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

“这两册书是?”两本书一入手,苏辽就感觉到了不同,低头看了一眼手中书册,见封面都写着“通典”二字,只是两字下面,却有不同,一个写着“总纲”,一个写着“法论”。

通典总纲?

通典法论?

苏辽在疑惑之下,看了陈止一眼,见对方没有反对,便翻开了书页。

这一番,还没有看清里面的具体内容,先就被那一页一页洁白的纸质给吸引住,也给惊住了。

尽管之前,苏辽就见过了陈家纸坊出产的白纸,也惊讶于那纸的洁白、纤薄、光滑,但当这些纸摞在一起,真正组成了一本书册的时候,翻动着纸页,那指尖的触感,才真正让他意识到,这种白纸意义何在。

“若是有这般白纸,编册为书,那对士人、文人的影响,绝对是超出想象!尤其是,此时这种白纸,还只有代郡纸坊才能出产!正是物以稀为贵的时候!”

只是翻了几页,以苏辽的遍历江左、江北和都城的见识,就已经意识到,这种白纸装订出来的书册,对于文人来说,有着何等吸引力了。

其中的妙处,等他到了洛阳,自是可以清楚的表现出来。

不过,苏辽同样也有疑问,他很清楚,这本书册是中所需之纸,其实是这两天赶制出来的,为此几个工匠加班加点,甚至又拉了几人进来。

陈止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银作为奖赏。

不眠不休的赶工,终于才赶制出来两侧,每一册的页数其实也不多

毕竟不比后世,这个时期书面文字,有着高度的概括性,所以一本书下来,其实所需字数并不是很多,要知道那名扬后世的一部孙子兵法,也不过就是六千字出头!

因此陈止这两本书,需要的书页不多,而且一张纸制作出来,经过剪裁和修正,可以分成多页,堪堪足够编辑成两册,就都被陈止给用上了。

“为什么要这么赶?这么急?”

苏辽的疑问,在他仔细阅读了两本书中的内容之后,就顿时被抛之脑后,完全被书中的内容给惊住了!

尤其是那第一册,看着其中罗列的一条条,苏辽的嘴巴都下意识的张开了,最后一脸迷茫的看向陈止。

“主上,这……这总纲所列,真的都要写出来?这未免太过惊人了吧?”

说话间,他又低头看了一眼,仿佛是担心自己看花了眼、看错了,要再确认一下,等确认之后,脸上的惊讶越发浓烈。

陈止笑着道:“当然要写,我都让你送去洛阳了,彰显于世,若是不写,岂不是成了笑柄?”

苏辽越听,却越是迷惑,忍不住追问起来:“这第二册法论,我自不会多言,毕竟粗略一翻,也知道涉猎诸多,而且深入几味,可是这第一册的总纲绪论,可是提及了诸多百家之作,这些东西都要写出来?”

陈止却道:“法论之中的精妙之言,不是只不过是将一些文献、古籍中的语句提炼出来,做个摘抄索引,将其中的本意引申出来,也好让他人阅读,这当然不是完全的誊写,而只是将诸子百家的言语、著作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摘录出来,若是逐字逐行的收录和整理,那要花的时间就太多了,我也没有这个空闲时间。”

“问题就在这里,”苏辽终于镇定了几分,“按着总纲罗列,所要涉及的书册文献,恐怕是天文数字,而且要将其中的主旨语句提炼出来,略作讲解和介绍,就必须要把这些书,都看过一遍,至少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恕属下无礼,主上凭着您一己之力,真的可以做到么?”

言下之意,就是不看好陈止的打算。

这也难怪,因为苏辽很清楚,如果按照那第一册的通论总纲所言,陈止要编写的,可不是一本、两本,而是一部通典大则!

哪怕陈止做过秘书省的秘书监,在远离书阁、书库的当下,也断无可能一一引用啊!

陈止也不多做解释,只是道:“我自有计较,你无须担心,只管按我吩咐的事去做。”这种事,解释也未必能让人信服,等事实拿出来了,也就无需解释了。

况且,里面的关键,正是要让洛阳之人疑惑,否则也无法将人吸引过来。

苏辽见陈止态度坚决,不复多问,便接下命令,当天中午,他就带上了几人,离开了代县。

和之前陈梓离开时一样,苏辽的离开,同样引起了代郡上下的一阵猜测,不少人试图从这件事中,找到陈止的下一步计划。

毕竟两个心腹,前后脚离去,再加上陈家晚宴才刚过去不久,那位边军的统领更是虎视眈眈,城内又有纸坊的事甚嚣尘上,想不让人多想都难。

但三天之后,众人的猜测就被一支远道而来的骑兵打破了。

这支奇兵的人数不多,不足百人,但一个个所骑乘的马匹,却都是高大健硕的好马,这种马就算是代郡这样的边疆之地,都不能常见。

更不要说那马上的骑手,一个个更是孔武有力,顾盼之间,有一种别样的风采,尤其是为首的那名骑士,更是英武不凡,配合着挺拔的身姿,所过之处,代郡的老少姑娘们,都是一阵侧目。

而这支人马的大部分停留在城外,而为首的几人则被请入了陈宅。

“见过姐夫,见过兄长。”

那为首的英俊男子来到之后,便恭恭敬敬的与陈止见礼,随后又给杨宋行礼。

“贤弟无须多礼,”陈止看着面前这人,微微点头,“你长途跋涉而来,当先休息才是。”

