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坞堡不藏民

“代县的百姓,似乎惧怕官府之人。”

在冉瞻和诸多武士的护持下,陈止整个上午都在城外的农庄、农田中巡查,并穿过了几个坞堡、庄园。

他注意到了,百姓表面恭顺,但看自己等人的目光中,却充斥着排斥和恐惧。

除了百姓之外,他对这里的基层组织也很感兴趣。

坞堡、庄园,这种奇特的土地形式,陈止在徐州、青州,乃至前往洛阳的途中,也见过不少,但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频繁、普遍,不过,随着他这一路北上,沿途所见的坞堡却越来越多,等入了幽州地界,几乎遍地都是。

所谓坞堡,在陈止的第一印象中,就是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村寨,村寨中可以生产粮食,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养鱼、养鸭、饲养猪样、栽种果木,有这么多的内容,所以坞堡的占地往往不小,规模上堪比村镇,除了生产生活的地区外,往往包山带湖,建塘修堰,有着余钱、或者干脆整个地界都是某个地主的坞堡,还会修筑亭台楼阁。

将这种种所有,用坞壁围起来,形成一个堡寨式的集群,配备有民兵守备、寻甲,就是坞堡了。

陈止很清楚,这样一个集合了生产、生活、加工、乃至简易的手工业、工业为一体,样样俱全的组织形式,在任何时候都能自给自足。

催生出坞堡的主要原因,就是东汉末年、三国以来的战‘乱’,‘混’‘乱’的时候,不联合起来保护‘私’家、抵御兵灾,根本就活不下去。

尤其是多灾多难的北方,在曹‘操’和袁绍兼并战争中,那些没有坞堡田庄护持的百姓,要么被强拉壮丁,要么干脆就死于战‘乱’,起码在大军肆虐的过程中,也会失去自己的土地。

这是一种逆向淘汰,使得不生活在坞堡中的人迅速减少,与之相对的,就是坞堡百姓们存留下来,慢慢变成主流,似乎只有等到天下一统,重归太平的时候,这种发展趋势,才会逐步减少。

陈止在秘书省时,曾经查阅过相关资料,相互比对几本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在宣武皇帝统一了南北之后,天下进入相对太平的时期,但坞堡和田庄化的趋势,并没有逐步消失,而是维持在一个颇为稳定的水平上,甚至北方的坞堡数目还在迅速的增加。

其中原因何在,陈止从文献书籍上总结了些,但毕竟是纸上谈兵,需要亲眼看过之后,才能进一步的确定。

“幽州作为边疆,时有部族入侵,代郡更是在鲜卑、匈奴之间,两边都时常入寇,民众稍微就警惕了些,太守您是新近上任,这群百姓过去没见过您,不知道您的品‘性’,也不知道您的能耐,因此会显得拘谨,也是人之常情。”

代县的县令卢讲跟在陈止边上,小心翼翼的解释,解释着百姓的警惕是因何而来。

昨日鲜卑献礼,代县的官场从上到下都经历了一番动‘荡’,拓跋郁律一行人的到来、送来的礼物和消息,足够扭转当前不利的局势,让忧心忡忡的代郡官场重新安定,觉得可以恢复平静了。

结果第二天,陈止忽然外出巡视城外,打着的旗号,是看看百姓们有没有在匈奴的惊扰下,受到影响。

这个理由和切入点找的恰到好处,以至连刘宝等人,都不能用太守新到、还要先熟悉一下官府结构的理由阻挡。

作为代县的一把手,卢讲则借口引路,与陈止一同视察,但整个巡查的过程中,他的身边差役不断,不断有人来来往往,给卢讲带来消息,又把卢讲的指示传达下去。

这样的情况,陈止不陌生,无论第一世还是第二世,他都见过、也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知道是上级突然视察,下面的人在匆匆忙忙的做着布置、应对。

陈止也不阻止,他这次巡查,可以说是出乎了各方的意料,本来自己一行人就比预定的时候提前抵达,再加上陆区之死、匈奴来袭、鲜卑献礼这一连串的突发意外,让代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陷入了顾此失彼的情况下,哪还有心思考虑其他。

陈止今日的突然行动,让刚刚放下心来的代郡官场,再次动‘荡’,偏偏因为前面的一连串事件,早就将他们震慑住了,也来不及提前布置,只能匆忙之间略作修正,将实在无法入眼的事物隐藏起来,再尽可能的将种种情况,加以解释。

陈止也没有必要非得将一切都揭‘露’出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是懂的。

但眼下,看着百姓的奇特表情,陈止还是忍不住留心起来,他不会相信卢讲的说辞,但也没有追问深究,让卢讲和随来的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太守,时间不早了,午时将至,咱们是不是该回城了?拓跋先生也该起来了,他这次出了大力,为朝廷、为咱们代郡挽回了颜面,为陆太守讨回了公道,怎么都不能怠慢,午时的宴席,您肯定要郑重招待的,现在再不回去,可就来不及了。”

卢讲看了一眼天上的日头,找了一个借口,就想要让陈止回城。

拓跋郁律一行人,经过一番厮杀,耗费了不少体力和‘精’力,来到了代县,有陈止在,不用太过担心安全,所以昨日献礼之后,稍作休整,就都去歇息了,睡眠是补充体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都日上三竿了,还都没有起来。

他们这群功臣不起来,也没有人敢去惊扰,否则的话,代县的官员早就以拓跋鲜卑为借口,阻止陈止外出巡查了。

陈止点点头,没有当即表态,又看了周围几眼,目光扫过前面的一座坞堡,道:“你说的有道理,但咱们都来到这座坞堡跟前了,总要进去看看才行,否则让这堡中百姓看到了,事后了解我这太守至‘门’而不入,也不是个好事,你说对不对?”

