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溃

“这件事,我等还要回去考虑一二!”

面对陈止给出的一连串信息,包括唐资在内的代郡世家之人,都有了动摇,只是对于武装家丁重要性的认知,还是无法让他们瞬间做出决定。

更何况,这件事也不是他们一二人就能决定的。

“我相信诸位都会做出明智的决定的,”陈止似乎并不着急,“事实上,郑家已经决定将他们在代县的全部家丁、佃户交出了,有了这个班底,配合我陈家送来的近千家丁,短时间内拉出一个两千多、近三千人的队伍,还是不难的。”

这个消息如此一说,众人的脸色终于变了。

其实这本也在众人的预计之中,毕竟郑家现在都如此模样了,可亲口听陈止说出来,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陈止兀自继续说着:“其实,我也不会说什么不切实际的话,就算你们将武装家丁联合起来,交给了我,我也不可能保住你们在整个代郡的产业、田地,万一有胡人部族的兵马,突袭到其他县城,以及一些偏僻的村镇所在,我纵然有着很多兵马,也是鞭长莫及,但……”

听到这里,众人的眉头都紧锁起来,随后就听陈止言道——

“但你们在代郡的产业、田地必然有所护持,相信诸位的产业,至少有一半是留存在代县的,毕竟这里才是一郡核心,守住了这里,就可以让诸位的家族元气不伤,这其中利弊,诸君且自思量,话至于此!”

说到这里,他端起茶杯,掀开杯盖,做出了端茶送客的姿态。

下面的众人见状,登时有些难以决断了,最后还是尽数拱拱手,接连离去,只是走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神色凝重。

感受着这些人心中的动摇,陈止微微点头。

实际上,刚才那些消息,已经震动了这些人的心灵,让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符合运用劝学茶的条件,一旦运用,当场就能说服他们。

只是这劝学茶看起来厉害,也有不少的缺陷,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能说服眼下这群人,也不代表能说服他们的家族,这些人固然在各自族内有着影响力,但却不能代表整个家族,他们回去之后,一样要和族中交涉。

陈止当然不可能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去说服,那样毫无效率不说,而且更为繁琐,等于是舍本逐末,更何况茶叶其实剩余不多了,陈止未来还有很多地方用得上,不应该浪费在这些本就能说服的人身上,因为马上就要有大用之处。

所以这群人一走,陈止就唤来了冉瞻。

“去把我给唐家准备的那些文书、物件,都拿过去给他们。”

冉瞻还有些不情愿,低语道:“那是不是太便宜唐家了?如今洛阳来了这么多人,都是为了君子您的白纸和文章,未来定可大卖,又何必分润好处给唐家?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唐家么?君子,我说一句话,您别不高兴,这唐家再怎么着,也只是北地的一个世家,这好处他们承受不起!”

“可以啊,现在都知道从整个局面上来分析问题了,”陈止先是称赞了一句,说的冉瞻颇为不好意思,但跟着话锋一转,“连你都能看出来未来的趋势,唐家会看不出来?”

冉瞻那脸上的一点得意之色,顷刻间就烟消云散。

“这纸固然好,但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陈止反而露出了笑容,“一个造纸之艺罢了,如果不是此事正好能与文雅、书法相合,我都不会选定此事,而是会找个更能赚取钱财的事物,现在用这一二纸张,能将洛阳的人引来,其实已是足够,若再能收拢唐家之心,更是有赚无赔!”

冉瞻却听得糊涂,只是不敢插话。

“我来到北疆之后,虽然前后有不少家族试探,但真正靠拢的唯独唐家,我若不能用他们做个标杆,其他家族如何信服?白纸工艺还在手中,不过将贩卖的利润分润出去,其实只是微末枝节,唐家得了实利,我与他们两方的利益相连,才能紧密结合,一损俱损,让他们用心办事!而且挑选此时,将好处说透,就是让他们明白,和些许武装家丁比起来,我对他们唐家的提升更大,让他们做个带头人,当先交出家丁!”

说到这里,陈止停了下来,整个事情的环节,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陈止自家家丁和接收的郑家家丁,结合起来,在人数上已经超越其他家族了,至少在代县是如此,他已经是首屈一指的武装力量。

以此为前提,经过虚实结合的一番劝告,代郡世家的人已然动摇,又有郑家的前车之鉴作为警告,加上大战在即的威胁,陈止要强征各家之力,其实问题也不大,只有很小的几率,会逼迫他们爆发叛乱,或者就是等大战过去之后,善后起来有些问题。

“但与其强迫,不如诱导,整个代郡的武装家丁数目众多,但大头就在几个大族手上,他们现在都在观望和犹豫,瞻前顾后,好像一个正在蓄水的水坝,一旦有一个带头的,就等于是在堤坝上打了一个洞,整个堤坝都会由此而裂!”

