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问问他,想不想进宫

“陈止真这么说的?”

太常邓蒙也得到了手下的回报,而且知道的比嵇法更加详细,连前后经过都被叙述了一遍,至于陈止的言辞,更是一五一十的都被记录下来,放在了邓蒙的桌上。.*m

“上卿,此事要如何处置?”太常丞孙江就站在边上,眉头紧皱,“此事可大可小,一个不好,说不定要波及太常府。”

“这件事,既然是陈止的事,那我们就不要过问了,”沉默了一会,邓蒙给出了决定,“他说的话,从意义上有很大问题,但只是所属,并不出太乐令之职,既然如此,我等又有什么理由介入?”

“可是……”孙江担心的事,却是之后的影响。

“我知道你心里想着的,是善后的问题,但这个事急是急不来的,”邓蒙反而笑了起来,“我等还是静观其变吧,说不定真有什么意外也说不定。”

他见孙江还要再说,就收起笑容,用淡淡的语气道:“陈止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这就说明,他有心承担责任,既然如此,我等岂能阻拦?”

对上官颇为熟悉的孙江,一听到邓蒙的这个口气,顿时就不再询问了。

与此同时,随着诸多书院之人的离去,消息很快就在洛阳城内外传播开来,带来了诸多议论。

不过,对于洛阳的人来说,陈止的到来本就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因为陈止的名声,在青州徐州,或许不小,在北疆的部族中也不低,可对于帝都的贵人百姓而言,也不过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过去,又太多有名的人进京了,或者说,很多人只有获得了足够的名望,才有资格入京,所以来来往往的,都是名声不菲之辈,早就让这京城之人习惯了,陈止的名声是有些的,配合着北疆大败的消息刘渊殒命的原因,也被洛阳之人知晓,多有惊奇之人,但却不会持续太久。

现在,随着诸多书院的消息传开,京城中倒是有不少人再次议论起来。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百家茶肆。

这座茶肆,位于闹市之中,却显得幽静深远,说是茶肆,其实更像是酒阁,共有三层,占地不小,来往皆是文人墨客,而且背景深厚,内里有诸多说书人——这个还是起源自陈侯,有这一番故事——这说书人说的,却也不是传奇话本,就是真人真事,而且多为当朝之事,被誉为是天下间消息最为灵通之处。

每日都有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士人名士来此品茶,然后听那说书人讲述最近的消息。

毫无疑问,眼下这说书人提及的,多数都是军国大事,其中就有北疆大败匈奴各部族要来使之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消息眼不住了,朝廷方面索性也不封锁了,而是开始引导舆论,将刘渊身死和匈奴来使联系在一起,虽然没有明说,但那背后的含义却十分清楚——

虽然战场失利,但靠着谋略,领刘渊殒命,匈奴各部畏惧,于是遣使而来,以求安宁。

这样的戏码,虽然牵强,但在特殊的舆论渲染,以及民众心理的配合下,竟是渐渐成了主流,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个故事的角色之一,占据了很大篇幅的陈止,最近也时常被百家茶肆的说书人提起。

今日,随着三日之约被定下来,这说书人,又说起了陈止和书院的恩怨来,也让不少人期待起来。

“不知道这个陈止,到底是口出狂言,还是真有底气,不过也就是三天,三天之后,就可以见分晓了。”

“等会出了茶肆,就得有人开盘口,下赌注了。”

“有点意思,我那书院虽然不在其中,但正好借着名义过去观望,凑凑热闹。”

……

熙熙攘攘间,消息顺顺利利的传到了徐吉的耳中。

这位徐家公子顿时大喜,他这个时候,已经带着自家兄弟,从杨府出来,还在疑惑,怎么陈止那边还没有什么大动静,结果一下子就传来了这么劲爆的消息。

“我只是略施小计,不过是放出风声,那王布等人就闻风而来,如今事情的展,更是顺利的出乎意料,陈止自掘坟墓而不自知,实乃蠢人,后面只需静观其变即可!哈哈哈!”

想到开心处,这徐吉竟是在牛车上哈哈大笑起来,全然不顾来往行人的诧异目光,一派放浪名士的做派。

只是,他的好心情在抵达自家府宅的时候,却是瞬间跌落谷底,因为他在家中见到了一名吏胥,带来了吏部的文书。

“他还真敢如此!好大的胆子!我能嚣张多久!”

文书上,将自己革职的决定,徐吉彻底陷入了癫狂,暴怒喝骂的时候,随手就将手边的几个杯盏花瓶砸在地上,然后猛烈的喘了几口,又冷笑道:“我倒要在我这一番计谋过后,陈止你还能撑到什么时候,等你不得不被调离,再什么脸色!”

啪!

话音落下,他又拿起一个杯子,摔在地上。

………………

同一时间,在那宫中,皇帝刘岱亦听闻了陈止的消息,不由高兴起来,跟着又询问道:“陈止既然已经正式上任了,那也就是朝中官吏了,为何之前朝会,没有见到他?”

