学则以致远书院为主,历代山长都为诸葛家之人担当,但又不局限于此,南阳几大家族琅琊王氏在这个书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陈止品味片刻,才道:“诸葛家势力庞大,而且遍及南北,琅琊为根南阳为干,又有江左诸支,能聚集这般力量也是正常。”

“接下来就是洛阳北边的慎独书院,这书院当今山长乃是颍川荀氏,此书院得北方诸家相助,历任山长都是北方大族出身。”刘近在介绍慎独书院的时候,刻意精简了许多。

“这家书院莫非是得了北方各大世族之助?有意思。”陈止说着,又问:“这东西北都说了,下一个就该是南边了吧,又有什么来历?”正所谓不问不知道,这问过之后,陈止已然认识到,着诸多书院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能在洛阳站稳脚跟传承起来的,都有背景。

难怪不好管理啊。

“南边最有名的书院,乃是兼善书院,据说乃是陈侯所倡,最初乃是陈侯练兵之时,在营中设一讲学堂,所授皆不甚深,时有人问,兵丁卒子何必读书,陈侯与之辩,就提及达则兼善天下,陈侯殁后,昭烈皇帝感念其志,乃立兼善书院,宣武北伐,一统中原后,还都洛阳,这兼善书院也随之迁来。”

兼善书院么……

陈止的眼神一阵恍惚,他亦注意到,在介绍这座书院的时候,刘近的神态语气明显不同之前,带有一点憧憬的味道。

心中一动,陈止顺势问道:“不知这书院有与哪家有关?当代山长为何人?”这兼善书院打着陈侯的旗号,但陈止自是知道,这书院和自己并无多大关系,但听得这番介绍,心里也泛起异样,因此有此一问,但他也明白,在这个九品官人的时代,书院是不可能脱离世家,单独传承的。

果然,刘近就介绍道:“自书院北迁,这三十年来先后有张家周家陆家为山长,当代山长则为江东顾氏担任,不过已经定下了下一任,为那江东朱家之人。”

“张家周家顾家等,这都是江东的大族,个兼善书院的背景不过就是个壳子,早已沦为江南大族的工具,这也对,毕竟是从江东迁来。”

陈止心里跟明镜一样,但还是有一丝怅然,但旋即不由失笑:“我还是想太多了,时代的局限性,岂能因为我的一个前世就有变化?毕竟人死如灯灭,生前准备的再多,一样会被历史淹没,更何况我也没做什么,很多所谓陈侯之举,不过假名,话说回来,若真的一劳永逸,那我这一世哪里还用劳碌?真要有遗憾,不妨今生弥补。”

他的这些个想法,对面的刘近自然无从得知,他说完了四家书院,又道:“除了这四方儒家书院,城中还有一家,也曾兴盛,但现在略有衰退,名为阳景书院,好了,这书院就是这么几家……”说着,他就打算止住话题了,否则说下去,今天就纯粹是过来给陈止解惑了,那可就要有负于人了。

可惜,陈止却不愿意这样停下,跟着又问:“既然说的是儒家书院,那定然还有别家,另外,听闻佛家和道家在京城还有流传,这些与太乐令也是息息相关,还请刘兄继续。”

刘近表情连变,本想拒绝,但又不好不答,只是这么一说,今天过来,所谓何来?

正当他进退维谷之时,陈举忽然自边上走来,来到陈止跟前停下,恭敬说道:“少爷,有消息从咱家院子传来,说是太常派了人来,让你提前过去,有事相商。”

“太常让人来叫我?时间还没到,就让我提前过去,这事有什么事生了,他既是上官岂能拒绝,我是要去走一趟了。”

陈止念头一转,就转身朝陈永告歉。

陈永摆摆手道:“你先过去吧,太常差人让你过去,不会是私事,朝廷的正事要紧。”

陈止点点头,又对刘近说道:“真是遗憾,今日未能尽兴,也没能问清楚其他百家书院的情况,改日你我再叙,几位,陈某告辞了。”

刘近等人纷纷拱手,都道正事要紧。

等陈止的背影远去,刘近不由松了一口气,觉得不用继续介绍其他各家了。

“再介绍下去,传出去,我今天就纯粹是来给陈止指点迷津了,要被人误会是真和他结交了,我可是受了荀兄所托,让陈止展现音……不对!”

想着想着,刘近突然回过神来,表情惊愕。

“陈止这么一走,我还怎么让他弹琴,而且他一走,我今天岂非就是专门来给他讲解的,这……这误会可就大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为贵,谋武图文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畅通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贵皆来非我势第九百八十四章 钱财行之道,犹胜囤于藏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择一家而言商贾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见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折纸,纸坊谍影重重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三百二十五章 无他方可成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断虬龙,慑群雄,斩仇祭龙第七百七十二章 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第九百三十五章 内外之姓【新年快乐!】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陈代王,为幽州之首?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与毒计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间多有后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杨论兵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止身边的人脉雏形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卖要赶早!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倾轧,内盟外敌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难为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变幻皆从权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倾轧,内盟外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杀族首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争霸,沾亲带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权术,我自取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压陈,愤而出声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惧与怒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当大用,咦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马入冀,群贼退避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四百四十六章 规矩相须,阴阳位序第六百八十九章 阵里杀人拂衣去第五百三十六章 种猜忌心,待风声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复叛,乱而惊天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九百零八章 原来你不知道啊……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乡与仙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吓煞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何必妥协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么好处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当除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书童第六十章 先胜而后求战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为何?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论下部在灯笼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廊抚琴者,可为我婿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当惜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二百零四章 忆陈施主之言,明白墙上之语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胆颤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处觅?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压言攻惹怒人第三百六十章 文评之盛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应其索兵临城第八十章 此事还需一人犯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还有一本!第210章 北边酒宴,南边兵急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势之始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远虑,士人所欲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两王有谋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来第五百零七章 当劝!第一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何必妥协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难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