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运,与国同休

守一吾兄,见信如唔:

许久不见,甚是想念,闻兄在代地声名远扬,与有荣焉,恨不能伴随左右。

然兄为吾族栋梁,朝中却有人妒恨,乃施暗计。

昨日祖父归来之时,面色不好,当夜便即病倒,三问其故,乃知朝堂之事。

庾亮与兄曾有龃龉,我亦知之,此人当初为侍御史便不安生,今升任御史中丞,颇得圣上青睐,每欲以大事而正名,如今恰逢其会,便与张家狼狈为奸。

张家之计颇为恶毒,似是推崇兄之战功,更许以爵位,实乃捧杀之计,欲借虚报军功之事而为之,以削兄之威望。

边疆虚报之俗,朝堂上下,早已人尽皆知,未闻有人追究,今却欲查,何也?意在兄也。

便是圣上亦知其中端倪,听闻朝堂之时,为此不快,与广汉王有言语争锋,却未能阻止。

此事牵扯颇多,张家绝无好意,是以祖父让我以书告知,望早作打算,勿使奸人之计得逞。

弟,陈欢。

………………

拿着这封书信,陈止沉思片刻,忽然笑了起来。

“难怪那第五格忽然激荡,本以为是几战之名在草原与中原传播了,如今看来,虽也有各家皆知的缘故,但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这次巡查。”

他将书信放下,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朝外眺望。

窗外,夕阳西沉。

“张应倒是打得好算盘,觉得我虚报战功,马上就联络庾亮,要用这个法子来对付我,他过去能够容忍我,是觉得我在毕竟是小辈,再怎么蹦跶,都不会威胁到他,而且张家和陈家还在交涉,如今我忽然几场大战,立足代郡,兵家扬名,这就是有了实实在在的根基和威名,不比过去的文名!”

他将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事先再次落在桌上,从里面抽出了一张纸来,上面却是画着一张地图,赫然是新汉的疆域。

新汉的疆域,大体上是继承了东汉,不过在西域之地有所萎缩,同时在西南方向也损失了部分土地,不过总体依旧算得上是辽阔。

只不过,在陈止的这张地图上,这北疆一线,以及境外草原,都写着大大小小的名字,代表着不同的势力和部族,尤其是幽州、平州之地,更是被“王浚”这两个字战局了不少留白。

这里就是后世河北以北,以及辽宁之地,一直延伸到半岛的北边。

而在幽州边上的并州,则写着“匈奴”二字,大概就是后世山西的范围。

在两者之间的代郡,则写着陈止自己的名字。

“若国朝如人,那此时便是其壮年,却已经过了巅峰,筋骨虽壮,但病痛已经来袭,随还在发肤体表,但若不加以控制,迟早要病入骨髓!药石难医!”

看着那北疆的几个名字,好像是污迹一般,侵染了新汉北地的空白,陈止不由摇头。

“这种时候,这北疆实权就像是镇压病痛一样,名望与中原腹地自然不同,我趁势扬名,那张家看出端倪,于是不仅不会助我登临刺史,反而要打压,这也是自然,不过……”

他的注意力渐渐从纸上转移到自身,从外界凝聚于体内,落在了百家签筒之上。

“所谓爵位,那可不同于一般的名声,勋爵子弟能在新汉横行,靠着的就是祖上余荫,这祖上的功劳往往不是文明,而是威名,是靠着刀枪厮杀打下来的,所以一般也只有开朝之时,方有大量勋贵诞生,又或者是北伐之际,一统天下,才能应运而生,所以这样的名声更加稳固,还能流传于后,让后人挥霍,表现在签筒上,那就是更加凝实的名望金液……”

签筒之上,那五行刻度格中,第五格格子里面,赫然已有一半多被名望金液填充,他忽然想起,从葛洪出得来的基本书上,记载的些许内容。

“按这个时候阴阳家、道教的看法,那开国的时候,就是祖龙立脉,革鼎天下之时,是扫除旧日王朝的气运,立下新龙的实际,时来天地皆同力,随后这气运被律法巩固,乃成王朝制度,划分州郡,散落天下各地,侵染各处龙脉,以新龙换旧龙,从而天下归于一,这就是开国建制,澄清宇内,而从龙之功臣,便分享此运,连绵后世,吞吐开国气运,与国同休,世袭罔替,名望不是一时文臣能比!”

想着想着,他睁开眼睛。

“如今,张应用爵位为诱饵,开道来袭,让庾亮来巡查,正是我的机会,只要坐实了战功,得到了爵位,立刻如同开国之时那般,名望金液巩固,第五格根本不是问题,以五格而抽一签,所得往往出人意料,值得期待!”

