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

“又有变化了?”

陈止感应到这一点光晕,并没有感到惊奇,而是迅速回忆,检查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这刘纲到来的时候,铜钱微颤,说明两者有某种隐含联系,我和他一场交谈,谈及天下大势的时候,铜钱没有半点反应,一谈到兵家的五事七计、先胜而后战的战争规律,就有变化了,难道和兵家学问有关?因为向他传达了一点兵家的学问,所以铜钱有了变化?这些光晕又有什么作用?”

想着想着,陈止不动声色的观察刘纲,寻找规律。

刘纲则在回味着陈止的一番话,心中略有触动,品味着“先胜而后求战”、“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等言,隐约间,让他在兵家学问上的一点疑惑有了感触,但却无法真正解开,这心里仿佛有一只猫儿瘙痒。

想了想,刘纲不由求教起来:“陈世兄的一番话言简意赅,却藏有深意,听你的意思,是不看好这次北上平胡?”

“情报太少,无从判断。”陈止摇摇头,跟着话锋一转,“不过,从你的话来看,眼下虽有忧患,但只要中原不乱,边患终究只是一时灾祸,关键是汉家之地不可乱!”

在原本的历史上,在西晋王朝坚持不懈的作死下,配合着天灾**,偌大王朝轰然崩塌,揭开了黑暗篇章。

刘纲点点,跟着话锋一转的问道:“关于世兄提到的先胜而后求战,我还有些不解,不是说只要兵强马壮,计谋得当,就能平息兵灾么?”他这一问,求学之意略显,陈止心中铜钱再动。

陈止心生猜测,就准备继续试探,又见刘纲颇有求学之心,不禁生出些许好感,就道:“我问你,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什么?”

这样的口气,已有些老师考问学生的味道了,可刘纲有心求教,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对,如实回答道:“第一篇为计篇。”

陈止笑道:“始计篇的计,不是计谋,而是计算,与令祖刘歆所擅之事有重叠的地方。”刘纲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汉高祖的族弟,名人颇多。

“请世兄解惑。”刘纲一愣,然后就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他是看过兵家圣书《孙子兵法》,但那书被祖父珍藏,家中长辈又不喜他接触兵事,所以这看过的次数屈指可数,只不过通览几遍,并不深入,但求知欲却没有因此减弱,见陈止似乎有着见解,当然就想问个究竟。

这可不是后世的知识爆炸之时,此时,就算是世家之人,想得到一两本著作也不容易,知识垄断,学问世袭。

他这一求教,陈止心中铜板表面的光晕又提升几分。

陈止默默探查,同时回应刘纲,他还是很喜欢好学之人的,就道:“这个计算,就是计算敌我优劣、比较势力高低,也就是‘五事’,曰道、天、地、将、法,前三个就是天时地利民心,天时地利自不必多言,‘道者’就是治理国家的问题了,涉及民心,看得是从君王到官吏的治理能力,是国家的法度,这都是开战前就能知晓的。”

刘纲仔细听着,不时点头,早就忘了其他,全副心神记忆,同时和自己所学对比,加强理解,就像是一个在听老师讲课的学生。

陈止又道:“然后就是‘将’了,这并非单纯的是指领军的将领,而是说要委任贤能,不光是委任军中将帅,还涉及其他方面,打仗看似两军交战,其实兵马辎重、运输补给都是关键,朝中还要政局稳定,国中需要民心安定,这一件件事靠的终究是人,所以就要委任贤能,各司其职,这就要求有识人之能。”

“对,兵家之事,牵扯重大,确实不光两军交战。”刘纲听得眉飞色舞,思路格外清晰,兴奋异常。

这也正常,这个时代的文章,多晦涩多变,一字多意,又没有标点符号,看古人留下来典籍,第一步不是理解,而是先断句,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言传身教很重要,家中珍藏一本兵书,如果再有个兵家传人讲解,后辈子弟成材的几率就会大增,否则光弄懂书中含义,就已经很费力气了。

如果没有人言传,次一等的,至少书上得有注释,一本前人注释的兵法,往往能成为传家之宝。如《孙子兵法》,当世就有诸多注释版本,其中包括了枭雄曹操注释的版本。

这种注释,结合那些人的领悟、心得,能让后来者少走很多弯路,像是曹操这等枭雄,自身南征北战,有诸多实战经验,他注释的版本,相当于“带兵打仗从入门到精通”了,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高端的兵家注释读物,对说不定哪天就得打仗的时代来说,可谓瑰宝,加上没有大规模出版的条件,多数都被人深藏家中,轻易不会示人,刘纲这样的郡县士族子弟哪里能看到,更不要说找人讲解。

现在,陈止一番话深入浅出,正好和刘纲看过的语句印证,宛如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所以刘纲在欢喜之余,看向陈止的目光也恭敬起来,有种学生面对老师时的意思,跟着颇为谨慎的问道:“那这第五个法呢?可是国中律法?”