实际上,陈止要给唐家好处,目的远不止于此。

由于大战在即,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布置,行的都是霸道之事,但真正要收服地方,还要恩威并施,但陈止从一开始,就谋上了这些世家的人口,这大战正好作为借口,将之整合,这就是谋取,要取就要予,因此未来他会在其他方面,给予这些家族一定补偿,来平衡人心。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些事,要先处理一下。”

想到这里,他又对冉瞻吩咐道:“差不多也到时候了,将那纸坊的小全等人抓起来,送到城外的陈庄,然后召集大部分的仆从、家丁过去观惩。”

冉瞻一听,旋即就摩拳擦掌起来,他早就听说了纸坊里面有奸细,透露了隐秘出去,给外人知晓,陈止那边就有名单,却一直没有公布,现在一说,冉瞻顿时就明白过来,有意要舒展胸中意。

陈止又道:“你先去处理,不过出去之后,把陈舵给我叫过来。”

冉瞻点点头便就去了。

没过多久,如今负责陈府大小琐碎事务的大管事陈舵就来到了陈止跟前。

“这些天辛苦你了。”

陈舵便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云云。

待言语过去,陈止又道:“现在还有几件事要做,南边送来的家丁、仆从也有好几批了,你从里面挑选一些有过寻矿、挖矿经验的出来,我有安排。”

陈舵心中疑惑,据他所知这代郡境内可没有什么大矿,但也不过问,只是点头记下来。

陈止又道:“另外,我早就让你注意的那个何经,可以请他过来一见了。”

陈舵心中一动,点头称是,他心里很清楚,陈止提到的这个何经,身份很不一般,和塞外部族有联系,时常在代县周围行走、探查,因而被人发现,禀报给了陈止之后,这位主上了解了一些事,反而让人按下不动,说是要静观其变。

没想到,现在却忽然要见人了。

想着想着,陈舵又问道:“老爷还有什么吩咐么?”

“还有就是纸坊,”陈止眯起眼睛,“那几个工坊这几天得扩大一下了,跟那些洛阳来客说好的文章,得尽快拿出来才行。”

这纸业的选择,也不全像陈止和冉瞻说的那样,并不重要,因为这也是陈止另外一个大计划的起步,纸张作为知识的载体,将会是他未来的一大武器,只不过当下还显现不出来罢了。

而且,这还只是他拿出来的第一代造纸技术,已经引得诸多家族动念了,而更好的技术储备,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时机成熟再拿出来了。

不过,这白纸作坊的利润,却是实打实的,因此当冉瞻带着消息,拜访了唐家之后,唐家在得知陈止的让步,估算了未来的进项之后,那位唐老太公一咬牙,当先就同意了陈止的要求,将自家在代县中近八成的武装家丁都拿了出来,说是响应陈止的提议,提前联合!

唐家在代郡,那可是首屈一指的世家了,尽管近些年有些衰落,但虎威仍在,而且他们家族的护卫队伍,比之郑家也是不逞多让,这近八成的代县武丁,严格算起来,也有近两千人了!

不要觉得一个家族在地方上有两千的武装家丁不可思议,这里毕竟是唐家的根本所在,又有诸多坞堡、田庄,平时操练家丁人手,分散到诸多地方巡查,也是正常的。

更何况,这个时候的武丁,只有一小部分算得上是专业的护院,其他的都未脱产,属于半耕半兵的性质,平时还要参加农耕的,其实是身兼多职。

这近两千人的八成之说,其实还有水分。

可即便如此,唐家的这个决定,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代郡世家之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天,那正在朝着代县赶来的吴阶得到了消息后,更是将手里的杯子惊得跌落下来!

公告:笔趣阁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

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难可来幽?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给气死的!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则缚,攻其强第七十一章 留诗杀名拂袖去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五百一十六章 图穷匕见惊煞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杀之虎初长成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惧与怒第七百二十一章 书满廊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六百零四章 不问兵马问炼丹?第五百九十章 走与撤与溃,土崩瓦解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来势涨,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寻卝第四百三十八章 结盟与人口第四百九十一章 为老不尊只为书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联陈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东已传其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陈归乡,一陈假虎第五百零四章 洛阳来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阳,我心难安第六百八十七章 赵王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请单于往蓟第一百一十章 礼与意,轻与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书北上请玄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来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第五百七十八章 矿显而测,立世之基第六百四十九章 几窑上下品,文思有惊雷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势而为,化虚为实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乱就一条线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语录纪要》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六百五十章 治国如修行,外伐治乱循环,内思长生久视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动!第四百四十六章 规矩相须,阴阳位序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请帖,将军幕僚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八百四十七章 敌乱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六百三十四章 参宿为爪,白虎主杀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五百五十二章 两胡交汇?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四百四十章 牵军入局是何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给你的胆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审了,斩之!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与段部鲜卑第五百四十四章 鲜卑未见形,已有匈奴至?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则民护其名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气,耳聪目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六百六十一章 谍影重重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饥则可驱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变,刮目相看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九百四十九章 惊于幽州陈,进退乃失措第七百一十六章 灯笼上的百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华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九百七十三章 战?和?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劲敌第九百八十四章 钱财行之道,犹胜囤于藏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难于军争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无龙,朝对成空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边谈笑亦横尸,三军可立武悼阵第六百四十九章 几窑上下品,文思有惊雷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三十章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陈家众喜第三百七十四章 见微知著,方知气候已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