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伴随着陶涯的话语,被请到的王衍等人一一露面,这院子里的气氛也就逐渐安静下来,为了表现尊重,他们可不敢欢呼,而是正襟危坐,展现自身的礼仪和修养。

尤其是王衍这位前任三公走出来的时候,整个太乐署从里到外,可以说是鸦雀无声,齐齐起身行礼,连其他四位大家,都是起身问候。

这位王家宿老精神矍铄,给众人打了招呼之后,笑呵呵的坐下,看着这眼前的众人,不由感慨道:“我大汉有这么多俊杰,真乃国朝幸事啊。”

他话说完,又朝着陶涯看去,点头笑道:“行了,我等今天来此,是受了陈太乐的邀请,来给他做个见证,品评书院高下的,可不能喧宾夺主。”

陶涯赶紧一番谦逊,然后致谢,跟着又转过身子,面向众人,继续刚才的话题。

“……这五位大家,相信诸君早就有所耳闻,陈兄之前就跟我说过,有幸请来五位,为此次品评之主考,定可令此事顺利……”

陶涯的声音并不响亮,但语调坚硬,而且颇有韵味,毕竟也是名士,虽然跟随诸葛、陈止游学的时候,光芒被二人遮掩,却不是陶涯的能耐太低,而是那两人绝非寻常人物。

现在他出面主持,介绍着王衍等人,诉说着几人的来历、功勋,以及文章之妙。

这些东西,其实洛阳城中很少有人不知道,在场的都是书院学子,更是一清二楚,但这并非是多此一举,伴随着陶涯的嗓音,将到来的几位来历,都郑重其事的交代了一遍,不知不觉之中,就有一种严肃、凝重的气氛,笼罩院子里,让所有人的心态,都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本来,很多人就是过来旁观、观望,乃至有种想看太乐署、陈止笑话的心思,但在这股气氛的影响下,这种心思迅速变淡,转而生出了尊重的念头,也意识到这次机会,有些难得。

“虽说传闻中,陈止邀请了几位大家,但大部分都在第二次拒绝了他,可就说这几位答应了邀请的,那也都是难得的人物,能得到他们品评,也是一次机会啊。”

这人群中,还有许多是那天来过太乐署的,当时陈止说三天后,解决守拙、南山两个书院的问题,然后就会着手解决其他书院的争执,也算是给出了承诺,现在这些被给了承诺的书院学子,一见五位大家,想到那守拙、南山这两家书院的人,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得到大家品评,这心里的情绪不由复杂起来,多了一点羡慕,但同样也在疑惑。

“这品评的大家都出来了,两个书院的人到底在哪了?”

这个疑惑,萦绕在众人心头,他们听着陶涯的话语,不由猜测起来。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那两家书院的人,此刻同样是一头雾水,他们正身处那太乐署的屋舍之中,隔着墙壁,也能听到陶涯的话语声,但站在边上的陈止,却没有让他们出去,而是让他们做好准备。

“这陈止,一大早就派人等在书院外,我们一出来,就直接被他们请了过来,却又不让出去,现在品评的大家都入席了,偏偏我们还要等在这屋子里,到底是何用意?”孙特看着不远处,正在吩咐和指派人手的陈止,不由嘀咕起来。

原来,他们这三天也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等着在今天大展拳脚,不光要抓住机会,得到大家品评,更有心将南山书院压下去,若是能顺便让陈止也吃点亏,那就更理想了。

整个书院也为了这个目标进行了动员,那位山长也颇为重视,尽管自己没有到场,但却从诸多门人弟子中精挑细选,连同孙特在内,选了七名最为杰出的门人出来,就想着让他们能在这次事情中,为书院扬名。

只是,当这七名门徒,在诸多同门、同窗的欢送中,走上征途的时候,早就等在书院外面的几人,立刻就迎了上来,表明了身份和来意,然后就将一脸懵色的孙特等人拽上了牛车,给接到了太乐署。

值得一提的是,这相迎的人里面,虽然也有太乐署的吏胥,但更多的还是赵家派来的人手,有他们相助,就算是发生了意外,也能保证安全,更重要的是,被迎接的人很难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分出人手去给别人通报。

这一点,那位南山书院的卢仟,体会的最为明显,他和孙特等人的遭遇一样,书院准备许久,还和徐家有过互动,约定了要相互通报,在出门之前,卢仟甚至都做好了计划,但却赶不上变化,等一出门,就被太乐署来的人保护的十分到位,中途卢仟几次试图派人离开,都未能如愿,以至于他们都已经到了这太乐署了,外面的徐谷还没得到消息。

“这位太乐令,是有备而来啊。”

看着神色从容、指挥若定的陈止,卢仟正在感慨着,却见一名吏胥急切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在陈止耳边说了两句,后者点点头,跟着转身走了过来。

“诸君,到了你们出面的时候了,得益于诸位相助,此次这文评之事,已是传遍全城,几乎无人不知了,省去了宣发费用,如今各方瞩目,连皇上都遣人来此观摩,所以这次虽说只是试举,但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陈止笑着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让出了一条道路。

孙特迈步就走,但走了两步又停下来,问道:“陈太乐莫非不去?”