“对,对,”卢讲赶紧点点头,“不能让百姓误会。”可他心里却暗暗叫苦,经过匈奴一事,见识了这位太守事先谋划的手段,代郡上下可没有人敢小看他,卢讲更不敢有半点轻视,所以尤为苦恼。

要知道,他这一路相随,可以说是心力‘交’瘁,一边要安排琐事,防止一些弊病被这位新太守抓住,成为整治官场、敲打自己的借口,一方面又要应对陈止的询问,给种种怪异景象,找一个说得过的借口,可谓是绞尽脑汁。

陈止的问题,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普遍,像是普通下来视察的官员一样,卢讲当时还比较轻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越发刁钻和直接,很多直指核心,让卢讲应对起来劳心劳力,既不能以谎言相对,防止被秋后算账,又不能直言不讳,因为那样得罪人、更暴‘露’问题。

三分真七分假的回答,太考验见识和底蕴,应对起来何等辛苦,所以卢讲就想着赶紧回城,也好结束煎熬,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结果还要再巡查一个庄子,这让他有些不堪重负了,好在听陈止的口气,这是最后一个了,多少让他有了盼头,因此强打‘精’神,准备走完最后一程。

一行五十多人,就这么缓缓前行。

看着路两边的庄稼,又看着农田中警惕和排斥的百姓,陈止推算着缘由。

身边的陈梓忽然道:“坞堡近在眼前,怎么百姓还在堡外耕种?”

卢讲赶紧就道:“坞堡和庄园,固然是北地主体,但放着大片土地不去耕作,还是不现实的,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庄外的土地,时常能够看到人,其中详情,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陈止忽然说道:“卢县令,之前我让人通报百姓,说有胡人、贼人入侵,让他们不要轻易外出,没有分兵护持,或者将百姓聚集城中,就是因为来的时候,见沿途多为坞堡,百姓住在里面,有坞墙护持,当可无忧,但现在一看,还有这么多百姓在坞堡外面劳作,未免太过危险了,万一贼人来了,该当如何?”

这次是陈止问的,卢讲就不能不答了,但心里却松了口气,说道:“回禀太守,这些人能在堡外耕种,多是受坞主恩义,若是贼人过来,坞堡里面会有人出来传话,让他们尽快归去,不用担心会被‘波’及。”

“原来是这样。”陈止点点头,不再追问,却让卢讲越发放心了。

卢讲的心里,转着念头:“我倒忘了,这位是世家子弟,虽然手段惊人,但没见过多少底层之事,问出这样的话来,显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是被匈奴、鲜卑和陆太守的事镇住了,以至于忘了这点,这陈太守对繁琐杂物只要不甚了解,那要敷衍起来,倒也简单。”

他正想着,陈止忽然再次开口:“对了,你说坞主恩义,莫非城外的土地,还和坞主有关?我在青州、徐州,乃至兖州等地,见到的坞堡,多是村人聚合之地,田地各有所属,以坞壁围起,相互扶助,莫非这幽州有所不同?”

卢讲闻言,不由愕然。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mei222(长按三秒复制)

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亲喊你回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杰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华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择人,军情如火!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剧本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献策鲜卑者,其罪当诛第六十四章 围门书林斋!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鲜卑来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为官,非为这般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计连环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乐之位,可坐多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难于军争第七百一十章 开门就言运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挟民而归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华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东世嫡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梦谁先觉,春秋四季枕第一百九十三章 问君可曾注典籍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四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间心已定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八章 意外之讯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当贵!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杀之虎初长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阵说与众,前中后尾各不同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慑属方为胜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边塞镇,老农不与外乡言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书为饵,得世家北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九百三十五章 内外之姓【新年快乐!】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阳文章第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请贤与面圣第七百九十章 局连环,一动皆动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六百四十八章 谎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难安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评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么好处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二百一十二章 来袭!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三章 拳打异乡客,耳闻燕祖陵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夏绝嗣,七年又三天第九百零一章 误判形势,优势很大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吓煞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当如此!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击于外,谋算自远而来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几人来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动念,北地风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评第六百三十四章 参宿为爪,白虎主杀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来势涨,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陈归乡,一陈假虎第四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恶在行在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驱民攻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隐秘兵马,半路相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无路,便去幽州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还能这么投降?第七十一章 留诗杀名拂袖去第九百零八章 原来你不知道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