陈止摇头道:“国中律法,包含在‘道’中,是治国、领民的范畴,这第五个法,讲的是军中法、兵中制,也就是你手中这本书的范畴,如果军中律令都没完善,那还是不要出兵了。用兵之道,人和为本,天时与地利则其助也。上与下同欲才是最理想的,这样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在使劲,又了解敌我优劣,知道劲该往哪里使,怎么能不胜?只知道兵强马壮,就贸然出兵,事先不计算清楚,有可能胜利,但也有可能失败,所以真正的出兵,该是计议得当,兵马未动,我已得胜!”

“用兵之道,人和为本,天时与地利则其助也!原来这才是‘兵马未动,我已得胜’!”

刘纲眼中流露出向往之色,再看陈止的时候,忍不住直起身子,架起双手,恭恭敬敬的给陈止行了一礼:“世兄大才,今日方知,我不及也。”

陈止一边感受铜钱上光晕的增加,一边摆摆手道:“不用这样,我这只是纸上谈兵,当不得数,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你不过是看得兵书少了,如果能多得几本,这样的道理不用我说,自己就能领悟,而且真正行军打仗的时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要以为知道了兵家道理,就无往不利,纸上的道理,想要用出来,也是需要经验的。”

刘纲却摇头道:“世兄不必谦虚了,你的一席话人让在下茅塞顿开,胜读五年书,现在想来,按世兄的说法,想要上下同欲,就得保民安境,如此说来,我大汉境内的流寇,岂不才是心腹之患?陈世兄觉得王弥这等流寇,是否该留神注意一些?”

“王弥?!”

这名字一入耳中,陈止眼中豁然闪过意外之色。

“对,这几年,这王弥贼寇在北方州郡流窜,我徐州也曾被他攻掠,听说他现在躲在临近的州郡,不知道计划着什么,”刘纲露出担忧之色,“这几年灾祸不断,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被王弥招揽了不少,也是一大隐患啊。”

“不错,此人是个隐患,不可轻视!”陈止点点头,前世的一根签曾帮他抽取了第一世的模糊记忆,其中就有关于这王弥的。

“按照过去的历史,前两年王弥就该掀起不小的风浪了,将青、徐、兖、豫等北方州郡惊扰一番,造成大量的流民,动摇了人口和统治基础,破坏了生产基础,实乃天下崩乱的重要推动力,但在新汉朝中他的兵灾已被镇压下去了,但人还未死,转明为暗,这样一个人,肯定有所图谋!”

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个散财童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无法,防而无用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禄为士代,原来杨氏望弘农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几日,外已变天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动,当快刀斩乱麻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当为郡守,敌入尚书台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追穷寇!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六百六十一章 谍影重重第七十一章 留诗杀名拂袖去第五百九十章 走与撤与溃,土崩瓦解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慕容与幽州世家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说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袭不成反被袭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八百一十章 书就锦绣,揣摩上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龙,镇冠军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师,冠绝青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六十五章 余波渐进波澜起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为难难为品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为你好第四百四十六章 规矩相须,阴阳位序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道授业解惑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三十四章 冤!第八百五十一章 溃逃!第四百零四章 两方谋划两方动第三百三十章 请人者非陈止,乃太乐令尔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怂之,自缚其将第九百二十五章 鲜卑策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张为将,领三百入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陈征北师出有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六十八章 此楼如何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谈笑间,敌首已擒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个陈止第七百八十章 权隆气盛,陈止的试探第三百零九章 胡临代县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五百二十六章 将军谋郡,太守惩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礼成,朝立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谋外族第三百三十八章 尔如行在崖边,我则如履平地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实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礼成,朝立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倾轧,内盟外敌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丧,从长计议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审则危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动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筑城,拓跋人至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无龙,朝对成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边荒草,今日众星拱月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路何在?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争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来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则归心,示士以险则知难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