“陈某居中协调,”他见对方的狐疑之色,不由笑道,“诸位不用担心,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自然可以令诸位满意的。”

孙特迟疑了一下,跟着说道:“这三日,我也了解陈太乐的生平详情,对你很是佩服,自是信你的。”事到如今,已经到了跟前,就算心里还有疑惑,孙特也不会表现出来的,毕竟有五位大家坐镇。

倒是卢仟走过陈止身边的时候,微微顿足,笑道:“这前面有五位文章大家,但若说这文章,太乐令您也是不逞多让,莫非不去品评?”

“我身具官职,不便出面。”陈止简单解释了一下,而卢仟也不坚持,点头就走。

看着前面几人的背影,陈止露出笑容,看了一眼手中的安排,笑着自语:“不知这次社会实验,能有什么结果,前世的实验,因为乱军到来,未能持续,今生当有不同发展吧。”

………………

前面的院子里,陶涯已是将几位大家介绍了一遍,使得现场气氛凝重许多,多了一丝肃穆和威严。

跟着,他注意到脚步声,回头看了一眼,就继续道:“下面,就请今日的正主,守拙书院和南山书院的诸君登场,他们这两家书院也是历史悠久,传承众多,那守拙书院起自……”

而后,伴随着孙特、卢仟等人的露面,陶涯就如数家珍的将两家书院的历史传承、重要人物,以及几次颇有传奇色彩的佳话诉说了一遍。

这些消息,按理说在场的人也都听过许多次,但奇怪的是,在这种特殊的气氛下,听着两个书院的介绍,不知不觉就生出一种向往之意。

“奇怪了,怎么突然觉得这两个书院,都能和咱们左岳书院分庭抗衡了?”人群之中,端坐着的齐直,品味出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而徐谷等人,则是疑惑的看着卢仟等人,眉头皱起:“卢仟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没有通报一声,难道他们有什么想法不成?”

边上,跟着他同来的荀茂也是皱起了眉头,但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他看着,对每一个出面的书院学子,都介绍其生平,说着其人的得意事,突然就有不妙的感觉。

“看这个架势,我感觉陈止今日之举,其重点好像不是给两个书院分出高下,而是……”慎独书院作为四大书院之一,历史悠久,他们对今天的是也很重视,派来的荀茂也不是随性之举,里面有着深意,其人更不简单,看出了一点端倪。

与此同时,这人群中就有几人,从怀中取出纸笔,迅速的书写起来,将这一会发生的事,都大概的写了一遍,然后借故暂时离开,将写好的纸张交给了门外等候的人。

随着这些等候之人迅速离开,有关太乐署内发生的事,就传递到了有心人的耳中,其中涉及人数最多的,正是那百家茶肆。

“来了,来了!”茶肆三楼,摆好了桌椅,众人围坐,有一位中年文人,接到了几张纸条,看了几眼,然后就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且听我言,那太常府内太乐署中,正有一奇事,说是那位入梦公子入主之后,一日偶……”

随着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嗓音,这楼上的众人,很快沉浸其中,也不乏有识之士,发现了一点端倪。

“怎么这么长时间,正主才刚出来?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分出高低?”

另一边,太常府中,那太常丞孙江得闻消息,不由纳闷起来。

“哈哈哈!”但太常邓蒙却忽然笑了起来,“原来如此,我等都被陈止虚晃一枪,都只注意了分出高低,却没有注意到,他今天铺开的这个摊子!”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四百八十章 这就没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请单于往蓟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实策,我当送去北方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请出山,护送往幽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带路党先行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二十三章 不涨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观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隐第三百三十八章 尔如行在崖边,我则如履平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刚知晋阳落,又闻刘粲囚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五百一十六章 图穷匕见惊煞人第九十八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五百八十章 陈计有所需第五章 不在对错在喜恶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别怂,赶紧打!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当用间!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恸哭第五百八十二章 计入宇文,段乱其门第五百一十六章 图穷匕见惊煞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虚实乱人心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镇气运第七百五十二章 随我同见陈府君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将乱第七百九十四章 钱粮!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阳有敕来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为引灌五格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压汉第一千零九十章 国颓运衰人心乱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仆河边送主,孔徒鲁城曰憾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贵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八百三十六章 军中卒,林中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师而吞气,劫来走一遭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四十九章 观望间今是昨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与寒门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论何在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里没点数?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过,段部可过,你过不得!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三十三章 闭门家中坐,名从何处来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五百五十章 忧仆丁者,不忧士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民之术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当如此!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处代卒有多少?第六百五十一章 筑城立于北,举贤出两门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劝人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后一段城墙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请帖,将军幕僚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第三百七十一章 为国背锅,使人惊惧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二章 万里河山,双铭铜钱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风起第六百零四章 不问兵马问炼丹?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来!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写人,籍贯先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厌则整编不顾阀,心腹归来又两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来,冀州之势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三百七十章 诸卿,跑题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当除之!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风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权术,我自取之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第三百一十一章 来得正好!第八十七章 莫名敌意,见真变脸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养寇者王,难伐者石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锦还乡,亦是名士所求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错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乐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杀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过往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