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

刘侃、张咏等,都是彭城有名的名士,与陈止在卧冰楼中相识,陈止也是在那天遇到了琅琊王家的书痴王奎,以及琅琊王刘盖。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陈止被誉为彭城名士,冠绝青徐,风头一时无两,而刘侃等人却依旧还是名士,名声既没有增长多少,也没有下降多少,仿佛静止了一样。

实际上,这样的名士才是常态,对他们而言,此生能在一地有这般名声,就已经足够了,若是还能留下一二逸闻,传于后世,那就更好了。

他们的名声,能将其他人吸引过来,让游历至此的其他名士好奇,从而过来拜访,因此时常有这样的宴席展开。

“最近这半年以来,过来拜访的名士,比过去同时期要多得多,”徐辉看了陈止一眼,笑道:“从来访止人的话中,我能听得出来,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是冲着贤侄你的名头来的,想来你的名声渐渐流传,已从洛阳和青徐等地,朝着天下各处流传了,这可是要名垂青史的征兆!”

“徐师真是抬举我了,我这点名声不过是一时流传罢了,哪里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陈止谦虚起来,这徐师的叫法,乃是徐辉要求。

见陈止从善如流,徐辉顿时心情畅快,忍不住就道:“谦虚了,贤侄谦虚了啊,我可是知道的,在你要去的北疆之地,你的名声就十分响亮,《六国论》在鲜卑各族流传颇广,说起来,你未能参加这次的杏坛论道,实在是让人遗憾啊,不说旁的,就是当场书就《六国论》一事,就值得大书特书,比之后来论道时候的几篇文章,不知道好上多少,真是可惜了!”

边上的陈迟等人听得此言,也是露出遗憾之色,去年的杏坛论道,动静很大,不光是中原的不少大家,连同边疆的诸多部族都有大家前来,可谓是热闹非凡,影响深远,徐州因为离青州较近,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波及,从世家到民间都十分关注论道。

一开始,陈止被邀请去参加论道,陈家还是颇为兴奋,却没想到他中途就走了,好在陈止的风头更大,不光是斩杀了匈奴小王子,更有鲁王宴上的一篇《六国论》,相比之下,连杏坛论道的优胜之人,都被盖住了风头。

更不要说,后来又有匈奴王刘渊之死的传闻,更是将陈止的名号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成为彭城父老乡亲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同乡贤达。

在随后的日子里,但凡他在洛阳有什么动静了,传到了徐州这边,尤其是彭城之地,都会引起议论。

正因如此,才会有许多百姓自发的过来迎接陈止。

这样的民望,当然有利于名声的传播,但凡是经过徐州之人,都会听闻陈止之名,那些不急着赶路的,难免顺路过来一探。

“所以啊,最近这彭城周围,名士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过来这边,都会停驻一些时日,前几日又有消息说你要归乡,就有不少人在这里等着呢。”

徐辉抚须而笑,看着陈止的面容,也是越发和善。

自己治下的地方名士越多,越代表着文道昌盛,乃是名教之功的体现,当然让他高兴了。

陈止知道了这些,笑道:“既然如此,说不得我要去见识一番才行。”

“那我就让人去通报一声,也好让他们定下具体日子,你这行程没有确定,他们也没订好日子呢。”徐辉的一句话,显示出这个所谓宴席,其实就是在等陈止,若他不去,真的就毫无意义了。

话落,徐辉忽然话锋一转:“你这一路风尘,赶紧去歇歇吧,也好带着家眷去探望父母。”他这话,表现出两人的亲近。

陈止点点头,他这次过来,本就有带着妻子给父母扫墓上香的意思,已经成婚一年,若是还没有行动,放在这个崇尚孝道的国度,很容易变成个人私德的污点。

于是,又说了几句,陈止就在人群的护送中,走入了城中。

随着陈止进城,欢迎仪式随之结束,人群散入城中,就像是无数石子儿落到了平静的水面中,荡漾起阵阵涟漪,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有不少人感叹道陈家运势要起了,又回想诸葛家的嫡子过来时的阵仗,说这才过了多久,陈止就从迎接之人,变成了被迎接的主角,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此等议论,陈止见过太多,陈家也早已习惯,无需赘述。

却说他归家之后,领着妻子见了留在家里的小妹,又是一番欢喜,等第二日一早,就去往城外的陈家坟地,给父母祭扫,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在祠堂中祭拜。

这般忙碌的行程,直到傍晚才算是做完,妻子杨悠也是累的一身汗。

“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听着丈夫的关怀,杨悠笑着摇头道:“这本就是妾该为之事,不能侍候公婆跟前,已是遗憾,又岂能在意这点劳累?”事实上,杨氏自从成婚之后,就越发满意自己的丈夫。

她本以为,陈止这般才华和名声,当是志存高远、目无余子之人,接触之后才发现,陈止固然是志向远大,但为人却颇为和善,对自己更是温和、尊重,浑不似其他姐妹口中所说的男子模样,是以做什么事,都越发心甘情愿。