那中常侍莫安节无奈的说道:“陈止不过是太常从属之官,虽然也在京城,但官品为七品,只有大朝会的时候,方能上殿,平日里的朝会,是无须相从的。”

新汉的这个规矩,刘岱也是知道的,只是过去并不怎么在意,现在被莫安节这么一说,才明白过来,点点头,又道:“你说的也是,不过他现在已经上任,那朕也就能召他觐见了,大伴,这件事你安排一下吧。”

莫安节迟疑了一下,才道:“皇上,奴婢这边正有个关于称职的事,要禀报给您,你听完之后再做决定吧,奴婢觉得,这几日若是召见陈止,并不是合适的时候。”

“怎么回事,怎么做什么都不成,”刘岱登时就不高兴了,“那朝中之事,朕要顾虑这个,要考虑那个,都不好直接做决定,也就罢了,怎么召见个人,也都不行?你说说,到底又是什么事?”

莫安节一见皇帝的表情,这心里就咯噔一声,知道这位主又要任性了,但话又不能不说,就把太乐署生的事,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这朝廷的探子,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莫安节的描述有如亲眼所见一样,同时也把这背后的意思,跟皇帝说了通透。

但是,刘岱却没有半点觉悟,反倒是眉头一皱,抱怨起来:“不就是几个书院的争端么?何必闹得这么大?居然还逼得朝廷命官,给他们调解,简直荒唐。”

莫安节一听这口气不对,别等会这皇帝对书院说出什么话来,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于是赶紧就道:“皇上,这太乐署本就有协调书院之责,他们去找陈止理论,也是应有之意,总不能让他们书院之间越过朝廷,自己处置吧?”

“大伴说的也有道理。”刘岱点点头,沉思了片刻,就道:“这样吧,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三天后,书院来个品评么,陈止连刘渊都能气死,何况是几个书院,那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他说三天后可以解决,朕就信他,也没理由因此就不召见,你还是去安排一下,朕这两天就要见陈止一面。”

莫安节眉头紧皱,他很清楚,若是皇帝挑在这个时候见陈止,说不定会给外界传出去错误信号,影响朝中势力的倾向,所以他想了想,就道:“皇上,你也得为陈止考虑一下,他既然放话三天之后,说明要做成此事,还需三天时间,这三天之中若是在召见一次,光是沐浴准备,就得耗费不少时间,说不定要耽误了他的正事。”

刘岱一听,也觉得有理,只是他想见陈止已经很久,生生忍耐到现在,前后几次,都因故未能如愿,此时难以按捺,于是想了想,就道:“那这样吧,你派个人过去,问问陈止,有没有时间见朕,若是有,朕在传他。”

莫安节自是知道这个要求何等荒唐,堂堂皇帝,金口玉言,居然先去征求陈止的?,然后再做决定,哪怕新汉皇帝受世家制约,但这样的事,也不多见。

但他也知道,这位人皇已经退让很多,几次被自己劝阻,快要到极限了,所以莫安节点头表示明白,就下去安排了。

不过,在他陈止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又恰逢三日之约,乃是关键时刻,必然不会应邀,也就是去走个过场。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派过去的人,见到了陈止,传达了皇帝的意愿过后,陈止只是思考了片刻,就点头道:“好,皇上召见,乃是陈某之荣幸,岂能拒绝。”言落,让人拿了点银钱,交给了一脸懵逼的传话护卫。

人表情,陈止心中盘算:“本来只是想请几位大家,但若是有皇帝相助,设立一二奖项,无疑更为有用。”

等那护卫离去,正好让刘纲等人见到了,他们也是听说了三日之约,心中焦急,过来询问,但见那护卫穿着不凡,就顺口多问了一句。

“哦,那是过来通知我,让我做好准备,即将入宫面圣。”

陈止随意的回答了一句,却让刘纲等人目瞪口呆。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三百五十六章 遗世独立,非我可言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军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五十四章 谋定第九百六十六章 乱中衍内讧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挡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东海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刘渊是好对付的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窥将军谈,不知谋已知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八百八十四章 占范阳而望幽州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则缚,攻其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视,江左走马观花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怂之,自缚其将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铁,筑新城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从实招来!第八百四十六章 鲜卑火第二百章 文魁出,则显于杏坛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论下部在灯笼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见难而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将接龙体,一陈围胡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先思回乡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为官,非为这般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观氤氲青烟变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六百二十五章 钓鱼执法,一网打尽!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两州立,东兵归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风雨欲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陈学两支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动,泥塑立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八百六十八章 亲往镇压,战牵冀忧第九十六章 追回来!第二百章 文魁出,则显于杏坛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文章,我要摸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应其索兵临城第九十四章 咳,本将早有预料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绝之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万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鲜卑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为拯救陈止而来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二百一十一章 乌合之众,有令难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华第七百八十一章 运如树,以群力为养,承郡县于世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书北上请玄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阳急信传幽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审鸡而诫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汉之贼第十一章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开工!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属成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则缚,攻其强第七百七十八章 劝谏反在谋中乱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书省就不错第九百六十七章 盘虬龙,蟒相斗,自削其运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一百五十六章 对谈,凶至一千零五十四章 汉家疑,鲜卑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从欲散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道授业解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拦路驱车队,贼人为何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议,战已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争相抄书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三十章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二百八十三章 请长者赐名第七百四十六章 负命而来,先来个推荐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胜算?第五百八十章 陈计有所需第八百三十八章 执金铁,亲临沙场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