“关中至此,其实也不甚远,无非是有山河阻挡,但挡不住我杨家儿郎,”那英俊男子说话的时候,也打量着陈止,“我这次过来,父亲也交代了,让我留在这里,听您之令,与我兄长同府。”

这人名为杨元,同样也是弘农杨氏出身,为杨宋的嫡亲弟弟,两人相貌有几分相似,连神情、神韵都极为接近。

那杨元随后又道:“我这次过来,共计带来杨家快骑七十人,骏马一百一十匹,都是听您调令的。”

“七十骑?”陈止点头道:“正好城外的庄园快要修整完毕了,我早就吩咐那边,要分一部分出来,诸骑可以先在那里安营扎寨,待庄园真正建成,自有屋舍给他们修养。”

“也好,那我就回去,给他们说清楚了。”杨元也不多问,抱拳离去,只是走的时候,杨宋却叮嘱了两句,让他好好看管家丁,不可疏忽,惹出事端。

杨元满口答应。

待杨元走了,杨宋便笑道:“太守,这般一来,咱们也算是有骑兵了,配上太守您的两百家丁,在代郡算是有点战力了,面对那些世家,不用束手束脚了。”

“这么一点战力,对几个地方世家,尚且够不上优势,就算战力过人,但却无法转守为攻,再加上战乱在即,可是不够看啊。”陈止笑着摇头,说出来的话,却让杨宋一愣。

“这还不够看?”想到可能到来的战乱,杨宋不由嘀咕,“若那战乱是真的,那这段时间之内,就算是掏空了陈家和杨家,也不可能凑够人马了。”

但等到下午,杨元忽然急匆匆的再次拜访,并且带来了一个让陈止颇为意外的消息,这个消息,也让他察觉到了某个预兆。

接下来的四天里,代县的焦点,都集中在那原来的骑兵之上,几个世家也都派人过去探查虚实。

与此同时,陈止也给下属的几个县发出了命令,要派督邮过去查计,顿时又是一阵波澜散发出去。

与此同时,苏辽也带着陈止的吩咐,抵达了洛阳。

他顾不上风尘仆仆,先去了陈永的府上,拜见这位太仆,却得到消息,说是太仆与皇上一同出巡了,居然是前往关中西都长安了!

“怎么这时,皇上突然西巡了?而且边疆都没有收到消息。”

没有见到老东主,但过去的同僚还有不少,苏辽便打听起消息来。

“蜀中乱局渐起,半个月前,李贼正式打出叛旗帜,还将广义王世子斩杀,因而广义王大怒,在他的怂恿之下,皇上说是要御驾亲征,但好在重臣劝阻,因而只是走个形式,在关中督战,而广义王则亲率大军,兵临汉中!”

“什么?”这个消息让苏辽吓了一跳,“这么大的事,怎么边疆州郡居然不知道?”

他的那名过去同僚,半是猜测、半是叙述的道:“消息还没传过去吧,代郡的传邮驿都是被幽州刺史府掌控的,因此不会直接传达。”

“但杨家总归该知道的,”苏辽还是有些疑惑,“尤其是最近还有杨家的骑兵要过去,这么大的事,不可能没有消息吧。”

这么想着,他拜别了同僚,随后赶去秘书省,想要面见董绪。

这位陈止过去的部下,如今乃是秘书省的秘书丞,但依旧未能见到人,只是得了一个消息

“董书丞去已经去往城外首光寺,布置佛评,听闻佛音了!”

“佛评?这是很么评?”苏辽神色微变,谢过那差役之后,没有去往城外,而是就近拜访赵远的府上,却也没有见到人。

门房说道:“我家君子去那百家茶肆,听法师讲佛了。”

,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几人来第五百一十九章 学与财相伴,哪个为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六百四十一章 袭屯先投毬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无龙,朝对成空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名字好,我碰巧也写过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敌第六百零二章 运来英雄多金液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九十三章 真突围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齐了第二十章 陈四之脑无恙否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当用间!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壮聚营帐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场几何第五百二十三章 观商而知动向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止来了!第三十九章 礼尚往来第五百五十三章 鲜卑围城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诸葛有请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异臣,必不久矣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寻卝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二十三章 不涨不足以平人心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八章 意外之讯第六十九章 陈某为你写上一篇!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后,数算机关之杰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乐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九十二章 诸位,醒醒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一千零四章 要么现在投降,要么……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贵皆来非我势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阵说与众,前中后尾各不同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阴云前兆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无根无基,以佛替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四十四章 瞩目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变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谋划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后还有一物第六百八十二章 离得远,传得慢,错的多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没来!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评第一千零六十章 边城绝一首,都城龙气动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难请,当动之以情第八百二十五章 陈氏六文书第六百七十一章 敌从何处来?冀州有军情第八百八十四章 占范阳而望幽州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尽时,岂能自缚之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敌麻木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乱!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六十四章 围门书林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八百三十章 诬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举,先入籍第二百一十八章 善恶在行在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遗世独立,非我可言第三百四十章 文评,可有人去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动脑……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后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对谈,凶至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动!第六百八十九章 阵里杀人拂衣去第六十无章 再近一步,必杀你!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来势涨,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贵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七章 心中摇第九百三十三章 单于坠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