事实上,陈止很清楚,张应也考虑到了战绩为实的情况,那到时候,依旧可以靠着御史权柄,从中作梗,让陈止得不到好处。

“可惜,他肯定没有想到,我虽然也是虚报,却不是往多了说,而是往少了报,这一多一少的反差,便是第五格的根基所在!若得五格上上签,定然可以大大加快我的计划,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和勾心斗角。”

这般想着,他却没有立刻做什么,更没有将提前得到的消息透露出去,依旧是按部就班的安排着工作,监督各方进程。

另一边,当城又有消息传来,是有关慕容翰要来拜访陈止的消息。

这位慕容鲜卑的豪帅将领,在几日之前就被当城的兵马发现了,在这个敏感时期,这支慕容鲜卑的队伍,无疑也成为了旁人关注之处,毕竟慕容部也是鲜卑一支,于是为了防止误会,慕容翰停住了兵马,找了驻扎之地,便前往当城,和当城县令吴广书取得了联系。

在得到一个承诺,为兵马提供有限的补给之后,慕容翰就在当城落脚,准备和杨家兄弟一起一起前往代县,这一等就是多日,一直未能安排好行程。

这也是因为整个代郡都不得片刻清闲。

代郡现在要做的事当真不少,可谓千头万绪,触及各方。

不说代北那边筑城的繁琐,也不说招收几个愿意归附的部族,光是对俘虏进行甄别、统计、造册,都要耗费大量人力。

这些是代郡官府牵头办理。

同时,经历几次战争,武丁也有损伤,需要进行抚恤,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按照陈止交代的方法,进行战后总结。

这部分是陈止以征北将军头衔,征收的幕僚在掌控。

同时,随着刘家的认怂,大量的产业被并入陈家,不过这反面自有陈舵等人去处置,算是陈家体系在直接管理。

而陈止本人更为关注的,却是矿场的建设,以及冶炼作坊的奠基。

与此同时,随着几位墨者的努力,新的高炉被树立起来,这个经过陈止指点,反复实验多次的高炉,在鼓风装置的带动下,可以产生惊人的热量。

甚至有人传闻,那天火就是这种高炉的附属产物,虽不中亦不远矣。

此时,那高炉似乎正在烧锻某些新物。

不过,对于代郡世家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纸坊的生产,因为按照约定,以后的分销工作,将由代郡世家承担,并且获得一般的分成。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唐家出资出力出人,在城外建立的一座窑洞,据说将会用来生产新的瓷器。

对于这个事,其他各家都持观望态度。

一方面,他们碍于陈止和陈止的约定,不好插手其中,另一方面,出于对越窑等南方陶瓷几十上百年的了解,他们可不认为在这样的北方苦寒之地,能烧制出超越南边的瓷器来。

事实上,连唐家内部也有着不少杂音,不断质疑,只不过在陈止的威名,以及唐典等人的强力推动下,整个工程建设的进程,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除了这几个主要的工程事项外,据说陈止还在陈庄之中新建了一个工坊,似乎与纸坊有关,有人看到不少白纸被搬运其中,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动静了。

时间,就在这样的事情中不断流逝。

北地的各方势力,也终于都得到了这场代郡之围的详细信息,于是在之后的几天,慕容部、拓跋部断断续续的送来了贺礼,连宇文部都传来信件,言语谨慎。

至于西边的匈奴,却保持沉默。

除此之外,动静最大的莫过于段部鲜卑,他们在经过一连串的变化之后,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一支三万人的兵马,要来攻打代郡!

不过,眼下的局势,已经不是棘城之战前了,这边段部兵马刚动,修整完毕的慕容鲜卑就有了异动,作势要攻打大本营空虚的段部,顿时就让段部兵马无从动身,只得按兵不动。

但另一方面,一支使节团也迅速成行,在王浚的穿针引线之下,开往代县。

这种情况下,陈止却也得到了朝廷正式派出使节团的消息。

“目前朝廷和段部的人,都要过来了,两边的人很可能撞在一起,您要如何安排?”

得到消息的苏辽,第一时间过来请示。

“不用着急,先安排我与慕容翰见一面,另外……”陈止却是半点也不这慌张,“关于屯兵易主的消息不用封锁了,给朝廷发个消息去吧。”.

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占利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们汉人太多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陈氏不知玄第三十四章 冤!第九百五十二章 惧而乱言,耳鸣至今第一百一十章 礼与意,轻与重第二百八十八章 为拯救陈止而来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乱局,有兵叩门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换识字第四十六章 几时说是送给你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纸,买纸非独财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来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为你好第一百零九章 此处可有客来贺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还就不信邪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夏绝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许...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九百九十六章 论品排姓惊觉醒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边谈笑亦横尸,三军可立武悼阵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东世嫡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折纸,纸坊谍影重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书画四品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搞错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无此助力,陈止如何成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竹筒复满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陈...第七百三十五章 观气成柱第四十八章 此人当为友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则归心,示士以险则知难第六百八十七章 赵王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粮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来就立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请帖入彭城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贞,皆有其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几分,何人定制?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陈归乡,一陈假虎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八十一章 恶名养望,快马寻品第九百五十三章 单于面前诉恐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异动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四十章 此时内外皆尴尬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挟民而归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尽时,岂能自缚之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二百三十四章 圣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场几何第二百三十四章 圣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寻皇送圣,违则灭其国!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蓟县,升龙坛第三十章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军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品!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请出山,护送往幽第三百五十五章 让他升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劝人离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三百二十五章 无他方可成事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饥则可驱第五百一十六章 图穷匕见惊煞人