等夫妻二人忙完之后,直接回了陈止在城外的庄园,他的学生陈蛰早就等候在那,一见陈止,就乖巧的过来见礼,更是激灵的冲着杨氏叫了一声师娘。

一年多不见,陈蛰的样子有了不小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个头。

比之一年前,陈蛰高出了足有一头——他本就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拜入陈止名下之后,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吃得好、住得好,营养和休息都跟上了,再接受正统的世家教学,学习君子六艺,打熬体魄,自然是长得飞快。

不过,陈止更在意的,还是陈蛰的学问。

事实上,陈止对这个弟子有着亏欠,还没怎么教他,自己就踏上了游学之路,随后一年多未归,只是在走的时候,给陈蛰留了些书册、教材,又安排了家人监督,但为学这件事,没有老师督促,主要还看自己,往往进境缓慢。

有鉴于此,晚饭之后,陈止就叫来陈蛰,考较他的学问。

师徒二人一阵对答过后,陈止微微点头,道:“你这一年确实没有闲着,也没有偷懒,基础上该学的东西,都已经学了。”

陈蛰听得此言,顿时眉开眼笑。

他因境遇改变,深刻意识到机会难得,加上祖父督促,所以格外用功,就想着憋着一口气,等老师回来的时候能得到夸赞,现在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

陈止说过之后,又道:“不过,为学之道,光是看书是不够的,还得多看看、多走走。”

陈蛰一听,赶紧正襟危坐,等着陈止的安排,在他心里其实很想与陈止同行,他知道陈止将为太守,做一个郡守的弟子,在当地必然大有好处吧?

只是陈止的话,却让他有些失望——

“这几天,你多和陈物聊聊,他与我同行,走南闯北,颇有见识,学问造诣进境飞速,可为你友,待时机成熟,我会派人来接你,跟在我身边为学。”

考虑到陈蛰的基础薄弱,为学的时日尚短,多打打基础,并无坏处,至于陈蛰的想法,陈止多少能够猜到,但还是决定磨一磨对方的性子为好。

等师徒对答过后,就有仆从过来通报,说有人送来请帖。

陈止让人送来,接来一看,正是卧冰楼晚宴的请帖,时间就定在明天。

“这些名士,也是心急,我刚把事忙完,就来送请帖,也罢,正好去看看有什么人物,徐郡守说的不错,北上代郡,为一地太守,乃是父母官,要治理偌大土地,诸多事物,就算一个人能处理的过来,终归要找些人手的,否则就要被政务缠身,别想再谋划其他事情了。”

他又想到徐辉提到了那个人。

“小仙翁葛洪,在后世很有名气,我没刻意去了解过,也知道是道教上有名的人物,还有《抱朴子》流传于世,就是不知这人有没有为政之能,但至少在炼丹上有造诣,或许可以加以延伸,但话说回来了,这样的人,想要招揽也不容易啊。”

以葛洪的名气,即便什么政务都无法处理,但单纯养着,也能提升名望,更何况炼丹本身涉及到化学,也能有不小的助力,只是陈止过去也听过其人名号,知道不是一个容易招揽的人。

“也罢,先结交了再说,徐郡说了,还有一位大贤,似乎很得几位名士的推崇,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带着这样的想法,等到了第二天,陈止就准时的抵达了卧冰楼。

远远的,就看到有人在门口等待,等他下了车,那人立刻就迎了上来。

“张先生,使不得!”

陈止很快就认出了来人,正是彭城名士张咏。

这位张咏,过去与陈止有过一点冲突,但在认识到陈止的能耐后,立马就转变了态度,一门心思的结交。

“怎么使不得?莫非是陈郡守看不上我了?”张咏故作姿态,随后哈哈大笑,“好了,人都到齐了,就等着你来了,快随我进去,我给你引荐几位大贤,也好让你北上的时候,有人帮衬!”

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见微知著,方知气候已成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举,先入籍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声还不够硬!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个投名状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阳急信传幽州第六十九章 陈某为你写上一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三十三章 闭门家中坐,名从何处来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铁,筑新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风将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译二十经,惊闻评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扬镳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乱就一条线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四百八十九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下第四百零四章 两方谋划两方动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学难成第第八百章 九官何属?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龙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两州立,东兵归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礼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将满时已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八百九十八章 扬眉吐气时,争先恐后见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耸后危,论法与教异第四百三十八章 结盟与人口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谋外族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论下部在灯笼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第一千零九十章 国颓运衰人心乱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酿三苏之文第一百零九章 此处可有客来贺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倾轧,内盟外敌第二百零九章 岂非有如杀鸡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四百八十九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下第七百九十章 局连环,一动皆动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为老不尊只为书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马入冀,群贼退避第四十三章 请尊者评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后还有一物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纸,买纸非独财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们先动的手第六百零九章 砲与毬,初显第四百九十三章 争相抄书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农固名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澜者谁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择一家而言商贾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七百八十一章 运如树,以群力为养,承郡县于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评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帅另有其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见难而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进则撺基掇业,退则为王前驱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贬夏!第五十一章 我优势很大!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八百一十章 书就锦绣,揣摩上意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审则危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杰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第二十三章 不涨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卫,开府建牙!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时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评第八十四章 悔不当初第九百零六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九十四章 咳,本将早有预料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议,战已起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张为将,领三百入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动!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择一家而言商贾事第五百零二章 长安信第二百零六章 陈止,技止于此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胜算?第九百七十三章 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